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的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恰恰如此,当一本书真正走进你的心里时,便不难会有这种感触。
《经典常谈》就是这样的好书。它是由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他的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
想要真正地理解“经典”,从这本书便可掌握八九。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诗第十二》说杜甫“他是儒家的信徒;‘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素志。又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抒发自己的感想”,“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进出来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自己尚且身处漏雨茅屋,却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更是为了温暖天下“寒士”,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表现出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高尚情怀。
读经典的书,让我开阔视野的同时,带给我更多的便是思考,是灵魂的拷问。读《诗第十二》,我知道了诗歌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新、变便是进步。对人来说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只要能做到有创新、有改变,便能够称为进步。于是,我们在阅读经典名著时,便会与内容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中锻炼自己,使自己有所进步。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上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上的化妆。而阅读经典,便是生命的化妆”
所以,读书吧,读经典的书,品味经典的书,发着经典的书香走向远方。
面对书中老人的一生经历,心里并没有波涛翻滚,这是那个社会中再平常不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