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篇1
《我本是高山》以真实事迹为蓝本,用感人至深的故事诠释了逆天改命的勇气与信念。一个坚毅的女性带领着一群刚刚毕业、充满活力的教师,用教育和爱引领着一百多个女孩走向人生的新篇章。影片中,张桂梅校长身患重病,但她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只要有合适的引导和机会,她们就能够展翅高飞。为了让这些女孩能够走出山区,她不辞劳苦地工作,甚至把个人的生命安危抛在了脑后。在她的感召下,年轻的教师们也毫无保留地付出,用她们的青春和才智书写着伟大的教育事业。
电影《我本是高山》所要传达的核心主题是“相信自己,坚持拼搏”。在逆境中,这些女孩们选择了勇敢地追求梦想,不断地努力和奋斗。这些老师们也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可以改变女孩的命运。她们都相信相信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历久弥新,张校长的先进事迹是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的生动写照,深深感动和鼓励着我!我将继续用心、用情去教育学生,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职责与使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磨炼自我、提升自我,最终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老师!
教师《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篇2
我以教师和女性的双重视角观看了一部以描写教师和女性为主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抛开电影上映前后的重重争议,避开蹭同行热度的嫌疑,我舍弃电影中高度还原教师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等容易共情的情节,仅从男女有别这一角度谈谈我浅薄的感想。
我所有关于“男女有别”这四个字的启蒙教育来均自于我的母亲以及自己对生活现象的思考。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女孩子一定不能贪小便宜。”这是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虽然那个时候不懂母亲为什么要强调“女孩子”,但是“谨遵母训”这句话落实得很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且经历了许多“男女有别”的现象:
小时候“孩子王”的我单打独斗从来没有赢过年龄相仿的男孩子。
在有一次我没有顺利扛起一袋玉米后,一直较偏爱我的父亲感慨到:还是得靠男孩子啊!
同村一女孩子为了追求爱情离家出走,人们会骂“有伤风化”,而同样的事发生在男孩子身上,则会被称赞“真有本事”。
认识的小姐妹因为哥哥的婚姻换亲给邻村年龄大且有残疾的男人,而被认为理所应当。
在边受教边思考边成长的路上,我明白了母亲话中的深意:男女有别。
性别的不同,不只体现在外表、身体构造、力量悬殊等这些客观存在上,更多的是社会所赋予的诸多附加涵义。
年少青春的我耿耿于怀于“男女有别”的结论中,爆发出了报复般的自尊、自强与自爱,像一只刺猬一样排斥别人在评论我的优缺点时加上“女孩子”这一词缀。直到上了大学,有机会了解张爱玲、铁凝、王安忆、毕淑敏、迟子建等众多女性作家,接触诸多塑造女性人物的优秀文学作品,了解到女性的觉醒反抗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慢慢放松了因时刻担心让“女性”这两个字蒙羞而紧绷的神经。
影片中,在学校难以维持下去的时候,面对着一群懵懂的少女,张桂梅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读书,回去就得嫁人、生孩子,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只有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才能拥有选择的权利。
是啊,在许多女性尚且没有“话语权”的时候,又何来“选择权”!从古到今,有多少女性鲜活的生命埋葬在了争取“选择权”的路上,又有多少女性面对“选择”头破血流?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祝英台化蝶求双飞、林黛玉抱憾舍红尘、祥林嫂被迫改嫁贺老六……
犹记得,学习时代,难以接受女老师们对不认真读书的女孩子过于苛刻的指责。现如今,我躬耕教坛十余载,面对屡教不改的女孩子时,总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力感,这时才明白当初老师们的严厉批评并不是有意地针对,而是她们在生活的摸爬打滚中体会到了女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女孩子有了更大的期望。
影片中,山月和山英姐妹俩在家庭的贫穷、母亲的离世、哥哥的婚姻等难以解决的困难面前,用隐忍的泪水、紧抿的嘴角诉说着心底的绝望。十几岁的姐姐山月选择嫁给四十几岁的男人来成全哥哥结婚的念头,然而曾不甘心地在门楣上写下“我本是高山”的她又怎会想到自己年轻的生命会在家暴中陨落!
