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观《长津湖》有感1000字

2023-11-07 19:51:35 读后感 打开翻译

观《长津湖》有感 篇1

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是在1950年时,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的故事。长津湖之战中的事。这部剧主演的是吴京,李晨,易烊千玺……

在这部电影中伍万里,伍千里,伍佰里,令我印象深刻,他们三个是兄弟。因为老大伍佰里牺牲了伍千里回家探亲,他是一个连长,可是在当天晚上就有士兵过来报告,停止探亲,又有战斗又打响了。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看着哥哥的这身服装,这身打扮很是羡慕,所以决定要去参军,偷偷跟着哥哥去了他的队里。在队里结识了新的人,就比如他干爹雷同志。

还有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毛岸英。在我们五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我知道了,毛主席,还有个儿子,毛岸英。当毛岸英跟彭德怀请出要去抗美援朝当志愿军。彭德怀很是不同意,因为毛主席就这么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失踪了,一个儿子病了。就剩他这一个,要好好陪陪毛主席。但是这时毛主席出现了,他说就让他去吧!我觉得毛岸英自主提出去抗美援朝体现出他的英勇,伟大。

毛岸英说的另一番话也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上了战场就是英雄。无数名朝鲜志愿军在这里冲锋保卫了国家和民族的气节。还有他在美国飞机来的时候,还是为着国家着想,想着我们的图本来就不多,我还要大家多拿点这些重要的资料。最后,因为敌军抛下来的炸弹。壮烈牺牲。然后彭德怀愤怒不已,发起了总攻,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毛主席也是痛不欲生,在白雪皑皑的大雪天,来回走动。还有杨根思在本子上的那一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是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虽然他死了,他的精神还仍然保留,虽然他牺牲了,也换取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无数朝鲜志愿军死在战场上,比如黄继光,还比如邱少云。这些英勇的壮士都是在那里牺牲的。人数多达30万人。

还有平平凡凡的雷同志,为了让标识弹远离人们。她自己把标识弹引带上了车里。因为战场上火势很大,他的肉似乎都被烧焦了,皮开肉绽。看到这里,我一磅的妈妈居然还流泪了?这个电影确实很感人。雷同志最后因为车翻了压在他身上。他死前一堆战士围过来,泪流满面。顺利的让标识弹远离了同志们。

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雪里趴着。吃着土豆,土豆硬硬的都把伍万里这一颗牙给弄下来了。而敌人却在过着圣诞节吃了肉等多少好吃的?与我们只能在这啃土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都蜷缩成一团,感觉很冷很冷。在美国军官撤退的那条路上,正有我们志愿军冻死在那儿。最后,美国军官不由得说一声。他们这样的精神,我们是永远打不败他们的。

而且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为了躲避美国的飞机。躺在一片石头地里,装做了死人。那片地里有许多人被炸死了,都是血肉可见的。太残忍了,这一片尸体。

到了长津湖战役后期,当地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气异常恶劣,冷得出奇。当地气温到达了零下四十多度。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且不说战斗力对比,就单从后勤补给以及运输能力上来说,美军要远超出当时的志愿军。战场补给对一场战争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这个相信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抗美援朝最终胜利,离不开这些平凡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年代。176分钟之长的《长津湖》,看完仍意犹未尽。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作文网 ZuoWenBa.Net

致敬为我们的幸福而奋斗的抗美援朝志愿军。

观《长津湖》有感 篇2

范冰凌

这可谓是一场冰与火交织的战斗,是血与雪交融的战斗,更是意志力和保家卫国的战斗。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和平是这些我们可敬的烈士们,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期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这部影片记录下了不少珍贵的,黑白的美丽瞬间。当一车一车的中国男儿,脸上带着要去打胜仗,保卫国家的表情去往战火纷飞朝鲜战场的场景。那一刻,我的鼻子忽然一酸。

我意识到,他们可以不去冒险,他们可以安全地躲在家里;但他们却选择了征战,踏上这条与死神搏斗的路。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取中国老百姓短暂的安慰;哪怕一刻,也是好的。面对着更强大的敌人,更先进的武器,更恶劣的环境;究竟是什么,给了我们这些可爱的战士如此的勇气?——保卫国家

