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1000字

2023-06-19 22:33:39 观后感 打开翻译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篇1

我以前读过一本名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书,至今依然能够回想起来。

本书的主人公查理。巴克特家里非常贫穷,查理和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起居住在一个又小又破旧的房子里。查理生活的小镇上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工厂非常神秘,大门紧锁,从来没有人从大门进出过。有一天,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发出告示,他将邀请五位幸运的孩子参观巧克力工厂,全世界购买旺卡巧克力的孩子都有机会,前提是拥有五张藏在旺卡巧克力包装纸里的金奖券的其中之一。

得到世界上仅有的五张金奖券的五个孩子有:每天吃非常多巧克力的胖子奥古斯。格卢普;被父母宠坏了的维卢卡。索尔特;整天嚼口香糖想什么都得第一、争强好胜的维奥利特。博雷德;天天看电视、玩游戏、自以为是的迈克。蒂维;最后一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幸运的查理了。当然,他能够从雪堆里捡到一张没人要的钱,然后买了一块里面有张金奖券的旺卡巧克力,不是幸运还能是什么。

在参观神秘的巧克力工厂过程中,其他的四个孩子因为经不起各种诱惑,一一被旺卡先生“淘汰”掉了,最后只剩下查理一个人,他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旺卡先生选择他做了工厂的继承人。

其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从作者罗尔德。达尔德言语中读出了另外一层意思,他列举了世界上五类特性的孩子:一种是像胖子那样好吃懒做的孩子;一种是被宠坏了不知满足,见什么好都想得到的孩子;一种是一意孤行,不听劝解的孩子;一种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孩子;还有一种就是象查理那样有理想、不贪心、关爱家人、心地善良的孩子。这五种类型的孩子,只有查理那种类型的孩子才会最终获得真正的成功。

那些有坏习惯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被自己的坏习惯羁绊,坏习惯会成为他们悔恨终生的绊脚石。

而像查理这样的孩子,心灵纯洁,但不容易被人们所发现,由于家境贫穷,总被人看扁,正是这样,使得他们并不突出。<作文吧 ZuoweNBA.NeT>

同学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人才,不要对任何人产生出蔑视的感觉,因为他她很可能比你更加优秀。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他还是乞丐、和尚时,有谁知道他能够开创明朝?又有谁会料到他能吟出《咏鸡鸣》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并流传至今!

有时候,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就有可能毁掉人的一生亦或创造了人的新生。所以,我们决不能让坏习惯这样的绊脚石成为障碍。让我们学习查理的品格,让这种品格陪伴着我们度过灿烂的一生吧。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篇2

在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影片,名字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叫查理的小男孩儿机遇巧合下获得了参观一家巧克力工厂的机会,并且和来自世界其地方的四个孩子一起参观。过程中第一个胖子是因为他太贪婪了,导致他跌入的巧克力并且身体有一部分变成了巧克力,第二个女孩儿由于太倔强了,所以执意要嚼没完成的口香糖,结果当尝到蓝门派味道的时候整个身体瞬间变蓝,自身也变成了蓝莓,第三个女孩儿是因为自己太过放纵了。导致被松鼠当成坏坚果扔进了垃圾堆,第四个小孩儿因为太过于高傲想证明自己,结果导致被传输变成了一点儿小,最后还被拉太妃糖的机器拉的又扁又高。最后只有查理一个人没有被教训,并获得了工厂。