“我本是高山,而非草芥”,在张桂梅校长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云南华坪女子高中的成立及其取得的优秀成绩点燃了众多隐入尘埃的女性的梦想,给她们的思想注入了“改变”的血液,让她们明白做饭、结婚、繁衍后代不是女性生活的全部,顺从不是对所有要求唯一的回答,她们也可以活出自我、活出尊严,活得有话语权、有选择权。
现实生活中,女性被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关注女性命运,但外界的干预只能起到短时效应,自尊自强自爱才是女性的自救之路!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的角色也许可以让女性更强,但女性的“刚”却并不只是母爱赋予的。每一个女性,从幼童到耄耋,都该活出可如水柔亦可如水刚的独特之美!
观影之时,诺大的播放厅,六位观众,四女两男,男观众边看边吃,女观众边看边哭。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事不关已与感同身受的区别吧。
愿有朝一日,男女有别,只别性别,无关其他!
教师《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篇3
周天和朋友去看了《我本是高山》,故事是根据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的。我一向对电影不太感兴趣,总觉得现在的电影炒作的成份太重,花几十块钱去看电影,还不如吃顿大套餐更有意义。促使我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网上扑天盖地的攻击和指责,看着直动辄几十万条的评论,我有点纳闷,明明是一部正能量的影片,即使有点瑕疵,那也是瑕不掩瑜,至于一边倒的那么攻击吗?当然也不排斥有水军的操作,但不管怎么样在没看到电影之前,我是没资格评论的,于是我便花了80多大洋买了两张票,拉着朋友一起去看。
一进场我就懵了,大周天的,诺大的影院,一共不到10个观众,都不用找座位了,随便想坐哪都行,简直就是包场。既来之则安之,用心看电影吧。两小时的电影很快结束了,说实话,比起两小时的正片,电影播放的张桂梅的花絮更吸引我,也更打动我。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感觉到五味杂陈,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很憋屈,很无语。作为农村出来的人,我只想说,这部电影里的女高,她们的学习条件实在太好了。比小时候我们县城里的重点高中还好,关键我们县重点高中是收费的,电影里的女高是免费的。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宿舍单人上下铺,学校居然还提供被子褥子,学校的饭菜还那么好。女学生叛逆、逃学、女老师穿着一个比一个时尚、还动不动和校长顶嘴,说不干就不干了。然后镜头一转,张校长对女生说了一句读书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改变你们的母亲、你自己、你的孩子,都给我考出去!然后学生们就开始发愤图强读书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农村孩子考大学就是1+1=2,就这么简单?
只要是从农村考出来的人都知道,高中的学习环境有多恶劣,一个20来平米的教室密密麻麻挤满了60多人,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袄,得憋着肚皮才能坐下。一个宿舍,8个人,8辆自行车,靠墙一侧大通铺,自带被子褥子,晚上连翻身都困难,洗脸盆、毛巾、吃饭的碗筷全放在通铺下面。夏天还算好点,冬天就特受罪,宿舍窗户有一块玻璃被风括掉了,外面下大雪,里面下小雪,呼啸的北风夹着雪花落在被子上,落在每个人头上,大家被冻醒了,找了些旧报纸、旧书籍把窗户堵住,但依然挡不住外面的寒风。第二天,整个宿舍的人都感冒了,但没有一个请假的,有的甚至连感冒药都没吃,拖着疲乏的身体继续上课……
至于伙食,那就更惨了。宿舍的另一侧墙上有8个钉子,挂着每个人的布袋,里面装着从家里带来的馒头、烙饼、辣椒、咸菜。一日三餐,顿顿是一个馒头一块咸菜。家里条件好的,可以花5毛钱打一份土豆丝或白菜,但这些菜不是用油炒出来的,而是用水煮出来的。夏天天气热,馒头发莓了,把馒头掰开晒干,然后泡在白开水里,放点辣椒咸菜混在一起吃。冬天天气冷,馍冻得硬梆梆的,就提前把整个馒头提前泡在开水里,等下课时再加点开水和辣椒直接吃掉。
老师也会和我们讨论为什么要考大学,讨论来讨论去,结果就是作为农村女生,不考大学又能怎么样呢?高三都过了18岁了,考不上大学要么结婚要么出去打工,打工也只能干服务员、车间工人等体力劳动,干几年后还是得回来嫁人。所以那时我们都有一个信仰:人生能有几回拼,此时不拼更待何时,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不会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而《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我感觉离农村孩子太遥远了,即便是选了山月的悲惨遭遇,也只是通过对话一句带过,缺乏深入全方位的解读,尤其是把支撑张桂梅走下去的信念拍成是丈夫对她的支撑,把一个党员对党的信仰和矢志不渝拍成情啊爱啊,这点我不敢苟同。对我来说,去看关于张桂梅的记录片可能比花几十块坐在电影院里看导演拿着张桂梅的故事给人上眼药水更有启示作用!
