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
一封空白家书
试着去想象一下,如果收到一封一个字都没写的空白家书,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可能觉得费解纳闷。然而这一封无字家书,真实记录了一段热血而悲亢的故事。
1931年3月,湖南一位叫李志强的女子收到了一封信,她凭直觉认为这是丈夫陈毅安的信。陈毅安是一名军人,共产党员,有他的使命和责任,李志强也已经习惯了这样聚少离多的日子。在见不到面的时候,他们靠着一封封家书向对方诉说家事与思念。在过去的几年里,她已经陆续收到了来自丈夫的54封家书,眼前的这一封也一定是,她这么想着。
1930年6月,陈毅安告别妻子,重返战场,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临走前,陈毅安交代已有身孕的李志强说,照顾好自己,我一定会回来。李志强一边想着,一边慢慢拆开了那封信,她想象着信里面应该是丈夫满满的思念,交代着他现在在做什么,计划什么时候回家?然而当她打开之后,却发现是一张一字未写的白纸。她瞬间愣住了,往事走马,他们是如何相遇,又是如何相爱,如何在黑暗中相濡以沫,又是如何一同梦想着未来的新中国。
陈毅安曾说,如果哪天,你收到了我的一封无字书信,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人世,你不必再等。原来在进攻长沙的战役中,陈毅安身负重伤,英勇牺牲,年仅25岁。李志强此后终身未嫁。每到夜里,明月照进窗子,她都觉得有些不朽的东西正在这一片大地上隐秘生长,成千上万像陈毅安这样的人,正怀着信念和勇气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终将成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那些不灭的星辰。
中国人一面是小家幸福温柔,一面是家国情怀。我们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百姓,是5464公里黄河的儿女,是6387公里长江的子民。于是千年之前,我们就有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气魄,有了“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周”的潇洒。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中国人不靠巧舌,用行动说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中国人讲君子之道,谦逊而不傲慢,博大而深沉温柔。这,就是中国精神。
辜鸿铭那句,但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人心头为之一颤。不论是他们还是我们,都坚守和延续那份精神。
“去时还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魂!吾辈楷模,必须谨记,向先辈致敬!”我们有幸生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忘掉过去,忘却牺牲,忘记耻辱。我们有着更繁重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忘使命,坚持到底。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2
回家,中国式的浪漫
舞台上星河璀璨,浩瀚的星空下是一群发光的“小鸽子”翩翩起舞。没错,这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个震撼到我的节目,这群“小鸽子”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幻队形,临近结尾,一个“小鸽子”掉队了,这只“小鸽子”牵动了我的心。它让我想起了台湾,它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一幅战火纷飞的画面,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看过的一部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这部电影触动我最深的,莫过于他们执行第二次炸桥前的一幕,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穿过云层照耀在每位身姿挺拔的志愿军战士的脸上,他们朝着祖国的方向敬礼,一个接一个地说着“新中国万岁!”“新中国万岁!”他们坚定的眼神中让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们不仅仅是为当时形势而战,更是为新中国的未来而战!谁不想回家?谁不想过安定的生活?炮排雷公牺牲时说:“别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而连长伍千里也说过:“打赢,带他们回家。”如果说为战争而牺牲是军人的荣耀,那么“打赢回家”大概是他们的力量源泉吧!正如在上一部《长津湖》中指导员梅生所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是呀,为了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明天,这战,必须得打!“打赢回家”,这是每一个战士最淳朴的愿望。回家,每一位志愿军心中的血色浪漫!
还有让我瞬间破防,泪流满面的一幕:伍万里眼中含泪,但声音坚定清晰的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此时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的是牺牲在坦克之下的狙击手平河,为队友引开美军飞机满身是火的余从戎,嘴里叼着女儿照片开着卡车视死如归的梅生,还有拼尽最后一丝生命也要引爆炸药的伍千里。在我看来,此时报数的伍万里,承载着整个七连兄弟的使命,带他们都回家的诺言也已实现,他们终于都回来了!回家,战士们心中最美好的归宿!
