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4-03-06 20:52:37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公布以来,短时间成为数学同行们交流的热点话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最新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在青山湖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南昌市解放路学校两位初中数学骨干教师于7月11日上午及7月14日至7月15日参加了由南昌市教育评测和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专题培训活动。

新的课堂、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两位初中数学教师聆听了教授们的讲座,对新课标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核心词——核心素养

无论是课程理念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亦或是“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或者是课程实施中“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贯穿整本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为目标,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统称“三会”)。“三会”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统领性目标,与“四基”“四能”等构建了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体系。通过这两天半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张六苟校长表示如何在实践层面找到对应的度去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该学段的“核心素养”,这将是作为一线教师们亟待探索的版块。

新鲜词——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六苟校长提出初中数学中的学业质量主要是通过纸质的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测试,那么学业质量与教学评价之间如何更好的体现两者的关系呢?学业水平测试除了纸质测试,还有没有更多的形式呢?这仍然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

高频词——一致性

新课标中指出,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其中,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要有知识结构的全局观念,关于学生的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和评价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只要我们明白了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时,也就可以理解问为什么新课标中多次提到“教学评”一致性。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诊断功能、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

课堂上必须将评价反馈贯穿于从教学目标确定到教学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中。从教的立场看追寻的结果,从学的立场看学习者努力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不断提醒和鼓励学习者对照预期的学习目标,评估判断自己和同伴的学习状态,分析各自与成功标准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探讨朝着成功目标努力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评价与反馈不仅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了解教与学的效果,调整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甚至目标,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困难,以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学习者的自我或相互间的评价与反馈则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各自的学习进程及达标程度,明白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养成取长补短,互学互助的良好习惯。培训中周金凤老师提出:如此好的评价理念如何变成教学行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尤其最后一公里。

周金凤老师表示:学习在路上,探究在路上,成长也在路上……而作为青山湖区的初中数学教师,她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前行,一群青山湖数学人沿着一条新课标的路一起走。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对《新课标及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对于2022版新课标和原来相比,它的要求有哪些变化?在新课标和双减下教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就是说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优化我们的备课质量,挖出我们生活中的元素,加强学生的思考,驱动学生的学习,最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我了解到对学段的划分从原来的三段变成了四段,我们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丰富咱们的教学模式,加强综合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单元式的整体教学,多利用单元式的整体教学模式。多利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经过大量的探讨和总结发现:我们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创造教学情境?应该由生活中创造,也可能利用学科知识,或者利用我们的科学知识。借助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多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学科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课堂随着教学的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备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课改下,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学习,多维度的去评价学生。我们要抓减负,更要抓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把学生指引到哪里去?这就需要我们细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新课标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咱们的数学课,平时同学们反映出来都是没意思,没特点,但是新课标中加入了很多新的要求,这使我们固有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意思,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咱们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陈老师强调,在新课标中,很多东西没有变,而我们主要围绕变的部分去研究。我们应该多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其实是自古以来都有的观点,我们也一直在实践的路上,但是这条路走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问题的导向,减少重复的、大量的、无效的作业。

第三:课标变化以后,对我们有什么新的要求?新课标更强调课程学习主体化,主体学习情境化,情境问题内容化,问题内容数学化,数学问题理论化,理论问题应用化,主题学习反思化,这很符合学习的规律和认识。这与现在的新课标也相一致,理性认识必须有感性材料的支撑,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我们也更应该进一步了解我们教学方式的变化趋势。

第四: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的社会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求老师是有个性的,有特点的,并且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要有必备的品格和高尚核心素养的老师,只有这种老师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才具有整合教材的能力,所以我们老师也应善思独立。课堂的主人现在不好当,我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多看,多思,多想,多学,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位适应新课标下新型老师。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3

今年四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印发,我通过网络平台做了简单学习和了解。六月,北师大出版社在太白举办了培训会,我聆听了赫德学校胡赵云老师关于《<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评探索》为主题的专题报告,胡教授高屋建瓴的解读了《课标》的变化,并以案例为载体,提出了自己的教评建议,我获益匪浅。适逢暑假,再次阅读,并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我的认知和理解得到了再次提升。

一、《课标》的整体变化

1。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2022年版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指出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导向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实际应用,数学教育要有助于培养会思考,有方法,有见解的新时代青年。

2。教学目标的微调

《课标》总目标中将“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改为“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的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改“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建立学好数学的信息”,指向放低要求,让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

《课标》的附录2摘录了有关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并对这次行为动词进行了说明,而《课标》的内容要求中有些行为动词也做了修改调整。如“能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改为“理解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知道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改为“了解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改为“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等,这些行为动词的修改,目标更明确,要求更细化,细微之处见真章。

