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1
应__:__市社区名医,__中心卫生院住院部1组组长。曾赴__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进修一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呼吸内科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师的细心就是患者的生命。
应医生,真是谢谢您,如果不是您细心谨慎的询问,我爸可能就抢救不过来了,谢谢,真是谢谢!这种感谢应__都不知道听到多少次了。
还记得应医师坐门诊时,曾遇一位小伙来院为老母亲买长期口服药及止吐药。应医师没有马虎的应付了事,而是仔细询问他老母亲的病症及服用的其他药物情况,在了解到他母亲长期口服的药物里有地高辛片,于是,更加详细询问了他母亲的呕吐情况及服药情况,竟然发现轮流照顾的家属把地高辛每天0。5片看成每天5片喂给了老母亲。这是地高辛中毒!是紧急事件!马上为病人联系安排好住院病床,立即救治。经过治疗病人终于度过危险期。
应医师还对其家属进行了药物使用知识方面的教育,家属为自己的不小心十分自责,更对应__医师的果断医治连声感谢!直夸应医生是火眼金睛的好医生。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2
王__,男,本科学历,执业医师,__区__乡__村乡村医生。22年以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__农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去病,排忧解难,深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爱心是王__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十里八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王__医生精心医治,满意而归。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时,疫情就是命令,王__主动请缨走上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挨家挨户给返乡人员发放告知书、新冠肺炎预防指南,登记返乡行动轨迹及亲密接触等详细信息上报卫生院。到返乡人员家中消毒,测体温、隔离,为返乡人员及其家属详解疫情的严重性及隔离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同时疏导其恐惧心理,消除心理负担。当时,__村有100多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他们年龄偏大,出门购药极不方便。王__就自己开车去市级医院给慢性病患者买药,解决慢性病人的后顾之忧。他说,慢性病患者都是易感人群,自己一个人换来100多人的安全这太值了。
这就是人人都夸、年龄不大学问大的__村乡村医生王__,村民们称他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3
丰__,__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一位普通的基层医生,今年57岁,从事临床工作已经33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工作服务,从一名普通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到现在人人尊称的老医生,这33年来,他坚持认真学习来指导自我的日常行为,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医疗工作的提高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为此,他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遭到了村民的好评。并且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我的业务水平也渐渐的有所提高,把握了农村常见病。多病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平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纵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的处理每位病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还经过定阅很多业务杂志和书刊,网上查阅等手段,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涉取新的营养,增进自我业务水平的提高。每次下乡他都认真向广大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也获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认为踏进医生这个行业,是一个光荣并且神圣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足,把握更多更好的医疗知识,争取创造更好的工作成绩,为百姓排难解纷。同时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丰医生,他深知就必须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始终持续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仅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持续清醒的头脑、科学的认识、坚定的信念,才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他始终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坚定地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用心认真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党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
他始终牢记自我的誓言,时刻提醒自我要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地为党工作,在这一点上,从来不敢有丝毫松懈和马虎,始终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并为党的事业作出实际贡献,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觉悟,发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工作中,他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发奋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透过学习有关卫生知识,丰富了自我的理论知识。透过各种培训和业务专业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已能独立完成诊治过程,并能处理相关并发症,以及相关病历文书。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尽可能的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丰医生说:“在过去的33年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知识,为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我决心在离退休不远的几年工作中,虚心学习,改善不足,踏实工作,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我最大的发奋,做最好的自我,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4
