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1
行走间,我发现了光
追光而行,行将致远。
初三的我,人生已然来到一个陡峭的高崖,面前曲折的山路便是中考。尽管次次学习到深夜,但难解的知识点,难看的分数,难堪的成绩,无时无刻不打击着我脆弱的自尊。时常沉思久坐,对自己的表现深感失望,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茫然无措,夜夜难眠。
埋头饮泣,思绪飘飞,渐渐地,眼前的事物发生变化,浮现出一片阴云密布的山野。
那是在北疆,我随着一队徒步团漫步在边境的草原上。横穿无际的喀拉峻草原,行走五六十公里,此时风云骤变,无数黑云从遥远的天山山脉压来,不见天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沉闷,抬头,仿佛一只黑风怪扑过来。我心生胆怯,嘟囔着“我能不走这草原吗?”,望着领队。他右眉高挑,眼珠一转,胡子上下跳跃:“都到这个地方了,你居然还想着退缩,难道想前功尽弃?难道想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少废话,赶紧走!”我只好咬了咬牙,提着时不时抽筋的腿,哭丧着脸艰难蜗行。
不久,阴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肆虐,暴雨如注。附近蒙起了一层细密的水雾,响起断断续续的嗒嗒声;风卷残云,飞沙走石,天地都在风雨声中瑟瑟发抖、鬼哭狼嚎。狂风和雨水缠斗,像一根根铁鞭,猛抽在我们身上、脸上。脚下的土路已积起了厚厚的的淤泥,每跨一步,双足都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比在沙漠里前行还要困难。地上青草被大雨压低了头,狡猾的雨水见缝插针地涌入衣衫里,脖子里,裤腿里,靴子里。
渐渐地,我掉队了。
风雨压得我抬不起头,似乎将我不堪一击的武装层层击碎,洗刷殆尽。无奈与脆弱,屈服与不堪,令我无所遁形。“天哪!快让我找到一处光滑的岩石,或是平整的土地,就此歇息,躺平吧!我不要在往前走了!该死!”……
刹那间,一抹金色透过层层云雨,刺得我睁不开眼睛。天际的边缘似乎被撕破了一角,太阳透过大地,为苦难中的万物播撒下一缕光。
“快跑!”仿佛是天边的光芒向我搭着话。一股暖流从双脚向头蔓延,“向前!”我迈开浸湿的生锈的双腿,向着渺远的光芒奔跑,“我要追随它!”心灵的声音在耳畔浮现,心中别无旁骛,任凭淤泥重重,风雨潇潇。
我逐光而去,无所畏惧!风尘仆仆,备受鼓舞!
雨渐小了,我也赶上队伍,抵达终点了。乌云四散,一轮火红色的夕阳斜挂天边,阳光驱散了阴云,照亮了风雨后的世界,也照亮了我沉闷的内心。此时此刻,我心中洋溢着无限的豪迈与光明。
回到现实,心底涌起一股力量,初三生活虽然总是充斥着阴霾,但只要坚持追光,一定能拨开云雾,抵达光明。
行走间,我发现了光。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2
行走间,我发现了石刻的神韵
窗外的雨,密密斜织,打在瓦檐上,细碎地滴落,仿佛世间的琐屑声响。桌上摆着一块青田石,淡淡的青,蒙着一层似雾非雾的润泽。我拿起刻刀,手指微微一颤,划过石面,发出一声细弱的摩擦声。刻刀未入石,石却已有韵。那是一种朦胧的、未成形的韵,但在雨声里,却清晰得让人心静如水。
对石刻的学习已有数月,却仍不得其门。我总以为,石头不过是一块沉默的东西,任凭刀锋所致,便可随心雕刻。可当我真正动手时,才知它的沉默里藏着一股顽强的脉络,轻描淡写是不行的,得费尽心力,才能摸到它的根性。
初学石刻,我跟着师傅磨刀,覆纸,描稿,将图样轻轻拓印在石上。那时候的我,心中满是憧憬,想着这些平凡的石头,竟可以在我的手中化为精美的艺术品。可刻刀刚一入石,感觉便全变了。刀与石的接触是那样僵硬、粗粝,石头的硬度超乎我的想象,线条总是无法随心所欲地流动。我原以为,刀锋过处,必定是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谁料到反倒生出不少裂痕。我停下手,望着那块凌乱的石面,竟有些不忍再看。
