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非常好看,强烈推荐。画风好,故事也好,人物设计更好:
四只自不量力的小妖怪,假扮成唐僧四人,一路西行,一路嘻嘻哈哈,一路啼笑皆非,本想着蒙混过关,骗去真经来得长生,却误入了小西天,撞见了黄眉假扮的如来,被拆穿、被拆散、被嘲笑、被收买、被枷锁,最后却还是救下了同伴,而且又为了救下孩子们,还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做了最正确的事情,哪怕最后一起被打回了原形。
看完之后,感慨良久。特别是对于一个已经不再年少之人而言。是啊,每个人的年少时,谁又不曾幻想过自己就是那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呢?谁又未曾想过走出眼前这一座浪浪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呢?我想,每个人的年少时,都曾如此梦想过。
可是,等我们长大了,等我们真的走出了眼前这座浪浪山之后,我们才忽然发现:原来考证才是第二座浪浪山,原来工位才是第三座浪浪山,原来租房买房才是第四座浪浪山,原来结婚生子才是第五座浪浪山……原来,那些数不清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那些数不清的人际关系,才是我们须要一次次一遍遍拼命翻越的数不清的浪浪山。
这时候,我们才忽然低下头,在大楼的反光外、在车站的水洼里、在洗手池的流水中,隐隐约约地,终于看清了那个曾经困于自恋而歪歪扭扭的自己。我们才发现,我们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我们的脑海里,也终于浮现出了豹督头的那一句冷笑,“如来和孙悟空,很久以前就认识……”。
是啊…人,要诚实,特别是要对自己诚实。假扮终究假扮,谎言终究是谎言,骗得了别人终究骗不了自己。不是孙悟空,就不要装大圣。你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唐僧。
——可是,可是——但是,“人生,就一定非去西天取经不可么?”,难道,小人物就什么也做不了么?不是的。人生,未必非要西天去取经不可;而小人物,也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是的。我们的的确确要对自己诚实,我们的的确确不要去假装什么孙大圣,但有些事情,却并非只有孙大圣才能去做。有些事情,有很多事情,哪怕是小人物,也可以去做——又或者毋宁说,没有人天生是大人物,也没有人天生是小人物,更没有什么事情天生就注定只能大人物去做而小人物做不得,特别是那些“正义之事”:就像电影里的解救童男童女,便就是一件人人都可以站出来做的正义之事。
而四个小妖怪恰恰也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一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他们也注定在这一刻,从这一刻起,在他们自己的生命中、在村民的生命中甚至在神佛妖怪的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注定了他们,不再如从前那般平凡。所以,村民才会为他们塑像,大圣才会留下毫毛,而代表了未来的弥勒佛才会意味深长地哈哈一笑。
是啊!人生,未必非要西天去取经不可。但是,人生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我们自己选择的路上,也必须走好这一段路,好好地走完这一段路。不管是悲是喜,不管是福是祸,不管是得是失。急不得,快不了,不要也不能偷懒,不能也不要害怕和恐惧,更是不能也不要想着自欺欺人地抄近道、走捷径或者寻找什么方便法门——就像《浪浪山小妖怪》这部电影所道出的一样:四个小妖怪之所以会被打回原形,既是因为他们大无畏选择牺牲自己,但同时,也是对他们想通过假扮唐僧四人从而蒙混过关、一步登天的惩罚——所以,把他们打回原形,其实就是要打破他们这种作弊和抄近道的念头,就是要他们再从头开始,好好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再修行一遍。
因为“人生”,从来就没有可以抄的近道;而捷径,也往往就是最长的弯路。
别忘了,孙悟空可是一个跟头就能一万八千里;而在西天取经之前,也还有五百年的酷暑、风霜与严寒,还有数十段荡气回肠的斗争。唐僧、猪八戒和沙僧,还有白龙马,他们每个人也都是经历种种磨与难,才真正踏上了取经之路的。更何况,去西天的九九八十一难呢?
所以,山要一座座地翻,路要一步步地走。“人生,未必非要西天去取经”,但绝不能抄近道,绝不能走捷径,绝不能整日想着去寻找什么方便法门。也不可能有什么近道、捷径和方便法门。哪怕再苦再累再艰难,哪怕我不是大圣,哪怕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要一步步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