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1300字

2025-08-03 00:23:28 观后感 打开翻译

梦里我被狂喜的人群押送着,被簇拥着前进。押送我们的,脸上都是同一种狂喜的表情,脸上的肌肉抽搐着,展示着血液中的癫狂,

突然,毫无征兆地,我被撞碎在冰冷的铁器上……

这种癫狂与嗜血,我不能直视、不能理解,永远不能理解……

看完电影之后,感触很多。有很多对电影的夸奖以及自己的感受不吐不快。同时也是对这部电影的推荐,希望大家有时间有机会都能支持一下这部佳片。想法很多,但是太散,不能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就分成几段简单说说。

1、人面兽心

从反派的塑造讲起,作为一部不得不需要将大量镜头对准日本侵略者的电影,在电影的前半段,我很担心电影会犯一个通病——给反派太多镜头而使观众代入理解,甚至同情反派。

比如一开始日军摄影没有开枪杀死阿泰,似乎还有一点人性和善良。我会担心是否又会说所谓的“他也是个被战争裹挟进来的男孩……”

看到最后,才明白电影的安排:日军只有坏人和更坏,从来没有什么良心发现,有的只有对主角的利用,只是不想手上沾血罢了。背信弃义时,是毫无预兆的背刺,是借刀杀人。最后,被硝酸烧毁半张脸咆哮发疯的反派,更体现了日本侵略者都是披着人皮的怪物的本质。更能体现其阴险狡诈。另外,还有侵略者对中华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曲解与臆想,也能看出其行为的荒诞与侵略者的贪得无厌。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2、落后就要挨打

你不能寄希望于一个承认了自己侵略罪行的民族,在有一天条件成熟时,不会再次展现出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更不能奢望一个一直不承认自己侵略事实的民族——而且是挨了大小男孩两颗核弹之后还不承认历史罪行的民族——不重返屠杀嗜血的侵略者行径。

就算是现在,科技发展了,文明进步了,种族仇杀、轰炸学校和医院的灾难难道就在国际上销声匿迹了吗?落后就要挨打。能镇得住侵略者的,不是什么公约条款,更不是爱与和平的祈愿,而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水平。这就是现实意义,历史,我们一直要提,但是反侵略反战争的实力,也正是因为我们吸取着历史教训,一刻不敢松懈。

3、难在说到,更难在做到

影片中汉奸广海与毓秀的对话,将汉奸这个角色的形象完善了,动机补充完整了。我觉得很有意义:

其一,就是能反衬出那些坚韧不屈,坚持反抗的大多数中华儿女的不易。诚然,卢沟桥事变以来,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北平、上海相继落入敌手,真是“人都死完了,拿什么赢”。他们没有上帝视角,不知道历史会怎么发展,甚至对当时的形势,都没有完整的认识。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怎么抵挡得住工业国的侵略?更加上当时的中国,满清异族入主中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很多人眼里,当个奴才,换个主子,已经习以为常。在那时坚定不移抗战必胜的人们,难能可贵。

其二,就是告诫当代,不要忘记先烈的抗争精神。所谓说到和做到,还差着很长一段距离。但是当时的先烈前辈,从敢于说到坚定抵御外辱,甘于牺牲一切,到能够做到抵御外辱,牺牲一切,是多么的难得。全中国的人,来自各地,各种方言甚至都听不懂。邮差、巡警、演员、小孩、老板,身世各异,境况不同,但对祖国的爱,使他们紧紧地团结了起来。

4、珍贵的照片

剧情里的说法,这只是一部分照片,因为只是几个人中能活下去的才带出了一点珍贵的照片,还有更多的照片遗失在了战乱之中。而那占很小一部分的照片,就已经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哗然,能够让那个被完全封闭起来的南京城传出一点消息,能够让全世界都震惊于日本侵略者的丧心病狂,可见当时南京城惨状的触目惊心。

但是,事实不也是这样的吗,在南京深陷浩劫的那一段时间,一座城里正在发生着成百上千处的暴行、屠杀,那时候难道每一处惨状都被相机捕捉下来了吗?而这些暴行中的很少一部分被拍成照片,再历经磨难,躲开侵略者的阻挠和搜查,被留存下来,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只是数量极少的一部分而已。可见,真实的历史比照片揭露的更加血腥,更加惨不忍睹。

5、是否血腥

影片已经处理得尽量不血腥了。一是为了能够上映,能够与观众正常见面,所以没有把屠杀事实直接地拍出来;另外,更是体现了本片的意图:并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如果是要宣扬仇恨,只需要将侵略者的暴行原封不动地拍出来就好了。但是这段历史过于残忍,过于沉重,电影已经采用了尽可能克制的处理,照顾了观众的情绪和体会。很多地方只是象征,但电影处理手法的得当应用,使观众感受到的同情与共鸣没有减少。

6、从来不是数字

影片中有一个很好的片段,就是通过一张张在吉祥照相馆的照片,借金老板之口讲述贡院巷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再转到照片主人在南京沦陷之后的遭遇。

这也是影片最催泪的部分。影片在这里对大屠杀的死难者的形象又推了一把,这个处理很好。人很少对不熟悉的人共情,可是这一段,短短几个故事,让受难者的形象也完整起来,让他们的形象亲切起来。他们也是在城市里生活的普通人,也是怀着自己的梦想,有着小小的幸福。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只有等到重要日子,才来吉祥照相馆拍上一张照片留念。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和现在的我们一样。

南京大屠杀三十万死难同胞,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而是三十万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7、佳片

总结下来,这是一部三观正确,内容处理得当,表达手法巧妙的电影。电影秉持严肃的历史观,完整地讲述了日军侵略南京的暴行。电影等文艺作品,其实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本片既能使观众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又能很好地把握内容,使电影能够与观众见面,更显制作组的用心。最后,电影多处的设计,将电影中的角色与观众拉近,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根植在每个人血脉中对这段历史的痛苦感受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