后来,师傅教我各种技法——镂空、浮雕、阴刻、线雕……这些技法里藏着千百年的智慧,可我却总觉得学得浮浅。我总是拿着刻刀小心翼翼,生怕一刀下去,便毁了整块石头。每当刻得稍有失误,心中便一阵懊恼,手也不免颤抖。我常常怀疑自己是否能有一天掌握这门技艺,是否能真正体会到石刻的精髓。石头越刻,心越沉,仿佛每一道线条都在提醒着我的稚嫩与不足。
然而,石刻,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还是一种生活的体悟。我偶尔放下刻刀,去看那些师傅们的成品:一只小巧玲珑的鸟,栩栩如生;一匹奔腾的马,充满了力量与速度;还有那千年流传下来的石碑、石像,仿佛自古至今,未曾老去。这些作品里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它们既是石头,却又不止是石头,仿佛石头本身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沉默中透出一种动人的光辉。
我不禁想,这石刻的艺术,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千百年来,那些古老的匠人们,在沉默的石头上留下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他们的每一道刻痕,都是一种凝结的时光,一种传承的记忆。他们或许不像文人墨客那样,以文字传世;但他们的手艺,却将历史刻在了最坚硬的石头上,任风雨侵蚀,依然挺立。
一次,我正在刻一只狗的眼睛。刻刀轻轻划过石面,留下一道细细的线。那一瞬间,我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这把刀不再是我手中的工具,而是我心中的延伸。我慢慢刻着,每一刀都似乎与石头有了默契。我凝视着那双还未完成的眼睛,仿佛它在注视着我,透过这双石眼,我看到了这门技艺背后的一千年的文化与历史。
我终于明白,石刻并不是简单的技艺,它承载的是时间的重量,是岁月的沉淀。每一道刻痕,不仅仅是形的雕琢,更是心的磨练。石头是沉默的,但它的沉默里,藏着深邃的智慧。正如那石眼的凝视,透过它,我看到了历史长河中,匠人们不懈的追求与坚守。
窗外的雨还在下,滴滴答答,仿佛时间也在一滴滴流逝。我放下刻刀,望着手中那尚未完成的小狗,心中却不再有最初的懊恼与急切。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正如那双未成形的眼睛一样,它终将慢慢雕刻出自己的模样。而我,也将在这慢慢的雕刻中,体会到更多的韵味与深意。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3
行走间,我发现了坚持的意义
不是在坚持的路上,就是在劝自己要在坚持的路上,终日忙忙碌碌,已成循环。
这样的日子让我迷茫,不由心生怨念。窗外摇曳着一段细小的桂花旁枝,在愈来愈烈的秋风中瑟瑟发抖。看着它我不禁惋惜:大概它无力再开花了吧。
昏暗的书房里,笼出一隅安宁而温暖的昏黄,我静静地看着书桌上摊开的试卷,糟糕的分数犹如利刃。它就那样轻易地刺破我的骄傲,将我美好的愿景击碎,我就这样看着曾经以为触手可及的心愿,点点碎落,如同暮春风雨中飘落的蔷薇。我想或许我早该认清现实,自己其实也是一枝开不出花的普通树枝吧……
推开窗户,清风袭来,吹散了原本房间内沉闷的空气,也渐渐吹散了我心中的忧郁。
那,是什么?我隐约看见细枝侧面点缀的几点新绿,小小的,仿佛只有指尖传来的触感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我轻笑一声,只觉得这树枝还真执着,花期即将来临,这都做的是无用功。于是我拉开椅子坐下,不再关注它。
又是一个秋夜,明月依旧,月光洒落在窗前。书桌上,地面上,树枝上都染上了层层淡淡的光晕,尤其是那细枝上的小花。皎洁的月光包裹着嫩黄,好像轻点花间就会忽地绽放出满心的花香。它是那样真实地开着,那样热烈,那样骄傲,那样柔弱却又那样坚毅。不错的,是它,是那桂花旁枝上的小绿点,竟真的开花了!还是如此美丽迷人的花!
