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与时俱进,不一样的创新发展
走进____小学,眼前就被一栋独具风格的“创造学院”所吸引。整栋楼陈列的都是学生的创意成果,让人大开眼界。据了解,上海静安区____小学自1980年起,就开展小学生创造力启蒙培育,40年来,始终与时俱进,始终致力于培养更有创造力的新时代创新人才,坚持“让创造成为一种乐趣、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让创造成为一种理想”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小学生,指向创新素养提升的创造教育系统,使“创造教育”走在时代前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创造力是学生创新素养的体现,更是未来社会最大的竞争力,今后在日常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想必须立足课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好教材,文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更重要的是文本体现的科学思想、观念、方法、科学精神等,这些才是更有价值的,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智慧。因此,教师应该转变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二是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如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对文章内容展开联想;三是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独特创新想法;四是创新设计作业,提升核心素养。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要充分研究作业的设计形式,以多样化、全面性的作业内容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尊重他们不同的个性和生命体验,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实现自我认同和价值归属,培养出不惧未来的创造力。
课题引领,不一样的课程改革
来到崭新的静教院附校,独具江南灰白哈佛红的校舍印入眼帘。副校长周蓉蓉带领大家走进学校,细致的介绍着学校先进的图书管理室、交互式体育设备、以及下沉式的庭院的设计等,无不彰显着现代化学校的魅力!在周校长的讲座中,我了解到这个学校不仅硬件够硬,“软件”更是内核!尤其是他们开发出了《后“茶馆式”教学》,先后荣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个奖项,成效斐然。他们为何会取得如此大的教学成果呢?原因就是课题引领的好。周校长说:静教院附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课题引领,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命题素养,才有了“轻负担、高质量”的《后“茶馆式”教学》这样的一个研究成果。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师的意义之大。来源 wwW.ZUowEnbA.nET
近年来,____小学一直在探索“课题引领,以研促教”的教师成长路径,虽有小小收获,但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是课题的结项并不代表着课题的终结,可以继续探索,最终形成教学成果;二是课题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团队力量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做好长距离、终身学习的打算;三是课题研究既要与时俱进,响应国家教育发展政策,又要结合教学实际问题,凸显课题研究的意义;四是要有研究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如一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一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可以在班级教学中展开微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教育经验、成果进行分享。
今年,我校在____校长的带领下,参与了新区陈涛局长主持的《家校社协同推进“生活·实践”教育路径的研究》,同时结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申请了课题《全息阅读视域下的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探究》。学而后方知,知而后必行,落实才是硬道理,只有外学内化,才能成长为“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研究型教师。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连绵阴雨的天气,没有停止我们学习的脚步,7月21日我在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王老师,董老师,李老师,徐老师给我们进行的专项培训,让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尤其是王健林老师的“青年老师专业发展之路”带给我的感受最深。
听了王老师的课,我陷入了反思,与其说反思,不如说是自我怀疑。周国平曾经说过:教育最大的失败是把学习变成折磨。换一种思维,的确是啊!如果这节课设计的不好,学生不喜欢这节课,可是如果一个老师没有人格魅力,那么孩子不喜欢老师,从而进阶为不喜欢这门学科。那还何谈传道受业解惑呢?
那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呢?王老师说:只有学习,反思。我深以为然。
如何能让自己拥有人格魅力呢?
一是要不断学习,有输出就要有输入,教给学生知识,老师没有一定的储备量是不行的。没有苦练基本功,没有多读书,没有文学素养。如何能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教好学生呢?
比如:学生问老师蜻蜓低飞要下雨,可是蜻蜓为什么要低飞呢?又如王老师讲的例子:十分之四用小数怎么表示?我们都会算,可是当学生问我们为什么要用除法算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解答学生的疑问。
因此,读书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老师,专业类的书籍是必须读的,尤其是要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吃透教材,要对教材熟悉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理解教材的内涵以及编写的意图,要学会用教学媒体更新教材。
当然,各个方面的书籍也要读,不分种类,广而博之,当你面对孩子的疑问能滔滔不绝的时候,想必孩子是会崇拜你的,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他的老师什么都会,这何尝不是魅力的吸引?