她叫赵__,今年35岁,__镇卫生院__村卫生室村医。自20__年以来担任村医以来,她基本上跑遍__村的每一个角落,熟悉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她都一清二楚。对于行动方便的慢病患者她会定期访视,并及时调整用药;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她都是采取带药上门服务。尽管步履匆匆,但她从不抱怨,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她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20__年取得乡村医生证书,20__年取得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资格,年积累月的学习,让她在面对常见病、多发病时格外从容。
在繁华都市里,人们常常忽略了身边这些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然而,在偏远山区、深处小镇,她们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没有高大上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只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医者心和一份对生命负责任的使命感。她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辖区居民提供着及时有效的诊治服务和健康指导。正因如此,“乡村医生”这个称呼不仅仅代表着职业身份,更是行业里最美好而平凡普通又可爱至极的代名词。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5
陈__,男,38岁,汉族,中共党员。__市__街道__村卫生室室长。近20年来,他立足农村,扎根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默默倾注心血和汗水,凭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务实的作风,为病人治病疗伤,排忧解难,用行动履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用青春年华守护着当地百姓的身体健康,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赞誉,多次被评为__市优秀乡村医生、__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路
__市__街道属于丘陵地区,当时大多数自然村交通及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药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陈__从卫校毕业后,主动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优厚条件,回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初出茅庐的陈__看病,但他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他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__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找专家请教。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更加上一心服务父老乡亲的真诚爱心,行医十余年,累计接诊病人五十余万人次,服务范围辐射全市十多个乡镇和__、东平、宁阳等地,诊断室中满墙的锦旗正是对他医术医德的肯定,更是医患情深的写照。
20__年,荣华村村民李__在无锡打工期间因突发脑出血,在当地大医院进行了开颅术,并发化脓性脑炎、脑膜炎,当时病人已昏迷20多天,持续高烧39摄氏度以上,情况十分危急,医院劝其放弃治疗回家准备后事。病人家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陈__,看着病人母亲殷切的目光,陈__心如刀绞,决定放手一搏。他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冷静分析病情,大胆提出用氯霉素救治重症颅内感染病人的建议。可是当时__所有的医院和医药公司都没有这种药,时间就是生命,陈__多方联系,最终托朋友买到了氯霉素。在李__病重的日子里,陈__每天从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驱车二十多里地查看病情,调整用药,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陈__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但保住了性命,现在又能外出打工了。
为了救治病患,陈__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既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他的回答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风雨行医路,浇灌杏林花
20__年,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市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陈__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陈__为了让群众享受更规范的医疗服务,在村集体资金紧张、无力建设卫生室情况下,他自筹资金三十余万元,按照六室分开、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标准,盖起了300多平方米的2层的标准化村卫生室,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安装上了网络,通上了水、电、暖,为群众看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几年,随着医改的深入,基层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生室除了拿药、打针外还要承担新农合现场报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管理等工作,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但陈__没丝毫怨言,苦时、累时,总想起当时年轻时的那个信念——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由于陈__在工作中的热情及努力,卫生室在全镇卫生室中连年排在全镇门诊人次第一名,为辖区2124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119名老年人、148名高血压病人、41名糖尿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季度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有时村民忙于农活,作息时间又没有规律,去随访时家里没人,他就利用早晨或晚上时间再去,每次随访,有时一家要去五六次,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从不落下哪怕一人。陈__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20__年3月7日,陈__接诊了一名持续高热2天的病人,通过询问职业、病史及查看检验结果,他立刻认识到患者病情事态的严重性,及时向当地卫生院、__市卫生局、疾控中心进行了报告,并对卫生室进行了隔离消毒,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将患者转诊至__市中心医院救治,最终确认该患者患有H7N9禽流感,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病人得到有效救治,避免了疫情的扩散。当有人问他当时害怕了吗?陈__只是笑着说“我是一名医生,这是我应该做的”。
德艺双馨,心系百姓疾苦
