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
在“整本书阅读”中重视自主阅读力的养成
新课标的变革经历了十一年,在这十一年中,社会、经济、观念等发生了诸多变化。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新课标”)也几乎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具细节,更贴近语文教学的现实状态。
诸多变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原文如下:“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这是在原先单篇阅读、多篇阅读上的进一步提升,而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困境,如整本书阅读时间不足、教学落实乏力、评价方式单一等,2022年版新课标也更为细致地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提示。今天,我想具体谈一谈针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之一——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书目。它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通俗而言,即自己主动地选择阅读一本书,并能从中有所收获。
要想学生“主动”选择阅读,本质上需要书籍契合学生的爱好,但虽然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却很难自己发现书籍中的乐趣,因而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阅读起点,认真倾听学生的阅读心声,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把“教师引导”逐渐转化为“个人行为”。
具体的做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先采取简单问卷的形式初步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再通过揭示作家背景、出示名家推荐语、剧透重点情节等方式精准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第二个阶段,制订阅读计划。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缺少足够的时间阅读整本书,必然是拆分一本书,坚持每天阅读,才能实现。而学生容易缺失持续性,所以更需要教师的陪伴。教师可帮助学生制订并完善阅读计划,利用打卡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第三个阶段,发挥阅读潜能。阅读在根本上其实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每位学生在阅读上的潜能也是不可一概而论的。教师可以利用保证足够的阅读时间、创设愉快的阅读氛围、提供有趣的阅读资料等方式,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阅读潜能。
第四个阶段,实现共享阅读。通常意义上的自主阅读,是个人化的,而想要更好地发挥学习任务群“阅读整本书”的效用,则需要阅读个体与他人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阅读感受,包括阅读心得、阅读困惑等,在相互交流,如向他人介绍自己阅读的图书,与他人争论图书中的观点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成功与快乐,更有助于提升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开阔阅读视野。
自主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与前提,具体表现形式是逐字逐句的个别阅读。教师的一切导读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之上,而且必须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辐射全方位、渗透全要素。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2
对新课标“表达与交流”板块学习心得
20__年的暑假,我拿到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我发现,在新课标的学段要求中,将2022版课程标准中的“写作”与“口语交际”合并成了“表达与交流”。其中,表达的要求包括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通过对三个学段要求的学习,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对学生的表达兴趣非常重视。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呢?
首先,我觉得要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比如我们在教学四年级习作课“推荐一个好地方”时,便可以组织一次沙龙。让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根据这个主题尽情说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去过哪里,觉得特别好玩或者风景特别美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第二,我觉得可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表达的内驱力。比如,班级里举行“3分钟演讲”活动。每天的语文课前3分钟都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表达。教师可在提前两天进行任务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就这样每天一个学生,每天的舞台都是属于不同的学生。无形之中,学生之间也会形成良性比较:明天我要讲得比他更好;明天我可以讲更有趣的内容。就这样,学生的表达兴趣也就激发出来了。
第三,我觉得老师的评价一定要跟上。低段,我们要重在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到第二学段,我们可以有一些要求,比如语言的流利、能否把主要内容说清楚。第三学段时,老师的评价就可以侧重于表达是否有条理、语气语调是否得当。更难一点,看看能否根据不同的场合做临时的发言。不同的学段,评价的方向不一样,学生的表达质量也会不断提高的。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们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能自信、快乐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以及喜怒哀乐。我的学习还很浅薄,但相信随着不断地研学,我会收获更多,更好地体现在我日常的教学中。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3
因2022版新课标的出台,大大小小的课程专家对新课标做出了不同视角的解读。作为一名一线老师,面对纷繁的解读讲座,进行了一些梳理与归类,期待能从各大专家的讲座中“合并同类项”,寻找到新版课程标准真正的目标价值与核心变化。
从各专家的解读中,不难发现新课标有以下几个新的变化:
1、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迭代成为核心素养。强化育人导向,提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学科功能。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积累与构建,由此,课程内容提出了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课程学习主题,组织形式强调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与呈现,促进学教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六大学习任务群。
3、改进学业质量评比的方式,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提倡过程性评价,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了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由此,很多专家从设计的维度,对任务设计视角进行了多元的解读与课例呈现。设计思路很独特,都能融合相应的学习资源,结合核心素养展开任务设计。但是,如果回归一线,这样的任务设计能落地吗?