二是将学习的理论转换为经验,尤其是要重视我们在课堂上的生成的过程和结果。将教学中的直接经验转换为能力,能胜任教师这个岗位。比如:正在上课的你遇到孩子举手告状,第一次可能因为没经验,而是课堂氛围有些尴尬,那下一次还有学生告状呢?是否有能力化解这些问题而不耽误自己的课堂教学呢?因此,经验的转换是必要的,也是一名老师快速提升自己能力的一把利剑。
三是学会反思。学是为了教,教是为了学。学完是为了再教,再教是为了再学。在这个往而循环的过程中,反思就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因为有反思,才有措施,有反思,才知己短,有反思,才会纠正。反思其实就是学习的另一个过程,既然是学习,就必须努力认真,认真是一种态度,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懈怠畏缩,一切皆不可能;认真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四是做好管理。管理是要实现民主管理以及掌握管理的技巧,民主管理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以爱为底色,不仅仅要爱孩子,更要以规矩约束孩子,而且老师必须要树有威信,让孩子在喜欢老师的基础上同时明白老师是有原则的,严慈相济;这样孩子在老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职业幸福感也会大大地提升。
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一定要认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惟有认真,方有未来。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理论学习明方向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各位专家的详细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__年版)》,让我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终身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二是新课标强调以素养为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新课标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三是新课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课标在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上,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
四是新课标加强指导性,强化教、学、考一致性。新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技能实践促提升
本次课程特别为老师们安排了书法课、教学简笔画等实用技能课程,满足了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需要。
班级文化海报
富有英语特色的班级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通过班级文化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通过学习简笔画课程,我们尝试进行英语绘本创作,将所学化为所用。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觉自己对《英语课程标准》(20__版)研读得还不够深、不够细;基于课标进行教材整体分析的能力、核心素养的落地能力还有待加强。我深感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也深悟平时应多思考、多探究,多创新。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学,认真思,努力悟!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学习后的我,恰如这风光旖旎、果香悠悠的七月天。必将带着满腔热情,撒播希望,耕耘梦想,向着英语教学的更新处、更深处、更真处继续前行!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学有所思,行之有向
20__年暑期,在____新区教体局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同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共赴上海,开启“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和实践”专题研修之旅,作为来自____新区____小学的一名教师,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到上海开阔视野、研习业务、增长才干,自知机会难得,学习期间,我丝毫不敢懈怠,倍加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每一场不同的讲座都让我对教育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其中,程慧老师的《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的若干思考》让我收获很多,下面是我的粗浅体会。
改变教学观念,生活即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强调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程老师从各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数学素养,使我明白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教学外,还要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握好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能同步练习,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让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算法和算理,改变了课程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了解程度,在做中学,更有数学的体验感。
转变师生关系,关注学生
程老师说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课堂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思考后,我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其次,教学结构也应发生相应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重视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用更全面并具有发展意义的眼光看世界。通过程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在教学结构中划分出侧重点,以更好的服务教学。特别是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增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改变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
以往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在环境影响下,学生、家长会下意识关注分数,而不是关注学习本身。通过程老师分享新的评价体系,我明白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学业水平考试,还有教学评价。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的评价,还提出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进展情况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的评价。
此次赴沪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专业的研究和不断的提高学习才能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做到未雨绸缪。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有幸参加了这次水城名师送教活动暨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聆听了李雪芹教授精彩的演讲以及各位老师精彩的授课,使我们的眼界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理念超前,提高了我们的数学水平,此次培训虽然很短,但是对我的数学方面的启迪非常大,我接下来就从几个方面接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师要学会钻研教材
今天听了很多位名师的授课,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各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非常的深刻,并且不只是针对青岛版的教材而且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都进行钻研,了解了教材在整本书和整个小学的所处位置进行有的放矢的授课。就像莘县实验小学校长孙焕芝校长一样,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研读,针对自己班级的学情进行侧重点的把握,这样能够有针对性的讲授知识,便于学会理解。
二、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都说数学是枯燥的,但是耿英杰教师的课堂就充满了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耿老师由聊城本地的名胜古迹入手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和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在玩中学。并且在讲解今天的数学内容的时候,体现出了数学的简洁美。在水城名师袁晓婷老师讲解的同课异构《小数的加减法》当中利用了卷尺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三、在大单元教学中融会贯通
现在都在学习运用大单元教学,我感觉大单元教学是将有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教科书的知识点的设计中每个年级都有涉及,并且是重复出现螺旋上升。所以整合应该要将1-6年级的教科书吃透,知道知识点怎样出,以什么形式出,这样才能够进行整合并进行大单元教学。
总之,在今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运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趣味教学,并认真钻研教材,使自己的水平提高,更好的进行教学。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五月,充满希望和热情的月份,孕育着生机,激发着活力。5月30日伴着清晨的小雨,有幸参加了水城名师送教帮扶活动既全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领略了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上课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高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大方的教姿教态,独具匠心的课件、精美巧妙的板书等,无不令人啧啧称赞。从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对数学教育更是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将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一、设置真实有效的情境