这部影片虽然是演给小孩子看的,但由于导演的原因,整部剧有些部分看起来有一些暗黑的色彩,感觉十分成人化。但这并不是最不具的重点,重点是他给人的教育性意义。

这部剧中五个孩子都分别代表了五种家庭和五种教养的人。查理虽然身在寒门,但是他的品德特别好,所以也导致他十分讨人喜欢。小胖子他的父母是开杀猪店的所以也他家是也还算比较富裕,他母亲经常就会给他买巧克力吃从而就导致了他的肥胖。第二个小女孩太高傲,经常听不见别人的话,导致吃亏。第三个小女孩儿,她的父亲是开坚果产业的,所以导致她是富家千金,但这也导致她被她的父亲宠坏了。她自私自利,看到什么就想要。第四个还有一个小男孩儿,他的家境虽然很普通,但是它本身确实博学多才,但这也就导致了他的目中无人和高傲,而且脾气特别的暴躁。后来也导致了巧克力工厂老板对他十分的反感。同时这部影片不仅在人物设定方面很鲜名,在各方面也是给大家很多教育意义的,比如刚开始在那个由食品制成的花园里面,我们看出那个小胖子的母亲也特别喜欢占小便宜,看到树上的果子就摘下来往自己的腰包里面塞,他的孩子也是的,抓起一把草就往嘴里塞,抓起一把棉花糖就往嘴里塞,然后最后甚至还爬到河边去喝巧克力,结果就因为这样他失足掉到了河里。这里我看到了他贪婪,也以此来警告我们,做人千万不要贪。后面有一个嚼口香糖的小女孩,她在嚼口香糖的时候变成了蓝莓,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个,她给我们的启示是,有的时候不能过度的高傲,也得适当听取一下别人的建议,比如她在嚼口香糖的时候,旁边的人已经提示过她赶紧吐出来了,可是她还在嚼,结果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第三个被宠坏的那个小女孩,她是看到了训练过松鼠,所以就想要,而且她的父亲还有巧克力老板已经说过了是得不到的,但是她还是要变翻过栏杆自己去拿,结果被当成坏坚果被扔下的垃圾筒。这里我明白了。什么东西都不能看了就想要,而且家长也不能过度的对孩子宠溺。第四个小男孩,他是因为过度的高傲导致不相信可以将物质传输到电视里再拿出来,便执意要自己去试一下,结果就变成了一个小人,完了以后他居然还痴心妄想的想让老板把他的逆向传输回去,但是做不到,就只能那个大小了。好在老板最后异想天开想到一个方法就是用拉太妃糖的机器把他的孩子拉长,结果孩子是拉长了,可是却变得像纸片一样。这个孩子给我的教训就是有的时候不能太高傲,不相信别人,有的时候也得听取一下别人说的。

虽然这部影片是四个孩子给我们不同的教训,但是除了这个四个孩子给我们的教训以外,其他还是有一些给我们特别深震撼的地方的。有一点。就是查理的爷爷奶奶还有他的外公外婆,她的外公外婆代表着是世间的真理,但是多半带着一些消极,但是他的爷爷奶奶带给他的就是正能量的消息,让他充满自信充满阳光。不仅如此,那个卖巧克力的老板也给了我们一些感受。他因为糖果的原因和父亲吵得不可开交。后来甚至还离家出走了。但是当他想回来的时候,他却发现他父亲的那栋房子已经不在那边了,后来他开了巧克力工厂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在影片的最后查理诱导老板去见了他的父亲,然后老板收获到了属于他的亲情之爱。

这些就是我读出来的感受了,但是这部影片说不定还有很多的感受我没发现,1000个观众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愿大家看完这部影片以后能有比我更多的感受。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篇3

那是一个冬天。

威利?旺卡离开家,去追寻梦的影子。他抛下了孤身一人的父亲,让他独自守着那个,空荡荡的家。

后来的一天,威利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厂。他真的成功了,赢得了万人的喝彩与掌声。可诺大的工厂里,只有他,只有他一个人。无数次的,他在深夜中惊醒。梦里,是他的父亲……他听见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喊出了那声他已很久都未曾说过的话“爸爸……”

有一天,威利意识到他终将会死去。“那这个工厂怎么办?”于是,威利选择了一个继承人——查理。人人都羡慕他,眼红他,嫉妒他。

可是,查理拒绝了这个“天上掉来的馅饼”。因为工厂与家人如果只能二选一的话,他的心永远向着后者。

查理明明还小,可说这话的时候,流露出的是非这般年纪所有的坚定。他用眼神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家人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事物,他们是最重要的!”查理的心,犹如明镜般透亮、清晰与明白。

