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战旗、一封封家书、一段段讲述,今晚将带我们追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又是一年开学季,备受全国中小学生期待的《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20点档准时播出。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和实景课堂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今年的节目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4年浴血奋战,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01三面战旗同台,英雄连队亮相
节目中,三面来自抗战英雄连队的战旗将首次同台亮相。这三面战旗代表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精神和牺牲奉献。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和“刘老庄连”三支英雄连队的代表将现场讲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刘老庄战斗等著名战役中发生的动人故事。
这些故事展现了英雄连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精神传承。通过他们的讲述,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
02 AI技术修复历史,青春身影跨越时空
节目运用人工智能影像修复技术,将各地抗日救亡青少年团体的珍贵照片转化为高清、彩色的动态影像。那些曾经奔走在战火中的青春身影,将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跨越时空。<作文吧 ZuoweNBA.NeT>
这种技术手段让历史走
出了教科书,使今天的青少年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抗战精神更加可感、可触、可亲,真正入心入脑。
战火硝烟中,少年也曾挺身而出。中小学课本里的抗战小英雄王二小、雨来等事跡感染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03平行讲述生命轨迹,英雄坐标闪耀光芒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开学第一课》采用平行讲述的方式,带领大家回溯左权与杨靖宇两位同龄英雄的生命轨迹。
一位在太行山上运筹帷幄、以身殉国;一位在白山黑水间孤悬敌后、至死不屈。节目还将独家披露左权少年时期的珍贵文物,呈现他十岁时胸怀家国、立志救国的初心萌芽。
杨靖宇、左权两位英雄少年时代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让同学们真切感悟何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读懂英雄如何在抗战烽火中百炼成钢。
04历史守护者讲述,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铭记是最好的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将从“历史守護者”的角度,为同学们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写满证言的南京大屠殺亲历者登记表、幸存者采访等带着血泪的记忆与影像,让青少年感受那段岁月的苦难与不屈,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这些真实的历史见证,提醒着我们虽然硝烟早已散去,但是血淋淋的历史不会忘、不能忘、不敢忘。要在“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红色故事,铭记抗战英烈。
05延安青春故事,黄河合唱再现
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令青年们心向往之的延安,留下了哪些动人的青春故事?在《开学第一课》现场,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将为大家首次披露华侨青年王唯真手绘的抗战画本原件,再现延安青年的抗战生活。
一位特殊的嘉宾——103岁的《黄河大合唱》首批演唱者孟于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的延安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合唱团将与这位老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同台演出,让《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在新时代继续奏响。
这种新旧时代的交融与传承,展现了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让历史的回声在当代青少年的心中激起涟漪。
06科技助力历史理解,实景课堂感受艰辛
《开学第一课》将运用AR技术等视觉特效,带领同学们“走进”黄崖洞兵工厂,感受抗战年代工人们以头盔锻铁、用钢轨造枪管的艰辛与坚守。
在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设置的实景课堂上,歼-10飞机现场副總指挥薛炽寿与首飞试飞员雷强将为同学们讲述歼-10从论证到首飞成功的攻坚历程。
这些内容激励新时代的青少年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从抗战年代的武器装备到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
07全国同步播出,多重平台可观看
9月1日20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步播出。
这样的多平台播出安排,确保了全国广大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收看节目,也为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学习提供了便利。
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集体上完《开学第一课》后,往往还有一项有意义的作业,那就是写一篇观后感。这有助于孩子们深化对节目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08观后感写作指导,深化学习体验
对于观后感的写作,可以遵循几个基本步骤:第一部分是时间+事件+核心感受;第二部分简要概括节目主要内容;第三部分选取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描写和议论。
这种结构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看体验和思考,将感性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
写作时要注意写出看到故事情节时的心情,并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评价、感想。这样的观后感不仅是对节目的回顾,更是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思考。
09各地开学第一课,形式多样内容丰
事实上,除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外,全国各地中小学也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共筑安全防线、传承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新意与深意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云南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的110余名师生在红色文化活动中感悟家国情怀;福建永春第一中学将课堂搬进拥有259年历史的梅峰书院,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汲取前行力量。
长沙市创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活动,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实现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山西省阳泉二中则将消防安全作为开学首课,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救能力。
10抗战精神照亮成长路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让伟大抗战精神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抗战历史,不是要沉溺于历史的苦难、记住仇恨,而是要在心中立起不倒的精神灯塔。
从精神富矿中汲取养分,争当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厚重的历史记忆、鲜活的青春故事、澎湃的奋斗精神,在这堂课中汇集成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并告诉我们: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
《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将在节目中再次响起,103岁的首批演唱者孟于讲述她的延安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合唱团将与这位老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同台演出。
80年过去了,抗战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今晚20点档,让我们共同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奋斗的力量,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整装待发,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