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话题作文内容页

清平乐村居扩写400字短文

2023-12-07 07:19:06 话题作文 打开翻译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1

周胤

我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我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于是我打算远离庙堂,隐居田园。

这一天,我走出家门散心,被眼前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只见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洁白的云朵环绕着远处的青山,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两旁长满了嫩绿的青草,小溪里满是碧绿的荷叶,衬出了几朵荷花的美丽(衬字好喜欢)。在这美丽的风景中,还有一座又低又小的茅草屋呢!

走近这间茅草屋,能听见一阵亲切的吴音从里面传出。“老婆子,你可真年轻呀!”“你这个老头子,怎么就说起我的好话了呢?是不是又把家里的钱拿去买酒喝了?”“哈哈……”,我一探头一看,原来是一对老夫妻在相互逗笑打趣啊!

我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个小孩在豆田除草,一番询问,才知道是刚刚那对老夫妻的大儿子,旁边两位是他们的二儿子和小儿子。只见大儿子一边擦汗一边说:“今年肯定会大丰收。”旁边的二儿子正坐在地上织鸡笼,嘴里嘟囔着:“小鸡呀,等我把鸡笼治好,你们就再也不怕大黑猫了。”再看趴在河边的小儿子,他正在为全家剥莲蓬呢。你听,他一边剥一边说:“这些是哥哥的,这些是爸爸妈妈的……”他可真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他们一家五口生活的环境虽然朴素。但是他们过得还是很幸福。所以,我们要学会满足(知足常乐,生活真谛)。

回到了家,我诗兴大发,思如泉涌,提笔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2

储雨宸

我是辛弃疾,因为坚持要北上抗金,被皇帝贬到了吴地。

被贬到吴地后,我漫步在乡间,经过一间又低又小的茅屋时,听到里面有两个老人带着醉意在互相打趣。老头子说:“老婆子你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一个佯怒(这词用的好)的声音响起:“你是不是干啥坏事儿了?要不然干嘛来讨好我?”老头子赶紧转移话题:“你看,我们的大儿子多勤劳,多能干啊,这么热的天还下地锄豆子。”我顺着他的目光往那儿看去,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正挥着锄头在锄地,整个人都湿透了,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

老婆子说:“对呀,大儿子是挺勤劳的,可我们的二儿子也不错啊,附近方圆几十里就他编的鸡笼最好了,又漂亮又牢固,多好啊!”我又往院子里看去,有个十来岁的孩子坐在地上,正编着鸡笼,一边编还一边哼着小曲,很是惬意。编好了一个,还对着旁边的小鸡说:“小鸡呀,你们别乱跑,等我编好了鸡笼,你们就再也不用怕猫啦!”那些鸡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一样,乖乖的待在旁边不跑了。我想:这孩子平时应该没少和鸡接触吧?鸡都能听得懂他说的话了(这想法,美特斯邦威)。

老婆子又说:“我们的小儿子也不错啊,他正在溪边给我们剥莲蓬吃呢!”我来到溪边,果然看到了一个小孩正趴在溪边剥莲蓬,他还在头顶顶了一片荷叶用来遮阳,我也试了一下,还真的挺凉快的。他们的小儿子在剥莲蓬的时候,把小粒的都吃掉了,只剩下大粒的,可以看出,他很有孝心,想让自己的父母吃最好的。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我也要回去了,这就是我的田园游记,再见,我要去睡觉啦。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3

倪子夏

这一天,我觉得学习太累了,就来到了乡下,去放松一下。

我骑着小马来到了一座村庄,看见了一间又低又小的茅草屋。靠近一点,我又听到了屋里有许多的欢笑声,原来呀,是一对老夫妻正喝着小酒聊着天呢。“老婆子,我们可真是三生有幸啊!有三个懂事的好儿子。”“是啊,大儿子,每天放学回来,或是在周末都会在我们的豆田里帮忙锄草。”我往小溪的东边一看,看见一个小伙子在锄着豆田的土地,嘴里好像在碎碎念叨着什么:“豆子啊!你要快点长大啊!你长大了,我才能给父母炒点好吃的豆子啊!”我继续听着老奶奶的话:

“我们还有一个心灵手巧的二儿子,你看他还在院子里编着鸡笼呢!”我往屋后一看,又有一个小伙子坐在草地上编着鸡笼。竹条在他的手里有序地交错着,我都有点羡慕他那双灵巧的双手了。他好像也在碎碎念叨着什么:“小鸡们啊!你们等我把这些竹条编成了鸡笼,你们就有新的家了,多生些鸡蛋给我爸妈吃吧!”