但威利,一个大人,在此刻却茫然了。他发现他好像从来都不知道于自己而言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陷入彻底的彷徨、迷惑与后悔当中……

不由得,我想起了自己。我又是否真的知道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追寻童年的尾巴,还是迎着曙光,奔向未来?是享受此刻的欢愉,还是努力奋斗,实现梦想?可,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呢?世界和平?国家发达?家人平安?然后我想到一句话,“如果不曾认真地年轻过,那就认真地老去。”这句话很有意思。当我们还青春,还有活力,充满激情的时候,我们往往都不“认真”。我们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又要追寻什么,梦想什么。糊里糊涂,半辈子,过去了。好了。终于我们知道重要的是什么了。可是,时间已经在岁月里刻下一道道不可磨灭的划痕,青丝也变成了白发,世事苍茫,物是人非,那些值得留念的人、事、物都不复存在了,我们也无力再去奔跑了。在最后的最后,只能“认真地老去”。

这,或许已是幸运的了。有的人,一生都不曾认真过……

萨冈——法国女作家。十八岁的她创作了《你好,忧愁》,从而成为法国最年轻的畅销书作家。但即使一个人拥有再多的才华,那也经不起消耗,何况她还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她选择了放浪形骸的生活,吸烟,酗酒,赌博,飙车,吸毒……做了很多是别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但她的心,是空的。终其一生,都不知道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但,另一个人与之相反。

邓丽君——歌声甜美,唱《甜蜜蜜》的那个女歌手。她在歌唱领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今还是很多人对青涩的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事实上,她有哮喘病,根本就不适合唱歌。但她喜欢唱,那么她就要唱。从9岁开始,她每天7小时的苦学练唱,唱到喉咙充血。可她不后悔。因为唱歌就是她翱翔的翅膀,是她的梦想,是她最重要的事。

羡慕……羡慕她清楚这最重要的事;羡慕她为此而付出努力;更羡慕她从小就明白。羡慕……

但我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像邓丽君一样清楚最重要的是什么的人,可更多的,仍是在迷雾中行走的人。比如,刚步入青春年华的我们,刚涉足复杂社会的青年,每天忙碌着,为生活而烦恼的人……他们,你们,我们,也许都不清楚最重要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努力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可以,我们要像查理与邓丽君一样,明白得早一点,更早一点,再早一点……那该多好!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篇4

影片开头,我以为这只是一部单纯的儿童电影,直到结尾才发现,这部电影的重点,是家人,是陪伴,是亲情,是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查理的男孩。他们家很穷,却生活得其乐融融。一次偶然,查理获得了一张可以去巧克力工厂参观的门票,他和曾经在工厂工作过的爷爷一起去了。

在工厂门口,他们遇见了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威廉·旺卡,他是一个有着超高智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天才,但他却缺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爱,来自家人的关爱。

旺卡总是独来独往,讨厌和任何人接触,尤其抵触家人,他甚至说不出“parents”这个词。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小时候那段与众不同的童年经历。

旺卡的父亲是个牙医,所以旺卡的童年,是在不停地戴牙箍中度过的,他没办法像其他小孩那样,随心所欲地吃糖,就连在复活节那天,他从别人家要来的一篮糖果,也全部被他的父亲扔进了火炉。

后来旺卡负气离开了家,再没回来,他的心底,从此没有原谅过他父亲。出走前,他的父亲对他说:“你要是走了,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他没听,头也不回地走了。

直到遇到了查理,这个从小就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男孩。他带着旺卡,回家,去找那位旺卡从没想过要原谅的爸爸。

他们乘坐旺卡发明的会飞的电梯,来到一片白茫茫的,荒无人烟的地方。那不再是旺卡记忆中的样子了。四周全是雪,完全没有人住过的痕迹,除了,一栋由石砖砌成的,四四方方的建筑——那是旺卡的家。