我们当时的步兵数量有限,没有向美军那样先进的武器,甚至连棉衣,吃食都是短缺的。可是面临着种种困难,我们的将士们还是不愿退缩呀,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跟敌人,跟死神搏斗,换来中国的国泰民安;可是他们自己,却永远的被埋在无情的冰雪之下,永远也见不到了。

我其实刚看电影的时候特别的愤怒,也很诧异,更是惊叹。我起初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场战役中所谓的“胜利”是靠着中华男儿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还不了解历史的我,感觉结局不该如此,我甚至不敢相信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中的“公正”。据我所知,我们现在平稳,安逸的生活上面整整一代的壮烈牺牲所换来的。

这场战役中一共有4000人冻死,不该被我们遗忘。而志愿军将士们留的每一滴血都是对自己国家人民的奉献。在那冰鲜雪地里,对于穿着那南方军服的志愿军们,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可是那是怎样的意志力,能使他们在零下40度的战地上,即使冻死都依然保持着怒视前方,瞄准敌人的样子。

这时,我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哲学家萨特曾今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恒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底的高贵信仰。”那么这些战士的精神支持和力量源泉,正是这道“谜题”的答案。他们相信未来,自己的祖国和强盛起来,他们相信他们的牺牲能使自己的祖国在将来繁荣昌盛,他们相信,下一代的中国人的安稳生活值得他们勇往直前。这场战役中发生过许多奇迹,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页,这场战争造成的后果太过残酷,是双方都不愿回想起过去的那些记忆。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几次都需暂停,擦干眼泪。当看到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用步枪,用自己的肉体,来抵挡美军的大炮,和更多先进武器;再把他们逼的不不退缩,并且拉长战线。

这时我终于明白,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诗句收束:“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在此为我们的志愿军烈士们致敬,是他们的牺牲,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观《长津湖》有感 篇3

我心中的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英雄永在我心中。——题记

提起英雄,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徐锡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志豪情;还是宋代诗人林升笔下的那股愤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还是陆游至死也不忘国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直到看了影片《长津湖》,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英雄”这两个字的含义。

看完影片,我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长津湖战役是中美在朝鲜战场上改变历史格局的一次对决,它被称为“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观看时所有人都热泪盈眶。

炮火硝烟于战场,爱国爱民在人间

影片一开始,就是由吴京饰演的战士伍千里,抱着自己已经牺牲了的英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他见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父母和弟弟伍万里。伍千里对故乡,对亲人有多少不舍;而父母的眼神中,对儿子满满的爱,满满的心疼,满满的不舍啊。面对这一幕,没有一个人不泪湿眼眶的。

当美军的炮火来攻时,军人们抱起老百姓就跑,自己却被炸死,这才是真正的“人民至上”。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志愿军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心中的那股愤慨:“共产党,毛主席给他们家分了土地,有人要抢回去,这个不能答应!”爱国是毛岸英口中的:“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当七连连长伍千里向弟弟叙述着哥哥伍百里牺牲时的场景,我不禁潸然泪下,他说:“哥下半身都炸没了,他的肠子,我怎么塞都塞不回去。哥说他冷,我抱着他。哥的嘴唇是酱紫色的,哥说,让我帮帮他。”伍万里说:“哥,让我也跟着你冲吧,万一我也像大哥那样,你也帮帮我吧!”这是亲情;当七连指导员梅生握着女儿的照片时,他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也是亲情。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战士们吃着硬邦邦的冻土豆,19岁的小战士伍万里磕掉了一颗牙,只见雷爹从怀里掏出一个土豆,递给五万里,说:“这个软。”一句温暖的话,一个高贵的举动,饱含着一个老战士对一个新兵无限的爱与关怀,仿佛使那个冰天雪地的季节增添了几分温暖。

影片中,雷公最大的愿望是:“打赢,带他们回家。”但是事与愿违,雷公最终没能住上伍千里的新房子,他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雷公牺牲前,身体被弹片打得千疮百孔,下半身更是被吉普车压断了。雷公曾教诲伍万里要注意保命,但他自己却用生命带出标识弹,为战友赢得生存的机会。这正是七连的大伤亡换来的是大部队的小伤亡。看着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枪林弹雨飞刀斩,顽强战士以肉搏

“你懂七连吗?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抱着战友的躯体,看着支离破碎的连旗,千万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没有声音,他只是埋好战友,包上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听着这段话,我看看身边的观众,无不泪流满面,我也是一样。这段话是伍千里出发去朝鲜前对弟弟伍万里这个懵懂的新兵的淳淳教诲,我们从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了七连的坚定与顽强。在通往朝鲜的火车上,伍千里的一段话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儿是只鹰!”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豪情。