这些年来,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不为钱丧德,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进药也严格把关,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陈__从不收病人的挂号费、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陈__就是这样做的。2013年秋天,__村李__的独生子因“马凡氏综合征”在济南某医院手术后出现严重的心衰,医院劝其放弃治疗回家,陈__看到这个昔日虎背熊腰、身高1。9米的十七岁少年被病魔折磨的浑身青紫、浮肿、奄奄一息,听到孩子说难受时,陈__握着孩子的手流着泪说“会好起来的。”他通过加大脱水剂用量,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心功能、联合抗感染治疗后,一次次将孩子从死神线上拉回来。在这期间,陈__几乎每天都去看望孩子,送吃的,为防止孩子生褥疮,陈大夫给孩子买了电动褥疮垫并减免了孩子的全部医疗费。当乡亲们称赞他的义举时,他说:“一个家庭摊上这么大的变故,我的帮助微不足道”。
他一直是这样做的,十余年来,他主动为特困户、五保户减免医药费近二十万元,放的发黄了的欠条也有7-8万元,群众都说在他那里有钱没钱都能看病,从没因为钱让病人犯难。除了看病谁家有什么犯难的事向他求帮,他总是竭尽所能帮助乡亲。村里修路、安路灯他带头积极捐款,看到乡亲们走上了平坦的水泥路,夜里出门再也不用模黑了,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群众视他为贴心人,他始终辛苦着并快乐着……
十余年如一日,他坚守在这片热土上,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谈起这些年的过往,陈__感慨地说:“在乡医这个岗位上,我见识、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生离死别,乡亲们信任我、鼓励我,上级领导给我支持和肯定,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父老乡亲的健康,我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如今,他依然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卫生岗位上默默倾注心血,用爱心传递着真情,用关爱奉献着青春,信守救死扶伤的职业理想,在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光和热……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6
“陆阿姨您好,今天我来做慢性病的随访。”听到这声熟悉的问候,家住__镇__村的陆阿姨,拉开门将一位身穿白大褂、背着药箱的年轻女孩迎了进来。尽管脸上略显稚嫩,但她问诊、开药、记录等一系列程序可没有半点含糊。随访结束后,陆阿姨将这位年轻乡村医生送出门,口中满是感谢之辞,说:“小王,有空常来坐坐啊。”
陆阿姨口中的小王就是__村淇浒中心卫生室的90后乡村医生王__。20__年毕业于__健康医学院的小王,回到了家乡,选择了乡村医生这个职业。通过在__医院__分院的两年实习规培,正式踏上了乡村医生的岗位。刚开始,有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庞的小王到村里上班总觉得不自在。一个20出头的“娃娃”到村里来当医生,这个事情在村民看来或许就是个笑话。初到村卫生室,村民都会找老医生来看,质疑的声音在村里蔓延,以至于一天下来,找她看病的村民也没几个。这样的情况让她努力学医3年规培2年,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受到冷遇,心中的委屈此时无处诉说,也感觉到了乡村医生的艰难。为了让村民尽快认可自己,小王开始找原因,通过主动与村民交流谈心,给每位来看病的村民制作了记录本,有心的记下了村民的基本信息,等下次来的时候都能体贴的关注村民的恢复情况。之后,通过扎实的医疗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资料收集,渐渐的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由于乡村医生工作的特殊性,面对的病人大多都是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使得原本该是在诊室坐诊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上门服务。村里有位90多岁的李大伯,患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20多年,随着类风关的进展,近5年慢慢地失去了行动能力。李大伯家距离卫生室较远,家人每次送过来看病配药很不方便,小王得知这个情况后,每个月主动上门、风雨无阻,为老人检查身体、询问病情,并把药物送到老人家里,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40岁的张大叔,由于近来一直头晕随即过来就诊,王医生为其测出血压为160/90mmHg并告知,同时再三叮嘱如果测量三次血压都超过140/90mmHg就需要服用高血压药物降压。可还在上班的张大叔就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可能是老年人才会得的高血压,不肯服药。直到在上班时,因严重头晕而被紧急送诊,急诊医生嘱咐他需服用高血压药物,他才真正理解之前小王医生的良口用心。
在王医生的本职工作上,积极做好卫生服务工作,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她为437位老人,188名高血压患者,53名糖尿病患者,12名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定期上门随访服务。在老龄化趋势加快的情况下,她积极将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年人建立了身体“晴雨表”。
王__,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90后乡村医生。工作中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体会了帮助他人的欣慰和快乐。她用90后年轻医生的担当做出了坚定的选择,选择扎根在农村,尽己所能守护着村民的健康,用自己的坚守演绎着医者仁心。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7
宋__,女,专科学历,毕业于__医学院。她是__镇__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20年来,她坚守在一个小山村,用自己的诊疗技术和满腔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当朋友、当亲人,发誓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宋__一直认为,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能在肉体上解除患者的痛苦,而且也能在精神上给人安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她想,作为卫生战线上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要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她是那样想的,也是那么做的。工作20年来,她牢牢扎根在农村,爱岗敬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看好病。俗话说“医者父母心”。诊疗中,她对患者满腔热情,非常关心,耐心听取患者讲述病情和带来的痛苦,认真分析他们的病情,力求对症下药。对待每一个患者都严肃认真,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都能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有时一晚上出诊数次,整晚都不能睡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她:“你这么没日没夜地干,既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图的是什么呀!”