一开始我以为,旺卡找不到家的,毕竟这么多年过去,又有谁会留在原地等待呢?然而老旺卡,他这样做了。尽管曾经的街坊邻居都已搬走,尽管那里已经成为荒地,旺卡的家,那个他再也没有回来过的家,依然原原本本地立在那儿,和它的老主人一起,等着儿子回家。也许旺卡再也不会回来,可他的老父亲依然期望着有一天,在旺卡失意时,想家时,能找得到依靠的地方,他能用他已经饱经沧桑、不再有力的双手,搂住儿子的头,对他说声:“爸爸爱你。”

天底下的父母,哪个不爱孩子,只不过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罢了。我们总说爸妈对自己不好,不爱我们,是因为我们太幼稚,太固执,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你不是担心没人爱你,你担心的是没有人用你要的方式爱你。我们总说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可以展翅高飞了,却从来没静下心来听过爸妈的唠叨,理解过他们的辛苦。真正的成长,是在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后,依然爱着他们。

希望我们都不要像旺卡一样,直到多年后,才恍惚发现家人的爱。希望我们都能在爸妈说爱我们的同时,也大方地拥抱他们,说声:“我更爱你们!”

影片的结尾,查理得到了一座巧克力工厂,而旺卡,他理解和获得了一件更重要的东西——家人的爱。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篇5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一部有趣又充满爱的美国电影,主要讲述了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为了选拔继承人,在巧克力中放入金奖券,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性格特点的5个孩子得到了金奖券,获得参观巧克力工厂一天的机会。在巧克力工厂里,孩子们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冒险,最终,查理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威利的神秘礼物。

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孩子们在巧克力工厂里的参观之旅。刚走进巧克力工厂,这里宛如一个童话世界,有令人惊奇的巨型吸管、有高科技的制作巧克力机器,还有可爱滑稽的奥帕伦帕小人。充满新奇的工厂里也处处充满诱惑,一进工厂,好吃的胖男孩就因为贪婪,用手触碰了巧克力河里的水,掉进了河里,受到了惩罚。紧接着,口香糖女孩、自傲女孩、电子控男孩都因为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受到相应的惩罚。而查理,这个来自贫困家庭的男孩,凭着自己谦让、谨慎的优点通过了层层考验,成为威利中意的继承人。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查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一家七口人住在一栋四面漏风的破屋子里,家里的四个老人睡在一张床上,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虽然如此贫穷,但查理一家人却十分和睦。查理的爷爷曾经在威利的巧克力工厂上过班,他非常支持查理的梦想——参观巧克力工厂。他把自己积攒的私房钱给查理买巧克力,当巧克力打开后并没有发现金奖券时,查理依然没有放弃,不轻言放弃的人,总会有幸运之神降临,查理用在路边捡到的十美元买到了一包有金奖券的巧克力,喜出望外地拿回家与家人分享快乐时,爷爷竟从床上蹦下来,跳起了舞,样子真是滑稽又可爱,他陪伴查理一起经历了巧克力工厂之旅。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小查理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内心是那么善良。当威利要把巧克力工厂送给查理,但是条件是要离开自己的家人时,查理果断地拒绝了,巧克力工厂或许能让查理成为和威利一样有名的人,但离开了家人,人就会孤单,没有爱的陪伴,成为有名的人也不会真正快乐的吧!

