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2023-07-08 00:12:46 读后感 打开翻译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1

朱绎蒙

我常听到大人们谈论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一开始我十分不解,今天读了《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的文章后,我改变了看法。

这篇文章的作者请朋友吃饭,朋友执意要AA制,并为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孩子和一个美国孩子一起在美国爬山,他们在下山时遇到了坍塌,中国孩子坐以待毙,而美国孩子却在全身多处骨折的情况下坚持爬回小镇,间接救了中国孩子。美国孩子如此坚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他们灌输“人生中没有人替你买单”的理念,而中国大多数孩子却娇生惯养中长大。

“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中的这句话极有道理,人的本性都是很相近的,正是习惯与生长环境,让人与人之间有了不同,其实并不是中国的孩子不够坚强,而是因为中国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给予孩子过分的帮助,以至于孩子无法面对困难,对挫折感到恐惧。在面对死亡时,更是不敢面对,只能等待别人的帮助。

现实中的我就难免有些胆怯,而且以我现在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做到——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在妈妈看来自己回家便是对我的锻炼了,其实大白天自己走实在没什么好恐惧的,可即便如此,中午自己回家回头之时便看到姥姥在偷偷跟着我,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十分无奈,以我自己的能力过一条马路真的没有多大困难,锻炼一下也好嘛。虽然这些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与爱,但是,是否有些过度了呢?出处 wWW.zuOWeNBa.nEt

对于中国家长的周到呵护,我并不支持。孩子就好像被浸泡在家庭的水族箱里,毫无自由可言,但终有一天会来到社会,离开这个水族箱啊!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人为你买单,只有自立自强,才能面对困难。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自立自强这个重要道理,我们要锻炼自己,正如文章所说,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2

《国际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今天我就给你们推荐一本绝世好书。他就是人生的修身本——《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这本书作者是曾庆灿。书中写了很多成功人士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令我最深刻的就是《没有谁可以让你依靠一辈子》,“人生只能靠自己”这句话选自这本书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李明翰。

李明翰是一名十分难寻的奇才。虽然成绩优秀,但在生活中却是个低能儿。由于成绩好,他深得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厚爱。父母为了让他集中精力学习,家中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干。

看到这里,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成绩好就不用做家务呢,这不是溺爱吗?因此,他到十七八岁的时候,跟同龄孩子根本就不是一个平面儿的,不仅不会干家务,而且生活能力很低很低。

等李明翰参加高考,成绩居然全省第一,考入了重点大学。同年夏天,他带着兴奋来到了令人向往的大学。然而,当他开始生活的时候,所有难题全都来了。他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物品,更不会缝补,甚至叠被子……反正就是啥啥都不会。没办法,他只能休学。

等到第二年开学的时候,学校给他寄了复学通知书。接到通知书的李明翰,因为害怕离开父母之后,自己不能独立面对生活而悲观厌世。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他竟然纵身从高楼跳了下去……

看到这里,我真的感到可惜:这么一个学习的天才,就此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实在不应该呀。

书里面还有很多故事,如《痛痛快快地和生活过招》《人可以脆弱,但决不能懦弱》等。虽然每个故事都很短,但每个情节都很真实,每一篇故事情节都独一无二,又震撼人心。我强烈推荐正在奋斗的人去阅读这个人生“修身本”。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3

黎浩然

今天,我读了《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这篇文章。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和一个美国孩子去爬山,因为风化,时常有岩石坍塌。很不幸,这两个孩子在下山的时候发生了坍塌,两个孩子都被困在了岩石堆里,其中一个美国孩子腿被岩石砸伤了,一动就很疼。但他很坚强,往岩石堆外爬,想要爬出去求救,可是岩石的棱角又划到了那个受伤的腿,他疼痛难忍,又滚了下来,他又尝试了几次,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但岩石堆离地面有2、3米高,人们难以想像他是怎么跑爬回村子的,而那个中国孩子却没有选择自救。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为什么美国孩子那么勇敢的爬了出去,而那个中国孩子却在那里傻傻等着,他为什么不想想出去的办法呢?如果我是文章中的那个中国孩子,也不至于在那里傻等着救援。