她的回答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话虽朴实,但铿锵有力。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早出晚归,整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毫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危险;认真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她所在__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先后被评为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辖区内认真开展巡诊工作,及时向群众发放各种群众关心的健康方面的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方面的问题,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还经常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配合村委员会开展改水改厕工作,主动参与,当好参谋;向村民宣传改水改厕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把各种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经常开展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工作,听心肺、测血压、测血糖,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计划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去医院做优生健康检查,向她们宣传优生健康检查的好处。做好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
谈及未来的规划,宋__笑言自己并没有太多远大目标,“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把专业研究得更加深入、帮更多患者解决病痛,做好卫生室的管理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8
阮__,19__年出生,__市__镇__村人,中专文化,于19__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40年的老乡村医生,现工作于__镇__村卫生室。四十年如一日,阮__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连续多年被__镇卫生院评为“优秀乡村医生”。
一、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19__年,阮__从__中医学院函授班毕业后,在__村卫生室开始了乡村医生的职业生涯。毫无工作经验的他,工作热情虽高,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也曾经踌躇过、彷徨过,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选择了坚持,他说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在镇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加临床实践,他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
__村是__镇最大的村之一,全村村民近20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阮__心里都有一本账。多年来,阮__的足迹遍及__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村民卢某因患慢性胆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阮__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嘱咐几句,才放心地回家。虽然是多次出诊服务,但从未收过出诊费和注射费。病人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了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阮__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镇卫生院。
腊月的一个夜晚,村民戴某因剧烈腹痛,到卫生站急诊,恰逢阮__值班,病人刚到就出现了休克症状,根据多年行医经验,他判断可能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立即安排病人转镇卫生院治疗,他一边联系镇卫生院做好准备工作,一边联系车辆,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经上级医生诊断,病人因黄体破裂,出血量较大,如不及时手术,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经过3个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默默地离开卫生院,回到家已是凌晨三点。
在医疗工作中,阮__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__村的五保老人,卢某开患老慢支、肺心病,老伴患高血压、脑梗塞,长年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阮__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5年之久,从无怨言。村民张某,多年前因结扎留下了后遗症,身体一直不好,“屋漏偏逢连阴雨”,家境本来就不好的她,前些年丈夫又患胃癌不幸去世,留下了两个未成年子女,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阮__知道情况后,多次登门劝说、开导,并给孩子和她带去了营养品,鼓励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并为她垫付了几千元医药费。说起这样的事情,干部群众如数家珍,不胜枚举。
多年来,他累计为当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数万元。同时他还坚持对军烈属重点关照,每逢他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他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阮__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阮__知难而进,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改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他们能及时带孩子参加计划免疫接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有一次,他走访部分家庭,动员孩子接种疫苗却被家长一口回绝,“又来要钱,没钱!”,甚至要把阮__撵出家门,并且说我孩子好好的,为什么还要打什么预防针?经过阮__苦口婆心,耐心解释预防接种的益处,“再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呀!”,阮__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了钱为其垫付,孩子家长感激不已,最终接受了预防接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都达到了100%。在计划免疫工作中,阮__还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率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儿童出生登记,流动儿童管理登记本,使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就在他日夜为百姓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他推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外出返乡人员情况,他走村入户,跟群众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在防治“非典”的数十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阮__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他无怨无悔。