我听老奶奶说,他们还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儿子,可是我张望了一大圈,就是没找到他们说的那个调皮可爱的小儿子,只好骑着马走了。

咯噔咯噔,我来到了溪头,看见一个可爱的扎着小辫子的小男孩趴在溪头剥莲蓬,嘴里说着:“妈妈一个,我一个;爸爸一个,我一个;二哥一个,我一个;大哥一个,我一个;最后呢,我自己就再来一个。”这个男孩的话把我给逗得哈哈大笑,这个可爱的、扎小辫子的小男孩可能就是那对老夫妻的小儿子了吧。

我觉得这一家五口太可爱了,就围绕着他们写下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4

朱恩赐

诗人骑着马,来到了一座小村庄。村庄里有一座茅草屋,屋旁有一条小溪,小溪波光粼粼的。

这时,一阵“夸赞”声传来:“嘿!老头子,你是不是皮痒了?想让我挠挠?”另一个人的声音立刻传来:“哎呦!我也才藏了十元私房钱呢!这都被你发现了?!”诗人一听,笑得差点跌下马,他转念一想:“坏了,我十两黄金的盘缠忘带了!”这时,茅草屋又传出一个声音:“哎呦……你看……痛……,我们的……哟……大儿子……啊……回来了!”另一个人这才停手,诗人一看,这原来是一对夫妻在对话。老婆子说:“大儿子来啦!”诗人转头一看,大儿子正放下书包,拿起大锄头开始锄豆子里的杂草。诗人不禁赞叹道:“多么勤快的儿子啊!”老婆又说:“中儿子也不错,你看!”诗人眼睛一转,看见了中儿子,他正在织着鸡笼,时不时抓一只小萌鸡,测量一下它们的大小,还在一旁自言自语道:“小鸡啊!你别乱跑!等到我织完了鸡笼,你们就有一个宽敞的家了!就再也不用整天心提心吊胆,怕黄鼠狼了!”还时不时撒下一些米。

这时,小儿子被发现了,他正在小溪边趴着剥莲蓬。给父母最大的,大哥二哥第二大的,给自己最小的,诗人赞叹道:“这是经典的‘小儿让莲’”啊!”

诗人捧了一捧水,解了解渴,就向那村子的深处走去……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5

刘君恺

我辛弃疾——南宋忠臣,愿意战死沙场,为国尽忠,可是那些黑心的大臣们,和那个不会管理国家的皇帝都不同意我去打仗,只顾自己游玩。

哎,算了算了,他们不打我也不打了,散了散了,该走的走吧!于是我回到了村里,看,屋里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是谁家的老人呢?我一时疑惑,我向前去一听,哦!那个小老头子对他的妻子说:“你还是原来那么美呀!”那老婆婆生气地说:“老头子,你是不是又藏私房钱去买酒喝,说好话来讨好我?”

我来到他们房前,和他们聊天,我问他们有几个孩子?后来又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说:“我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早上很早起床干了一会儿农活,就去读书了,读书一回家又去溪的东边去锄掉杂草,非常的勤劳。二儿子心灵手巧,像个织纺娘一样,正在院子后面织着鸡笼呢!我一听跑到后院一看,一个小孩子坐在椅子上,边织着鸡笼边说:“小鸡小鸡待我把鸡笼织好,我今晚就可以吃鸡肉了。”我来到屋前继续问:“那小儿子呢?”老头子说:“哦,你说的是我们那顽皮的小儿子呀!他呀,在那小溪的尽头为我们拨莲蓬呢!今天晚上能吃莲蓬了。”我沿着小溪来到了小溪的尽头看到了一个小孩子趴在地上拨莲蓬。有时失手就拨6个吃1个。我又回到老屋前,他们问我是谁?我回答道:“我是辛弃疾,我不想做官,就来这里玩。”