教师《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篇4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蔑视卑微的懦夫。”是张桂梅老师为云南女子华坪女高确定的校训,电影《我本是高山》中女生们一次一次掷地有声地念着校训,屏幕外面的我,也和她们一起念: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
念给自己听,也想念给我的学生听。可现在写来,心中情绪万千,诉诸笔端却不知从何写起。
电影的开端,那些高一的女生被导演刻画成了漫不经心,无心求学的学生。我觉得这里过于夸张,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认为这些女生会无比珍惜这样的求学机会。刚看电影,我觉得电影过于艺术化,偏离实际太远,没有太多的好感。
看着张老师拿着喇叭去喊学生起床,又感叹这种方式过于陈旧,效率低。
看着张老师心里牵挂着学生,忽视对教师的考虑,内心有些不平。
但是看着看着,泪流满面,看着看着,我的内心也被点燃了。
张老师没有孩子,配偶也很早就去世了,自己还一身的病。一次,组织上为她组织了捐款,她挺高兴,转眼就把钱拿去给一个听力不好的孩子买助听器。对学生,她总是比对自己舍得。她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多了。
学生的三年,争分夺秒地陪着她们。既要看着她们努力学习,又要去争取因为家庭不能继续读书的女生。那些女生,都因为张老师,得以获得走出大山的门票。张老师说自己教书,是在救人。是呀,学习成绩好的山英被家人家人,生了孩子,孩子三个多月,山英却被丈夫家暴致死。山月,多次辍学,多次被张老师找回来,最后高考她比一本线高一分,她考上大学了。
当张老师他们站在山对面,对着山月家大吼着传送喜讯:你考上大学了。也将我拉回到我的从前。
小时候每次上坟,给爷爷磕头上香时,奶奶就会让我说:让爷爷保佑你考上大学。那时,对于奶奶来说能考上大学就如同现在的考上清华北大一样光宗耀祖。但小时候的我,哪里知道大学到底距离我多远。
我之所以能够考上大学,得感谢父母将我带离农村,让我能够在城市接受教育。如果我的父母思想封建,认为女孩子读书这么多有什么用,迟早要嫁人,我想我的一生也就会无聊致死。
父母将我带到新学校,我的学习命运发生了转折,一步一步造就了现在的我。小时候的我,学习不好,甚至比我现在许多学生的成绩都差。农村的教育确实落后,我家也没什么书香氛围。到了新学校,新老师鼓励我,表扬我,我才慢慢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我才开始爱上学习。我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如果不是转学,我可能早就结婚生子,不知道在哪里将就地度过我这一生。虽然我的老师没像张老师这般无私,但是不经意间她也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或许她本人都不知道,那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对我的人生带来的如此巨大的影响。
张老师拼尽全力,让更多女生有能力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去过有选择的人生。这是张老师办校的宗旨和理念,她也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许多人女生的命运。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我,我的职业使命也在于我的学生。我想到带领我班上的孩子前往何方?追梦班的51名学生,我想要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有怎样的收获?
我做不到张老师那样带病上班,没有小我,只有大我。但是我愿意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地去挥洒汗水,让我的学生以及学生家庭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的力量时微弱的,但是我的能量是无限的。学生的发展也充满了无限可能性,我们的组合让未来的许多事情都有发展的可能性!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不到最后一刻,怎么知道谁是笑到最后的人呢?
看完《我本是高山》感触颇多,写出来却是支离破碎的。可能人的情感本身也是七零八落的,想要表达的太多,导致最后表达出来的也就词不达意了。
整体而言,这个影片给我的感受是感动和激励的。感动于张老师的无私奉献,感动于她对大山女生的深情。备受鼓舞,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意和亲爱的孩子们打交道,我有机会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和蜕变。人生,得以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幸也,幸也,幸也!
