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高中作文高一作文内容页

我读论语作文600字

2023-12-07 13:41:31 高一作文 打开翻译

我读论语作文 篇1

肖方润

当孔子的粮袋见底,冻馁交加时;亦或他的政治主张又被君王拒绝,被官员嘲笑时;他应会拿出一张琴,弹起自己最爱的曲子。

这声音穿过古今,穿过书负上的油墨,为我们,为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穿行的我们,敲了敲警钟。琴声激越清扬,但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在人们的隙隙碎语中,渐渐消散于无形。

在当今,精神是否没那么重要?或者,物质生活的高度发展已经湮盖了精神生活?我想,这是否定的;孔子想,这一定是否定的。

让我们翻开《论语》,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心态,来看一看孔失子的发聩之言。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孔夫子在杏林里,坐在一株最大的杏树下面,对一众弟子说道。是啊,有了好的思想源泉,哪里会想有精美的饭菜、高大的屋厦呢?孔子抬头望天,他望的是他心中的那个天下的方向,这正是他的努力方向,也是他的动力源泉。当他睡在旷野上,梦中一定是关于那个世界的一切。第二天,他眨眨布满血丝的眼睛,向下一个国都进发。在他心中,建成那个美好的世界——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是比尸餐素位的官员要好的。假如孔子没有了这种追求,我们可能会有一个在史书上被记过一笔的官员,而不是一位大思想家。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摊开刚串好的竹筒,准备撰写《春秋》。他回顾往事,仿佛看到了先贤们为苍生之命,为天下开平的英姿。这一刻,他明悟了,他要写的书,是为天下写的,是为天下提醒,现在世道与上古太平时有多大的分别。那便写吧,青灯如豆,照映在孔子脸上,也照亮了他那坚定的信念。多少个日夜过去,这篇书的出世,又看了多少风风雨雨。最后,《春秋》终成,一代杰作就此诞生。作文 WwW.ZuOwENbA.NeT

琴声清越,萦绕古今。看孔子在穷困之时,想的不是吃饱穿暖,而是他的理想,他的追求。明德心,却物欲。这应该给我们敲响一记警钟,好教我们走下去。

且读《论语》。

我读论语作文 篇2

周盈初

我曾无数次地想,何为志?何为士?即我们到底在坚守什么?读书后的我们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后读《论语》才有了答案。

《论语》中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志向远大,士任重道远。时代赋予人的任务不同,但读书人的志向从未因混浊的周遭而止步不前。纵观古今,这士人之志,在曾子时代称为“仁以为己任”;在林则徐的年代释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却愿意将其总结为:“不计回报的赤诚,无路可退的热爱。”曾子对于社会的责任,是坚守之所在,是《论语》赠予我的第一个答案。

《论语》中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有志向的读书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的确,这句话中所描述之士仍能在当今社会中寻觅到,在疫情之下挺身而出的渺小又伟大的医护人员就是极好的例子。自古以来,我们不缺为了民族未来而赴汤蹈火的民族脊梁,这些死难者热情的全部,即孔子所曰杀身求仁,孟子所云舍生取义,司马迁所叙死重于泰山。正是在这些有志之士的奋斗下,我们的民族国家才得以在苦难中涅槃重生。对仁德的追随,对家国的炽热是士的品质,是要成为这样光耀之人的条件。我想,这是《论语》给予我的第二个答案。

我们到底在坚守什么?坚守社会之责,坚守心头热爱,坚守黑暗黎明。我们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热忱高尚的人。

拥有这两个答案的我,在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份坚定和勇气。不仅仅是我,《论语》中对于志和士的阐释激励着万千少年朝着“为万世开太平”的一方走去。在《论语》的滋养之下,在独立行走于天下的风骨中,以志为光,以书开道,开辟明天的路。

所以,既然孔子都这么说了,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又为什么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呢?

何为志?何为士?士人之心便是志。

我读论语作文 篇3

张文雅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先秦诸子文化中,儒家文化对我影响巨大。我读《论语》,感受到了坚硬与柔软,它教我保持生命韧度,坦然应对生命之困。

兼顾坚硬与柔软,才能造就和谐的自我,孔子老年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一生都在艰辛的奔波当中,在当时社会,儒学一直难心被统治者接受,但他并不灰心,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论语》中不难看出,坚硬的是他对理想与信念的矢志追求,是面对苦难,困厄时的不苟不惧;柔软的是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对强权暂时做出的让步,刚柔并济,保持生命的韧度,孔子终成一代圣贤,其思想光照古今,润泽苍生。

不惧艰难,坦然应对生命之困,《论语》中寻不到一个“苦”字,孔子的“忧”是忧国忧民的“忧”,并不是忧愁的“忧”。但他不苦吗?以救世为人生目标的孔子,在半近花甲“西漂”寻找理想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里,屡次遭拒,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但在《论语》中到处是“乐亦忘忧”的乐。孔子的经历相当坎坷,但他心中充满了爱与宽容。他的大爱如今我们在《论语》中亦感受得到。

孔子的言行通过《论语》传递给我许多启示。正如孔子听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所以我们可在追寻前人的足迹时严以律己,保持生命韧度,坦然应对生命之困,这不正是孔子的处世态度吗?穿越千百年而来,他的人格魅力,思相仍在熠熠生辉。

他奔走四方,传播思想;他桃李天下,改变人生。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逢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灿烂一片。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留下的皆是刻骨铭心。他的言语汇聚于《论语》,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这些富有哲理的的名句箴言,指引我们向善、向美、向仁。

此上,皆为我读《论语》所悟。

我读论语作文 篇4

闵畅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吾甚爱其言,曾子所述之士的品格,正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根基之所在。希君一以天下为己任,守吾家国之海晏河清。

心之所向,坚毅以往。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便是丢失了灵魂;一个人如果空有满腔热血并没坚强的意志,也只能止步于此。南仁东倾尽心血使中国睁开勘探宇宙奥秘的“天眼”;水保专家朱显谟固守二十余年,一生圆梦黄河清;“敦煌女儿”樊锦诗守着大漠黄沙,守着中华文化……如果不是心中的狂热与执着,恐怕很难做到与山河同梦,与祖国共生了吧!尽管曾子已故去两千多年,但后世有无数中华儿女传承了其精髓,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兴国之任,置于肩上。孙文先生曾寄予厚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诚如是然。奔腾向前的中华民族其背后的光芒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努力。千万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造就青藏铁路横穿世界屋脊;无数科研人员夙夜匪懈的钻研,搏得“嫦娥五号”登上月球开启新的探索之旅。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反应的却是无数人的奉献与坚持……个人于历史不过如蜉蝣朝生梦死,但正是无数人投身兴国伟业,方有华夏之葳蕤蓬勃。曾子已逝,但其留给我们的精神常驻心间,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珍惜当前,意气飞扬。曾子所说的“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能会使一些人打退堂鼓。异见者或言:我会因此付出生命对吗?我认为,曾子所要强调的是珍惜眼下,做好该做的事。时间不会因你不想让它走而静止,唯一能做的就是分秒必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说:“我们在和时间抢人。”没有逆行而上的他们,没有不计后果的他们,怎么会有春回大地的一天?珍惜眼前,悄悄拔尖,共筑国梁。

这是最好的时代。愿我们怀守曾子之训,以天下为己任,共守家园,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