低头发现清凉的秋风将桌上的作业吹开,一行行整齐的字迹赫然出现在眼前。
花儿不语,只是日夜坚持,吸收每一缕温暖的阳光,抵抗每一次激烈的风雨,它积蓄着,生长着,从未停下。时光也不语,但它全部都知晓,看到我每一晚挑灯夜读的身影,记得我每一次失败后的执着,明白我的每一分坚持。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第一。我虽是普通的树枝,但因扎根于名为“坚持”的肥沃土地之上,也能开出属于我独有的花儿。
行走间,我发现了坚持的意义。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4
行走间,我发现我走得太快
常常搬家。
因为父母太忙,总陪我一起走的,是婆婆。
刚上幼儿园时,父母的车停在高大的铁栅栏门前,放下我和婆婆,他们说,这是新家。汽车的轰鸣呼啸而过,陌生的人们匆匆离开,她弯了弯腰,黑发上还残留着染发膏的淡香,细软的发丝扫过手背,她牵起我的手,同我一道走进了大门。
每个晚上,她拉着我出门,徘徊在绿荫小道间。她会给我介绍清晨认识的老头子和老太太,也会操着一口江南乡音,和新城市的人聊家常。我站在一边,笨拙地和同龄人搭话,试图融入这个新地方。自来熟的新朋友领着我走过一条条红砖路,期间不断冒出新面孔,他们三五成群,在树荫下接纳了这个从远方而来的陌生小孩。婆婆留在原地,远远地看着我从局促到熟稔,看着小径野花年年岁岁,开开败败。
第二次搬家,三载光阴溜走。我们离开熟悉的桂花树,来到了有芭蕉的小区这头,我也上了小学。婆婆开始陪我上下学,我们把路走变宽了。我习惯在前面小跑,她也习惯跟在我身后,一步又一步。放学的傍晚,路灯亮起,明黄色灯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张开双手狂奔,像只欢腾的雏鸟,飞过一片又一片光亮。她踩着我的影子,走在地上,听我唱新学的歌,看我和好友打招呼,她走得越来越慢,影子越缩越小,直至消失不见。
到小区的时候,凉风托起了我的校服,摇落了几朵桂花。回到家里,妈妈说我又长高了,我很雀跃,长长的腿跑得比婆婆要快。我和朋友约定好骑车上学,忙完后便兴奋地冲下楼练习。她也跟着我下楼,静静地坐在路旁的长椅上。我骑得很快,从6岁骑到了12岁,车轮碾过六个春秋,婆婆也在长椅上坐了六年。
第三次搬家,搬走的是婆婆。
父母的车又停了,停在栅栏门前,我推开门,婆婆抬头看我,她身后路旁的桂花树,簌簌地晃。她跨出门,我拉着她的行李箱,小区的门到车的距离很短,她走得更慢了。她俯身,佝偻的背上头发黑得过分,有些失真了。我背着她背不动的书包,走上红砖路,老人们围在长椅旁,七嘴八舌地讲着听不懂的地方话。
小区的路一眼到了头,我独自走过小径,而婆婆停在了原地。行走间,我长大了,时光不会停下匆匆的脚步,不会给人等待的喘息,她也无法跟上,无法再次与我并肩。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注视着我的身影缩成渺茫光点,而后被岁月遥遥甩开。
行走间,我发现我走得太快,桂花开了又落,而人和事,永远不重来。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5
行走间,我发现了诗的声音
我走过桥,穿过马路,走到巷口,行走间抬眸,牌匾上“何修德中西医诊所”的字样已经越发淡去,我站在巷口,发现,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父亲在读诗,那声音一直都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的光景,嘴巴念叨着李白的《静夜思》,脸上带着等待奖励的笑意,她父亲两鬓间还有头发,奇怪的是一鬓的头发有着一缕极长的发丝勾连起中间的光秃,成为了两鬓头发的桥梁。我随着他们行走着,听着那诗的声音,看着那个画面,我才突然父亲每晚总在吃饭后得以休息片刻,那时我和父亲常常在后巷散步,走去巷口时一句一句地读,走到巷口回来再一句一句读,随后他就要呆在凳子上,开始他的望闻问切。那时我还不懂诗歌的美好,也不懂为何父亲要教我诗,后来,我也像那李白一样站在窗前常常读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奈我快把故乡弄丢了,好在诗歌的声音,它跨越了时间限制和空间尺度来到我跟前,让我在行走间发现诗歌的声音是举目间芸芸众生嘴里的万物始终,我发现了,在这行走间,诗歌的声音是童年的声音,是那被填充满柴米油盐的了无生趣生活里的点点星光。