的确,专家解读在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路径上做足了功夫,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联系,构建润泽的关系,很多任务很难完成。我们一线老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对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青睐有加,但在一线实践过程中,最后因为学生的问题,让很多课堂改革不了了之。
菲利普·W。杰克逊在《课堂生活》指出了课堂生活的生态现状及每个课堂生活特征:拥挤的人群、评价的环境和不平等的权利。无论哪个课堂,都不是一对一的交流,而是教师与学生们的对话流,因为人数众多,就不能不训练一种能力——等待。因为资源有效,教师必须组织分配,举手发言就是这个特点的产物。评价的环境主要是表扬的魅力,教师的评价有时候会引发学生内在动力,但是遗憾的是也有一部分仅仅停留在在外动机上。不平等的权利就出现了学生迎合或者作对的现状。
要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形式,就不得不改变课堂生活的学生生存权力。昨日跟好友聊天,无意之间谈及观摩过的名师课堂,大部分课堂,教师自身的魅力和设计力都是非常高妙的,但是,还是植根原始的课堂生活状态,拥挤的人群中,指明几个优秀生回答问题,评价的也是针对几个优等生,其余学生大多以陪衬的姿态在课堂上生存。
六年前,我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为理论基础,开始了课堂文化的打造,期待能让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倾听关系,以协同学习让学生相见互支持,教师以倾听、串联、反刍的姿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让每个学生在教室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位置。在这样的润泽课堂文化背景下展开任务驱动学习,是否能够让课程内容真正落地?
首先,营造安心、安定、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一种摸不着的感觉,只有站在课堂中央,才能让每个人感受到。如何营造这份安定?就要改变课堂生活的三大特征,让拥挤的人群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机会与权力;改变评价方式,让评价的环境变得宽松;放低教师的姿态,改善师生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勇敢地说出“我不会”。
其次,建立说来听听的课堂规则,形成互惠学习课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交流确认自己的原始思考,并借助同伴的力量,倾听同伴的思考,体认与判断同伴的思维,为自己形成新的思考赋能。最后,通过同伴集体分享,形成有效对话,在他人的思维基础上进行再次确认,教师秉承弱者优先的理念,珍视同伴协同中“磕磕绊绊”的表达,通过有效倾听、串联和反刍,打开学生的视野,走向多元而深刻的思考。这种“一起来挖宝”的课堂推进,把学习的权力充分给予学生,实现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对话性、协同性,任务才能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落实。
最后,像人类学家一样亲近课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开展有效的课堂观察。不需要用很科学的量表进行测算分析,只要用课堂学习的实证,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寻找关键事件,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或者改变自己的教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作为课堂中的学生,每一个孩子的个体都潜藏着复杂的思维。同样的学习困难生,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资料面前,表现的思维是不一样的。由此,每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每一天的课堂故事都是不一样的,只有亲近课堂,不断用蚂蚁之眼去观测学生个体在独立学习、小组协同时与文本、同伴与自我的对话中的表现,才能打开孩子学习的”黑匣子”,进而让学习任务得到最有效的落实。笔者去年新接了一个班,发现原来的课堂文化经验,在这个新的班级中具体落实是不可复制的。
如果建立了这样的课堂文化,传统课堂教师遇上这样的班级,会出现怎样的学习风景?有幸,在两年前,笔者带的班级遇见了一位语文名师,上课的内容是群诗阅读。老师的设计非常精妙,学习单也层层深入。在课堂一开始,老师就拿着话筒不断营造氛围,他亦步亦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一开始,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也跟着老师按部就班。没过多久,学生就觉得有些不过瘾了,终于,在一个学生对某一首诗歌的意境做了分析后,老师就抢不到话筒了,另一个学生拿到了话筒,显然,两个学生之间发生了对话。这下不可收拾的一面发生了,其他同学都开始抢话筒,把另外的两首诗与这一首诗之间的相似之处与差别,还有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首诗的教学都呈现出来了。最后,老师一脸尴尬地说,我不知道我下面该教什么了。再看课堂中的学生,其实,这场“高峰”对话仅仅在几个孩子之间发生,大半的学生做了看客,一脸茫然。这堂看似精彩发言的课堂,学习仅仅在几个优等生之间发生,大部分同学连诗歌的具体意思还没有搞明白。这就是有效任务的无效课堂。
由此,课堂文化,是实现学教翻转的底层逻辑。只有良好的课堂文化,教师xx的任务设计才能实现。
假设教师能营造这样的课堂文化,任务设计出现问题会有怎样的后果?