翻阅数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与“情境”搭配组合而成的较为常见的词语有生活情景、实际情境、现实情境、问题情境、真实情境的等,对“真实情境”的强调尤为突出。如,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中提出“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等;在“课程实施”中点明“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又详细交待“真实情境创设可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在耿英杰老师和袁晓婷老师的课堂上很完美的诠释了真实有效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很容易把学生带入了数学
学习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我们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就要立足教材、亲近学生等,只有在生活-情境-知识-生活的路径下不断回顾与展望,才能创造出真实有效得情境。
二、在课堂上要允许错误得发生
越不想让学生在学习上出错,学生就越容易出错。当错误不再出现在课堂上,并不代表学生都是“完人”,而是他们将错误“转移了阵地”,如作业上,考场上……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是得让课堂更接近生活,回归真实,允许学生出错,尝试借助“错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说,说他们的想法。
比如说,耿英杰老师的《小数加减法》,在学生计算2。14+1。3得活动中,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错误,通过错题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3应该和谁对齐,并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样得讲解让孩子得记忆深刻,并且真真实实得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反思习惯,校对习惯、审题习惯、仔细计算、规范书写得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听数学故事、悟学习之道
今天得培训精彩连连,特别是李雪芹老师得报告。李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数学要追根溯源,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只唯实。李老师特别强调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和教材设计教学目标,教师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最后李老师鼓励我们要学术。悟道,心中时刻牢记每节课在“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以问题为引领,在解决问题得过程中,获得成长。
短短的一天培训虽然结束了,但给我的教学理念带来新得冲击,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责任和使命重大,在今后得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丰富自己得教学经验,努力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得教师。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勤学勤思,笃行致远
学之愈深,知之愈铭,行之愈远。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
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提升;
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台阶。
7月10日,____新区70名教师相聚在魔都上海,展开了为期5天的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我们在盛夏中遇见,在交流合作中成长,在此次研修过程中,通过聆听专家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肩负的爱与责任。
专家讲座·引领前行
带着教育教学中的种种疑问,我进入了《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课堂,张军瑾校长讲述上海静安____小学的校园创建和办学思路,校园虽小,处处是景,每个展板处处展现孩子们的创意手工,教师无不是创意的启迪者。李伟忠老师细致讲解了《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让我受益匪浅,从任务驱动、微观研究、评价引导三个方面通过实际课例进行细致解读。李老师指出:要实现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做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有整段时间学,实现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避免老师的碎讲碎问,让学生学会学习和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孔云峰老师以做电扇的小活动创意性开场,让老师们动手实践,于妙趣横生中体会到这个陌生的概念“STEM”。关于STEM教育的由来和意义,孔老师用真实的生活案例、视频、动手实践等形式让老师们走近科学,感受科技给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通过学习,老师们认识到STEM教育是来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也让我这个英语老师受到启发。
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正如张雪龙校长说的“最好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老师要多读书,不断充盈知识。从书本上学,而且要多听课,跟同学科教师学,多交流,跟同事学;多总结、反思,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学。只有这样,我们的理论和知识才能不断丰富,不断更新。我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修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将落实行动,把暑假学到的、积累的与学生共享。常悟常行,所有所学的理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检验其价值,方能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学·思·行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七月的夏日,骄阳似火,但依然阻止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很荣幸能成为赴沪研修学习中的一员。专家讲座、实地参观,既有高屋建瓴般的理论指引,又有详实案例的实践举证,令我受益匪浅。尤其在听了李伟忠老师的《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之后,感受颇深。
学——先进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在20__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变化就是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而建立的整体规划。它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所需,体现任务群建构整体性、层级性、连贯性等特点。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李伟忠老师紧扣“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概念,阐述了自己对其内涵的认识,并结合具体案例和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在教学中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支撑,又有课堂的实践,他强调要以任务驱动学习,优化学习过程,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他为我们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令我受益良多。
思——转变学习方式
讲座中,李老师分享了如何设置任务驱动,如何进行微观研究、评价引导等宝贵经验。新课标设置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积累和建构语言文化知识,彻底地改变“知识灌输式”的学习,让语文课程变“活”。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把课堂传统学习转变到现实生活中情境下的语文学习活动。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把“要我学”变成“我能学”,我们应着重在任务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中下功夫,在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在学的知识完成任务驱动,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获得知识运用和能力提升。
行——坚持探索实践
研修学习后,对于新课标理念,对于教学实践,我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学习任务群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景、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对于新课程标准里的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如何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呢?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适当的、适合学生学龄段的情景,布置可操作的活动任务,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当然,这需要大胆尝试、循序渐进、推陈出新,并坚持不懈地去实践,找到贴近学生学情的和新课标相符的教学方式,并内化成教学过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动结束了,但思考和探索不会止步。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今后我将会积极实践今天的研修所学,反思改进课堂,为营造更高效的课堂而努力,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