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700字

2025-08-03 00:24:25 观后感 打开翻译

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看了这部电影,心里觉得很压抑,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感受,说说我的个人感受:

电影不血腥画面不过分残忍,都有一种点到为止的感觉,可以带小朋友看

导演申奥将这一事件进行艺术化重构,通过“照片”这一核心意象,将相机与枪支并置——前者本应记录美好,却沦为侵略者粉饰罪恶的工具;后者直接施暴,却与相机共同构成了对生命的双重践踏。这种隐喻在影片开场尤为震撼:日军处决平民的枪声与相机快门声交织,暗示了暴力与伪善的共谋关系

看的过程中,电影院里稀稀拉拉的哭声,让我知道吾辈没忘吾辈定会自强.我们必须直视这一段历史,是痛,是辱,但也将激励着我们向前.

电影中戛然而止的小孩哭声,被凌辱的妇女,被肆意残杀的平民,被抢夺走的财物,在一个母亲面前,看着自己的孩子被鬼子糟蹋,一幕幕刺痛的不只是南京人民的心,是整个中华民族国人的心

照相馆里的七位主角,从邮差阿昌、翻译王广海到龙套演员林毓秀,最初都只是为了活命而挣扎的普通人。他们的转变充满人性的真实:阿昌从被迫冲洗底片到主动加印罪证,经历了从求生到求义的蜕变;王广海为苟且偷生沦为日军走狗,最终在良知觉醒后付出生命代价。这种“非英雄化”的刻画,让观众看到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与挣扎。

最动人的是全家福拍摄的场景:老金拉下一幅幅背景布,万里长城、黄鹤楼、西湖等祖国山河依次呈现,众人喊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瞬间,将个体命运与民族气节紧密相连。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镜头,既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控诉,也是对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礼赞。正如导演所说,照相馆是“南京人的一生”的缩影,这里曾见证过平凡生活的烟火气,最终成为守护历史真相的精神堡垒

看完电影,走出大楼,看到外面烈日当空,马路上汽车行人来来往往,路边吆喝着卖水果的,卖小吃的,而我们,可以自由的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孩子可以幸福快乐的长大,我们的天,亮了.

白天的车水马龙夜里的万家灯火,新中国强大了,先辈们希望你们可以看到,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南京照相馆》的上映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正如观众所言:“书本上的文字变得更加真实了”,影片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而影片中“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的台词,至今仍在观众心中回荡,提醒着我们:历史的暗房从未真正关闭,唯有铭记,才能让真相永远显影。

这部电影的价值,或许正如《人民日报》的评价:“以一次向死而生的叙事,书写了整个中华民族艰难新生中的历史一页”。当观众在片尾字幕滚动时久久不愿离场,当“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穿越88年时空依然振聋发聩,我们终于明白:那些在血火中守护真相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