有一次,一名新老师借班级上课。提出的任务问题很模糊,在场听课的老师都有些不理解。老师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同伴交流,集体分享”这三个步骤的学习。没想到,大家在集体分享的时候,都聚焦到了关键问题的解决上,成功把教师整明白了自己该上什么内容。在学生的帮助下,她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了自己的核心问题。课后,她由衷地感叹:“孩子的能力无可限量,如果给足他们学习的空间,有时候他们能成为我们的老师。谢谢孩子们解救了我。让我从迷茫走向清晰。”
由此,在学习新课标,努力探寻课堂路径与课堂内容的同时,我们需要俯下身,关注一下我们的课堂文化,这片土壤中,作为教师的你,是否努力从内心接纳每一个学生,是否在拥挤的人群中让每一个学生发声,是否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是否建立了适当的评价制度,是否适合做任务,让任务有效展开。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4
《202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那么从“课程目标”到“课堂落实”究竟要走多远呢?以一名一线老师的眼光,来审视这段路程:
第一步,课程目标确定学科核心素养。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纬度,结合学习材料,融合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还原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需要达成的核心要素。
第二步,从课程内容确定学习任务群。新课标把学习任务群分成三个纬度,六个板块内容。根据学习材料,确定归属的学习任务群。不是一一对应,而是整合考虑,有可能归属几个任务群,但是任务群之间是偏正关系。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归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第二单元“走进名著阅读”却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的共同提现。
第三步,学习项目设计。一般老师跳过这一步,直接进入子任务设计,这是素养难以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落地的真正原因。这一步是对学习资源的甄选,是对学习资源与学习情境、核心素养的融合,只有做好这关键一步,才能创建合理的学习任务。学习项目设计可以借助三个层次的学习资源成为项目课程设计细胞,创建合理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的驱动任务。
1、以单篇课文为项目课程细胞,设计学习任务。如《跳水》,可以像个记者一样去播报,来还原事件真相,分析事件阐述观点。这是一线老师比较容易操作的项目设计路径,一样的米饭,制作方式有所转变就可以。
2、以自然单元为项目课程细胞设计学习任务。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习作单元,为家乡的特产撰写说明为任务,设计“认识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类型”“掌握说明方法”“有针对性运用方法说明”“开展成果发布会”等任务,就水到渠成。这几年,从“单篇”走向“单元”的教学实践探索,很多老师已经具备了单元统整的能力,所以比单篇略有提升,也能够实现项目课程的设计。
3、以学科素养为线索的大单元统整为项目课程细胞设计学习任务。这是学习项目设计的高阶水平,教师需要对本学段学生有充分理解,并对学习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实现学生更好地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往往要依靠这一路径。比如对五上所有表达类素养进行梳理与归类,发现这个学期对人物描写有所侧重,有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人物形象,有发表看法,有海报设计等,设计“感动人物评比”,从第四单元“英雄人物”搜集综合实践出发开展任务驱动。
这一条路径更考验一线老师的设计能力,也更能使学生实现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构建语文核心素养。
第四步,学习任务设计。根据学生的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融合考量,设计契合学生学习逻辑的学习任务。以“蚂蚁之眼”关注学习材料,以“蜻蜓之眼”融合学习材料、学习情境、学科素养,再以“飞鸟之眼”设计挑战任务,任务越是有张力,对学生而言,学习意义越大。
最后一步,学习活动的开展。新课标最大的变化是从提倡“活动”走向了“任务”。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任务是一项以活动为载体,有明确目的性的,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的,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活动重在过程,可以随意改变目的,不一定完成任务,还可以脱离情境开展。这里的“活动”,是为了完成“任务”开展的具体的语文实践。关注学生学的文化,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利。用第一步的课程目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落实,去评估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根据目标开展自我调整,修正自己的原始概念,走向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
“素养”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正落实究竟要走多远?基于以上分析,应该借助学习资源,从目标走向任务群,从任务群走向学习项目,从学习项目走向学习任务,最后通过相关学习活动落实,这,是不是我们一线老师可以尝试去做的?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5
相比2011版新课标,202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显著变化是增加了许多新说法、新概念。如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运用情境、素养型课程、大单元学习、主题引领、项目式学习、课程主题与载体、表现性评价等等。
很多一线老师对于暑假各个专家的课标解读有些云里雾里。
近年来,一直在学习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开展课堂研究,也在尝试用项目学习的理论打通课堂内外的壁垒,软化学科边界。继续这样的研究视角,关注新课标,对几个重点概念作简要梳理与分析,厘清关系,就能让自己的“原始课堂”作更好迭代。
一、核心素养vs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对于我们当下的一线老师而言,再熟悉不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日常的教学目标设定时,我们往往从三个纬度分离指定三层目标。由此,这样的目标重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的内容,教的过程,教的意义,三个层面的认识,老师很难综合考量。
核心素养提出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提升、审美创造”四个纬度,它是站在“育人”的立场提出的,具体清晰,有利于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教师综合考量每个纬度的核心价值,整合素养,提出目标。避免了原来目标的分离。
二、学习活动vs学习任务vs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这里就提出了“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语文实践活动”这几个新概念,它们之间的逻辑意义在哪里呢?
