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礼仪演讲稿 篇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免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孔融让梨”—— 一个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他虽然还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说不会做的大人要强上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礼仪。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生活处处有礼仪。在单位,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作文网 wWW.zUowEnBA.neT )
而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也将跟不上潮流,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当我们站起来扶着老人坐下,我们的文明前进了一小步在学校,我们应该做到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回到家应该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讲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公民。
能力有所帮助。
10分钟礼仪演讲稿 篇2
《悲伤逆流成河》,上下浮动着一段郭敬明的忧伤;
《七里香》,是席慕容少女情怀的散场电影;
《飞鸟集》,是泰戈尔一生的执着与不变的守侯;
《志摩的诗》,斑驳的旧影里,藏匿了一个谜一样的徐志摩……
一些书,读过也就罢了,兴致过后,剩下的也就只有白纸黑字。而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拾起《志摩的诗》细细捧读时,才发现竟有一本书能让我这个不胜喜书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沉迷,像是一瓶埋藏多年的陈酿,散发着馥郁的清香。
大概是真的醉了,醉于它那仅属于徐志摩一人的独家淡淡思忆,醉于那谱写了徐志摩一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冷暖自知……
几十首诗篇,华丽如斯。
一首《笑解烦恼结》,是张幼仪的忠孝节义,亦是徐志摩的一次解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命运硬是把两个不相爱的人硬扯在了一起,机织了千丝万缕的难解的烦恼结。他怜她,
怜她在自己外出求学时独守空房,却撑起了徐家的半边天;怜她替自己尽守孝道,愣是从一个不识字的大家闺秀变成了徐家家业的管事;怜她拿得起放得下,见到休书时走得毅然决然,从不计较多年付出……她却恕他,恕他移情别恋,恕他抛却糟糠之妻,恕他对自己的一世不平,终是转身离开,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
仅次于爱的最强烈最丰满的感情是怜,仅次于自愿牺牲的最圣洁的品质是恕。他们没有爱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却演绎了一场比爱情更似爱情的人间大爱。
一首《再别康桥》,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亦是徐志摩的一场浮生若梦。康桥河畔,金柳飘摇,柔波荡漾,徐志摩在这里遇见了他一世的春暖花开,沉淀了一段彩虹似的梦。那是在榆阴下的潭边的低声絮语;那是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欢声笑语;那是在青草更青初漫溯的浪漫唯美;那是在康桥大学以诗寄情的丝丝柔情……而梦终归是梦,梦醒时分,她恨他早已有妻,埋葬了关于他的一切嫁作了他人妇。而他,重游康桥,在依稀的记忆里寻她旧时模样,恍若隔世……
相爱的人,终究没能在一起,留下了一个遗憾的故事。情深缘浅,只能错过,徒留她的华篇,“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唱成了绝响。
一首《为的是》,是陆小蔓的妖娆美丽,亦是徐志摩的一个归宿。“我对你祈祷,我对你礼拜,我对你乞讨”,忍受了无数人的白眼他为的只是迎娶身为烟花女子的她;“我为你发痴,我为你颓废,我为你作诗”,抛却了一切前尘旧爱他为的只是一心一意和她厮守到老;“我拿你咒骂,我拿你凌迟,我拿你践踏”,婚后的所有争吵他为的只是无法忍受她身为交际之花的水性扬花……所有的所有,为的是他爱他,为的是他视她如命,为的是把她捧在手心里。
而他的狂热,她的任性,终究是把感情逼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在快要决堤的时候,他却走了,如晨星般陨落,安静地去了遥远的天国。而她,什么也没有说,默默闭门三天为他守灵,并整理了他流传于后世的本本诗集……
谁说烟花女子皆无情?只是未到情深处。
三个女人,三种迥异风格,却都在一个徐志摩身上留下了她们的传奇。
大家闺秀张幼仪的忠孝节义,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端庄典雅,交际之花陆小蔓的至情至性,都为《志摩的诗》更添了几笔不一样的神秘色彩。
如新月,在朦朦胧胧之间晕开绮旎的光;
如暮光,燃烧了太阳,灿烂了晚霞;
如尘埃,浮动了整个世界;
……
《志摩的诗》,沉醉如斯。一场风花雪月,一场浮生若梦。
10分钟礼仪演讲稿 篇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题记
不知何时听到李煜这个名字,只是感觉有点淡淡的忧伤,心头的颤动,就这样我被吸引了,或许是因为那似有似无飘渺的伤感。
如同那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不知有一种光芒可以那样耀眼;不知有一种生命可以那样纯萃;不知有一种情结可以那样缠绵,让我不敢忘怀。无数次,我低吟着他的词,便宛如看到了那夜色下的孤独。凄凉绝美的背影。晚风徐徐,灌满那及地的长袍,清秀俊丽的脸庞,总有抚不平的眉,大概是种绝望吧!
