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900字

2025-08-03 00:19:30 观后感 打开翻译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900字

走出电影院,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拽入1937年的南京,一幕幕血淋淋、惨不忍睹的画面仍在脑海里不断放映。

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将镜头对准了南京沦陷时期的一家小小照相馆——吉祥照相馆。这里本应是记录人们幸福瞬间、留存美好回忆的地方,却在战火纷飞中,成为了一群普通人的避难所,也成为了守护历史真相的隐秘战场。

故事围绕着照相馆老板老金、邮差阿昌、小角色林毓秀等几位平凡的小人物展开。他们原本有着各自的生活,或平淡、或精彩,但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了这一切,让他们的命运在照相馆中交织。为了活下来,他们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然而,当那些记录着日军屠城暴行时,活焚百姓、轮奸妇女儿童、甚至把婴儿举起来摔死的罪证照片、画面出现在眼前时,他们从恐惧到想要逃离。

影片开场,阿昌只是一个为了生计奔波的小邮差。面对日军的残暴,他恐惧、怯懦,东躲西逃、对日军忍气吞声。但在经历了目睹同胞惨遭杀害、好友为保护罪证牺牲等一系列事件后,他的血性和爱国之火被熊熊点燃。他不再逃离了。他不想当懦夫!不想当汉奸!为了保护侵略者的罪证,他背水一战。

老金,原本是照相馆的老板,只想安稳地经营自己的照相馆,过着平淡的生活。然而,当战争来临,当同胞遭受苦难,他从躲起来,到站出来。骨子里的正义感被激发。他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着照相馆里的每一个人,还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守护日军罪证的行列。他的担当和责任感,让他成为了这个临时庇护所的主心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中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守。

刘毓秀,一个小人物。当汉奸想方设法换来出城的通行证给她时。临逃的那一刻,她含着泪说:“我从小唱戏,唱的是穆桂英、梁红玉。可是在南京危难时,我岂能逃?日军赢了,不会放过我们,日军输了,我们就是汉奸!”刘毓秀不逃了,不想做千古臭名的汉奸。

他们几个小人物,躲在照相馆里。心中按讷不住对侵略者的怒火。刘毓秀和小邮差阿昌,决定把得来的通行证给照相馆的母女,让她俩先离开活下来。分别时,小姑娘说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老金便用照相馆的幕布,展示出各地的名胜风景。从北京故宫到杭州西湖,从武汉黄鹤楼到万里长城,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切换,大家眼中闪烁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那一刻,他们握紧拳头,眼里噙着泪,从心底呐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他们觉醒了!他们不再任人宰割了!残酷的战争背景下,这份对家国的眷恋使人热血沸腾。尽管身处黑暗,尽管生命随时可能失去,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一次次涌上心头。电影院里,坐在我旁边的小男孩,抡起拳头,不停地喊:“让侵略者滚出南京!滚出中国!”

影片中,日军摄影师伊藤的行为也发人深省。起初,长官杀人的场景,让他拍下来。他犹豫着,我以为他有些慈悲。他说要与阿昌交朋友。可在战争的扭曲环境下,他最终还是丧失了人性,将刺刀捅进了阿昌的身体。这一转变,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也让我们看到了侵略者的虚伪本质。在战争面前,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无尽的伤痛和仇恨。

影片后,当侵略者罪有应得时,我揪着的心才放下。

这部电影的成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和人性的光辉。它让我们明白,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课文,更是无数鲜活生命的记忆,是我们民族的伤痛和。和平,不是靠一味的退让得来的。

回家的路上,看着外面繁华的世界,心中感慨万千。如今的和谐社会,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南京照相馆》就像是一部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只有不断努力,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让我们牢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