画面转回舞台,掉队的“小鸽子”被拉回队伍中,她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爱心,闪闪发光,既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盛世如无数烈士英雄所愿,他们用鲜血成就了中国式的浪漫!让我们一起回家!回家!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3
忆往昔,向未来
当五星红旗在操场上迎风飘扬时,一股热血不禁涌上心头。百年前的那段历史,那场革命,那些革命先烈,一一浮现在我眼前,让我肃然起敬。
前几天,我看了《觉醒年代》,看完后,眼泪如潮水般涌出,心里五味杂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前不断浮现出许多位英雄烈士和可恨的反动派。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李大钊。到现在,我依旧能听到他那坚强、沉着、沙哑的吼声,看见那神情自若、意志刚强的身躯,闻到那散发着革命事迹的衣裳和全身上下的英雄气慨。就这样一位热忠革命,不畏生死的人却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
经过无数英雄先烈们的付出,新中国终于全部解放了,那些反动派也得到应有的报应。但是,紧张的抗美援朝又开始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安全。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英雄事迹,黄继光就是其中一位。上甘领战役时,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进攻开始了,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时,敌人的火力凶猛地射击起来,久攻不下。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转过身来坚定地向参谋长请战。他带着两名战士,拿上手雷,便向敌人的火力点冲去。他们顶着敌人的炮火,冒着浓烟,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黄继光拼尽全力炸掉敌人的半边火力点,自己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了。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黄继光醒来张开双臂,向喷射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中,战士们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成功占领了597。9高地。
像这样的英雄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不求回报,只为保家卫国。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虽然没有像李大钊那样不畏生死、坚贞不屈,也不曾像黄继光那样英勇无畏。但我们要传承、发扬他们那种热忠革命、勇敢无畏、有坚定信念的的精神。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唯有努力学习,回报祖国,传递“红色基因”的正能量,把祖国建设成如先烈们所愿的盛世,才能慰藉你们的英魂。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4
樱花魂
四月,一个充满花香的时节;四月,一幅草长莺飞的画卷;四月,更是一次慎终追远的洗礼。
在春光明媚的四月天,恰逢小长假,我和妈妈推着百岁高龄的阿太,到小区的公园散步。柔和的微风夹杂着淡淡的花香缓缓飘来,阿太柔软的银发禁不住跳起舞来,樱花张开了粉嫩嫩的花瓣,尽情地拥抱着阳光。我们移步树下,抬头观赏时,一朵樱花正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阿太的肩头,我激动得拍起手来,妈妈用相机捕捉下这美好的一幕,我感到被一股暖暖的幸福包裹着。
阿太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她轻轻地捧起肩上的小樱花,用纯正的绍兴口音对我说:“呐个么日子咕得蛮好!吃水不好忘人,清明噢,就是不好忘本够!(你们现在生活很幸福,吃水不忘挖井人,清明节就是不要忘本呐)”阿太的话不多,但字字句句都能启迪我的思绪,我望着花瓣出了神,这小小的樱花不正凝聚着先辈们的高尚精神吗?
正如书本中那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英烈:李大钊无私无畏、正义凛然,为革命事业而献身;张思德舍己为人、舍生取义,为人民利益而牺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视死如归……百年史册铭记着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舍小我爱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有着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我们不正踏着先辈的足迹阔步前行,不正享受着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吗?
这一朵朵小小的樱花,纯洁而芳香,生趣而美好,它们年年绽放,传播着芬芳,传播着温馨,装点着生活印记,装点着盛世太平,成为人人心之向往的圣境。樱花不只是花,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感觉和生活的希望。
“涵宝,看,红彤彤的樱花,真当漂亮啊!”童心未泯的阿太将我的思绪再次拉回到了枝头,我向着她指示的方向望去,果然几串玫红的樱花映入眼帘,挺立在枝丫间,自信地舒展花蕊,几只蜜蜂欢快地舞动翅膀,采撷着馥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那鲜艳的红,不正象征着革命先烈的高尚英魂吗?
想到此处,我心生敬畏,默默地合十双手,深深地向着那树樱花行了一个注目礼。一阵柔和的暖风再次拂过脸颊,我深呼吸,那股芬芳沁入心脾,阿太也心领神会地向我点点头。瞬间,一朵樱花也在我的心中绚然绽放!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5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红色中国”的真相深深吸引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为此只身闯过重重封锁前往陕北苏区,并在那里生活了四个月,写下了一部蜚声世界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此书以一个美国记者的视角描写了中国革命,它记录了沉重的历史与残酷的战争。我却在这本书中读到了可亲可敬、血肉丰满的革命者们。他们充满生机与活力,革命情怀纯洁而又强烈,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这颗红星的力量。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怎样的意志,让他们挺过艰苦奋战?是怎样的军人,英勇无畏地在长征中挥洒热血?是怎样一群人,书写了世界军事上的史诗?是永不磨灭的热情,永不放弃的希望和令人惊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像一团团红色的火焰照亮这一路的征程。