由此,我诗兴大作写下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6

冯思辰

南宋年间,金兵南侵,天下大乱。力主抗金的辛弃疾被朝廷罢官,来到农村,准备在这养老,渡过自己的下半生。一日,辛弃疾出来散步。突然,辛弃疾听见一阵笑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对老夫妻在饮酒,老头子说:“虽然你越来越老,但你依然很漂亮。”他的妻子又说:“老头子你是不是瞒着我做了什么事情?又藏了私房钱?”接着又一阵狂笑。辛弃疾心想:这老两口真逗啊!接着,辛弃疾发现一个小伙子在种田,嘴里嘀咕道:“种子种子快发芽呀,要不然父母就要饿肚子了呢,全家都要饿肚子了呀!”辛弃疾听到这句话,心想: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呀,真值得孩子们学习。辛弃疾又看见一个小孩子坐在地上,旁边有几只小鸡在草丛中找虫子吃。辛弃疾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个小孩子在织鸡笼,他也嘀咕道:“小鸡,快长大呀!长大多下蛋,好给我的父母炒鸡蛋吃。”辛弃疾心想:这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辛弃疾继续走着走着,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躺在地上托着下巴,正在剥莲蓬呢!小男孩说:“这个莲子可真是太好吃了,摘一点给爸爸妈妈吃。”辛弃疾满意的笑了。

后来,辛弃疾打探到这三个孩子都是那对夫妻的儿子。辛弃疾心想:有这三个孝顺的孩子,难怪那对夫妻过的这么幸福。看到这幅情景,辛弃疾就写了一首《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7

方雨金

在一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早晨,诗人骑着马,路过一个乡村,那里有一条小河潺潺流淌,溪上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碧绿的大圆盘。在几片荷叶中,几株荷花亭亭玉立,带来了不同的风光,小溪两岸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可爱了。

在一棵大树下,有一间茅草屋,屋前坐着一对老夫妻,他们带着一些醉意正在谈话。“老头子,今年的庄稼长得怪好的,看起来会有大丰收呀!”老太太眯着眼说,这时,老爷爷也开口说:“是啊,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才能长这么好,不过这都要感谢大儿子,这是他种的一手好田。”老太太喜气洋洋地说:“没错,大儿子勤劳能干,二儿子心灵手巧,小儿子顽皮可爱,有这样三个儿子也就是我们这辈子的福气了。”说完,这对夫妻哈哈笑了起来。

而在另一边,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锄豆,他头上的汗珠一颗颗滴下来,滴到豆田里,看起来很是辛苦。但他没有一丝抱怨,相反,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心里似乎想着:今年肯定会有大丰收的。

二儿子还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干不了粗活,但也没闲着,正在以灵活的手法编织鸡笼。不一会儿,鸡笼就编好了,他把一只小鸡放进去,对它说:“从今以后,你就有家了,不会被风吹雨淋了。”

小儿子最可爱了,他手上提着一个小篮子往溪边走去。到了溪边,他趴下来,在溪头剥着莲蓬呢,偶尔来了一两条小鱼,也会逗下他们,可开心了。

诗人见了不禁赞叹:“多么快乐宁静的一家子啊!”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8

吴伊铉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大词人辛弃疾觉得隐居在家实在太无聊了,决定去乡下农村一带欣赏大自然的风景以及农民的生活百态。

这天,辛弃疾骑着一头大黄牛走在农村的路上。“哇!这一望无际的‘绿地毯’,嗯!正合吾所意。”途中,他还看见了早开地一朵两朵野花,可不是吗?这是万物复苏的春天。

走着走着,辛弃疾眼前看见了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人正在说着一口吴音。没错!这是一对老夫老妻正夸对方:

“当时你貌美如花,怎么能看得上我呢?”

