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5-09-05 21:38:32 观后感 打开翻译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春风渐暖寒将尽,书卷重开学又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红岩少年强国有我”节目聚焦红岩精神。

随着课堂的一点点深入,那些关于红岩革命的记忆在主持人口中逐渐变得清晰,我仿佛又来到了那个硝烟弥漫,民不聊生的艰苦岁月。在腥风血雨的渣滓洞,在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大门]始终紧闭的白公馆,多少革命先辈们在牺牲!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在此具象化,是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最终是在弹尽粮绝,冰天雪地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壮烈牺牲的杨靖宇;是无数个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革命战士!

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用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珍惜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应该宣扬革命精神不让它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同时我们也要承担起建设强国的责任与使命。“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们将以红岩少年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新学期同学们怀着憧憬踏入校园,到处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所有朋友们都称作这为“神兽归笼”,开启全新学期的挑战,生于华夏,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学生学习的重大课题,我们坐在一体化的教室,聆听老师不断的传授知识,这是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们用自己的身躯铸成刚硬的长城,2025年的《开学的第一课》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深刻聚焦抗战老战士的历史讲述,重温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重温历史,与时代同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奉献,默默坚守的抗战英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更有自信去面对接下来遇到的重重困难,打破敌人防线,展现出泱泱大国的非凡实力。聆听三支英雄连队的的英勇故事,回望血与火的历史记忆,在烽火硝烟的站场,面对敌军的突然袭击,我们是硬着头皮也要往前走,跋山涉水,攻克敌人的防线,突出重围,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迎来了第一个全面的胜利平型关大捷,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在精神层面和整个抗战大局上都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在英雄连队的臂章上,我们还注意到他们镌刻的细节“决死队”,在战场上时刻提醒着自己敢于冲锋,我想他们一定是抱着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在战斗,临危受命,不辱使命,完成了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战。这场全民族的抗战还远远没有结束,有着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是这场战役中不可或缺的,“新安旅行团”是抗战中最年轻的团体之一,用旅行去抗日,是当时比较新颖的方式,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敌军再次攻打,学生已经无法专注于课堂,带着一群有着决心的伙伴们在大街去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从《告全国小朋友书》里我们能看到团结的力量,必胜的决心,和平的信念不被摧毁,去完成好各自艰巨的任务。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抗日的念头依然熊熊燃烧在胸膛,其间有着伟大抱负的左纪权俯身在课桌夹板前写下“勿忘五九国耻,五月九忆国仇”,这个小小的夹板正是百年前的“书包”,左纪权每天就背着它在往返上学的路上,而时至今日被大家更加的熟知,都亲切的称他为左权。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抗战人物,以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为代表的核心所在,都为抗战作出了英勇的贡献。节目里还深刻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惨案,去缅怀受难同胞。重温抗战创作经典曲目《黄河大合唱》,谱成的歌词深入人心,见证了抗战英雄不畏强敌,抵御外难的波澜壮阔,对话歼-10战斗机的研发者我们更能看到中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力量坚不可摧,为今后的武装新形势奠定物质基础。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历史的滔天骇浪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宁危不惧的英雄气概,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处于新时代下的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先辈之躯的引领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工作,为民族团结而奋斗,中华民族一定会取得重大胜利,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观看《开学第一课》,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历史硝烟的旅程,那些关于抗战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我。

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每12秒就有一人殒命,这组冰冷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苦难。而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更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的和平。

平型关大战中,英雄连队浴血奋战,从最初的160人到后来的300人,他们用无畏冲锋重燃民族信心,这场精神层面的重大胜利,让我看到了中华儿女在强敌面前的不屈脊梁。白刃格斗英雄连在战斗中,182人最终只剩0人,全员壮烈牺牲,这种为了家国大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令人动容。刘老庄连的82人对抗1000人,最终也无人生还,他们以血肉之躯诠释了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忠诚。

新安旅行团作为一支流动的电影队,带着一台放映机,在500多个乡镇集经费、播抗战影片,把抗日的声音传遍半个中国,他们以特殊的方式投身抗战,让我明白,爱国可以有多种形式,哪怕是用文化的力量,也能为抗战胜利助力。

延安,这座指引抗战胜利的光明之城,“到延安去”成为爱国青年最响亮的口号,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延安,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凝聚力量。还有杨靖宇等抗战英雄,在14年的烽火抗战中,用血肉挽救山河时光,他们的事迹让我懂得,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历史不能被遗忘。《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今晚,《开学第一课》再次如期而至,今年是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看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看到103岁的孟于奶奶站在舞台上,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可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批演唱者啊!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唱歌时雄浑的气势。

镜头一转,我看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幸存者讲述当时他们的悲惨遭遇时,不由得我眼眶泛红了,努力地抑制住自己的泪水,不让流下来。

后来我又看到了被我们称之为"争气机"的歼-10战斗机的腾飞,见证了人民军队装备发展的辉煌历程。

通过观看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唯有铭记,才能让逝者安息!唯有铭记,才能让和平永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