飞夺泸定桥一役,泸定桥上一半的木板被敌人撬走,身下是万丈悬崖、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人的机枪阵地,第一个战士中了弹从铁索上掉下深渊,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更多的战士爬到桥中央,没有一个人退缩。每次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我的眼睛都是湿润的。我想如果眼光和泪水能开出小雏菊,他们的坟前此刻也许会有些许暖意。
成百上千的红军战士在雪山上冻死,十分之一的中央红军永远地留在沼泽地中……本该是青春绽放的年纪,却永远地融入了祖国的土地,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激情燃烧的生命照耀了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解放贫苦大众艰苦卓绝的征程,为党旗染上火红的底色。这长征,为了人民;这热血,为了人民;这星火,为了人民。
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还照耀着全世界。中国人民取得的胜利和积累的经验在为全世界带来福祉,为破解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展现出大国风范。这一切都建立在雄厚的国力基础之上,从“东亚病夫”到GDP总量全球第二,从“弱国无外交”到拥有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老一辈革命者在千难万险中开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们带领我们创造了这伟大的奇迹。
如今建设国家的重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前几年,网络上总有些人说“一代不如一代”,说“中国新一代挑不起大梁”。每当看到这些话,都能激起我的斗志。我们要牢记当下的使命与责任,更要为了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而矢志不渝,立志创造下一个奇迹。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6
百年前的中国,黎明前的黑暗。漆黑的夜空中,一颗颗闪闪的红星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更多人的觉醒。方志敏、钱壮飞、于子三……一个个铁骨铮铮的名字,他们闪亮、炙热、不屈。然而,我还感受到了他们背后无限的温柔。
这还要从一封普普通通的家书说起。它那样不起眼,静静地躺在浙江革命烈士博物馆一个小小的玻璃柜子里,但当我的目光落在家书起头“我亲爱的女儿赛蓉”几个字上时,感到自己的心好像突然被温柔地抚摸了一下,我不由自主地凑近玻璃,一个字一个字往下读。
这是一封竺清旦烈士写给他的大女儿竺赛蓉的家书。里面的文字简单平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惆怅悲伤,只是一个父亲表达了他收到女儿来信的欢喜,他用最温和的语言交代女儿一些日常的小事:让她多读儿童文学读本,这样就不会写很多白字;让她出去打工时待人处事要注意礼貌、礼节;叮嘱她不要暴露父亲的身份。信只有短短的一页,落款也只是“你的父亲写给你的”几个字,一切都看似那么平淡。我不由想到自己的爸爸,他平时不也是这样事无巨细地关心、教诲我吗?我的爸爸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而这个叫赛蓉的女孩,她一定很思念她的父亲吧?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淡淡的忧伤。
我抬起头,照片中的竺清旦烈士那样年轻,但他的眼神中分明流露着坚毅。红色的简介牌上写着烈士的生平:浙江奉化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35年12月被国民党新疆省督办盛世才杀害。短短的几句话似乎概括了他的一生,但是他的一生又何止这短短的几句话。从信中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女儿的牵挂和浓浓的爱,但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离开妻儿,不畏牺牲,在白色恐怖下英勇斗争呢?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话。是啊!竺清旦烈士不就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自由,人民安居乐业,儿童能健康、幸福生活的新世界吗?
环顾展馆四周,我似乎看见黑夜中闪闪的红星们,他们把光芒作为武器奋力投向黑暗时,也用这些光芒温柔地抚摸着他们心爱的祖国和人民。
我的心中燃起点点星光,不由地站直身体,向他们庄重地敬了一个队礼。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7
抉择——读张秋人烈士故事有感
人生总是要面临接连不断的选择。
选择饱暖自己,还是为他人赴汤蹈火?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人优先选择了前者。但在民族危亡时刻,很多仁人志士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曾在白色恐怖时代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张秋人烈士,就是这样毅然决然做出选择的人。在位于狮虎桥河下2号的浙江省委机关旧址,静静展示着这位革命先烈的荣光。
张秋人出生在农民家庭,但聪明过人的他考入了教会中学。当时教会中学毕业后大多会被推荐到国外留学,但他看到资本家工厂主随意殴打工人,再也无法在安静的校园里读书了,开始走上街头组织工人罢工。结果,他被逐出校门,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是安静地读书出人头地,还是为受苦受难的旧中国呼号斗争?他选择了后者。
1922年在上海大学教书的张秋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大学教师是收入颇高且受人尊敬的职业。
是在大学里成为受人尊敬的教授,还是加入随时可能丢掉脑袋的革命队伍?张秋人一度犹豫苦闷,但他最终在理想抱负和国家责任之间作出了抉择:为同胞争取新中国,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严重,血雨腥风中,张秋人接到了艰巨任务,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在浙江进行地下活动。他的成长地和活动地都在浙江,熟悉他的人多,随时都会暴露。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担任省委书记的第二天,他就被认出并不幸被捕。狱中的他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毫不畏惧,宁死不屈。他说:我绝不坐以待毙。他选择了苦读不辍,每天安安静静地读书五六个小时。三个月后,张秋人被残忍杀害。
