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1
在最小的教室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迹!
这是一本向家长和老师阐释什么是真正教育并如何实施教育的指导手册。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错误,以及大量努力换来的。第56号教室的庄右铭: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口号:做个好孩子,行事要努力!一位好老师就是教室的奇迹创造者!
教师的任务为何?学生踏进你的教室,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带走什么?要想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教师,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学会关爱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老师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好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处处能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教育才会起到正正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第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其实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第三、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
第四、学会赞美
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她和表扬不同。她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出处 wWW.zuOWeNBa.nEt
做好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2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其实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3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套用这一句"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4
通过阅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放松。
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教学工作中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雷夫老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切实有用的经验: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信任,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而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比如一个总是不爱交作业的同学,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二、道德成长线路图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6挡。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励-----考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要取悦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挡:我奉献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三、失败是好事
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活中,是很害怕失败的。我们的孩子和大人,只能接受成功,无法承受失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点点大的孩子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敢迈出步伐。其实在失败的地方,我们才能长出坚硬的翅膀。
几年前,一群来自某所充满活力的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另类教育和公办民营的一群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他们很棒,精力充沛、聪明开朗,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不过,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学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
那个星期我们班刚好在做火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我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呀!
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我班上的学生就曾在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时,遭遇回路向心力不足、无法让车子在轨道上安全行驶的问题。然而,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那两个月,却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喜、兴奋的时光。最后,当云霄飞车大功告成之时,孩子们可以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我也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因为我决定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四、我最感动的还是那位老师老师提出的"把阅读和世界连接起来"。
他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读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并且每年进行专场演出。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地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连接肯定不会是那位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阅读,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那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学习雷夫好榜样!"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5
于永正老师说过,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的精彩,而学生的精彩又来自老师的精彩。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最近,我看到了一本名叫《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书,封面上的那句话“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一、为奉献而感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
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
二、为疑惑找答案
细细品读这本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可以直接操作的东西。例如本书的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为我苦苦寻觅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书中第4页有这么一段话——真相很简单:这年头,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读到这里,我很受触动,雷夫将我们教室的现状概括为“害怕”两个字,一针见血。读到这里,我也很害怕,事实上,我们真的就是深陷在相同的陷阱里。就像雷夫所说的,我也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喜欢他们的班级,而且学到了各种美好事物。
三、为教学寻方法
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他之所以成为优秀的教师是因为教出了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以数学的教学为例。
正像文中提到的,“数字的研究是门极端的学科,孩子不是爱它,就是恨它”。好多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没有语文那种诗意、气魄、伤感、欢乐,也没有音体美的愉悦、宁静、伤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雷夫的观点就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他没有把整堂课的时间拿来做练习,而是尽力去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学着喜欢数学。
第一,让学生克服对数学畏难心理。
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让自己的一些无心之语伤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让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好多老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让孩子喜欢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呢?有时我会责怪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发言不积极,其实想想这都是因为课上的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孩子造成的。雷夫老师有时整晚不睡觉就是在研究如何让课堂有趣,但又是包含很多知识的。他讲到了几种游戏:雷夫设计了“Buzz”游戏,就是要让孩子练习掌握的知识用游戏的方式展现。不同年级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不同内容的“Buzz”游戏。他认为这个游戏带来的欢笑和兴奋感受,以及让学生们学到的许多事情,都是做练习题无法达到的。其实现在想来,我校推行的“数学口算竞赛”也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游戏,长此以往肯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了计算能力。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使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回到现实,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6
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她和表扬不同。她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做好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7
于永正老师说过,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的精彩,而学生的精彩又来自老师的精彩。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最近,我看到了一本名叫《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书,封面上的那句话"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一、为奉献而感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
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
二、为疑惑找答案