回想一下自己小的时候,看见别人骑自行车,自己也想骑,妈妈就给我也买了一辆,教了我一遍之后,就坐在一个地方和别人聊天去了,只有我自己在那里骑自行车。我刚学,还不会骑,一上去,自行车就倒了,我也跟着掉了下来,大约重复了二三十遍,仍然没有学会,我急得快哭了,可妈妈依然不搭理我,让我自己练。后来,又重复不知多少遍,总算领悟了骑自行车的秘诀,我竟然奇迹般的会骑了。现在想一想:当时的妈妈可能就是要锻炼我的独立和勇敢吧。

现在我长大了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靠自己。“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4

王梦楠

坚强,这个词语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是多么遥远啊。可是,对于美国孩子来说,“没有人替你买单”已经成了伴随他们一生的话语。《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我一直没有醒悟的毛病。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中国孩子感慨的故事:作者和一位美国朋友一起吃饭,非要AA制,朋友便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孩子和一个中国孩子去爬山,结果他们遇到了危险。中国孩子选择了坐地等死,而美国孩子却在胫骨骨折,折了两根肋骨并且身上淤青无数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毅力跑到了小镇上,救了自己,也救了中国孩子。

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却反映一个不普通不平凡的道理:美国孩子在“没有人替你买单”的理念下成长,从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解决问题。而中国孩子却恰恰相反,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虚度光阴,什么都不会做,所以就形成了“草莓族”和“啃老族”。读到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从小到大,妈妈没有离开过我半步,就连离家仅隔一条街的作文班,都是寸步不离地护送到门口,目送我进教室,才安心离开。五年级之前,都是妈妈给我装书包,带水果,牛奶和零食,把我养得白白胖胖,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自从读了《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后,我明白了:不管在生活中发生什么事,都要自己勇敢面对。“没有人替你买单”这句话,我会永远记住它,时刻提醒自己。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管人也好、树也好,越想花枝招展,就越要往泥土里钻。往地下钻的过程是痛苦孤独的,但只有这样才能蓄积养分,将来才能茁长成长。

上面的这些感想,是我读了刘少影写的《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这本少年励志书后的感受。这本书中,一个又一个直击内心的励志小故事让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没有人可以一直逃避困难,勇敢直面困难,才是不负生命的体现与证明。在成长之路上,越困难,越需要坚定和果敢,那会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前方的光亮。

我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跳舞兴趣班时的场景。舞蹈老师告诉我们跳舞讲究柔中带刚,可我力气不够,于是老师在我的腿部绑上了沙包增强力度训练。每次舞蹈课后,我浑身又酸又痛,很多次,我都哭着对妈妈说我想放弃,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陪我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看完电影,我恍然大悟,心里非常羞愧,因为和电影中吉塔和巴比塔姐妹俩相比,我的这点痛又算什么呢?

我默默擦干眼泪,暗下决心,我相信,只要我足够坚强,足够坚持,将来喜悦一定会在某个时候悄然而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水能滴石穿,铁杵也能磨成针,追求平凡不能成为甘于平庸的理由。困境会使人更有力量,只有坚强面对困难,勇敢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才能迸发出强劲的力量,成就强大的内心。

这本《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教会我许多深刻的道理,我会一直谨记在心,时刻严格要求自身,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因为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6

张佳琳

今天我在作文班读了一篇文章,它叫《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这篇文章讲的是:有一个人和他从美国回来的朋友见了面,于是找饭店为朋友接风,可是结账时那个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坚持要AA制,他很生气,后来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并告诉他要坚持AA制的原因:在一所中学,有两个孩子去爬山,一个中国孩子,一个美国孩子,可是山坍塌了,两个孩子被困在了里面,美国孩子不管危险和痛苦逃了出来。可是中国孩子胆子小,怕事,没能逃出来,最后奄奄一息的时候,还是别人把他找到的。朋友还说美国人那么坚强勇敢,是因为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出去吃饭要AA制,理由那就是无论什么事情,人生里没有人替你买单,就算你的父母、挚爱、也不会。

联想起我,就如那温室里的花朵,如果放在外面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会枯萎。

平时在家里,妈妈总是百般呵护我,在生活中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顶在头上怕摔了,真是把我宠上了天,把我当成了“娇娇公主”。现在的孩子都是“草莓一族”,只要学习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旦面对困难挫折时,却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每天穿衣服时,我自己不下地拿,都是妈妈帮我拿,早上上学也不叠被子就走,爸爸每次都帮我叠,平常一点活儿也不让我干……