能理性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更优越的地方。有人说选择比能力更重要,但我认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选择,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趋利避害的利己选择,不过是生物本能,其他动物也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计得失的利他选择,才是高不可攀的人类选择高地,很少有动物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张秋人短暂的一生,为理想信念而一次次选择,他的选择是火炬,是旗帜。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一生中也不会始终风平浪静,也会面临各种选择,经受各种考验。
每一次抉择,都将决定我们人生的高度。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8
致敬先辈强国有我
我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食无忧,生活安定,最烦恼的事莫过于学不会某个知识点、得不到心爱的玩具,又或者玩得不开心罢了,我从未经历、也无法想象忍饥挨饿、战争动乱的滋味。但是在看了电影《长津湖》之后我才知道,曾经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遥远的前线用自己的身体守卫着祖国,为了子孙后代的和平,他们情愿在冰雪中燃烧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群人之中有很多人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岁,年纪轻轻却吃了数不清的苦。我们冬天有厚厚的棉衣,夏天有空调,不管外面多热家里面都是舒适的,出门还有车,父母总是一包又一包地为我们买回数不清的零食:薯片、虾条、果冻等等。可是参加长津湖战役的那群人,他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里没有棉衣穿,一不小心就会被冻成冰雕。他们只有冰冷的土豆吃,硬得甚至能把牙硌掉。他们在战火中受了伤也得不到有效的医治,有的岁数还小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指导员梅生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后代们就不用打仗了。”边说边抚摸着女儿的照片,我看到他眼中对和平的向往,对女儿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期盼。是的,他们把所有仗都自己打了,所有苦都自己吃了,所有难关都自己闯了,才得以把幸福留给后代。
几十年过后的今天,他们所期盼的和平生活真的来了,我们要知道: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这一代人今天能够享受的物质条件比他们优越不知道多少倍,哪怕是现在依然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我们却能够拥有安定和平的日子,这都得益于先辈们的付出和祖国的强大。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身上唯一的任务就是带着他们的期盼好好学习,长大之后为国效力,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能给前线流血牺牲的前辈们最好的回报。
未来,强国有我,复兴有我,我将永远铭记着无数的前辈们在长津湖边牺牲,带着他们的期盼和信念,好好学习,顶天立地!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9
一起走向繁华大道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万千磨难的千年古国,因有无数仁人志士不屈地奋斗,中国才不会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被遗忘。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在那茫茫的黑暗中,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拼命硬干”的人,他们就是英雄,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中最明亮的巍巍灯塔。
“我是延年,这是我的弟弟乔年。”
在黑夜中,陈家两兄弟无疑是最闪耀的星星:陈延年,陈乔年,他们的父亲是一生为公,光明磊落的陈独秀先生,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用在这用的十分贴切。
可能是受父亲的教诲,他们明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疑而出,成就大事,这便有后面陈延年经常挂在嘴边的“六不”原则:“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谈恋爱,不做私交。”他确确实实不是纸上谈兵,弄虚做假,心力相逢,世上事未有不成?
但明闪的光总是短暂的,默默的,使人掩面叹息。
陈延年陈乔年自幼聪明好学,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优异,他们的童年时代正是中华陷于苦难深渊之时,父亲奔走于革命,在家时间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兄弟也像当初的陈独秀一样,越来越渴望走出安庆,到外面求学。
1915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并开始筹备《新青年》杂志,他得知陈延年兄弟俩的心愿,立即表示赞同,并将他们接到上海,接受更多新思想的熏陶。
各种思潮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而广为传播。无政府主义传播比较早,主张个人绝对自由,不要政府,对一些不满和反抗反动统治的知识分子颇有影响。当时年轻的陈延年,还缺乏识别真理和谬误的能力,认为无政府主义激进最彻底因而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组织“进化社”。
后来经人介绍,陈延年兄弟于1919年12月赴法勤工俭学,翌年2月3日抵达巴黎,进巴黎大学尉设学校学习。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组织“工余社”,主编《工余》杂志。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组成了各种社团,他们积极学习理论,研究、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常常引起争论。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人活跃在勤工俭学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陈延年在参加讨论中受到影响,对马克思主义逐步有所了解,最后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发动3次重大的斗争。两人在斗争过程中对无政府主义从怀疑到失望,认识起了重大变化。当他看透吴稚晖欺世盗名的面目时,思想剧变,奋然而起,毅然与无政府主义者决裂!
回国后,他们积极参与革命运动,仰望星空,寻梦星空,这些青年抬起头看到了月光。这一路上磕磕绊绊,但意义就是为了以后的国富安康。泱泱华夏的一撇一捺都是脊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他们燃烧青春,他们奉献自我,他们挥洒汗水,饱含着热枕的家国情怀!