他经常与当地群众谈心,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动员村民进行改水改厕,现在__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近几年,他每年都能筛查上报疑似结核病人2至3例,全程督导结核病人1—2例。在督导病人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的要求。他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三、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参加培训学习达30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__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市直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有效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德艺双馨是阮__的一贯品德。阮__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40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不拿病人“红包”,进药也严格把关,几十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20__年5月,已经退休三年、在家休息的阮__在接到__镇卫生院需要他上班的通知后,不顾老伴和儿子的反对与阻拦,按照卫生院的安排来到离自己家8公里的边远山村——__村上班。__村离镇区15公里,与__镇__村搭界,属于典型的边远贫困山村,这里条件艰苦,常住人口不到300人,村民大部分生活贫困,常年缺医少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病到最近的卫生室也要5公里的路程。本来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共享天伦之乐的他,想到落后的山区缺医少药的困难群众,阮__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责任,所以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再次回到了服务乡村医疗卫生的岗位。尽管他收入微薄,但他始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贫瘠的山间田野里,然而,他的坚守理由却非常的简单,非常的朴实。“主要是看到这个地方这些村民他们生活条件差,他们看病难,到镇上又远。”朴实的话语间,流露出他的那份坚定,那份执着。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政策要求,__市加强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面对新的形势,阮__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改革中,献计献策,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只要是他所工作过的村卫生室,都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多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通过医保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能够及时报销医药费,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目前,__镇的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乡村卫生健康事业的健康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阮__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9
黄__,男,壮族,19__年9月出生,19__年以来一直在__区__镇__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__年获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__年、20__年被评为“__自治区优秀乡村医生”,19__年、19__年连续两年被评为__市计划免疫先进工作者,20__年在抗击“非典”工作中成绩显著,获评为__市__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19__年,黄__同志在大队的推荐下参加农村医班培训后,就在大队旁一间瓦房里开始了他的村医生涯。44年来,他始终把“救死扶伤”作为天职,扎根农村防病治病的第一线,把病人当亲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热心为广大群众解除病痛。一直以来,他始终坚守岗位、任劳任怨,不管是刮风下雨,不管夜有多深,他都会义不容辞、走村串户,为村民送医送药,细心地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十分谦虚,他深知成绩的取得上靠领导的帮助指导,下靠乡邻父老的支持,自己凭的就是一颗为群众服务的热心。他始终扎根基层、努力工作、永不停步,为一方群众的健康坚守初心、奉献终生。
2024年医师节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10
杜__,49岁,中共党员,__县__乡卫生院院长。
杜__自医校毕业以来,一直扎根于乡村医院,从笕川到葛湖,再到__,在平凡的岗位做不平凡的事。他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
作为乡村医生,他尊敬每个生命,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将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对医疗的渴望。
在杜__的带领下,__县最远山区卫生院——__乡卫生院,由原来的年门诊人次6000多,业务收入30多万,到20__年门诊人次提高了11000人,门诊收入增长72万,特别是群众评价大大提高。曾有人问,你这样为山区群众服务为什么?杜__的回答是:凭一个医生的道德,凭一个人的良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杜__带头冲在一线,坚持值守了半个月夜班。在20__年4月,他连续2次援莲、援婺核酸采样。在所有采样人员中,杜__是年龄最大,同时也是高标准完成采集核酸任务的医生。回到岗位后,服从上级安排连续三次到隔离点担任医疗组长,监督和指导核酸采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多人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老是要往最危险的地方去?杜__毫不犹豫地回答: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人民医生,必须冲锋在前,为疫情防控作出应有的贡献。
杜__说他只是扎根在边远山区的医生中的一员,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这是他的职责,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