首先,语文实践活动是我们最熟悉的概念,在原来的2011版新课标中重点提出,尤其是“实践”两个字。因此,在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中,实践活动应该有很多体验。学习活动,尤其是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心的一线老师经验应该说非常丰富。
“学习任务”它与“学习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任务是一项以活动为载体,有明确目的性的,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的,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活动重在过程,可以随意改变目的,不一定完成任务,还可以脱离情境开展。所以,任务要以学习活动的展开得以完成。如为“防疫设计一张海报”是学习任务,搜集防疫知识,探索海报对象的需求,设计海报,美化呈现的过程就是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群”与“学习任务”是不是作品与组件的关系呢?并非如此,“学习任务群”是课标中确定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不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去重新构建,但是,需要一线老师结合教材,融合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号入座,归属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如五年级下册《遨游汉字王国》,就归属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名著阅读》单元可以归属到“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在此基础上,对接学习材料,要开展项目设计,确定学习主题,明晰具体的学科素养,再根据学习资源,设计驱动问题,确定学习任务,以一个个子任务促成学习项目。由此,学习任务群是个宏观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资源,创设学习任务。比如六年级“认识鲁迅”单元,它归属在“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不能马上分解学习任务,必须设计一个合理的“学习项目”,“纪念鲁迅诞辰展览会”,或者“为鲁迅故里制作一份游览指南”,或者“鲁迅笔下人物串烧课本剧表演”都可以成为学习项目,看到这样的学习项目,我们很快就能明白,因为学习项目不同,学习任务自然就会不一样。
由此,学习任务群就像一张张地图,项目就是一座座城市,任务就是一座座城市的运营设施,活动就是每座城市的生活节奏。
另外,逆向设计对学习任务设计而言非常重要。从素养出发关照“学习任务群”,再根据学习资源、学情等设计学习项目,拟订合理的学习任务,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就能落实核心素养。
三、项目学习vs项目化学习
近年来,浙江省在省教研室张丰老师的带领下,开展STEM教育与项目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总觉得项目学习好像偏重工程学类的教学,很难在语文学科得到运用。
读了夏雪梅博士的《指向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质视角下的中国构建》等,也看了一些课例,我发现很多我们班会课的流程跟它很相似。再仔细看,发现了两个概念的不同——项目vs项目化,加了一个“化”,有本质差别吗?
项目化,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否就是指“像做项目一样”?
“像”特别要关注,指的就是基于学科学习而言,特别是我们语文学科,不要太刻意追求项目学习的所有特点,而是学着项目学习的学习方式,自由灵活地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倾听与合作中形成新的素养与能力,不一定需要像工程项目一样问题得到真正解决,而是像真正解决问题一样去思考与实践,至于最后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不一定非得追求完美。所以,课标中指出“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我们就能很好得理解了。
所以,我们语文课堂要追求的不是“项目学习”,而是借鉴“项目学习”的优势,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行动,即像做项目学习一样去设计任务,去开展活动,去解决问题,进而促成学习真实发生。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6
2022版新课标中出现了不少新概念,如“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等,而在课标行文中,有几个新概念出现频率颇高,如“梳理”。在各学段目标中,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梳理”方面的要求:“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在唯一的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中,各个学段也都提出了相应的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要求“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第二学段要求“初步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分类整理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第三学段要求“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
在新课标中,“梳理”“整理”等类似的词语有近20处。如果说“积累”是语文学习一贯的任务,那么“梳理”是2022版课标提出的全新要求。把“积累和梳理”摆在同一层次,这显然与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有关。积累是梳理的前提,梳理是对积累的语文材料加以归纳,分类组合,将散乱的语言文字系统化,将零碎的语文材料统整化,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当然,学生在积累梳理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感受了文化内涵、积淀了文化底蕴。
课程标准在教学提示中还指出:要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作为语文老师,想必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一直是有的,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那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如何在“积累”的基础上落实“梳理”的要求?
我想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这两种意识,第一是“发现意识”,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字、词等语言文字的规律。如《日月水火》一课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象形字的特点;《树之歌》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第二是“联系意识”,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学习经验,同样在学习《树之歌》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认识的带有木字旁的字,或者让学生猜猜另外带有木字旁的字的读音,进一步巩固梳理形声字的几种不同构字规律。
积累而梳理,梳理而运用,厚积而薄发,知类而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