正在他们举起烛火的时候,在暗中,正有一股黑势力刺向少年。
1927年7月4日晚,陈延年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几个执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不料陈延年又一跃而起,这一刀未砍着颈项,刽子手也差点吓得摔倒。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
弟弟陈乔年在1928年6月6日留下一句千古佳传“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随后英勇就义,走时坦荡荡,不带一丝懊悔,这坦荡的一生也留下了精彩的谢幕。
两人就义才20余岁,正值大好年华,明明前程似锦,却永远沉沦在历史的长河,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于人民,因为被照耀过,所以不会忘记那两颗星星,他们从风雨中走来,倒在了泥泞中,后来,人们踏着他们走出的路,奔赴黎明。
后来安徽有了延乔路,路的尽头是繁华!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0
山河已无恙,光影致英雄
晶莹的雪花在凄厉的北风中打转,世间万物都呈现着一副苍老的容颜,早已不见春天里那姹紫嫣红的精神气。不时传来的几声惊天动地的炮响声,为这寂寥的夜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从《长津湖》影厅走出来,透过车窗看满街的灯火通明,恍如隔世。想要形容却发现,言语太过于苍白无力。
战场不是游戏场,牺牲在所难免。可战场上的志愿军们却从未屈服,他们与恶劣的气候抗争,与难缠的敌军周旋,使他们坚持下来的,唯有那股赤诚的爱国信念。
在行军过程中,后勤补给常常被美军炸毁。他们唯有克服生理上的饥饿,战胜内心的恐惧,才敢踏出坚定的步伐。那份执着,那份坚毅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们都明白,现实的厮杀远比电影来得惨烈。美军轰炸不断,扫射不断,有人不断倒下,亦有人不断向前。是苟且偷生地活着,还是光荣地牺牲?显然,他们都选择了后者。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在影院听到这句话,眼泪就再也止不住,如洪水般喷涌而出。为什么要打仗?只为后辈的安定无忧,多大的胸襟与格局!
在敌我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们却能够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上刀山,下火海,带着必胜的决心,昂首走向他们的敌人。哪怕是飞机大炮的轰炸,哪怕是无法预测的深渊,志愿军依旧向美军发出一次又一次冲锋。在那响彻天地的号角中,中国志愿军依靠着如此强大的信念,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打赢了一次又一次。
回首远眺过去的历程,那样的崎岖不平。你看那遍地鲜血,一个个记载着不知多少风雨与沧桑的脚印。
“肯定会有这么一天的。”这是攻下机场的时候,伍千里口中的话。往昔暮雪风霜热血难凉,今朝山河无恙如您所想。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现今,我国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与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
如今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至此,我才真切感悟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1
乘风破浪中国船——读《中国有了一条船》有感
早在五千年前,中国便和船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使用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驶向海洋。从秦始皇派徐福扬帆东渡,到汉末“王濬楼船下益州”;再从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南海一号”,到郑和的宝船七下西洋,中国的船一路乘风破浪,敢为世界先。“China”这个词被外国人熟知,就是因为中国的船将瓷器带到欧洲大陆,英文就称瓷器为“China”。因为船,中国从此有了世界的名字,中国瓷器也成为欧洲贵族的最爱。
“但是永乐大帝死后,中国的远洋航海就突然中断,轰轰烈烈的下西洋立即变成了禁海,到了清朝甚至变成了闭关、锁国。”直到400年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段任人宰割的历史。道光十八年,走私鸦片猛增到四万零两百箱,这时林则徐开始禁烟、销烟,他大声疾呼:“中外臣工,并力一心,誓除此害!”烟是禁了,但是外国人却借故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腐朽的清王朝一次又一次战败,和列强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要赔大量白银,还要割让国土,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七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直到一艘红船搭载着民族解放,将中国人从苦海中营救出来。
1921年7月的一天,载入史册的一天,南湖浩渺烟波之上,停泊着一艘画舫,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国人民……
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环伺,丧权辱国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瞧啊,那条红色小船,在静静的南湖,熠熠生辉。
斗转星移,如今,小小的红船忽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09月25日入列海军,完全自主研制的山东舰也驶向大海,第三艘更先进的航空母舰也正以“中国速度”在建造。
