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4年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2024-03-16 11:34:47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2024年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篇1

2021年4月24日,周末,虽有斜风细雨,但依然挡不住我们参加新余市基础教育科研培训的热情。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在市教科所袁老师的主持下,培训会8:30准时开始,四小时的培训中我们认真聆听了几位课题负责人的经验分享以及萍乡市教研员朱红梅的专家报告,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首先,易欢欢老师分享了《语文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题”从何而来?二是“课题”需要做什么?三是“课题”中的收获是什么?四是思索新探索、新征程。

易老师告诉我们做课题一定要“勤”——要勤于阅读、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勤于收集有用素材,积累点滴功夫,量变会发生质变。

接下来,廖兵华老师分享了《核心素养下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也用四个方面的内容呈现:一、回顾——课题的由来;二、行动——课题研究的过程;三、收获——课题研究的成果;四、反思——努力的方向。

廖校长告诉我们,做课题一定要勤于参加活动,从活动中勤于总结与反思。

徐金林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教学成果奖及其培育方法》,让我们了解了教学成果奖的特点,如选题要突出、理念要正确、成果要有型、成效要显著、影响要广泛等。徐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教学上勤于钻研,一定能有教学成果的创新和突破。

朱红梅教研员给我们分享了《做有质量的教研、做有追求的教师》,对我们一线教师做课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一、做课题要避免四种倾向:1。为做课题而做课题,无思考无动力;2。盲目照搬假课题,无原创无想法;3。重复建设虚课题,无突破无个性;4。不切实际空课题,无基础无条件。

二、课题人的努力方向:1。眼睛向上见精神,学习成长无止境,文献研究要加强;2。眼睛向外学榜样,深耕拓展无借口,规范操作学方法;3。眼睛向内找差距,创新升级不懈怠,助推教学出成果。

三、教师做课题要去真研究,研究要出真成果。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创新。教育科研要边做边实践,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总结,在课题的实施中服务于本职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养成研究的习惯,关注自身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提升。

朱老师的分享告诉我们,课题研究是一个过程,是教育教学成果的升华,是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听完讲座,老师们都觉得收获很大,虽然天气较冷,但大家心里却很暖。

稻盛和夫说:“不要以你现在的能力,束缚对未来的想象”。

面对使命,我们要有情怀;面对压力,我们要有态度;面对责任,我们要有信念,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让我们努力朝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前行!

2024年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篇2

去年暑假我加入了历城教育这个大家庭,作为第一次参加研修,我感觉既新奇又颇有收获。

在前期研修时我参加的是另一学科,因而很遗憾的没能参加科学的第一阶段的研修,但在扫码加入科学组时,却让我在浮躁中寻得了一份静心思考的安宁。

鉴于平时我在上课时就喜欢利用多媒体上的各种程序进行教学活动,且刚好教完四年级,因而一开始看到网络研修的微课任务,我并未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困难事情。然而随着一步步完善单元主题分析和教学设计,我越发觉得自己先前的认知太过浅显,所谓的教过的课件还需要一改、二改、再改。教材上这一课的内容虽然只有三页,但它所能带给我们,带给孩子的却是一扇通向认识世界的大门。

回想平时的备课与反思,我虽有心通过活动或多媒体引起学生兴趣,带领学生积极思考,但总觉得还很“空”。在这次网络研修中,虽然只是备一课,但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下来的思考。“课标”不在手边,那就下载电子版,一遍遍翻阅;活动设计思路不明晰,那就学习前辈,一个个观看;微课录制不足,那就回看内容,调整方式,一次次重新修改。不止我如此,群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认真地一次次完善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微课。虽然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研修,但祝老师和潘老师在群中悉心帮助着每一位遇到困难的老师,指导不足,让人不觉距离,唯余暖心。看到群中老师们一份份的资源分享,感受着老师们精益求精的次次修改,阅读着每一段老师们分享的研修感悟,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找到了“组织”,有了坚定走下去的力量。

不知不觉,今天已是研修的最后一天,有尽却也无涯,新的一学期很快就要开始了,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每一次备课与教学中,我都会回想起这次研修中告诉自己的话——踏踏实实,静心、精心做教育。

2024年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篇3

为期五天的培训为我们工作坊的教师提供了一个集体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感谢碑林进校为我们邀请来了省教科院、市教科所、区进校的专家名师,为我们带来了五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这五场“专题讲座”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为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学科引领、能力提升的“饕餮盛宴”。