“不会,当时你为人善良,我嫁人没嫁错!”(不当编剧真是可惜了啊,哈哈)

远处,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除草;小溪边,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小儿子十分话泼,正在溪头趴着剥莲蓬。大词人十分兴奋,于是提了一首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低头卧剥莲蓬。

走着走着,大词人辛弃疾又看见一位老人家正在挖口井,辛弃疾对:“此可为妙哉!真为穿井得一人之劳力也!”话音未落,辛弃疾下牛,帮这位年近85岁的老人家一起挖井。

没走多远,宋弃疾人又看见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正在追蜻蜓,辛弃疾一瞧:”哈哈哈!小男孩真是活泼、讨人喜爱呀!”小男孩疑惑了:“咦?子为何人?子正在讲我乎?”保弃疾道:“呵呵!童年趣味多啊,哈哈哈哈哈……”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9

戴安冉

辛弃疾闲居在江西,一日无聊,出来散心,骑着他心爱的“追风小的卢”闲逛村中。

他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亩亩农田里长着一垄垄一片片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像极了洒满阳光的田野。田野尽头,他看到了一座小小的低矮的茅屋,屋边还有一条弯弯曲曲,能够清晰看到溪床鹅卵石的小溪。这时,大诗人辛弃疾听见了那低小茅屋里头传出侬侬吴音,阵阵笑声,你听:“老婆子,你好像变年轻了,还和之前那样漂亮呢!”“好啊,你是不是又把零花钱给用完了,又向我要钱来了?呵呵……”这可是谁家的白发老妇老翁呀,真快乐!

辛弃疾走入了那低小的,用金黄稻草铺满屋顶的茅屋,看见了两位老人满头银发,一位老翁面前还有一杯虽略显混浊,但传出阵阵酒香的米酒。这对白发翁媪看到有人进门,急忙前来迎接,辛弃疾道:“你们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儿女呀?”“有呀!你看!”辛弃疾顺着老翁的指向,望向窗外,看见一个小伙子正在溪的东面挥锄处理田中的杂草,天气很热,小伙子汗流浃背,可依旧在埋头苦干,这想必就是他们的大儿子吧!再看,另一边,二儿子也不输给大儿子,他正在编鸡笼,可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怪了,那对老夫妻不是说有三个孩子吗?哦——原来这正在溪头剥莲蓬呀,那小儿子剥完莲蓬,把最大的给了父母,较小的给了大哥二哥,把最小的留给了自己,虽然自己的是最小的,但仍旧笑得最开心。辛弃疾看着这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自己也偷偷跟着笑了。

于是,辛弃疾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一道词,描写了乡村生活中平凡而又温馨欢乐的家庭生活,表达出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10

朱思琦

诗人来到一个村庄游玩放松,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间低小的小屋,旁边有着一条小溪,小溪旁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诗人无意中听到了一段对话,这是那间低小的小屋中的一对老夫妇口中说出来的。可能是刚喝过酒,甚至喝醉了,老头子醉里醉气地说:“老婆子,你越来越年轻漂亮了啊!和你当年一样貌美如花了呢!哈哈哈……你是怎么看上我的呢?”“你啊,人老实又勤劳……哈哈哈……你看啊!咱们的老大跟你一样勤劳,这大热天的,在太阳下,还在那边锄草。”老妇人边说边用手指指着。诗人朝着老妇人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少年在小溪的东边,大太阳下,拿着锄头拼命的锄豆田里的杂草,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从那少年的额头上流下,看来那个少年就是他们的大儿子了。

“哈哈……我们的二儿子也不错,心灵手巧,正给我们的鸡编织鸡笼呢!哈哈……”老头子边说边用手指手指指去。诗人朝老头子用手指指的地方看去,看到了一个少年坐在地上,鸡群们围着他,他嘴里还嘀咕着:“小鸡们,等我帮你们编好鸡笼后,你们就再也不用怕黄鼠狼他们了!”看来他就是他们的口中的二儿子了。

“我们的小儿子也不错啊!人可爱又顽皮,特别让人喜欢。你看,他正帮我们剥莲蓬呢!”老妇人又用手指着,诗人望去,一个小孩儿趴在溪头,剥着莲蓬呢!大儿子锄豆,二儿子编织鸡笼,小儿子剥莲蓬,这一家五口不吵嘴,不打架,过得多和谐呀!