面对当时世界上装备最强的美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但志愿军战士们做到了。面对美军坦克、飞机等先进武器的炮火攻击,他们毅然背起炸药包,扛起冲锋枪,与敌人顽强地作斗争,美陆军第七师的王牌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清湖战役的新兴里战斗中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沉重打击,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获,全团被成建制歼灭,损失惨重。正是在英勇顽强,舍身取义的精神支撑下,志愿军最终将“北极熊团”这一番号,从美军的战斗序列中永远抹除。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洋人瞧不起我们,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

难忘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吃着硬邦邦的冻土豆,美军却吃着香喷喷的烤火鸡;美军师长史密斯在撤退途中看到了中国战士的冰雪丰碑,有感而发:“面对决心如此坚定的敌人,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宋时轮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十分无奈地说:“我们不仅在跟老美较劲,也是在跟老天爷较劲啊!”面对朝鲜百年一遇的寒潮,战士们挺住了!

常有人说“岁月静好”,但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珍惜当下,奋斗未来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街边香气迷人的小吃、美味可口的蛋糕都已经吸引不了我的目光。回到家,我让妈妈把爷爷当年参战时的纪念杯和勋章拿出来。看着红布包裹着“立功勋章”和“纪念章”,我的泪水在不知不觉间涌上了我的眼眶,心中也五味杂陈。我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揣在手里,细细地端详着,虽然勋章上的红漆已经脱落,现在变成古铜色的了,但是我看着它,觉得革命战士那份坚强不屈、爱国爱民的精神永存;从那有了几个小洞,补了好几个补丁的纪念杯中,我体会到了革命战士浴血奋战时的顽强和生活的艰辛…我又将勋章放入红布内,认真而又庄重地包裹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永垂不朽!

影片中,欧豪饰演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全连伤亡的情况下,毅然抱起最后一包炸药包,冲向离敌人十米远的地方与敌人同归于尽,并提出了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多名“杨根思系列”的战斗英雄。一个杨根思倒下了,又有许许多多杨根思站起来!

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坚守,如今我们应当做的是好好学习,顽强奋斗,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要不忘过去,为未来而奋斗!

铁血硬汉长津湖,几度潸然双泪出。追昔抚今千秋事,心语如潮与君诉。——后记

观《长津湖》有感 篇4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今天,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妈妈说带我去看《长津湖》。到了影院,我才发现上映的电影讲述的是红军抗美援朝的故事。

电影开始了,一位解放军叔叔站在船头。他手上端着一个罐子,罐子上贴着一张字条,手上还捧着一个小本子,本子里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有的名字上还圈上了红框框,这是干什么?为什么有些名字圈,有些名字不圈?

原来他叫伍千里,是个连长,大小还算个官,手下一百多个士兵……这次坐船回家探亲的。听着他跟爸妈交代,手上的罐子原来是他亲大哥的骨灰。伍千里的哥哥究竟是怎么死的。好奇心驱使着我继续往下看。边上坐着个脏兮兮的小男生,是他弟弟伍万里,小名“包子”。

半夜,突然,接到紧急通知,伍千里立马归队。哪知弟弟包子偷偷地跟着哥哥来到了营地,找到司令员要报名参军。哥哥无奈,把弟弟归到队里,给了他一个编号——677,明明只有一百来人,伍千里为什么要给弟弟这样奇怪的编号,包子有点疑惑,我也不例外。

兄弟俩跟着大部队,一起参加任务,全程几乎都是在跑。跑着上了火车,在途中还遇到了敌方的侦察机,被发现后,火车被炸,之前还打闹过的同志,有些受伤,有些已血肉模糊,弟弟震撼得说不出话,我的心也跟着画面悬着,他们能脱离危险吗,能平安到达目的地吗?我在心里默默祈祷。

不好,美军敌机来巡逻了,伍千里带着士兵躲在乱石堆里,下令全部躺下,一动不动。身旁是一些早已干枯的尸体,也穿着黄绿色的军装。包子,你千万别动啊,我心里念叨着,担忧着,可令人发指的一幕出现了:可恶的美军飞行员竟然打赌要比赛扫射尸体,看谁射中的多。我真想大声叫骂,**的美国佬,你们简直不是人。敌军疯狂地扫射着,底下的军人们一动不动,顿时血肉横飞,幸存的士兵们默默流泪,拳头拽得紧紧的,而我早已泣不成声。

任务顺利完成,五分钟后,他们又接受新的任务又出发了!