“船”是引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灯塔,更是检验兴衰的标志。现在,中国船不仅在全世界通行无阻,中国宇宙飞船、载人空间站还飞上了太空。
中国这艘巨轮,必将完成伟大复兴的航程。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2
心中的一抹红色
阳光普照,一个难得晴天的清明节到来了。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节日里,大家都扫墓上坟,怀念祖先,祭奠先烈。要说我在这一天想到最多的便是长津湖和水门桥这两场战役。
观看影片时,我在观影厅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为战士的壮烈牺牲而惋惜,也被他们的苦难和坚持所感动。战士们的热血守住了国家的领土,守住了国家的尊严。刻印在骨髓中的红色,散发着忠诚的热忱,爱国的光辉。
现如今,红色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颜色。它可以鲜艳炽热,喜庆吉祥,也可以端庄大气,高贵富丽。红色是万千色彩中的一种,却也不仅仅只是一种颜色。
红色,是一种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颜色。
印象中,古时候的红色千姿百态。有宫腔的朱红色,也有粉黛的绯红色;有春节的正红色,也有衣裳的暗红色……丹楹刻桷,朱甍碧瓦,是古时皇宫的森严霸气,却也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朱唇皓齿,傅粉施朱,是古时女子的美丽多情,却也有“红颜祸水”或是“命薄如花”;碧血丹心,赤心报国是古时人们的爱国热忱,却难免“赤舌烧城”“谗言加身”……
红色有着许多的含义,而红色也是各种节日中最常出现的颜色,最为典型的是春节。那时,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窗花、红对联,挂上了红灯笼,放起了红鞭炮,放眼望去,到处都充满了红色。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驱鬼神野兽,保一年平安顺意。
红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写在诗人的词句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
红色,一种流淌在中国人民血脉中的颜色。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进入近代历史,往后的日子都是充满血味的血红色。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海战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无数的人们为了抵抗外敌,保卫祖国挥洒血汗。战争中,血迹漫布,血光冲天。
电影《长津湖》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从空中洒落,冻得人肢体僵硬,心生寒意。我们无法感受零下40摄氏度的冷,但当我们看到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逝去时,流下了滚烫的热泪。战士们有的倒于枪林弹雨之中,有的逝于冰天雪地之中……纵然电影画面中有着大面积的白色,那是雪的颜色,但我却看到战士们为了维护祖国安全,为了日后的子子孙孙不再有战争的那颗鲜红的心脏,那流淌在全身上下炽热的鲜血,那有着中国民族骨气的红色,充斥在我眼睛之中。
近代历史的画卷,是由无数的文人志士呕心沥血地唤醒民众,找到国家的出路而打开的,是由无数的百姓战士艰苦卓绝地战斗,建筑希望的明天而描绘的,它是充满血色的,那是一种中国人民精神中的红色。
红色,一种充斥在我回忆当中,为我所偏爱的颜色。
在国外,红色被视为是不祥的颜色,是充满血腥、暴力的颜色。但我所偏爱的红色,是富有血性的,热情奔放或是吉祥喜庆。在我的记忆中,到处都有红色的身影。小学每次上学前都得检查的红领巾,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那面五星红旗,教室里用红色字体写出的标语……
红色在生活中更是醒目,口红、红绿灯、有害垃圾桶、路边的花朵等,红色还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
我们学习曾经的历史,知晓革命战士的故事,红色存在于教育;我们了解古时的节日,传承古时的传统或是技艺,红色存在于文化;我们关注时事,维护祖国的主权,红色存在于思想……我们偏爱于红色,因为它被中华民族赋予了特殊的精神含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种颜色。我们对它的偏爱是与生俱来的,而这种红色是独属于中国的。
望着不远的钱塘江,潮水滚滚,荡起一层层的磷光。旭日正东升,上有红光动摇承之。红色是颜色,也是中国人的血脉、精神。被染红的云彩在天空晕染开来,我凝视着,眸中倒映着未来。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3
巾帼不让须眉——观《刘胡兰》有感
“十五岁啊,只有十五岁啊……”外公反复嘀咕着。我清晰地记得,他不苟言笑的脸,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寒霜,忧伤满面,了无生趣。外公只眨眨眼闪动着无奈,黯淡无光。
通过假期的观影,我清楚了解了外公口中“十五岁”的来历。那是一位“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英雄,一位集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于一身的革命英雄——刘胡兰。影片中,她穿着朴素,出身平凡,小时候受孙同志的耳濡目染,心中便扎下了反抗恶霸的根。在党组织协助下,刘胡兰更是突破重重考验,不负众望,成为当地最小的党员。
