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400字

2023-08-11 21:46:29 读后感 打开翻译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 篇1

假期期间,我读完了《西游记》这本名著,里面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猴王出世、大闹天宫、大战牛魔王……这些故事不能说不是脍炙人口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

《三打白骨精》主要讲的是: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唐僧肉,分别化成一家三口,但都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了白骨夫人。唐僧要责罚孙悟空,孙悟空向师傅解释,这一家三口都是妖精的化身。唐僧刚要原谅孙悟空,但猪八戒在一旁煽风点火,说孙悟空是故意的,唐僧一气之下,将孙悟空逐出师门。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像唐僧一样,被眼前的美好事物所蒙蔽了双眼。有一次我带着妹妹出去玩,路上,我碰到了自己的同学,就和她聊起来。我觉得车后好轻,扭头一看妹妹正要吃一个陌生叔叔的糖!我不顾车子要摔倒,一个箭步冲上去,阻止了妹妹,让她当即扔掉那颗糖果。而那个陌生叔叔落荒而逃。回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诫妹妹不能乱吃陌生人的东西。不久,一篇新闻报道:我市刚刚逮捕了一个人贩子。我一眼就认出了,就是那天给我妹妹糖果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永远不要被眼前的美好事物所迷惑,它可能还有对你有害的另外一面。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 篇2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名叫《三打白骨精》。

故事讲述了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先后变为村姑、老婆婆和老翁,但她几次三番的诡计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最终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可善恶不分的唐僧却念紧箍咒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读到这里,我非常气愤。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次又一次识破了妖怪的阴谋诡计,可不辨是非的唐僧却把孙悟空赶走了,结果自己差点就被妖怪给吃了。可见不能明辨是非危害真大呀!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不辨是非的人。记得有一次,好朋友小丛心爱的钢笔丢了,我看她难过的样子就帮她满教室地找,终于在小史的桌肚里找到了。可小史却求我不要告诉小丛,因为她怕小丛会报告老师。我也觉得小史可能是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应该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就答应了。于是,体育课时我提前几分钟回到教室,把钢笔放进小丛的书包,可就在这时,刚进教室的小丛发现了我,硬说是我偷了她的钢笔,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从此,我和小丛这一对曾经的好朋友就这样分开了。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明辨是非,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啊!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做善恶不分的唐僧,要做火眼金睛的孙悟空。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 篇3

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做《三打白骨精》。从中,我感受到孙悟空的忠心耿耿和勇敢无畏。

课文主要讲了唐僧师徒来到一座山势险峻的高山前,孙悟空去摘一些桃子回来,白骨精便变成了村姑去戏耍唐僧,结果被孙悟空发现,劈头一棒,白骨精受伤丢下假尸逃走。唐僧责怪悟空,结果白骨精又来了两次,一次变成老婆婆,一次变成老公公,都被悟空识破,一棒把白骨精打死了。

我被悟空的忠心耿耿所打动,尽管唐僧一次又一次的念紧箍咒,一次又一次地赶他走,但是悟空本色不改,还是一次又一次地保护唐僧,决心要把白骨精消灭,可见他的忠心不改。白骨精死后,因猪八戒的胡言,唐僧决绝地赶走悟空,断绝师徒关系,悟空一脸不舍,两眼泪汪汪,磕头拜别。后来唐僧又有难,悟空二话不说又立刻回来,继续担起保护师傅的责任,还是那样的忠心一片。

看到悟空的忠心,我想起了赵云,字子龙,“五虎将”排名第三。由于他也是忠肝义胆,在曹军之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保护刘禅,忠勇无畏。之前,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但是遇到子龙之后,他们就成了四兄弟了。

悟空的忠心不改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精神。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 篇4

王婷

在精彩片段《三打白骨精》中,我认识了一位忠心耿耿、保护师傅的孙悟空。

白骨精装成一家三口,孙悟空一下就看出来了,去打妖怪,但唐僧误以为悟空伤人,而逐走了他。但孙悟空不想离开,所以师傅转到那儿,孙悟空就磕头到那儿,唐僧还念紧箍咒,赶孙悟空走,但孙悟空走了,也是在暗地里保护师傅打败了妖怪。孙悟空的忠心耿耿、有担当、有责任,实在让我敬佩。

由书中的孙悟空我不禁想到生活中像孙悟空这样忠心耿耿,有担当的警察叔叔。他们在暴风雪中,不管自己冷不冷,都是两只手伸的笔直指挥交通安全,有时就两手紧贴裤缝,哈出的气变成霜粘在眼睫毛上和眉毛上,但他们还是坚持双手紧贴裤缝立正的姿势,为的是秩序井然保障交通安全。

还有如孙悟空一样勇敢无畏的特警战士。他们在与恐怖分子交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人质,只要人质安全,他们都愿意牺牲自己而换人民安全。

这些有担当有责任的孙悟空让我无比敬佩,所以在生活中我要先做到保护好自己,长大一定要做一个有利人民安全的一个人,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人。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 篇5

读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后,我便要来分析分析这孙悟空。

孙悟空是个情商低,不善于表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首先唐僧让孙悟空去化斋,孙悟空却说:“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孙悟空这么直接表明是因为怕师父念咒才去化斋的,流露自己的不情愿,让师父听得非常不爽。

第二次白骨精化成美女,孙悟空揶揄唐僧动了凡心:“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她那等容貌,必定动了凡心。”这番话使得唐僧羞得彻耳通红。而且当时两个师弟都在场,孙悟空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说出来,实在让师父下不了台。

第三次打死白骨精被逐,孙悟空依然那么直:“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可以看出孙悟空很骄傲,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能人,却忘了两位师弟都在场,把场面弄得很尴尬。而且这一句更直接惹怒了唐僧:“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难怪孙悟空会被赶啊!

我觉得孙悟空应该先耐心解释一下,像当时的环境怎么会突然出现美女呢?他要是耐心地和唐僧述说,冷静地反驳猪八戒,唐僧可能就不会赶走他了。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作文 篇6

倾心相谈是理解的基础

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胆小愚善、心地善良的唐僧……他们组成了“打怪升级”组合。但是让唐僧戴上愚善的面纱的,难道只是一味向善的品格?

唐僧虽然没有火眼金睛,识破不了白骨精,但是他的徒弟孙悟空有啊!孙悟空认出了白骨精,也告诫了唐僧。问题出在了哪里?“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由此可见,唐僧并不信任孙悟空,也不了解孙悟空,更不理解孙悟空,这才导致他善恶不分的。

唐僧其实是有些家长的一个缩影,孙悟空就像被管教的孩子。孩子机灵能干,家长怕孩子骄傲自满、误入歧途,所以在分不清的时候,不管孩子这件事上是否有错,必定会进行一番“说教”,像唐僧念紧箍咒,使孙悟空头痛难忍。那我想说:“分不清就是分不清!这只能说明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做法。”此时念“紧箍咒”,可能会激化矛盾,于事无补,更别添油加醋、夸大其词,这样怨气也会像看放大镜一样一下子大几倍的。

那怎么办?沟通呀!若唐僧之前通过沟通了解孙悟空,也不会赶他走;若唐僧和孙悟空借此机会倾心相谈,互相理解对方这么做的原因,还能促进团结、知其所长。“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我们要学会沟通,才能识人心,百“战”百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