市教科所马俊华主任围绕《基于深度教学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深入解读,从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谈起,对深度学习进行了阐述,通过与单元设计相结合,对深度学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单元设计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分析,指导我们如何以任务驱动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主动探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近三个小时的讲座,马主任与我们参训教师进行开放轻松的互动交流,为老师们梳理了新课标的核心思想,指导教师们从大方向把握新课标核心精神,赢得教师阵阵掌声。我也在反思,我平时的教学设计还是研究教材作为重点,而不是课程标准作为起点。整个的课堂教学设立还是教材与内容中心的教学设计,而不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而当今的教育应该从浅层的教学活动为基础转向学生深度的学习。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莲湖区进校教研员任院玲老师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目标确定与达成》进行主题讲座,任老师与参会老师分享了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多维目标的方法,并以课例为基础,剖析了数学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个个具有探讨性的互动问题,引发了我们与会教师的共鸣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当是一堂课最核心的任务,任老师引导我们一线教师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核心素养落地,也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实践要求内化到每老师心中。通过聆听讲座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核心素养可知,核心素养可学,核心素养可教,核心素养可评。

省教科院田双棉主任的题为《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的讲座带领我们聚焦“核心素养”和“深入学习”这两个当下流行的热词,“核心素养”是最终目标,而“深入学习”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其更加有序、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地学习,要给予学生分析、总结、评价和创造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在认识深度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以融合联结课堂活动为基本特质、创新实践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优化学科内容特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科学核心素养。田主任的讲座从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专业引领,令我茅塞顿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灞桥进校的郝江波主任做了题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讲座,重视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深入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隐性目标。郝主任带领我们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提出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从读懂教材做起,从读懂每一节课的教材做起,还要把握整体,构建数学系统,实践探索,提升数学素养,延伸拓展,促进思维发展。聆听郝主任的讲座,使我在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探索,总结反思,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本次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内化成,不断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进步。

“聚焦核心素养,指明新教材新方向”,此次学习活动为我们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将赋能提升,聚力前行。

2024年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篇4

在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此次参加十全教育组织的培训,重点是对我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01

正确理解教材

教材内容的编写与设计应符合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学生的未来与发展走向起引导作用。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的本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教材内容渗透到每个学生。

02

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都不相同,家庭教育、生活层次、身边环境存在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态度进行教育与引导。

03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总体方向,只有把握了教学目标,教学才不会偏离“轨道”。每一堂课,教师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达到什么目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是教师上这堂课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04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要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会思考,合作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转变观念,改变思路,

把“同化”变“顺应”

01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同化”

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一切,书本上的知识、教师的言语都是“圣旨”,从不怀疑,从不质疑,教师怎么讲,我就怎么听、怎么记,而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抑制学生发展的。

02

如何让学生“顺应”

“顺应”是培养学生认知突出、创新能力。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包括他的生活经验。

03

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层次、知识面、思维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物,用通俗易懂的语音和事例把学生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让学生易学、易懂,学而不忘。

只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教育新形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精心教学,就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024年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篇5

短短的五天培训,转眼便结束了。在这五天期间,有退休的老师授课,也有还在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们,有教育、心理领域的专家们。他们从各个角度,各自的教育生涯获得的领悟和经验给我们讲授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前辈们反复强调着一件事,教育无小事,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付出全部的精力去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老师们会对学生的以后生涯有着很大的影响,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影响让他们的人生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说,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要用心去做。

步入教育行业,首先要明白,我们的角色是一名服务者,为广大的学子服务,做学生的引路人。要时刻记得学生是一颗种子,不是瓶子,引领他们是我们应该去完成的事情。更多的是让他们学会自我学习,教会他们思维的模式,起到启发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做好爱岗敬业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更上一层楼,要有敏锐的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心中有问题,努力求答案是我们该有的态度。面对种种困难和难题,我们要积极的去对待和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有不怕困难的心态去对待面临的困境。每一次的困境都是我们的一次生长的机会。

时代在进步,很多事情都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别。面对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快学习的进步,与时俱进,将科技与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借助技术的手段,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更多的贡献。在出色的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基础上,要广泛的学习其他的知识。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跨领域的人才。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说,现在我国的教育正在尝试跨科目综合,比如说将数学和物理结合,让以前比较空虚,理解起来比较难的知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老师们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过去,我们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现在除了教书育人,我们更要注重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迷茫和消极的心理的学生,我们要献出更多的爱心和关怀,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面对学生,幼儿时期是观察力发现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阶段,而中学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时期。做为一名教师,做为一名家长,我们不应该剥夺属于孩子的快乐和自由成长的时间,更不能让提前学习加重孩子的压力。现在社会上让孩子过早的提前学习的现象特别普遍,在该玩耍的年纪被厚厚的书包压着。过度的提前学习会让孩子出现厌学等各种情况,而且很多情况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在适当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是每个成年人该做的事情。对孩子如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也要有个明确的计划。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我们不断的前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