这次是联合所有力量攻打美军营地。零下四十几度,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潜伏在敌军四周的高山上。弟弟吃着冻成铁块似的土豆,一不留神,牙磕了。天寒地冻的,所有士兵都被白雪覆盖着,静静等待最后一仗!信号弹划过夜空,行动开始,哨子声响彻山间,伍千里带着所有人冲杀进去了,没有一个退缩的,哪怕是19岁的弟弟伍万里,打赢了,打赢了,打赢了!弟弟抱着战友激动地哭了,而伍千里望着牺牲的战友,手里的红笔框了一个又一个名字。

谜底终于揭晓,原来牺牲的所有人都在数字里,也在红框里……包括伍千里和伍万里的亲哥哥。

电影已经结束,观众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妈妈也在鼓掌,而我早已热泪盈眶,脑海中激荡着少先队员宣告: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时刻准备着!

观《长津湖》有感 篇5

哪怕有再多的磨难与牺牲,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题记

《长津湖》这部影片主要是讲抗美援朝时期发生在长津湖一带的一场名叫“长津湖战役”的战争。看完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我的内心感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我震撼于一张脸的凄苦与不舍。这是九兵团七连连长伍千里母亲的脸,这是一张刻着不舍、不想让儿子去战场的母亲的脸。战争已夺去了她大儿子伍百里的生命,而她二儿子伍千里刚回来又要归队去打仗。她舍不得,不想让二儿子去,她也担心二儿子又回不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我震撼于两句话带给人的思考。伍千里有个弟弟叫伍万里,他被编入伍千里的连队,伍千里对他很严格。在伍万里的入连仪式上,就因为他没回答出自己是第多少名战士,伍千里就罚他站一晚上,还告诉他“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很可能是只鹰。”正是因为哥哥的严格要求,伍万里在战场上才会表现得极其勇敢,在与美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为了把美军的信号塔给破坏,伍万里与一个美军殊死搏斗,终于赢得了胜利。伍千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面临危险时,如果选择逃避,就只能坐以待毙;如果主动出击,制造并利用机会,就会化险为夷。还有一句是“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是呀,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震撼于三个画面的感人至深。零下四十度,极寒的天气,美军部队吃着美味的食物,而我们的战士一天仅有一个土豆,这土豆硬得将战士们的牙齿都硌坏了,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七连战士以苦为乐,令我感动不已。最后一战,美军这个称霸全球的北极熊团,投了个标识弹,雷公为了掩护大家,让大家脱险,他把标识弹挖出来并开车送到无人的地方,此时,他全身被标识弹炙烤,血肉模糊,看到这里,我泪如雨下。雷公的牺牲自我、保全连队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电影的最后,美军空军在撤退的路上发现了中国军队,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坚持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美军空军部总指挥员看到这一幕,摘下手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说了一句:“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为了保家卫国,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无畏,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向所有志愿军战士致敬!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我们将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观《长津湖》有感 篇6

前几天,刚上映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爱国影片——《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面临着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而此时的朝鲜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国的边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党中央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

跟随电影,我们了解当年战斗的一些场面,了解历史,铭记英雄。影片中,有个叫伍千里的人物,他是七连团长,影片的开始是他带领刚打完胜仗的战士回家探亲,在和父母见完面后,当晚就收到部队的紧急通知,探亲只能匆匆结束,回归队伍,年迈的父母只能目送孩儿们的离开。

为了阻止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跨过“鸭绿江”,伍千里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带领一百多名战士奔赴朝鲜战场。由于当时的美军飞机不停的在山间巡视,我们的军队火车被发现了,为了保存实力,军队不得不转移阵地,为了保护电台设备顺利送往前线阵营,将士们不得不背起装备徒步前行。

其中有两个场景令我印象最深刻:一个是伍千里带领百名士兵徒步前进赶往战场时,为了躲蔽美国的巡查飞机,他们在前后无草无树无山遮挡的情况下,以“尸体”的姿态躺在裸露的山坡上纹丝不动,任由风吹日晒,只能默默地等待夜幕的降临。然而,美国飞行员驾驶的两架战斗机在空中不停的来回巡视,他们还往这些“尸体”上投放炸弹。而伍千里当时幸免于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士被炸成粉粹,自己却无能为力。