今天,我读了《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后,觉得以后我要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这时,我想起了幼儿园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家长做自己的保护伞。“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一出生和美国孩子是一样的,可现在是因为什么我们比不上美国孩子呢?就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有问题。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告诉更多的中国孩子,“没有人会替他买单”这个道理。是的,我也厌倦了以前这种娇生惯养的生活。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7

我凡事总想做到尽善尽美,却常常因为力不从心而无比焦虑,并滋生出强烈的挫败感。当承受不了滚滚而来的负面情绪时,最惯用的方法就是大哭一场。

高二的时候,因为不甘心落后于人,天天早起晚睡,拼命刷题,让自己在低谷中亢奋起来。那段时间,是与自我意志进行决斗,是与那些摸不清的未来和当下的迷茫不堪进行的较量。

那时总拿手从名单上从上往下指着,找到自己名字后又慢慢往上移,在无人的时候默默计算自己可能达到的名次。不知道一个人在厕所偷偷抹了多少眼泪,也不知道在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吞下了多少烦怨,咽下了多少无奈。每次鼓起勇气和父母交谈,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着说着就想哭,哭完又掏出练习册,告诉自己没什么好哭的,写着写着又想哭。想着自己的理想,偏执又脆弱,盲目又胆怯。但那时的悲伤是具体的,两行热泪便能把心中的委屈倾倒出来,之后又能自己与自己和解,再给自己打气,努力学习。

今年开学,我像高二从名单上找我排名一样拿手一个一个指着名字和班级。我在二类班。随之而来的便是强烈的喜悦感,和别人在羡慕我时油然而生的骄傲。但开学没两天,我便意识到了人外人,山外山的差距,优越感和喜悦感荡然无存。大家都在奋笔疾书,缄默不言。教室里挤满了人,但我却感到自己踽踽独行。我常常一个人在夜晚看向那片漆黑的天空。失眠,敏感,压力大到想骂人,走到路上都想要哭。嫉妒,自卑,绝望到想要放弃,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深深的恐惧。这些恐怖的情绪充斥着我生活的每个角落,把人逼迫到一种病态的心里状态。与负面情绪交锋是一件对我很残忍的事情,而我又不得不去做。

但我却没有像以前大哭一场了。不是没有眼泪,只是眼泪被迫改头换面了,它不再是从眼中流出来的悲伤液体,而是闭口不言的沉默,或是对窗而立的落寞背影,或是路灯下被拉的细长的随时都会断裂的影子。但我只能在夜色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发泄,精打细算地缓解,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原来成长不是“强大”的代名词,而是“惨烈”的形容词。热力学中,有个概念叫熵,用来描述混乱程度。而我觉得我的高中,是一个增熵的过程。但我必须要马上锻造出一个坚硬的铠甲,用来面对残忍的生活。

我觉得,与烦恼顽强抵抗是一种很酷的事,能打败坏情绪的都是勇敢的人。那就这样吧,道阻且长,荆棘路上,我要做自己的光。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读后感 篇8

李纪瑶

今天在作文班,赵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这个故事讲了作者的朋友从美国回来,作者请他吃饭,可他非要AA制,作者觉得是没有给他面子,可他却给作者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孩子和一个中国孩子一起去爬山,下山的时候,山体发生了坍塌,他们被困在了山上,美国孩子在身体多处骨折的情况下,坚持爬到了小镇去求救,当村民去救那个中国孩子的时候,那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了。为什么美国孩子会那么坚强?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教会了他们“没有人替你买单”的道理。

中国孩子为什么就不行呢?不是他们不勇敢,而是父母太娇惯了。“宝贝儿,多喝点儿吧,再吃一口……”每个中国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一遇到挫折就会撑起一把把“挡风伞”,拿什么勇气去面对挫折,一遇到困难,只能畏缩不前。中国孩子受到了太多的帮助,遇到危险,哪怕是不行动,就会丧失生命,也会习惯性的等待别人的救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之初,本性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改变了我们。就像美国孩子出去吃饭从来都是自己买单,因为他们的父母知道,无论什么事情,人生没有人替你买单,就算你的父母、挚爱,也不会。所以他们就养成了“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的性格。

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都会端上一桌子香喷喷的早餐,一遇到挫折,哪次不是倒在妈妈的怀里痛哭,总是没有一个人睡觉的勇气。我认为父母不应该对我们一直这么好,因为我们总不能依赖谁一辈子的,要学会勇敢,学会独立,学会坚强……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