这部影片对我,既可以从教育工作者角度思考,也可以从高中女生角度思考。我也想对自己说:我本是高山……要在工作中发挥“不信邪”的精神,尽力将工作做到极致,在有限的生命力,创造无限的价值。我虽渺小,生命有限,能力有限,超越让我感受生命的激情和趣味。一切皆有可能!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那就像高山般坚定,溪流般柔软……
教师《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篇5
去看《我本是高山》,就是想走近张桂梅老师,感受主演海清给我们带来的真实立体的张桂梅老师的形象,和逆天改命的精神力量。
观影过程中,我和朋友数次泣不成声。
为张老师的沉默和绝望,为她拖着病体的坚守,为她攀越高山的劝阻,为她声嘶力竭的呐喊,更为一个一个孩子走出大山的喜讯……
办一所学校何其容易,何况那是一所大山里,不被他人看好的学校,在学校还没有大门,一切未准备就绪的时候,张老师和她的学校就轰轰烈烈开学了。
状况不断,困难不断。
张老师一边用沉默对抗学校的硬件和软件,以及来自各方的压力,一边又用信仰支撑着坚持下去的勇气。
可以说,山里的人,从未离开过这片他们早已认命的土地,眼界根本跨不过另一座山。哪相信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的鬼话,只知道女孩子十几岁,便可以嫁人要彩礼,给兄弟结婚备彩礼,生孩子传宗接代,一代一代。
但张老师偏不,她是知识分子,她看过更远的世界,她劝那些女孩子们:你们只有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将来才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职业。
很多时候,她又是无力的。因为她的势单力薄根本抵挡不住那个地域多年积累下来的思想上的陈旧僵化。
她只能用当机立断的简单粗暴,和背后数不尽的温柔,去抗争。
如玖朵云和唐小萍打架,她大声地呵斥:打打打,再打送到山里去。然后便强迫他们牵手和解。
去山英家劝山英回来读书的时候,她说了这样一番话:不要跟我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公平,有本事自己去改变她。
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处境,你就会理解了张老师,她在和时间赛跑,她希望那些女孩们都能争分夺秒地为改变命运去努力,而不是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杂念。
而张老师的柔软,又串联在影片的细节中。
她在暴风雨中摇摇晃晃地把女孩带来的大白鹅抱回宿舍,她悄悄地塞给山英菜票,她将别人捐款给她看病的钱,拿出来给玖朵云治疗耳朵,她将自己身上带着余温的外套披在山英奶奶的身上,她用全身的力量将唐小萍的妈妈从酒醉中拽出来,帮她安排在学校食堂工作,她一边生气付春盈生孩子、请假影响教学工作,一边在孩子哭闹的时候,默默抱着孩子在“未名湖”边,看大白鹅游动……
取了一个和北大的“未名湖”一样的名字,从头到尾,那只大白鹅都是自由自在的,其中的期许不言而喻。
慢慢地,张老师和像她一样坚守的老师们,终就捂热了这些女孩子们的心。他们从不爱学习,到为命运的改变而奋斗;从看不到未来,到在山顶上憧憬理想中的大学;从自私自利,到学着相互鼓励;从嘲笑老师,到为老师制造惊喜。
他们在黑板上画满了爱心,簇拥着“卢老师,我们爱你!”的大字。黑暗中,几十个手电筒,让老师站在聚光灯下。
那一刻,卢老师流泪了,我也流泪满面了。
当老师的幸福谁人能懂?
星空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这些女孩都考上了大学,办公室里,老师们收到一个又一个捷报,一个又一个喜极而泣,尤其是张老师和卢老师在山的一头,对着山英家的那一头大喊:你考上大学啦!