看到这,我的眼里蓄满泪水,我的内心难以平静,自古中国军人都有军魂,中国军人的军魂是建立在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坚持斗争、坚持胜利的信念里;是藏在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里。他们的精神应该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另一个场景是在影片的末尾:当时的美国军人以为山坡上仍有敌人时,当他们小心翼翼的拿着武器准备上前肃清敌人时,竟发现那里趴着的是已被严寒冻死在山上潜伏的中国士兵。当我看到那一个个被冻僵的士兵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时,在忍受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甘愿化成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全部来自他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许他们始终相信中国一定会胜利。正如电影中美军首领所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打败他们”。

电影看完以后,我的内心被震撼了,一帧帧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画面浮向在我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们的鲜血筑建的。我边看电影边想,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珍惜食物,从认真工作,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观《长津湖》有感 篇7

不忘君身三重雪,但愿山河尽安平——观看《长津湖》有感

袁怡楠

一群士兵在漫天的风雪里冻成一座座冰雕。

长津湖。零下40℃。

他们中有的还只十余岁,青春中的面孔带着初发的意气,张着黑亮的眼睛。

气温一点点下降,体肤一寸寸冻结之时,他们可曾想起那昔日奋战浴血,气壮山河?想起那土豆如石,饥肠难充?想起那火车奔鸣,呼啸着送他们驰援疆场?想起那共和国初建,千里海波平,月洒人间辉,渔樵对答,水声悠悠,菱香入梦?想起那刚分的几亩薄田,百姓们喜悦得通红的脸,粗砺的手掌拿起刻满沧桑的锄?想起那包子的香甜,桑麻的朴实?想起那功成后的荒骨,坟头的野草,祭奠的饭菜,亲人在逝者像前的恸哭?想起那初生的孩子,衰老的爷娘……

他们全都身姿挺立,巍然如山,怒视前方。

他们只是放不下。难舍那多年的抗战与解放,用血泪打下的疆土;难舍那天安门前红旗飘扬,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国人的站起;难舍那百废待兴,却又欣欣向荣的前景;难舍那为国为民的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难舍那百姓的笑颜,鸡犬相闻的安稳;难舍那对未来的憧憬与美好的祝愿;难舍那象征着荣耀的军装,红旗屹立的地方。祖国永远在他们身旁。

所以,无论如何,不让国人血,漫进鸭绿江。

所以,他们喃喃地说,“希望下一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吧。”

所以,“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所以,他们枕天席地,万里冰封的长津湖曾将忠骨埋葬。

历史总是由鲜血来抒写,却让后人用眼泪来封缄。

不久前,英魂尽归国土,埋葬于地的烈火重燃,英雄的眼晴再次张开。

凝眸请看,这国内安平与繁荣的景象是不是你们要的安康?明窗净几,亭台依旧,高楼耸立,万里明月,是不是你们要的富强?技术腾飞,大国重器,领跑全球,屹于世界之林,是不是你们要的复兴?汉语大热,文化外输,伏龙长吟震宇内,是不是你们要的尊重?

神州大地,歌舞升平,已是橙黄橘绿时。还有千年前文人吟咏的春江花月夜,还有不夜长安,还有延续六代记忆的故宫,还有燃起星星之火的井冈山,还有革命之时的红色到处流淌,还有为你们而备的一隅地方,还有恢宏的历史和永记历史的国人,时时刻刻为你们指引回家的方向。

这是不是你们要的,故乡?

愿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包子香甜,麦垄金黄。人生在世,爱冬日炉火,夏天蒲扇,家絮轻语声声扣心门。怨当年明月千里,终不许归期;愿山河无恙,盛世久安,英魂见此长安息。

