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1
青藏高原上的明珠——布达拉宫
王梓睿
夏日的拉萨被阳光笼罩着。
在这座“不夜城”中,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作为西藏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海拨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在1994年,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已成为西藏的标志和名片,在拉萨有这么一句古话:到拉萨不去布达拉宫就不算到拉萨,甚至连西藏也没去过。可见,布达拉宫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布达拉宫处于西藏高原地带,建于半山之上,风景优美独特,著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建筑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自山脚向上,直到顶峰。布达拉宫由东部的白宫和中部的红宫组成。墙身由花岗岩砌筑,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有抗震的效果。
布达拉宫建于七世纪,藏族的首领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海拔3700多米的卧马塘的红山上修建了这座布达拉宫,但是后因战乱,它被毁坏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7世纪中叶期间重新翻修的。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坚实墩厚的花岗岩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岭交相辉映,金碧辉煌的金顶、巨大的鎏金宝瓶熠熠生辉。白宫的东、西、南三面与红宫相接,宽广的殿堂,是藏人们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地方。鸟瞰布达拉宫,远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拉萨河似一条白色的缎带,从天边飘来;近有色彩斑斓的宫墙和灿烂发光的金顶,以及有着强烈装饰效果的红幡,红、白、黄三色鲜明对比,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不仅在建筑方面别具一格,在文化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宫内收藏了千万幅明清时期的卷轴画及大批石雕、木器与泥塑等艺术品。此外,还有大量经书和历史文献。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藏汉民族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因此,布达拉宫是研究西藏历史与文化的一座宝库。
矗立在拉萨中心的布达拉宫,是这片雪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象征,也是藏民族文化的象征。如今,它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欣赏与赞美。但我们也要保护它,让这颗高原明珠散发更耀眼的光彩!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2
万里长城
林永钦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台区,全长约6700千米,约13000里。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想而知,没有大量的人群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虽已失去了防御上的作用,但仍巍峨屹立,显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3
千年古镇—宏村
欧杜悦
这是一座千年古镇,在一条小河与大运河相连接处,小镇的房舍就建在小河两岸。这里叫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据史书记载,这座古镇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镇经历劫难,现存在的建筑是一百年来建造的。
进入村里,两边的民居都是白墙黑瓦,屋顶为波浪状,四角向上,下层是客厅、厨房,上层是卧室书房。家家临河都开着门窗,推开窗户,就听到河上的船桨声,就能闻到弥漫的水汽。不少人家的后门还砌着台阶,与河面相连,既方便使用水,上下船只也十分方便。这儿真正成了水从屋边流,船在“街”上游。
顺着水流抵达宏村中心——月沼。月沼是过去村长们居住的地方。村形恰似牛形,牛的“肚子”——南湖,穿过“牛肚子”上的桥,就看见那居民中心的水渠,那是牛的“肠子”当地有一句俗语:“顺水进村,逆水出村”这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居民则为“牛角”。有趣!有趣!这就叫“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奇特的布局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青石小巷,曲径通幽,只是任人怎么转,都不会迷路,那水圳中水流的方向,便是天然的指南针。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观光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在小街上走着,路过一间间店铺,就会发现每家每户都如古董店,雕刻、砚台、匾额……那木窗上总雕刻着许多倒挂着的蝙蝠,吃惊吧?刻啥不行,非要刻蝙蝠,刻花刻蝴蝶多美啊?其实那是“福到”的意思,一般刻五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真有意思!
