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南京照相馆》全国热映,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将那段沉痛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影片中,在狭小的吉祥照相馆里,普通百姓们躲避着日军的屠戮,却意外冲印出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他们从最初的只求保命,到后来勇敢地守护真相,这段故事令人动容,也引人深思。
传承红色精神
影片中,面对日军的暴行,百姓们在最初大多表现出恐惧与顺从。在绝对的暴力面前,他们选择隐忍,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生死边缘的脆弱。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内心的良知和对正义的渴望被逐渐唤醒,开始奋起反抗。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即便有着众多的百姓,面对相对少数的日军,却依然遭受了惨绝人寰的屠杀。据史料记载,在南京下关江边等地,曾多次发生数十名甚至十余名日军士兵,将上千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或平民驱赶到一处,用机枪扫射、刺刀捅刺、纵火焚烧等极其残忍的方式集体屠杀。这背后,是长期积淀的“各扫门前雪”的思维在作祟,很多人不敢反抗,寄希望于妥协能换来生存,可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打破了这种幻想。因为日本侵略者从开始就没有想让中国人活着的想法。
爱国爱家传承
传承红色精神
回望历史,我们感慨先辈们遭受的苦难,更应反思当下。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隐忍”现象依然存在。就拿当下小区正在成立的业主委员会来说,勇敢站出来的人占比不高。成立业主委员会,意味着业主们有了自己发声的平台,可以要求物业公司交还小区多年的公共收益,让账目公开,有权查询每一笔明细,确保维修资金的使用合理透明。甚至对于当下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们业主可以要求降低物业费与停车费,这是关乎每一位业主切身利益的事情,然而一小部分业主却选择置身事外,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做着利己主义者。
为什么明明知道权益属于自己,却不愿站出来?或许有对“出头”的顾虑,或许是被“少管闲事”的念头束缚,但更多时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在作祟——总想着等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坐享其成。那些为集体利益奔走的人,牺牲时间与精力对抗不公,而当福利落地时,这些“旁观者”却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分一杯羹。这种心态,与当年面对侵略时的涣散何其相似。
爱国爱家共建
令人深思
“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种血性和骨气,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尊严。南京大屠杀中,确实有许多被俘的士兵和民众,在明知无望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反抗——有人用牙齿咬敌人的喉咙,有人捡起地上的刺刀冲向日军,哪怕只有一瞬间的反抗,也是对“任意屠宰”的最激烈控诉。他们用生命践行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决绝,这种反抗本身,就是对侵略者暴行的蔑视,是人性中最不屈的光芒。
其实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从不缺这样的勇气。从南京保卫战中战死的将士,到后来无数在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浴血的先烈,他们的反抗或许没能立刻改变战局,但正是这一次次“站着死”的抗争,汇聚成了民族觉醒的力量,最终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铭记这些反抗的身影,不是为了沉溺于仇恨,而是要守住这份“宁死不屈”的精神。因为这精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只要还有人敢于反抗压迫、守护尊严,就永远不会真正倒下。这才是对30万遇难同胞最好的告慰——我们不仅记得他们的苦难,更传承着他们未熄的勇气。
当下有些小区的小部分业主与《南京照相馆》中百姓们从最初的隐忍态度何其相似。大家害怕麻烦,担心得罪谁谁谁,认为即便自己不参与,也会有别人站出来。但殊不知,正是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让我们的权益逐渐被忽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小利益,而不关心集体权益,那么最终损害的将是全体业主的利益。小区多年来为什么成立不了业委会,最大的问题还是业主们自己不抱团,高高挂起来的心态,这样的无序还要持续多久?公共收益、维修基金、降低物业费与停车费问题何时解决......?
掌握在自己手里
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不能再让“旁观思维”和“利己主义”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当下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经济与军事稳居世界前列,但内忧外患仍在.作为小区业主如果我们若依旧各自旁观沉默,终将在小事上的涣散演变成大事上的无力。其实,站出来无需宏大的理由,你不是为别人冲锋,而是在为自己发声——你的利益,从来只有自己争取才能真正落地。
主题爱国爱家行动
在小区事务中,每一位业主都应积极参与,为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公平的居住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以史为鉴,吾辈自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唤醒内心的力量,勇敢站出来维护属于自己的权益,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也是对小区业委会成立最实在的支持。不需要你冲锋陷阵,更不需要你披荆斩棘,只需要你在线上和线下用行动来支持!中国人必须站起来,“历史的悲剧”不能再次重演!自己权益只能自己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