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观后感

2025-08-20 23:05:50 观后感 打开翻译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观后感 篇1

之前刷到一个片段,一只鸡帮忙画师徒四人,画的最像的没有被采纳,画得最抽象的被“甲方”选中,没想到这竟然是《浪浪山小妖怪》的电影片段。

在正大看的晚上9--21点的场,一张票30块钱,一个大人带2个孩子,一共买2张票,60块。

在56.7超市买的可乐和雪碧,3瓶饮料12.3元。

这个场次整个电影院上座率80%,不算爆满,后面还有几个空位。

整体画面非常好,很喜欢这种精致的画面感,尤其是村庄和户外的山川,寺庙,每一帧就是一幅中国画。

人物的语言诙谐幽默,大人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曲折,有反转,情节和话语都朴素,不夸张,很吸引人。

情节也不拖沓。

四个小妖怪自己组建了一支“取经团队”,假冒师徒四人去取经,一路也做善事,还发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他们可以取经,我们不可以?”

虽然最终他们也没能成功,但是这个不按别人安排的生活方式生活,这种勇于反抗传统思维,去活出自我的精神,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探索。

比较意外的是,这里面有个细小的情节,还提到了家庭婚姻关系,猪妖怪的爸爸在家躺平,酷爱喝酒,在猪妈妈眼里是个废柴,实际上他思想前卫,是个高手(从他交几个人的秘诀来看,那些秘诀确实很厉害,能用上),他也非常支持儿子的“离经叛道”行为,这位爸爸在家里过得很憋屈,但是内心是不屈服于传统命运的。

这么说吧,这部电影,给我的观影体验,比《哪吒》要高出很多段位,哪吒打打杀杀,不知道要干什么。出处 wWW.zuOWeNBa.nEt

电影结束了,80%的人没有走,大家等着电影放完,看到了期待的彩蛋,才缓慢离场。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观后感 篇2

之前看过短剧《小妖怪的夏天》,冲着这部短剧去看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先说好的方面,一是剧情前后连贯,逻辑上没有硬伤,不要小看这一点,现在的很多电影连最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全。关于这点真是可悲可叹,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技术是比以前突飞猛进,唯独讲故事的能力在不断退化。

二是搞笑,里面有很多笑点,在观看的过程中,整个影院都是笑声不断,笑点也都比较自然,没什么做作的成分。

三是感动,里面的很多情节让人感动,有亲情,有友情,还有职场打工人的无奈…………虽然是部动画片,很多情节却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能够让许多人产生共鸣,有泪点。

小孩子看了有笑声,成年人看了有感动,这确实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看,都能找到各自的看点。

四是画风,很喜欢这个画风,有中国气派,这才是中国动画电影应该有的样子。火爆如哪吒,其实底子里,还是跟随好莱坞的路子在走,这里没有说哪吒不好的意思,能拍成这样,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浪浪山小妖怪》在画风上独树一帜,结合中国水墨画风格,既有童趣又极具写意,包括里面的角色形象设计,都比较写意,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写意风格的。

说完好的方面,再说说欠缺的方面,后期节奏有点拖,和短剧相比,电影的情节有点拖沓,毕竟2个小时,部分剧情有凑时间的嫌疑,我觉得把时长控制在1个半小时会更好。

打斗场景着墨过多,短剧里基本是鲜有打斗场景,最后狼妖追着小猪妖跑的时候,紧凑而紧张,最后孙悟空降妖也是采用留白的手法一笔带过,没有展现具体打斗场景。我很喜欢这样的留白,尤其是这样一部以剧情取胜的短剧。

而电影里,打斗场景过多,看到最后有点无聊,这点就比较违和,我个人认为这是电影最大的败笔。

电影里小猪妖不再是普通的小妖怪,他是有大招的。最后小猪妖面对黄眉怪放大招,双方大喊着各种招式战斗的场景,看的我头皮发麻,硬生生的把电影拖入垃圾时间。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尤其是很多人冲着《小妖怪的夏天》而来,这么低智的打斗场景和电影风格不相符合,可能是为了凑够2小时,硬生生的加了这么多打戏。这让冲着短剧去看电影的观众会失望。

小猪妖用隐藏大招打败黄眉怪的设定背离了电影整体的基调,这点处理上不如短剧。短剧的小猪妖面对追杀,没有大招,也没有隐藏技能,从始至终都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妖怪,但最终善良获得了回报,正是这种平凡而善良的特质感动了许多人。

电影里小猪妖和他的小伙伴们用大招打败了黄眉怪,虽然大招付出了使他们变会原形的代价,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万是普通的小妖怪,和普通人的共情点变少了。

我觉得在如果打败黄眉怪的剧情设计上可以更加巧妙一点,脱离这种硬碰硬的打斗模式,这个电影的整体层次会更上一层楼。

总体来说,这还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尤其里面展现的中国画风、中国故事,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和回归。

我一种感觉,电影行业可能首先会在动画片领域实现超越,然后再传导给到其他电影类型,期待将来有更多好的国产动画片涌现。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观后感 篇3

故事很简单,讲的是被迫逃命的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四个无名之妖冒充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嬉”行,帮助村民斩妖除魔,不断成长、自我救赎的故事。有笑点、有泪点,还有很多人生哲思,比如:最后,他们得知孙悟空一行人的背景后,他们假扮失败后,他们想为什么经只能他们取,我们也可以靠自己取?我想要的是活成我喜欢的样子……

当然身为教育者,对其中的两只小妖的变化印象深刻,因为他们就真实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黄鼠狼精(假扮沙僧):是一个令人意难平的角色。一开始非常活泼讨喜,古灵精怪,是个话痨,神采飞扬。同伴要求他想说话时就磨手中的铲子,所以他每天磨,磨得蹭亮。后来,他话也越来越少,到后面几乎不怎么说话,倒是符合沙僧的性格了。他变得木讷、沉重,惆怅。电影结束,我多想看到曾经那只充满活力的黄鼠狼再次回归。身为教育者、或者父母,是否对这样充满个性化的黄鼠狼进行所谓的规范教育后,而令他失去了自身那份特别与快乐。最后,确实符合标准了,但是活成了别人,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见了。尽管,后面小猪妖多次让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也不爱说话了。规训,切莫让孩子失去原有的与众不同。

猩猩怪(假扮孙悟空):他社恐,缺乏安全感,十分内向,说话结巴。是典型的后进生,问题生。小猪妖非常耐心一遍又一遍教他说“齐天大圣”四个字,他反复说不顺畅,总是语序错乱。于是,小猪妖生气大声怒吼,打骂,像极了我们。蛤蟆精告诉他,是他教育方法有问题,于是他和蔼引导,最终也是张牙舞爪的局面。对于这样的孩子,解决内心问题才是关键。老师、父母过多的喂知识,孩子身体被不安、恐惧占据,是无法吸收的。怎么办?通过平时的言行、陪伴激励,他们4人在旅途中,小猪妖让猩猩怪走前面,还让他昂首挺胸,迈开腿等,从肢体上让他打开了自己。后来,又在打怪中,他打到老鼠精,顿时变得自信起来。有次,能够说两句非常流畅的话。甚至,最后,他非常骄傲、不屈、坚定地喊出:“我是齐天大圣”,他变了,他自己觉得他就是孙悟空。内心问题解决,那些知识技能层面的东西,自然不是什么多大的困难。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关于如何转化后进生、问题生的启发,发现根源,通过言行,帮助他重建内在价值感与行动力。

黄鼠狼精与猩猩怪,刚好是两个非常典型的教育案例,将引起我们更多的反思,值得一看,值得细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