一切如意,敌人却悄然而至,一派慌乱。一次营救中,刘胡兰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吼道:“怕死不当共产党!”纵然走向铡刀,深情望向亲人们的方向,英勇就义。影片至此,刘胡兰结束了短暂且辉煌的一生。刘胡兰年龄与我们相仿,却有着满满志气。她甘将自己生命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秉持共产党员不怕死,坚贞不屈、不妥协的顽强气概,为祖国赴汤蹈火的志气!我热泪盈眶,满是敬佩。
“鲜血歌唱青春,黑暗中挥汗流血,不堕希望。”历史中,不仅年少的刘胡兰为我们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慷慨就义曲,更是无数烈士为国家未来,献身革命事业,不畏生死,迎难而上,让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重生涅槃,打下我们的太平盛世,诠释着对国家的赤诚心,为祖国美好未来的盼望心。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守常先生对未来的期盼成了现实,熠熠生辉的五星红旗,繁荣昌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觉醒,一切美好。中国,饱经风霜,历久弥新。这盛世,皆您们所愿……
我走在小路上,掰着根根手指,眨眨眼闪动着光芒,泪痕下是这盛世,万丈光芒。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4
祖爷爷的墨香
我的祖爷爷已经年逾百岁,步履蹒跚却从未有半丝踌躇。
但我叫他时,不知是否是他年老耳背,常常得不到回应,那多半是他躲进小书房摆弄文房四宝去了。祖爷爷从我记事以来都是如此,执着于在书房写字、磨墨,细细地磨,慢慢地磨,这时候家里总是墨香四溢。
祖爷爷的书房极小,但是家里最整洁的地方,一扇小窗透进一些光亮,也偶闻蝉鸣或淅沥的雨声。有一次我过去,他拿出一叠泛黄的信纸,想跟我说什么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慢慢将那叠信纸折好放进书柜。年幼的我被吊了胃口,缠着他追问那秘密,可他只是用手轻抚我的发顶,领我出去院里玩了。
后来大了些,见祖爷爷的日子渐少了。这屋子几乎没有变化,摆在墙上那副字依旧是祖爷爷亲手写的“盼”,白宣玄墨,犹如祖爷爷本人,腰弯背驼,两鬓花白,尽显时光的苍老,虽然拄了拐杖,但依然韧劲如松。
我们开始聊一些社会家国的话题了。他说,现在国泰民安,你们真的很幸福;我说,是呀,你们吃了那么多苦,不就是想让我们后辈幸福吗?
祖爷爷看了我一眼,眼圈竟有些发红。他复又拿出那叠纸:“现在你长大了。有些事我总怕忘却了,现在鼻子已不灵,眼也生出了疾,身边那些没义气的老友也一个个接着化作了尘埃,你想看的话就看看吧。”
祖爷爷的字龙飞凤舞,记的都是他的一些平生记忆和感想。
“此时我能闻到漫天火药味道浓郁,我随军藏身于一暗无天日的地窖之中,借一咧小隙写下这些不为寄向何地,或许只是借着墨香得取些许力量罢了。不知战役何时末去,我盼其。”
“我问营长我们何时能胜利得相聚之时,可他总是默着,拍拍我肩头别无其他了。但我依旧觉得那眼神如磐石般坚毅,断了我近些日子那愁肠日转,毕竟虽久经磨练心灵,但也为这疲惫不胜失了些许常态。切闻多物失得从前,我盼其。”
“昨夜无眠,也忘了记录些许。当我们欢呼呐喊之时血液似在我的心脏内沸腾,我想把胜利的事告诉远在异地的老母,但总是怕邮差太慢,愿把这封信件托付给悠悠长江上翱翔的鱼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我盼其。”
“果真人愈到高年就愈加思人睹物,旧时参军多是为解决饥饿,可如今渐渐富裕却多穿起那时旧裳,布缕粗糙却分外安心。听言红尘中人必定会犯一些错事,但我这一生做对一件事便足以,这件事便是随军去了。只愿无言,我盼其。”
我一时哽咽。祖爷爷的墨宝,真的好香,好香。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5
一个伟大的英雄——读《刘胡兰》有感
看完了《刘胡兰》这本书,让我对这位革命烈士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刘胡兰,她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英雄。
她既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没有惊人的财富,但她那单薄的身影中,却藏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与无私奉献、忠于党、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1946年的一个深秋,刘胡兰留在一个岌岌可危的敌区游走。由于叛逃的告密,刘胡兰与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这六位同志牺牲了,敌人还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到秘密。但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只听见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道:“共产党不怕死!”敌人听了,顿时火冒三丈,向一旁的士兵挥了挥手,转眼就出现了三口冰冷的铡刀,又不甘心地问了问,可刘胡兰毅然守口如瓶。看着她那从容不迫的神态,毫不畏惧地走向了铡刀……
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的年纪。现在的我们,还在享受着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美好,正在享受着青春的自由与洒脱。可刘胡兰却在十五岁英勇牺牲了。若没有战争,她本来也该同我们一样自信、快乐地成长,也一样享受着世间的太平与对祖国的自豪……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为她挥笔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相比,我就显得十分渺小。平时作业遇到难题就想着放弃,考试考差了就去找各种理由。每当我遇到困难,只想全身而退,不敢面对。看到刘胡兰的爱国故事,我决定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学习她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学习她热爱国家的伟大情怀!