一声一声……
山英也哭着,对天回应:姐姐,我真的考上大学了……
是的,我哭着心里对自己说,只能是这个结果,只能是这个结果,因为她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回看,影片中数次出现的华坪女中誓词: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豪情万丈,催人泪下。
教师《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篇6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本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新上映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中直击人心的铮铮誓言。
云南华坪女中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校训激励下,在与大山阻隔的环境局限下,在山区女孩长大就要嫁人讨生活的世俗偏见下,在把教书看作救人使命的张桂梅校长的坚持下,创造了考大学走出大山,读书改变命运的人生传奇。
华坪女中属新建学校,校舍尚不健全,张桂梅校长坚持如期开学,典礼仪式上被招来的学生还有带鹅参加开学典礼的,当领导讲话时电路坏掉、手持喇叭杂音不止时,现场一度失控混乱,女孩们、乡亲们看热闹般喊叫嬉笑,没有对新学校新生活应有的期待和敬畏,穿着举止均让人失望无语。领导愤然离开被黄泥粘掉鞋子,张校长去拉也脚踩两脚黄泥,狼狈的局面,不完善的校舍,都因一个执着于把教书看做救人的校长,打开了华坪女中尴尬糟糕的扉页。
期间,新建学校看不到升学率外界怀疑声迭起,教育局领导“老梁”干脆建议张校长将学生分流。好多山民不愿让女孩读书,尤其是山村女娃山月山英姐妹俩的故事让人唏嘘。山月读书愿望强烈,学习成绩好,山英学习吃力,因母亲病逝姐妹俩被家人劝退回家,后张校长家访发现山月已被逼嫁人,看到正在干农活的山英,在其父亲哥哥阻挠山英上学时,张校长和随行老师掏出随身所有共八百元钱给其父亲才将山英拉回学校。
后传来消息婚后的山月经常遭丈夫打,怀孕生子仍未幸免,又一次被丈夫毒打致死。妹妹山英被父亲哥哥要求留家做饭干活,甚至追至学校求其帮哥哥娶亲,在全校女中学生为其大喊加油的情况下,家人和乡亲们才灰溜溜作罢回家。
确实,影片中的故事有很强的地域和时代特征,一群大山里的可怜女孩,部分初中未毕业就辍学的女孩,因张校长本着救人的教书意愿而改变。不惧校舍简陋,开学初连大门和厕所都没有,不怕工程款催、欠电费被拉闸,无畏学生基础薄弱学情参差不齐,克服了种种难以置信的困难和阻碍,最终97名学生上线69人,综合上线100%。师生苦尽甘来激动幸福的泪水,洗去了曾经所有起早贪黑的不易,浇灭了先前各级领导及村民的置虑。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坚定信念;付出终有收获,只要足够努力。张校长带领华坪女中的师生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信念的力量,张校长近乎苛刻的要求一群自己还是大孩子的新入职老师:“把自己结婚生孩子的事先放一放,先忘了自己”,考虑到部分学生离家远周末回不了家,进而要求教师也不要回家,陪伴孩子们,给孩子们补课;要求女教师不穿裙子,不化妆,为了不让学生学习分心;规定寒假只休息五天,只为给学生争取更多时间补课。对于学生同样严苛:有早自习、有晚自习,限制学生吃饭时间,吃饭时反复播放《红梅赞》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学生学习梅花般的品格,等等超凡的日常,不断挑战师生的极限,一层层脱去了山里女娃愚昧茫然学不进去的、不愿学和没自信状态。从早上一遍遍叫起床,到晚上一个个催入睡,当学生自我要努力、要改变的火苗被点燃,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助燃剂。
这份助燃剂不是现成可买的,更不是半成品加工出来的,而是张桂梅校长以救人为教书的使命感为触发点,以年轻教师们耐心爱心专业素养持久实干,以明确的目标任务驱动引领召唤,付出近一千天的日日夜夜,一步步攀登高考峰顶的坚持。
电影再现的是华坪女中第一届学生冲刺高考的事,有着特定的环境因素,有着一定的年代感,学生情况参差不齐,但是以张桂梅校长为首的教者仁心,育人初心,甚至是救人使命所系,一群又一群山里女娃成功逆袭改变命运,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和超越,华坪女中从此有了神圣的光芒,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创造奇迹的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我想,张桂梅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做到了,她们是所有教育人学习的楷模。
《我本是高山》是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创作的电影,真实的事迹,艺术的呈现,感染力极强。观影中我几次泪湿眼眶,流泪感动,感慨不已。剥去时空的局限,影片中闪耀的教育人的初心使命时时拨动着我的心弦,唤醒着每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观影人,在教育的长征途上,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了新的面孔,让我们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拿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和乐观,做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藐视困难的干劲,我相信:惊叹的传奇都来自超凡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