“青山绿水本无价,白墙黑瓦别有情”宏村淡泊明静的小桥流水,翠绿垂柳,嫣然荷花,依水傍桥的老宅,布满青苔的石灰墙,撑着油纸伞在石板路上的年轻女子,坐在屋檐下缝缝补补的老妪……这一切如此和谐,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人们乘着游船,带着惊讶的目光,打量着千年古镇,仿入仙境。
古镇——宏村。让人深深的留恋与陶醉。就像一瓶千年的陈酒,越陈越浓!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4
中国的城堡
刘宇轩
西方有西方的城堡,而我们中国也有中国的城堡——福建土楼。
土楼是闽西及闽东南一带农村的客家民居,主要见于12至20世纪。土楼的前身是兵营、城堡和山寨。
但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好好的木房子不住,要住土楼呢?那是因为由于客家人多居住在野兽出没、盗匪四起的山区,他们建成这种群居住房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土楼是漳州本土建筑的代表,漳州土楼多达800多座。
那土楼的规模又是怎样的呢?土楼一般为三至五层,规模宏大、造型封闭、结构坚固,大多数土楼呈长方形或圆形。其夯土承重墙非常厚实。比较古老的土楼,往往在巨大的外环楼内还有内环楼,能容纳几百个房间,可供几百人居住。高大的土楼内部,厅堂、储藏室、水井、卧室等应有尽有,俩然一座小小的卫城。土楼内生活设施齐全,住户的日常起居都可以在土楼解决。夯筑土墙是建造土楼最最为关键的环节,通常花费的时日和人力是最多的,一般在农闲时施工。
方形的土楼一般从两个角处开始行墙,圆形的土楼则以风水先生选定的吉利方位开始行强。高四层以上的土楼,底层墙体宽近2米,一层减少墙体的宽度,最后顶层的宽度不少于50厘米。夯墙时,在墙枋下面两头各放一根承模棒,用于承受强枋和每板土墙的重量(选自一乐教材)。
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10月,永定县成立创建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福建省优秀旅游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创建工作。2023年,永定县制订“世遗”土楼五年维修计划,规划筹措8000多万元对23座“世遗”土楼进行全面维修。2023年5月初,龙岩市永定区投入477万元对集庆楼启动了全面修缮工程。(选自百度百科)
保护土楼总体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土楼的修补不改变其原状,保持原有材料、传统结构、形制工艺和历史原貌。此外福建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增强群众的土楼保护意识,直到现在,福建土楼还一直有人居住,客家人还创造出了土楼节这项传统的文化活动,用来展示了客家的土楼风采。
福建土楼凝聚着祖先们博大的智慧,我真为此感到自豪!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5
开平碉楼
颜楚桐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很多,而且都十分的宝贵,例如:开平市塘口镇的开平碉楼,下面我带大家去看看吧!
开平碉楼分为三部分:一个在自力村,一个在丽园,还有一个在马降村。我现在带大家去自力村看看。
你们知道自力村为什么叫自力村吗?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村子里的人们,都觉得自己能自力更生,所以取名为自力村。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民居住的房子,这样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房子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但不是所有的窗户都是铁栅,每一座碉楼都有一个逃生窗,每当受到敌人攻击时,他们便可以打开窗户爬下去,而这个逃生窗一般建在三楼左右,不怕有人闯进来。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
看!这两根“避雷针”可是有故事的呢!以前建房子,必须得请风水大师。有一次谢维立请来了一位风水大师,那位风水大师说:“其实你们选的地点是很好的,屋前有河屋后有山,可谓依山傍水,就是屋前的这座山,有人称为虎山这样它就挡住了你们的道路,所以我建议在家门口建上两个石狮子。于是谢维立就在正门后面建上了两个十分小的石狮子,最后他们屡次受灾,谢维立把那一位风水大师重新请来,生气地说:“你说建上两个狮子就可以保住我们,可是为什么我们屡次受灾?风水大师见了哭笑不得:“你们家把石狮子建到了正门后面,石狮子哪能发挥作用?还有,你们把石狮子建的这么小,怎么可能压住那么大的老虎呢?”所以风水大师建议,在正门两边又重建两根打虎鞭这样就可以镇住大老虎了。这个方法果然灵验了。告诉你们,我前面说的“避雷针”就是这两根打虎鞭!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6
明清之都——紫禁城
郭泽霖
七百年之都,中国的骄傲。紫荆城,明清之都,是国际教科文组织公认的世界七大奇迹。
建文四年,朱棣功克明旧都南京,南京故宫变因一场大火灰飞烟灭,永乐十八年,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建设千年令万人瞩目的骄傲——紫禁城。紫禁城现称故宫,约有房间共9999占地总面积为720,000平方米。
当你踏入午门时,那古风变阵阵袭来,让你跨越时空,一品故宫。
正前方便是金水桥,桥下便是象征龙泉的金水河,七桥并列,用汉白玉石打造,桥拦雕琢精美,形似五条玉带漂浮水上,与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独特的标志,造型优美,引人入胜,七桥之上玉石杆不尽相同,中间是蟠龙的雕花柱,桥面最宽,称“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两旁为“玉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玉公桥︔左右为“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另两座桥便是“众生桥”则许四品以下官员行走。(本段出自百度百科)
寻着鸟鸣来到太和殿下,汉白玉黄金龙浮云雕惟妙惟肖的展现在台阶之中,登上汉白玉台阶,那种万人之上,一国之君的感受油然而升,七十个大柱,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期中顶梁柱最大,直径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点七零米,明代用木为棉丝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重建后,采用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四千七百一十八块金砖共铺二尺见方,“金砖非黄金,只是泥巴土”,金砖并非黄金制成,而是苏州特制的砖,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苏州土质好,烧工精,烧成后“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明清共24为大帝于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朝贺之处,皇帝每逢庆生即万寿节册立皇后,大事都于太和殿举行。(本段出自一品故宫)
从后左门进来,来到剑亭,过了影壁,穿过“三座门”变来到角楼,故宫小小角楼都精雕细琢,角楼共66个角雕,每个角雕都是一个形态各异的鱼,意为“年年有鱼”大理石的台阶非常光滑,平整,汉白玉扶手令角楼更添一分气派。连墙壁上的彩绘都格外精细,美丽。楼顶为重60千克纯金打造的楼角。东西南北各一门意为“福从四方来。”
