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的战争》读后感 篇1
《星期三的战争》讲述了一对师生在每个星期三都要开展一场“大战”的故事。这是因为每个星期三下午,班上一半的同学要去犹太教堂,另一半要到天主教堂,而主人公霍林作为班里唯一的一位基督教徒,不得不与严肃的贝克夫人一起待在教室里。贝克夫人似乎总是在刁难霍林,“罚”他清理黑板擦,打扫教室,清理老鼠笼子……在种种手段都宣告失败后,贝克夫人使出了最“致命”的一招,让他阅读“冗长”而“乏味”的莎士比亚作品。最终,在霍林和贝克夫人的磨合下,他们渐渐地和解了。
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很丰富生动。比如在纽约州水平达标测试中,题目很难。作者写道“首先考的是词汇,其中大部分连莎士比亚都不会认识。”在霍林很热的时候,他写道“我觉得我大概已经和生锈的暖气片一个颜色了。”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十分幽默风趣,让我忍不住地一直往下读。
虽然霍林一开始认为贝克夫人对他恨之入骨,但我从书中的三件事发现贝克夫人其实并不恨他。第一,她用“惩罚”的方式,让霍林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其实只是为了让他多学习一些课外知识;第二,霍林被同学误解偷吃了泡芙,贝克夫人主动帮他还“债”,请所有同学吃泡芙,维护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友情;第三,贝克夫人说“锻炼身体和开发头脑是同样人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所以她巧妙地用激将法训练霍林如何长跑,使他在不断地练习中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耐力极限,最终在越野跑步比赛中拿了第一,赢得众人的称赞。
贝克夫人严厉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热衷教育的心,她用各种小“伎俩”、小策略帮助学生成长。她和霍林之间又恨又爱的关系更是让我联想到,有些时候老师和家长让我们做的事情看似刁难,但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学习本领,增长见识,磨练意志,所以不妨静下心来仔细辨别,包容这样的“刁难”,努力尝试做一做,让自己变得更好。
《星期三的战争》不仅有着很多让人捧腹不禁的内容,更是一本能引发联想、促进反思的书,特别值得作为学生的我们静心一读,细细品味。
《星期三的战争》读后感 篇2
我非常喜欢贝克夫人,她虽然十分严厉,但她是一位好老师。
霍林是一个刚上七年级的孩子,他认为每一个星期三的下午都是十分煎熬的,因为班上有一半同学要去学习希伯来文,另一半要去参加教义问答,唯有霍林什么教徒都不是,他每一个星期三的下午都要和贝克夫人待在一起,这使霍琳十分苦恼,但在贝克夫人给他莎士比亚作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他认为原本枯燥的星期三,有了莎士比亚之后就变得有趣了,之后他每天都期盼着星期三的到来。
我认为贝克夫人是一位好老师,是因为她帮助了霍林很多,从一开始贝克夫人就对霍林说:“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敞开你真实的灵魂,就永远不会感到无聊。”莎士比亚剧中的情节与警世名言,配合着七年级每个月一件件悲喜冲撞的事件,让霍林一次次的温习。举个例子吧,在越战中,贝克夫人的丈夫贝克上慰失踪了,最后居然还活着。正是那句话“喜剧就是,戏里的角色都敢于相信他们会有幸福的结局。”
我认为加里·施密特他的作品诙谐幽默、温情感人,将深刻的人生寓意于妙趣横生的故事里。他还有别的一些作品,也深受青少年的喜爱。《鲸眼》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第一个男孩》入围马克·吐温奖,连《星期三的战争》也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快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