细细品读这本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可以直接操作的东西。例如本书的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为我苦苦寻觅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书中第4页有这么一段话——真相很简单:这年头,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读到这里,我很受触动,雷夫将我们教室的现状概括为"害怕"两个字,一针见血。读到这里,我也很害怕,事实上,我们真的就是深陷在相同的陷阱里。就像雷夫所说的,我也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喜欢他们的班级,而且学到了各种美好事物。
三、为教学寻方法
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他之所以成为优秀的教师是因为教出了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以数学的教学为例。
正像文中提到的,"数字的研究是门极端的学科,孩子不是爱它,就是恨它"。好多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没有语文那种诗意、气魄、伤感、欢乐,也没有音体美的愉悦、宁静、伤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雷夫的观点就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他没有把整堂课的时间拿来做练习,而是尽力去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学着喜欢数学。
第一,让学生克服对数学畏难心理。
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让自己的一些无心之语伤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让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好多老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让孩子喜欢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呢?有时我会责怪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发言不积极,其实想想这都是因为课上的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孩子造成的。雷夫老师有时整晚不睡觉就是在研究如何让课堂有趣,但又是包含很多知识的。他讲到了几种游戏:雷夫设计了"Buzz"游戏,就是要让孩子练习掌握的知识用游戏的方式展现。不同年级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不同内容的"Buzz"游戏。他认为这个游戏带来的欢笑和兴奋感受,以及让学生们学到的许多事情,都是做练习题无法达到的。其实现在想来,我校推行的"数学口算竞赛"也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游戏,长此以往肯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了计算能力。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使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回到现实,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8
最近在网上有幸拜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部作品,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教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我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用心的品读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自己的内心不时的被感动、共鸣充斥着: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样熟悉而新颖;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是那样独特与执着。他的成长经历,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育实践生活中,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可以做得更好。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中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十分好奇。因为他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了,身上已经被照上了许多美丽的光环,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里的话真实地表达出来,这让我既好奇又崇拜,一下子我的内心就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愿望,有一种很想要去阅读它的心理需求,
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而那个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来我们这里进行一番验证;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也是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他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这间教室被称之为56号教室。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成绩优异,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正因为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使我精神上受到了洗礼。“第56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第一章中“给我一些真相”里面讲述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也曾遇到,但我比艾里克斯的老师幸运,孩子的家长并没有找到学校来找我算账。其实,现在看来我和那位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对这个孩子造成了伤害。如果当时,我像雷夫对待丽莎一样,那事情会有另外一种结局,也许这个男孩自己就会不好意思的来向我承认他撒谎了,也可能以后都会完成作业,或许……
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那么冲动,学会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处理事情时能够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建立了与学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诚实、公正而又通情达理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避风港。我学会了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多做加法,以此激励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来竞争,而不是处处针对他们的缺点做减法,努力成为一个令人喜爱的老师。通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这本书让我深深的感动,书,还在品读;收获,却很多很多。我一定要向雷夫老师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真诚的祝愿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开心、快乐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9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老师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好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处处能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教育才会起到正正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阅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放松。
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教学工作中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雷夫老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切实有用的经验: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信任,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而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比如一个总是不爱交作业的同学,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二、道德成长线路图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6挡。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励-----考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要取悦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挡:我奉献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三、失败是好事
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活中,是很害怕失败的。我们的孩子和大人,只能接受成功,无法承受失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点点大的孩子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敢迈出步伐。其实在失败的地方,我们才能长出坚硬的翅膀。
几年前,一群来自某所充满活力的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另类教育和公办民营的一群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他们很棒,精力充沛、聪明开朗,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不过,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学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
那个星期我们班刚好在做火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我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呀!
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我班上的学生就曾在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时,遭遇回路向心力不足、无法让车子在轨道上安全行驶的问题。然而,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那两个月,却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喜、兴奋的时光。最后,当云霄飞车大功告成之时,孩子们可以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我也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因为我决定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四、 我最感动的还是那位老师老师提出的“把阅读和世界连接起来”。
他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读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并且每年进行专场演出。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地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连接肯定不会是那位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阅读,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那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学习雷夫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