3。增加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如果说《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告诉我们教学什么,那么学业要求就是指导我们教学到什么程度,怎样不留白,不越界的完成好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二、课程内容四大领域的具体变化

1。数与代数部分

增加了“理解负数的意义”和“代数推理”,并给出例66,用案例对代数推理进行了说明。“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改选学为必学内容,给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更便捷的思路。删除两项内容,分别是“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和“知道给定不共线的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2。图形与几何部分

整体修改的部分在用语上更加严谨、准确。“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选学内容改为必学内容,这一改动,将增加与圆相关的几何证明的灵活性、多样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简化思维,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这部分还有一个变化是将原来单列出来的尺规作图分散开来,细化具体到对应知识领域中,形成完整体系,并将“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下放到小学段,增加了“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并要求“在尺规作图中,学生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3。统计与概率部分

明确指出要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增加了“离差平方和”“四分位数”“箱线图”等新概念,指出要“会计算一组简单数据的离差平方和、方差。”“经历数据分类的活动,指导按照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会计算四分位数,了解四分位数与箱线图的关系,感悟百分位数的意义”。

4。综合与实践部分

描述方法变化大,提出项目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要求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真实情境中,结合所学内容,经历现实情境数学化,探索数学关系、性质与规律的过程,感悟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形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运用数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地、有逻辑地分析问题,提升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经历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

三、几点感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觉回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和要求,并以科学的设计和具体安排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课程政策依据和专业支持。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设计理念和要求,日常教学中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1、关注学科思政渗透,凸显立德树人

2022年版课标所有学科的共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做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挖掘学科思政教育素材,尤其是爱国主义、科学精神、自立意识等方面,凸显数学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扬学科特点,落实课标要求,达到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科追求。

2、夯实基础,训练基本功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是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方法的应用能力,放眼长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3、强化细节要求,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段学生思维水平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教学中不注意强调或强调要求不到位就会出现思维不严谨、分析不到位,思考不全面等问题。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上强化要求,深化理解,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融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数学知识变少了,内容要求降低了,但对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和数学语其他学科知识的串联要求更高。

教学中我们就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面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对策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从问题中解读出问题本质,并发现解决和方法途径。

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自然学科的联系,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加强数学与文化学科的联系,培养有底蕴的学生;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联系,以提高效率,发展思维。要适时的融入数学历史文化,如在教学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时,能够指出它们的来源、典故以及历史演变过程,增添数学课的温度与色彩。

5、树立学科自信,体会成长的喜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产生的一个途径便来自于不断的自我肯定,自我赏识。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创造机会,给予机会,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体会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成就,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不断的产生正向引领,不断的挖掘和开垦自我潜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我。

《新课标》已经颁布,新教材也在路上,做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并领会《新课标》设计理念,设计意图,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规范施教,精准合理设计,积极有效落实,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有担当、能胜任的新型教师,要让受教学生在新时代得到新发展,帮助他们成为能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时代要求,成长为有思想、能创造的新青年。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4

暑期,我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收获颇多,感受颇深,以下拙谈自己几点认知: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数学教学?如何向学生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面对以上的思索,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教师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理念。及时地转变,适应各类学生,不同性格,不同年段的学生,放下身份融入学生。积极的教育理念,会使课堂轻松有效,师生身心皆愉快!

二、教师应确定高标准、整体性教学目标

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做到整体把握课程目标,整体把握数学的素养和能力,整体理解教材流程。只有能做到整体把握,教师讲起课来才能做到有条有理,思路清晰,学生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因此,教材流程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是教师确定高标准教学目标前提,是课堂教学成功要素之一。

三、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

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需要教师机智的引导。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用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激发学生自主钻研和创新,并经群体交流达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课堂也呈现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四、评价机制的多样性与及时性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发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及时点评等多元的评价方法,灵活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对课后分层作业布置也应及时予以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数学的快乐,建立数学求知的自信,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

总之,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今后要积极动脑,多想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继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布,我们邰城实验学校在今年的暑期给老师们布置了阅读新课标的任务。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我认真的读完了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完善了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新课标优化了课程设置,还细化了实施要求。和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有以下的变化:

1、强化培养的核素养。

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4、增强了指导性

加强了学段衔接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并且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受到的家庭教育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因人而异,尊重每个个体,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升。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课堂上除了培养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外,课后,当每一章节学完后,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中晦涩难懂部分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拓展,灵感得以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精彩纷呈。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教育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一直以来,分数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永远逃不开的话题,用分数评价老师的能力是绝大部分学校的惯用方式,在这些外界压力之下,教育变得粗暴简单,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教育初心,每天重复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只有一个目的,成绩,读了课程标准后对我启发很大,国家要发展,需要的不是我们培养出来的这样“人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教育观念一定要改变,要做一个有大格局的老师!