愿再无生灵涂炭,再无须唤醒一双双地下的眼睛。复兴在即,吾辈犹勉进;高山在上,吾辈复登临。

观《长津湖》有感 篇8

不忘历史牢记使命

小作家:郭治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长津湖”这部电影了。美军侵略朝鲜。越过三八线后,毛主席以及国家领导人得知了此消息。便举行会议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决定由彭德怀将军率领志愿军去支援朝鲜。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对阵双方是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和美国第10军。美国联合国总司令迈克尔阿瑟却宣称要在圣诞节前拿下战斗,为何他要如此狂妄,因为这两支军队有着天壤之别。美军可以随时呼叫空中火力支援,而志愿军却没有。美军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1600多部无线电,80辆坦克,7000多辆汽车。然而志愿军只有12门山炮,和几十辆汽车。美军的军粮是烤鸡饮料,火鸡馅饼。而志愿军每人一天一颗土豆。而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让陆军1师的美军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因为对面的这群人,似乎不怕死。几乎每一个撤退的美国官兵,都能清楚的回忆起1950年11月27日那一晚的经历。美国士兵们刚刚扎好营寨,准备睡觉时。突然一种刺耳的军号声响了起来,山谷里枪声大作,一个个志愿军冲了出来。很多美国士兵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雪山山谷白天还是白茫茫的一片。此时不知是从哪里冒出一群又一群的中国军人。穿着单薄的衣裤从雪地里一跃而起想自己怒吼着冲来,他们跑得很慢,因为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里,人早已被冻住。双腿根本不能弯曲。有的士兵被敌人射中,倒在地上,但依然趴着冲锋。但美军不知道的是,当冲锋号响起的时候,有一些志愿军战士就趴在埋伏处一动不动,再也没有站起来过,因为他们早已被冻死。

电影中我们没有飞机,坦克,只能咬牙屈辱这,但还是打赢了这场仗。有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现在生活中我们也有了飞机,还有了更多高科技。

战斗中,美军拥有飞机、大炮、先进装备和通讯设备等等,我军连棉衣都稀缺,穿不暖,跟不用说什么高科技装备,但是我们凭借坚韧的毅力、正义必胜的信心和不怕死的决心,打退了全副武装的敌人。由此可知人的坚定的信念、不屈毅力才是最宝贵的。我们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无数冰雕连的模样,不会忘不相信的斗志顽强。我还记得长津湖这部电影中梅生说的一句话“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以及毛岸英所说“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就连国家主席的儿子都为了下一代能好好生活,不被外国瞧不起,去参军然后壮烈牺牲。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使国家更强大?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志愿军对我们的期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人名英雄永垂不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观《长津湖》有感 篇9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新中国成立了。但紧接着美国却在朝鲜进军,甚至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到我国主权。即使国内局面混乱,但我军仍毅然决然地发动进攻,这便是著名且辉煌的抗美援朝。而长津湖之战则是其中最令人赞叹不绝的战役。我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了当时军事力量最强的美国,为停战奠定基础。而电影《长津湖》便是由此事件改编。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

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影画面中对比的震撼。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当七连在赶路途中遇见美国战斗机,全队立刻就地趴下掩护,可还是没躲过飞机的攻击,许多战士牺牲。可是我们只能躲着,因为武器差距太大。在炸信号塔,最后大进攻时,美军拥有精良的机枪与坦克,而我军仅使用的是最基本的步枪与手枪;感恩节时,美军营地的士兵吃着火鸡,讨论着如何回家过圣诞,而我军却穿着并不厚的衣服蹲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中伏击敌人。士兵的口袋中黑得像炭,硬得像石头的土豆便是他们的粮食。咬一口,门牙都磕掉了。可不吃便是饿死。

就像采访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时说的,如果当时我们能多吃一个土豆,老美早就逃走了。是啊,即使饥寒交迫,装备简陋,我们的士兵的脸上看不见丝毫的疲惫与胆怯,只有那熊熊烈火在燃烧。那火焰烧进了我的心里,让我眼眶一热,为我们最可爱的人肃然起敬。

电影中也将军人们的军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我受到深深的震撼。长津湖战役胜利了,可胜利的背后却是成千上万具尸体。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我军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一批战士倒下了,又有一批战士冲向前,像潮水一样,一往无前,扑灭敌人的攻势。面对敌人的坦克与车,步枪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可是为了胜利,战士们手拿炸药包冲向坦克,即使共同牺牲也在所不辞。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胜利之墙,生命之墙。美军在前进时发现前方有敌人,走上前却看到被冻僵的中国士兵,因为长时间的低温,它们俨然成为一座座白色雕塑,可他们的眼睛却从未闭上,连敌军也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在战争的末尾,七连取得了胜利,可迎接他们的将是美军无情的轰炸。在全连危急存亡之际,七连资历最老的雷公将信号弹搬上车,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轰炸的位置,拯救了七连,却死在了炮火中……每每看到这些画面,我都热泪盈眶。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共产党,毛主席给他们家分了土地,有人要抢回去,这个不能答应”。听到战士们说出这些话时,我的眼泪也绷不住了。为了祖国的安全,完整,为了后辈们的安居乐业,几百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他们从不退缩,因为身后就是祖国,人民,只要他们不倒下,中国就不会倒下!他们抗上了时代的大旗,用生命守住中国的底线,赢得了尊严。他们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军魂久久回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山知道你,江河知道你,祖国不会忘记你!雪山有幸埋忠骨,严冬默然诉战魂!