站在宫中,红墙围绕,眼里看到的是红,脚下踩的也是红,房顶是红,夕阳光辉中,一切都是红的,只被这红层层包围。
从前百姓不让进宫,他的记忆只属于皇帝,如今半上旗装,踩上花盆底,宫中不见太监,却甚多娘娘,故宫的红是悄然绽放带一丝暗沉,低调红,故宫的墙是封着美人又使众人望而却步的神圣墙,今年刚好600岁的他,每条门缝都在诉说娘娘和皇上面数不尽的秘密,每块凹凸不平的砖都藏着皇上不能说的心里话,那朱墙黄瓦都在等你。(选自百度百科)
民工巧匠汇集一心,惟妙惟肖,只是年华,再现中华于盛唐之后的一大盛事!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7
美丽的都江堰
陈璟熙
当代名人董必武曾经说过:“鱼咀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拖内江喉。“这句诗指的就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乘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仰慕已久的都江堰景区。
战国时代,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们,渴望中国尽快统一。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的李冰为蜀郡太守。公元前256年~251年,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率众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了饱经战乱的老百姓。这个大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在灌溉着天府之国的农田,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川中百姓。它以年代久远、无坝引水为典型特征,是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进入都江堰景区的大门,放眼望去就是“鱼嘴分水堤”。岷江水在都江堰内的流程就像字母“Y”。从宝瓶口流出的水流分为两条:内江和外江。汹涌的江水不停地怕打着分水堤,冲起一阵阵浪花。远远看去,鱼嘴分水堤好似江流中的巨轮一般乘风破浪。远眺前方,岷江上游峰峦叠嶂,高低起伏,宛如一条条巨龙在空中翻腾。怪不得董必武老先生都不由得感叹都江堰的雄伟和壮观。
游完了“鱼嘴分水堤”,我们就来到了安澜索桥。它又名“安澜桥”、“夫妻桥”。该桥位于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该桥是一座人行索道桥,长约几百米,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踏上安澜索桥,往下看正是波涛翻滚的岷江。奔涌的江水配合着摇晃的索桥,让我不由得心惊胆战,牢牢地抓紧桥上的扶手,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入江中。此时此刻,我不禁暗暗惊叹大自然的巨大力量。
经过安澜桥,再沿着林荫小道拾级而上,很快就来到了都江堰的著名景点——二王庙。它初建于南北朝,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山门“二王庙”三个金字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手笔。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二王庙古建筑群坐落在岷江右岸的玉垒山上,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深深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啊,都江堰,太壮观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它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悠久历史和辉煌过去。我们伟大的祖先以他们的勤劳坚韧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举世无双的世界水利工程奇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
五年级作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8
东方的明珠——西湖
张樱倩
古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有“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有如西子,阴晴雨雪,风韵万千。苏白两堤,杨柳依依。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青山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资料出自百度百科)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西湖里有让人数不清的宜人风光,断桥就是西湖上著名的景点。
苏堤是北宋元祐四年,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资料出自百度百科)
在苏堤的前方,有着另一位诗人的历史,他就是白居易。他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
白堤尽头,就是最为素雅凄美的断桥残雪,它是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为段家桥。它是早年间人们用石头一块一块堆砌建成的,位于白堤的东端,它的背后就是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欣赏西湖雪景,断桥上游人如织,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具有对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的评价。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动人心魄。
断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白娘子和许仙的初见就在此处。在小的时候,白娘子还是一条小蛇,遇到危险时许仙的前世救下了她。经观音大士指点,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大士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以身相许,结为夫妻。
残雪遗留,却比冰天雪地更扣动人心,有一种残缺的美。人生注定无法完美无瑕,即使是西湖,也有断桥残雪这个凄凉萧瑟的景点。断桥心碎,残雪无情,注定让所有人为此流泪,而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也让人无一不被此动摇。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西湖,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出的完美画卷。神州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我为自己身为华夏子孙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