二、确定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到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就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获得基本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哪些提高,怎么样在自己的课堂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的问题!

三、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课堂应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思路,尝试多学科融入,将语文的古诗词,历史的故事,物理的神奇,音乐的美好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数学专题手抄报,自己制作数学学具,自己观察生活设计写数学小论文等等,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数学变得美好,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

四、探索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尝试了很多方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仍然是我们在以后工作中必须要挑战的一项工作!

五、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必备的能力,数学的好多知识都可用到信息技术,如讲解轴对称时,教授二次函数,学习统计时,信息技术手段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提升了学生数学课堂的探究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希望未来的我继续勤勉认真,行而不缀,不断创新实践,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7

根据南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2年南昌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专题培训的通知》安排,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指派专人负责,按照参训要求组织教师参训,完成相关培训任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积极投入到新课标线上培训活动学习中,通过深入学习课标精神,研究教材,改进教育教学效果。

7月11日是通识教育培训,朱立祥教授主要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的深化教学改革来展开,而郭华教授主要讲解的是“让核心素养如何真正落地,其概括为五大内容:①核心素养为宗旨,②学习主题为框架,③内容聚焦大概念,④教学过程重实践,⑤学业评价促发展。两位教授都是围绕“核心素养、综合、实践”三个关键词娓娓道来,既让我们知道了是什么,又让我们知道怎么做,为我们深度解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7月14、15两日,数学专家围绕2022年版的数学新课标进行了深度解读与教学指导。两天一共分为四场,第一场内容为:1。素养与课程目标。2。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第二场内容为:1。核心素养统领的课程内容结构化。2。数与运算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3。数量关系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第三场内容为:1。学业质量与考试命题。2。统计与概率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第四场内容为:1。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2。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3。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

第一场鲍建生老师以《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设计》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主要表现》为题,详细阐释了数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目的。他指出,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重心是——“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接着,武维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尽的实例,从“内容解读”、“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作专题授课,结合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典型案例做深度剖析。武老师的授课灵活生动,使大家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第二场马复老师从“认识课程内容结构化”和“基于核心素养意义的课程内容结构化”两方面做解读,帮助老师对新课标形成正确的基本认识,同时阐述了课程改革的立场、方向和观点。接着吴正宪教授以数与算为核心内容,给教师提出建议。教学中要改变“一个一个例题的散点教,一个一个习题的重复做”的碎片化学习状态。要从数学的本质和儿童认知视角将知识内容进行统整,充分体现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把学科内部的整合和学科之间的融合为路径,整体把握内容结构,促进学生发展思维,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

第三场培训活动喻平、马复、吴正宪教授讲解了学业质量内涵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统计与概率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

第四场培训活动张廷艳、吴正宪、武维民教授分享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核心内容与实施建议。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老师们深入了解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符号意识、抽象能力、推理意识、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又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讲座讲解了2022新新课标专门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它的基本内涵、基本定位等等,明确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切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从而让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着教学核心内容,将整个章节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将所有的知识点内容进行整合,立足整个单元内容组织教学,基于这个教学构想,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过程中,就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以科学、规范、严谨、特色的单元教学设计,提升数学课堂单元教学效果。单元整体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知识体系架构;有利于教师综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们通过线上学习,了解课标框架和基本内容,线下老师们继续深入学习,明确新增内容和变化内容,以及这些变化的背后体现的理念、方法等,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学习,老师们收获颇丰,积极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展现了大家对新课标学习的热情。本次培训活动,有效推进了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对新课标的解读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数学老师将在前进的路上深度思考,躬身实践,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新课堂!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8

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归纳而渐渐形成的科学与言语工具,不单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下文是对于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教案设计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

做到要点问题重点解说,且要融汇贯通,追本求源。对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办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效果,新课程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踊跃参加为前提,没有学生的踊跃参加,就不能有自主研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加课堂的踊跃性,参加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的成效。

二、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完有整学习的能力,把实际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同等参加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并合作研究,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精湛与魅力,培育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精神,提升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和踊跃性,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在课活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带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经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建,教材所包含的兴趣教课要素,讲课内外的各种资源来换取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印象和动力,讲课结果有时会与备课时预料的结果相差很远,这就说明我们在平常备课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必须性。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此刻的学习状态,要理解教课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料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可见备课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上好课的前提与要点

四、初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

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行者,我们应踊跃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行的引领者,确实以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投入课堂,适应现代课堂改革需要,确实发挥新课标在新课堂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设计一堂课时,新课的引入,题目的选用及安排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总之,经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感觉到新课程下的讲课应是经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讲堂,它着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着重了学生的感情体验和能力的培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