电影的末尾,望着逃亡的敌船,战士们激动地挥着手中的枪与旗子。灯光亮了起来,望着周围的人们,洋溢着喜悦的表情,我心中久久不得平复。我很幸运是一名中国人,我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可幸福的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战士为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远离战乱,可以愉快地享受这盛世。如果可以穿越到那时,我想对战士们说,你看啊,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战乱了,人们都住在楼房里,不愁吃穿。中国现在很强,没人敢与我们发动战争,也算不辜负你们的牺牲。感谢你们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即使多年过去,我们仍然铭记你们,膜拜于你们的铁骨铮铮,无惧熊熊烈火,保家卫国!即使现在没有战争,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要积极地投身,像你们一样为了祖国奉献自己。

观《长津湖》有感 篇10

我知道,你为了谁!

曾经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大人总是对我说“你有幸生于华夏,做为中国人你应该感到自豪”;为什么新冠疫情爆发时父母会感叹我们有个强大的祖国;为什么当今年新闻播送志愿军战士的遗骨回归祖国时,八十几岁的太公,会热泪盈眶的对着电视敬礼……今年的国庆节,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看了电影《长津湖》。开始我不理解爸妈为何执意要让我们小朋友看战争题材这么血腥的电影,可当我影片开始,我的心情便随着影片播放跌宕起伏。当我看到一颗颗无情的子弹穿过战士们的胸膛,让一个个年轻的身躯变得血肉模糊时,我心疼得哭了。影片中的战士们比我大不了几岁,在参军前,他们和我们一样是爸爸妈妈的宝贝,都说枪子儿无眼,他们爸爸妈妈难道不怕自己的宝贝阵亡吗?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可以幸福地坐在教室里学知识,吃着可口的食物,可他们却要背着枪上战场?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在明知道上去就是牺牲时仍然义无反顾,毫无畏惧地往前冲?

整部电影中不同的人都在反复地重复着相同的话:“这一仗我们打赢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为了后世的繁荣昌盛,这一仗我们不仅要打,还必须要赢!”因此,战场上,不管遇到的是敌军先进的设备,还是恶劣的环境,或者吃着像石头一样硬的黑土豆,一切的困难都动摇不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即使他们知道战争可能会失败,依然阻止不了他们一鼓作气地冲锋。为了后世的安宁,他们凡人的身躯变成了钢铁——这,就是中国军人。

望着影片中一个个年轻刚毅的身影,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了无数如他们一般勇敢坚毅的英雄的面孔:391高地邱少云同志,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烈火烧着,但邱少云同志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战斗的胜利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历史上,像邱少云这样的,像《长津湖》中这样的爱国军人何止千千万万?从北伐战争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路走来,正是无数尊这样的伟岸的血肉之躯,铸就了身在红旗下,长在和平中的百姓们的幸福祥和。他们不是神,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超龄老兵也怕疼,怕孤单,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愣是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即使粉身碎骨,即便身首异处,也要守护好我们的河山。是他们,就是他们,用自己年轻朝气的身躯,给后方的一代代老百姓留下了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没有硝烟弥漫的幸福世界。

哪里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曾经听太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我总觉得那离我很远。但看完《长津湖》,我的耳畔反反复复回荡着这句歌词:“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敬爱的革命先烈们,天公有情,它亦会和我们一样,不会忘记7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你们为我们拼过命。谢谢你们誓死捍卫我们的国家,谢谢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和你们一样“此生无悔入华夏”。敬爱的先烈们,请相信我们,生活在安稳平定的环境下的我们,不会肆意放纵自己,我们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们也会像你们一样,该学习时就好好学习,等我们长大了,会勇敢地接过建设美好祖国的“枪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