“待何时山花开,日从西山再升起。”听见他的声音浑厚又带着一丝无奈,我走进诊所,看见他低着头,嘴里念着诗,手里抚摸着药材,那一鬓的头发紧紧扒着那已满是汗的头皮,衬衫的领子也已破损。我上前去,等待父亲的无尽的教导。我上了学之后,诗歌被扔在了纸上,它要我在一张张纸不断地背着,默着,一张张地填写诗人的感情,一点点地抹去诗歌的魂灵。我开始厌恶诗歌,厌恶有关它的一切。不久,我的卷子上诗歌默写那一栏开始出现了空白。语文老师向我父亲告状,我回家后,原以为父亲会指责我,但他摸摸我的头,允许了我可以不写诗歌默写那栏。他只是说:“你爱上每一首诗,不用每句都背,但要记住那句能让你哭或笑的诗。”那时候我14岁,诗歌的声音再次在我内心响起,那句“待何时山花开,日从西山再升起”再次响起,后来我发现父亲那句诗没有归处,直到高中,与父亲散步谈心,行走间才晓得那是他的自语,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他在那一遍遍的默念中,老去了,他的声音突然有了一种“英雄不知归处”的惆怅,我抬头看他,那光秃的头和那双鬓寥寥无几的几丝在风中涌动着,像极了枯树还渴望着发芽。不管千年前还是千年后,诗的声音依旧如此。无论经历了何种磨难,它依旧成为一种声音,在我们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我们悲极生乐的精神长河里,而我于行走间,感受到了……
“古往今来看不尽,梧桐有泪亦枉然。”我走出诊所,父亲看着那那几个「何修德」字样,念着,像一首歌住在我心里。就这样声音在耳朵里,哪怕我不再常日与诗为伴,那些关于诗的记忆似乎也日渐远去,父亲昔时的言语也被埋在了记忆里。只是有关于他读诗的声音在故乡走着,也在心里摇着,我才发现诗歌的声音真的“随风直到夜郎西”后来有一天,我回到了家,饭后和父亲散步,他笑着,我们相看许久,缄默无言。恍惚中,他问了一句,“你教书,还读诗吗?”我顿时低下了头,像是在逃避着些什么,他也只是说了一句“工作忙也不能忘了阅读,你是个文学工作者。”那一年他61岁,我24岁,他的双鬓已有丝丝白意,那一丝随风飘荡,也是白色的,我的父亲慌乱地将它悬挂在另一侧,转头依旧是笑意,那一刻,在行走间我发现了父亲读过的诗的声音又响起,我聆听它的喘息,抚摸它的脊骨,让它那清泉般的歌声,静静地回淌在我的耳中,但却在行走间发现,这诗歌的声音时时让我追忆那过去,又坚定着往前走。
在行走间,我与父亲读诗的声音,构成了我们人生的美好,它们创造了诗的声音,让声音常存。长大后,我在城市行走,在行走间发现唯有诗的声音,可以辟我一片净土。我想我和我父亲一样,对诗的爱,是它总能交代我的魂灵,总能让我在那苦里勇敢拾起勇敢,就亦如我后来常常读艾青的那句诗“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流而上”
我想,以后我无论是走在巷口还是走在故乡,无论是年轻着还是老去时,我总能在行走间,发现诗的声音!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6
行走间,我发现了追梦的坚韧
午后,我漫步在寂静寥落的小路上,雾气还未消散,只有几缕如发丝的日光,透过雾气洒在路面,看着眼前这雾气弥漫的景象,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一塌糊涂的成绩,内心也似蒙上了一层雾,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迷茫间,一阵混杂着青草香气的清风拂面而来,一片竹叶悄然落入我的手心,我望着这修长的竹叶,竟如此鲜绿,我抬头向远处望去,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映入眼帘。它绿意盎然,枝叶茂密,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一段关于追梦的故事。我驻足观望,心头涌起无尽的感慨。竹子,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着坚韧、正直和不屈。我想起幼时,姐姐总是在我耳边讲述关于竹子的故事。她说,竹子虽然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但它却能够扎根土壤,直指云霄,展示出无尽的生命力。姐姐希望我能够像竹子一样,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转眼间又踏入新的学期,我总是在面对困难时感到力不从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做题时怎么也想不出解题方法,我倍感沮丧。当我再次漫步在那条路上,看到那株仿佛要冲破云端的竹子时,突然明白了姐姐幼时与我讲的话。竹子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它的生命力来自于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应该像竹子一样,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琢磨其中的逻辑,拿出草稿纸,一遍一遍地计算,翻阅课本,试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经过反复地思考和尝试,终于找到了解题的方法,顺利地解答出来了那道题目。我擦去手中的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竹子的坚韧。正是它的挺拔和坚韧,给了我无尽的动力和信心,让我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应如竹子般坚韧,永不言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到达理想的彼岸。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7
