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馆,方寸之地守人性光辉
谈及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时,导演申奥在采访中曾表示:“希望能通过'照相馆'这个细微的切口,以小见大。”影片选择了吉祥照相馆这个方寸之地,把几个普通南京人在大屠杀期间的遭遇串联起来,通过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的过程,展现一段日军屠城罪证的曝光故事,以小见大,在大银幕上以小人物的视角来描述大众熟悉的历史。
苏柳昌是一名普通的邮差,因为帮忙人找邮件错过了邮局离城的车马,没想到反而躲过了一劫,活下来的他只想在乱世中先苟活,然后再找机会逃走,却误打误撞被当成了照相馆的员工。
刘昊然的台词不多,他主要通过眼神和肢体来表达角色的所思所想和态度。往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在混乱南京街头,他目睹日军屠戮的各种暴行,无数的同胞在他眼前被枪杀,被砍杀,被日军追杀的他吓得惊慌失措,四处乱逃,在他的惊恐眼神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目睹大屠杀时,身心是何等的煎熬,内心是何等的恐惧,还有一种天降大祸的无所适从以及不知所措的慌乱和害怕。
在老金的教学下,他紧张地在红色昏暗的暗房中冲洗底片,双手颤抖,身体慌乱,无比的紧张,当民众被屠戮的兽行在底片上一点点显现出来时,他的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一开始仅仅想自己活命,是利己的一面,可是在全城危难之际,他发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利己跨越到了利他的一面。他要以照片为利刃,把敌人的残酷行径公布于众,让天下人都晓得日军的残暴,晓得日本人根本没有遵守《日内瓦公约》,日军所宣称的和平假象不过是青天白日下的一派谎言。面对日军的残酷暴行,他的恐惧与愤怒,他的抗拒与挣扎,再到他的勇气与决心,都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小小缩影。
林毓秀是一名演员,南京失守之前活在自己的“演员梦”里。她曾经给著名女演员胡蝶跑过龙套,提起这段经历她满眼憧憬,她事业心很强,电影的底片就是她的“命”,就连逃命也都能扛着两大箱子来回跑,不肯放弃自己的梦。在没见识过战争的残酷之前,受王广海的影响,她以为即使在日军的统治之下,自己仍有机会去剧院表演,仍有机会去演戏。而当她亲眼目睹,甚至真切感受过屠城的血腥和日军的残忍后,她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山河失守,国家破碎。自己的切身之痛、凌辱之仇恨唤醒了她内心的力量。她从一个心存幻想,总想浑浑噩噩活下去的普通人,变成了想把日军暴行公之于众、内心充满了无尽力量的人。
王传君饰演的日语翻译王广海是乱世中的投机者,他自认为是自己一个识时务的“聪明人”,他晓得用日语的翻译技能来换取生存机会。他身上有很强烈的矛盾性,处处对日军俯首帖耳,充当日军的走狗,行为举止明明是个汉奸,却洗脑自己,坚信自己不过是在曲线“救人”。作为一个机会的投机者,他罔顾事实,活在幻想里,给自己洗脑,觉得日本人给他施舍一点点的点心就是跟他交朋友了,他天天挂在嘴旁说他跟日本人是“ともたち”(朋友),其实日本人不过当他是一条“狗”。
日本人的残暴与伪善
明明屠城30万民众,他们像个假面人一样,在镜头前跟南京民众虚假地扮演亲善友好,给民众施舍食物。而实际上,他们强迫南京百姓摆拍亲善照片,殴打拍摄罪行的外方记者,撕掉外方记者的胶卷照片,不允许真相流传出去,妄图用虚假的影像来欺骗世人,粉饰他们的侵略暴行,企图制造他们遵守《日内瓦公约》的假象,用摆拍的照片来操纵舆论,告诉全世界和平的假象。
一方面,日军在中国实施了屠戮的暴行,他们拍摄了无数日军屠城暴行的照片。一圈又一圈的民众围在河边被射杀,河水被鲜血染得三天三夜不清;他们用大刀挥砍头颅,把婴幼儿摔在地上活活摔死;无数妇女被侮辱被凌辱然后被屠杀,民众还来不及恐惧便已死去。杀红了眼的恶魔还不肯罢休,他们还想把这些兽行变成“战功”,互相炫耀在自己手里被害人的数量,把人耳、人头作为纪念,甚至特意让摄影师来拍摄现场照片作为彼此攀比和炫耀的资本,拿到照相馆清洗出来,悬挂在墙上显摆、卖弄。
而另一方面,这些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却被他们自己的官方加盖了“不许可”的红色印章,严令禁止发布与传播。日军为了维护自己的国际形象,胁迫百姓拍摄“亲善”照,民众强作平静的面容下难掩恐惧,这样的窘迫与危机正是彼时生活在南京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第六军团的摄影师伊藤秀夫因为出身名门,之前没上过战场,没亲自杀过人,因为把照片送去上海清洗时间来不及,加上他本人不会洗照片,误打误撞,他找到了冒充吉祥照相馆学徒的阿昌。为了利用阿昌帮他洗照片,他表面上跟阿昌做朋友,帮他找通行证,给他送食物,一直扮演着“善良”的角色,实际上不过是利用他,胁迫他。就算前期他没开枪杀人,但看到他拍摄了那些屠杀暴行的血腥照片时,一副兴高采烈的亢奋嘴脸,就知道他绝非善良之辈,他只是在假装善良。
更讽刺的是他的上司一边教训他,一边指挥杀人,还一边在白纸用黑墨写下“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日军如此煞费苦心用伪证来掩盖罪行,最后却被以阿昌他们保存的罪证戳穿谎言,撕碎了他们虚伪的面孔。
“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当苏柳昌喊出这些话语时,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坐在电影院里依然看得后背发凉,只有血仍然是热的。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南京人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