我真希望每个家庭都能过得这么和谐。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11

李嘉惠

辛弃疾力主抗金,却遭到了南宋皇帝的反对。辛弃疾无可奈何,便骑上了马,向农村“走”去……

远处,有一座用茅草做成的矮房子,屋边潺潺流动的溪水,发出“叮咚”声,仿佛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溪水旁长着一大片绿茵茵的小草,偶尔会看到几朵五颜六色的花朵从中冒出,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啊!

辛弃疾走近一看,听到一阵又一阵笑声。“老婆子,你真是越长越貌美如花呀!”一位老爷爷醉醺醺地说。“老头子,今天嘴怎么这么甜,是不是又干啥坏事啦!”老奶奶害羞地回答。辛弃疾听了,不禁莞尔一笑,再仰望天空,看,燕子在天空中飞翔,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借风梳起了长发,如雾如烟,他不仅赞叹:“乡村可真美呀。”

他又听见了老爷爷说:“哎,还不是咱儿子这么勤劳,俺忍不住夸你把儿子教育的这么好了。”辛弃疾往老爷爷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男孩子拿着锄子为豆田锄草,累的满头大汗,但他并没有停下,还是不停地锄着豆子,一边喊着:“嘿咻、嘿咻……”辛弃疾暗挑大拇指,这真是个勤劳的孩子。

辛弃疾又听见老奶奶说:“咱二儿子也不错。”辛弃疾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个孩子,他正在草地上用竹条认真地编几个鸡笼,还一边说:“小鸡,小鸡,等我把鸡笼编完,你们就有个家了,这样爸爸妈妈再也不用跑来跑去捉你们了。”辛弃疾不禁夸道:这孩子不仅心灵手巧,还挺孝顺!

老爷爷老奶奶又一起把目光望向了河边的小儿子,他躺在地上,头上戴着荷花,手里拿着一大莲蓬,一边剥一边说:等我把莲剥完,回去做好吃的给爸爸妈妈吃。

辛弃疾看到了这温馨美好的一幕,有感而发,写下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扩写短文 篇12

陈万鑫

爱国诗人辛弃疾因为想带兵打仗遭到腐败朝廷的反对,从此,辛弃疾被贬返乡。告别了战争生活,隐居田园。

有一天,他骑着马四处闲逛,心里依旧烦躁不安,越想越气,直接拨刀砍倒了一棵树。那棵树“砰”倒下,倒进了水塘,溅出一大片水花,撒在了辛弃疾身上。辛弃疾被水淋了之后,安静下来。这时几声说说笑笑冲入辛弃疾耳朵,他循着声音找到来源之处——一对白发老夫妻在互相取乐:“老婆子,你越来越年轻啦!”“哪有啊,倒是你越来越出色……”看着两夫妻其乐融融,辛弃疾也笑了。他又往溪的东边走去,看见一个大孩子用锄头锄豆田的杂草,一粒粒晶莹的汗水从他的脸颊流过。一问才知道,这是两夫妻的大儿子。不远处,一个人坐在地上,大儿子解说道:“这是我弟弟,是家中的二儿子。”二儿子手上拿着一根绳子编织着鸡笼,长期的编织使他的手上布满茧子,再加上岁月的创伤,他的双手早己伤痕累累,不过,他依旧编织着鸡笼嘴里还不停念道着:“小鸡们你们很快就有新家了。”辛弃疾十分享受农村平静安宁的生活,再也不想回到那每天有将近千人死亡的战争生活。

辛弃疾刚回过神来,又看见一个小孩卧在长满绿草的溪边,手上还拿着一个绿油油的莲蓬。大儿子说这是两夫妻的小儿子。

辛弃疾感叹这户人家家太幸福了,提笔写下了《清平乐村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