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2000字

2025-08-14 23:37:23 观后感 打开翻译

2025年8月7日,在《南京照相馆》在澳大利亚电影院首映的这一天,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在此之前,网络上已经充斥了各种评论,毁誉各半,特别是反对的一方措辞几近不堪入目,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论点,抗日战争八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有必要把这种血腥杀人的场面展示给没有经历过战争而生活在和平之中的人们吗?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悲惨的历史,各个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响和记忆,而我有幸去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个罪魁祸首德国和日本,我特别关注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看待这段历史的,特别是从电影的视角反应出来的民众意识。

1989年我作为翻译与十多名中国工程师来到西德的一个工业小镇,和当地的德国设计公司完成一项中国的钢铁厂项目。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类似《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或《桥》。虽然我们不懂德语,但是德国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丑态百出的场景还是熟悉的。我不解地问德国工程师,为什么德国允许这类对德国人不太友好的,甚至是丑化的电影在电视上放映呢?德国人告诉我,德国现在是一个民主国家,我们要对希特勒罪行进行反思,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因此这些电影不会对德国人有什么伤害,反而是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我相信这种观点是具有普遍性的,而且德国也制度了严格的法律,严禁新纳粹主义在德国死灰复燃,比如不能行纳粹礼或者有纳粹言论和标志。记得我们一群中国人去汉堡游玩的时候,在一个广场上有一个当年希特勒检阅军队的记录和照片。不知深浅的中国人也照这照片的样子排成一排行举手礼拍照。路过的德国人看到了无不摇头叹息,还好我们是中国人,如果是德国人这样做就有牢狱之灾了。

1990年我转而去了日本留学。在电视上我看到很多日本人拍摄的反映战争的电影和电视剧。画面常常表现日本军人的纪律严明、英勇奋战、前仆后继,特别是一个士兵牺牲前托付战友照顾好他的父母、妻子儿女的场面无不令人感动,就像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那些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等战斗的场面。但是当我看到日本军人的敌对方是中国人时,我的感觉顿时就是180度转弯了。我在日本的五年间没有看到一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拍摄的反映二战的影视作品,这和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到日本长崎的时候正好发生了一起枪杀长崎市长事件,因为他说了一些日本应该对过去的侵略反思的言论。当然,有很多日本人是反对战争,主张中日友好的。我在日本期间就参加过很多次这种中日亲善活动。在一般的中国人的印象中侵略中国的都是一些杀人如麻、十恶不赦的日本人,而在长崎的一次亲善活动中,我惊奇地发现那些操着流利中国话,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日本老人中,有的是在东北煤矿工作的普通挖煤工,有的是日本垦荒团的农民。这些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日本老人一方面对侵略中国的行径表示歉意,但另一方面又表示当时的政府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表现出对当时政府的感谢。特别是日本九州地区土地贫瘠,日本经济危机之后农民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此时,日本政府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到满洲去,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无尽的地下宝藏等着我们日本人去利用”。是不是这种口号很令人振奋,让人对政府感激涕零?因此大批的日本人携家带口奔赴给予他们生机的地方。这种题材的日本影视作品多如牛毛。老百姓是不懂什么侵略的,不懂去别的国家开荒挖煤是非法的,他们只想着生存。

虽然日本人中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人很多,对中国人友善的人也很多,但是日本的右翼推崇军国主义的势力非常强盛,甚至十分猖獗,而政府也是听之任之的。日本政府只有终战纪念活动,只悼念原子弹被害的长崎和广岛平民,而对侵略亚洲的行径只字不提。由于民族感情的原因,我在日本期间没有去过靖国神社,但是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伴随着很多穿着二战日本军服的人耀武扬威的场面。很多人中国人去靖国神社拍视频都是为了博中国人的眼球,比如写标语、撒尿、展示中国国旗什么的,这让中国人热血沸腾一时,但是对日本人毫无警示之意,反而让右翼势力更加猖狂。2024年在我重返日本的时候,我特意冒着台风中的暴雨“探访“了靖国神社。在广场上矗立着两个高大的石塔,应该是日本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吧,上面有十幅青铜浮雕记录着日本人引以为自豪的战争场景,其中我可以辨认出来的至少有五幅是侵略中国的:1894年的甲午海战,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攻陷天津城南门,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奉天入城式,1933年攻破热河长城和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想象一下,当日本幼儿园老师、中小学老师和大学教授带着无知的孩子们来这里发自内心的讲授日本辉煌的历史,他们给下一代传授的信息就不言而喻了。

让我们再回到《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吧!它给予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什么启示呢?在我看来,电影里没有表现军队的誓死守城,民众的引吭高歌、视死如归,它只是展示在政府不抵抗、军队不保护的情况下,普通的民众,包括脱去军装的士兵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而影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邮差、照相馆老板一家、女演员、警察甚至日本翻译,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苟延残喘,在夹缝里保有一丝生存的希望,而最终邮差、警察和金老板的壮烈之举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一个和平环境中,在有强大军队的保护下是不需要这些无名小民的壮烈牺牲的(甚至翻译也是一种体面的职业而不是汉奸)。

这就是我对德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观察和思考。至于该不该反思这段悲惨的历史,应该反思什么,还是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