李后主的词内容博大,因为他不是从外延来理解认识世界的,他是从自己内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他坦率地表达出来,毫不遮掩,这是他作品的风格,也是他命运中止的地方。
战火纷飞的代,杀戮成性的五代,李煜过于柔弱了。我们在他的词里面尽管会看到泪水,会看到思念,但看不到恐惧,看不到卑微。柔弱而包容,有水性,有水的灵性,特殊的经历往往会造就这样的人。李煜,他拥有一种魅力——凄楚。他有更多的细腻,哀愁,伤感还有绵绵的情丝。
李煜归宋以后,虽然宋太祖用高宅大院供其休憩,但并没有多少人身自由,只能终日里待在这精致的大院里,以泪洗面。庭芜绿,但是绿的惨淡,绿的无奈。因为与江南的绿相比,这里太狭小,太局促,大自然的生机在这里也是有限的。江南永远是绿的代表,春的代表,而自己却守着这小小的一庭之绿。他反复的说,想要说服别人,也想说服自己,这里面藏着一个落寞的视角。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句句的荡气回肠,不知所终,有点西楚霸王项羽的意思,只是霸王是沙场上征伐的气魄,而李煜是文学里高远的气氛,这里包含了人类共同的一种悲哀,都包括在里边了——就是宇宙的无尽与人生的无常。宇宙的无尽永远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年年春来,年年花开,年年秋到,年年月圆,可词却要日日囚禁于这里,内心的悲凉,忧伤便一触即发,这是种无奈,“往事知多少。”而那些走过的路,自己又知道多少是对,多少是错呢?
“小楼”“昨夜”“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与“人面朱颜”,这三组对比不断的切换,让人有种置身于画中一样,有不断的炫转,当站在那“雕阑玉砌”的阁楼上时,望着故国,那里的月会更圆,一切如旧,“只是朱颜改”读起来让人感到惆怅,而李煜心中的落魄恐怕也如同月光一般流泻吧?最后一问“问君能有几多愁”,头顶的星空是宇宙的神秘,内心的法则是心灵的追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一个位置,但这个位置让你能体会到让人“赞叹与敬畏”的东西,最后他却答非所问“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没人知道。那尘积了多年的恨,悲,愁是否能流走,那逝去的,只在历史中留下记忆。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的灿烂,一花凋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力度过每道阻碍,不轻言放弃,我想当他面对圆月与星空时就已经释然了。别样的经历,让他更赋有一种沧桑感和非同一般的洞悉力。柔弱而赤诚,所以隔着战火硝烟的历史,我们还是能够为李后主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感动,这不仅有生命的感发,还有生命透过历史的领会。这种赤诚而简单的理解,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人类凭着这个成为宇宙中最简单而可贵的存在。尽管李煜恨别吞声,但你听他的哭声何曾嘶哑过?这就是赤子之音,饱满深宏。
喜欢他的词,是因为那份孤寂和凄清感;喜欢他的词是那种诗境背后的忧愁;喜欢他的词是因为那种永不卑下的情怀;喜欢他的词,是因为他特有的风格,和其中那份品之愈浓,查之即散的焦愁。读他的词,就如同梦境般,清新却又小心翼翼,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些不易察觉的画面。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夏柳春花画满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夜未央,长恨泪,诗心一片,未见春晓拂亮,就已人去楼空。夜未央,尽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