我发现了豆浆中的温暖
一杯豆浆,暖一颗心。小区门口有一间小卖部,每天清晨一杯杯冒着腾腾热气的豆浆,和一排排圆滚滚的肉包子像整齐划一的士兵在列队欢迎大家。小店的老板娘在吆喝张罗着,她年近古稀,沧桑的脸庞显得干巴巴的,眼神因为年纪关系显得浑浊,枯枝般的手让我有点不忍直视。
我有时会光顾包子摊,唯独不喜欢喝豆浆,因为感觉豆腥味重。但有一次我却发现了原本不受待见的豆浆中所暗藏的温暖,记得那天早上,天空好似被刷子刷洗过一般澄澈无比,可到了中午放学时,天空的脸顿时像川剧变脸般变了好几种颜色。湛蓝的天空先是变得灰蓝,接着又变成了黑色,乌云黑压压的一片像幕布一样盖住了天空,我顿时感到大事不妙,连忙疾步向家里奔去。
哗哗哗,暴雨从天而降,树木和房子一下变得模糊不清,我直接被浇了个落汤鸡,浑身湿漉漉的,我直奔小卖部躲雨。小卖部老板娘步履蹒跚拿了一条毛巾给我,随后用青筋凸起的双手递了杯冒着腾腾热气的豆浆给我,说:“孩子,喝吧,别着凉了。”
我局促本能地后退了半步,皱了皱眉,瞧了瞧手中冒着热气的米白色豆浆,只见豆浆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与豆浆融为一体的豆皮,本想拒绝,却看见老板娘因微笑而打着皱褶的脸,只好勉为其难地靠近嘴边,竟然有一股诱人的豆香味扑鼻而来,我尝试地抿了一小口,我瞪大双眼惊喜地发现这豆浆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在入口后,能品尝出丝般细腻的豆渣,这豆渣别有一种奇特的风味,它在口中慢慢融化,然后悄悄地滑进肚里,就像一股暖流滋润我的心田,我迫不及待地享受这份珍贵的饮料,我一边惬意地抿着豆浆,一边任由目光远眺,门外刚刚还云层厚重的阴天此时却裂开一丝缝隙,在人间落下半抹亮光,这抹光亮照在老板娘身上,她佝偻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辉,听着她絮絮叨叨却饱含关心的话语,顿时感觉她脸上的皱纹都变得亲切了。
透过玻璃杯壁,是那阵阵热量传到了我的手上,而透过那杯热腾腾的豆浆,我却发现有一股暖流流进了我心里。
我说不清是这杯热腾腾豆浆让我感动还是老板娘的善良让我动容,这杯豆浆的温暖让我发现了这社会上,有着真善美在闪光,正能量在传播。
行走间,我发现___作文 篇8
行走间,我发现我错了
行走在成长路上,我发现我真的错了。
本来,我们关系不错,平时互相开开玩笑。“哎,你怎么今天道法没默好啊。”我走到他身旁,撑着他的桌子问道。“没办法,自背都是对的,一默写就错。”他耸耸肩,嘴咧了一下。过后,便没人再提及这件事。
那一天,历史成绩下来,我考的很不错,一旁的他却瘫坐在座位上,眉头拧成了个死结,牙齿紧咬着嘴唇,咬得直发白。我过去问他成绩,他用能喷火的眼瞪着我,面色通红:“死开,别多管闲事。”我识趣得离开了,但没有放弃。在他外出之际,我偷到了他的试卷,上面全是叉,最顶上赫然写着“34”。我喜不自胜。
他前脚刚踏入教室,我便高举起他的试卷,一手指着他,一遍用阴阳怪气的语调喊:“哎呀,xxx,你真是太没实力了!这张卷子这么简单,你才考了34。你看,连我都考了42,真是太没用了!”我一边拍着腿,一遍高声笑着。一旁的同学开始议论纷纷。“原来这次xxx只考了34分啊!”“他居然连我都没考过,哈哈!”“哎,他这次连40都没考到,真是没实力。”几个这次考得好的同学也开始叫了。“哎呀,xxx,你真是没实力。这次考试如此简单,你连40都没考到,实在是不行啊!”一位同学手指着他,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完成了月牙。“就是就是,一点用都没有,我瞎蒙都比你写得好。”
他的脸上白一阵红一阵的,手攥得死死的,直发白。突然,他径直向我冲来,一把把试卷抢了过来,把我重重推开,回到自己位上。“你们有病吧!”他的眼睛瞪得老大,两排牙齿紧紧地,脸红得好像要烧起来,青筋暴起,大口喘着粗气,全班霎时静了下来,空气中浓郁火药味支冲我的鼻子。终于,他坐了下来,把试卷放好。我想上前道歉,又无话可说,也回到座位上坐着。
下节课是英语,老师要将我们的分数一一报出。“蒋有涵,78。”我的大脑如炸开了一般,低着头,将试卷带回座位。本以为他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他却没有,只是拿着试卷,低着头,无声看着。我心里愧疚无比,对他十分抱歉。
放学后,我向他道歉,他的眼睛如半圆般睁着,嘴巴微微张开,很爽快的答应了。“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又成了朋友。
行走在成长路上,我发现我真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