影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查理陪着威利回到了威利父亲的牙科诊所里。原来,威利小时候,他的父亲不允许他吃糖果,因为怕他蛀牙,没有糖果的童年是苦涩的,这也许就是威利为什么要制作巧克力的缘故吧,因为它的颜色接近黑色,尝起来甜中带苦,就像威利的童年一般,有点暗淡,有点苦涩。威利的父亲是爱威利的,但也许这种爱的方式,小小年纪的威利并不懂,甚至有些恨意,所以每次只要说到“爸爸”这个词时,威利都会结巴。然而威利内心深处十分地在意自己的父亲,也时刻记着父亲的话,他一直好好地保护着自己的牙齿。当父亲凭着这一口漂亮的牙齿认出了威利,轻轻地将威利搂紧怀里时,威利在父亲的怀里哭得像个孩子,此时,也许才是威利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吧。

电影的结尾定格在威利来到查理家做客,昏暗的灯光中,一大家其乐融融,共进晚餐,奥帕伦帕小人用温柔的嗓音说着结尾的台词:甜美人生不过如此!是的,人生就像巧克力,一开始品尝,有些苦涩,但是有家人的爱做后盾,再慢慢地咀嚼,浓浓的甜味会渗透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那便是幸福的味道!

我想,如果故事有续集,重新唤醒内心爱的种子的威利和一直拥有爱的查理,一定会在那座神奇的巧克力工厂,制作出一种更加香浓、美味的巧克力,我想给它起个名字,就叫——甜美人生!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篇6

袁公晢

“在这世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和家人在一起。”查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查理是我在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认识的小男孩。他成为了全球仅有的五个幸运儿之一,得到了进入巧克力工厂参观的机会。他有着乐观的性格。

查理家很穷,一家七口人只有爸爸一个人在工作,但是查理还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没有钱买玩具,他就自己就用塑料牙膏盖制作玩具,没有电视娱乐,他就自己和家人聊聊天,日子也很开心。我比查理幸福,我有很多的玩具,除了电视之外我还有手机、平板等娱乐用品,但是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剔旧玩具不好玩,抱怨玩具不够多。以后,我要在这一方面做出改进,珍惜现有的生活。

查理和其他四位幸运儿进入巧克力工厂里参观,在工厂的心脏区域,旺卡先生允许大家可以到处参观。这时一个贪吃的小胖子把头伸到了巧克力河里,想要喝巧克力酱,结果掉进了巧克力河,于是小胖子就被取消了继续参观的资格。

第二站,大家来到了发明室,里面有永远不会变小的石头弹子糖,还有可以让人长头发的头发太妃糖……这里还有堆成山的口香糖大餐,尽管旺卡先生提醒大家这些口香糖还未研究完毕,还有一些小问题。但是一位女孩无视旺卡先生的警告,直接把口香糖塞嘴里,结果她变成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浆果,这个女孩也不能参观了。

第三站,他们来到了果仁车间,里面有上百个训练有素松鼠员工在剥核桃。一位女孩想要带一只松鼠回家,被旺卡先生拒绝后,她就强行去抓捕,结果被松鼠们扔进了垃圾槽里,她也丧失了参观资格。

最后一站,他们乘着电梯去巧克力电视车间。旺卡先生说,这个车间可以将生产的巧克力缩小,并且通过电视传送到每个观众的手里。一个天才男孩想成为第一个被电视传送的人,他就自己擅自操纵机器把自己传送出去了。结果,他像巧克力一样缩小了。

他们参观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诱惑,所有的对手都因为不守规则淘汰了。只有查理能遵守规则,抵制诱惑,所以才能笑到最后,拿到大奖。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也可以克制欲望,遵守规则,我想有一天我也会有好运的。

查理获得了“继承巧克力工厂”这个大奖,他很开心。但是当旺卡先生让查理和他同住,但是不能带上家人时,查理果断地放弃大奖,选择了家人。旺卡先生难以置信,再三与查理确认他的选择。查理还是坚持跟第一次一样的答案,旺卡先生走了。查理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他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了。

后来,旺卡先生又再一次找到了查理,直接把查理家的房子放到了巧克力工厂里,查理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安排。对照一下自己,我会像查理一样坚定地选择家人,而放弃诱惑力极强的大奖吗?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发现了查理身上的闪光点和美好,我要努力把我发现的这些美好,变成我自己的美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