《刘胡兰》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虽然我们身处于和平年代,享受着和谐与美好,可这一切都是无数像刘胡兰这样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来之不易。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应该缅怀先烈,更应该传承他们的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愿自己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好好学习,早日报效祖国!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6
让红色力量涌动——读《红船》有感
有一种感动穿越时空,有一种记忆镌刻于心,今天的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幸福果实,更应该铭记历史,传承弘扬红船精神。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时刻,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他们高举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旗帜,用他们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满腔的热血,谱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壮丽史篇。在战斗中,无数的英魂埋葬他乡,却视死如归,更验应了那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用自己的铮铮铁骨,百折不屈的革命意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凝结成了五星辉耀的红色记忆。
今天,跨时代的我们,依然感受着这股红色力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就如疫情泛滥的当下,人人谈疫色变,但是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坚守在抗疫一线,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当中有医生,有护士,有社区工作者,有警察,更有无数的志愿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挺拔的身姿,为社会的安康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他们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正是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把拼搏勇进、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发挥到淋漓尽致,汇集出一股又一股的红色力量,才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中华的脊梁有许多,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唤起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接过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为伟大的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影片中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有的不仅是对红色记忆的守护,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回首来路,我们更知红色记忆的珍贵,未来,我们更懂初心和使命的意义。现今全国上下都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活动,其让红色记忆永不减色,将初心和使命根植在心,这样我们才能汲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在心中萌芽红色。
队员们,让我们手牵手,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记忆,让”中国红”的种子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落地生根。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7
永远的81192
2001年4月1日,南海之滨——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海浪一阵阵拍打着海岸,一片安静祥和。
突然,刺耳的警报响彻整个机场,两名身着深绿色飞行服的飞行员飞奔向两架歼—8战机,伴随着呼啸声直冲苍穹。
这两名飞行员分别叫王伟和赵宇。上午8时36分,一架美军侦察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飞入了我国南疆海域上空,王伟和赵宇正是奉命将美机驱逐出境。
9时许,在离南海海岸100多海里处,两人发现了来犯的美机。此时的美机正大摇大摆地向我国内陆飞来。
两架歼—8开足马力,飞到美侦察机两侧,进行伴飞驱逐。
两人对美机口头警告,数次无果。此时的测距仪显示,美机离大陆海岸线越来越近:“90海里,80海里,75海里……”
眼看着美机越来越近,王伟立刻把飞机抵近到美飞机旁,最短距离只有几米,想逼迫美机返回,但美机做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动作,猖狂地向王伟的座机81192撞去,想迫使王伟终止伴飞。
但王伟没有避开,只听“砰”地一声,王伟的座机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尾翼断裂,81192的尾部冒出滚滚的黑烟,向海面扎去。
在坠海之前,话筒里传来王伟冷静的声音:“81192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
事后,美军侦察机被迫降落在我们的机场,美国也向我国道歉。但81192永远消失在大海……
王伟生命定格在了33岁,他被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他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祖国边防安全,庄严地宣告: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每年的4月1日,王伟的墓前都会被堆满鲜花,无数的人在网上呼唤他:永远的81192,我们等你返航……
王伟牺牲已经21年了,但他的精神,如同一块晶莹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南海之滨!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止,英雄的鲜血和生命,化成了今天的绿树成荫,鲜花朵朵。
这个清明节,我也深深地呼唤81192,缅怀王伟,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为了祖国和平与安全,不惜牺牲的精神。
虽然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但世界并不太平,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没有减少。和平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好好学习,努力成才,学好本领,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未来祖国需要我时,我要像王伟这样,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永远的81192!我们等你返航!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 篇18
怀念时代的“囚徒”
上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话剧《省委书记》。对于这个主题,我有点好奇,猜想应该是有关防腐倡廉主题吧。但是当雄壮的“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的精神……”这首《囚徒歌》在剧场里回荡时,我脑海里立即跳出一个响亮的名字“张秋人”!
寒假时,我阅读了著名作家黄仁柯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陆军监狱》,这首《囚徒歌》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八·二七”大屠杀时有19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伴随着这歌声英勇就义的。
我的思绪回归到剧场。有点阴森的舞台上,浙江陆军监狱特别法庭开庭了,大革命时期的第三任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同志戴着镣铐,面容憔悴但依然昂首挺胸地坐在一张凳子上。虽然被凶神恶煞般的反动派包围着,但他身上那股凛然正气,依然让全场观众肃然起敬。敌法官和叛徒们轮流上阵,试图让他“认罪伏法”,但是张书记用一个个事实,把他们全部驳斥得哑口无言。敌人恼羞成怒,开始赤裸裸地威胁。张书记毫不畏惧,针锋相对。敌人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把张秋人同志的爱妻带来,试图用亲情劝降,但是张书记马上识破敌人诡计。他安慰好怀孕的妻子,自己依然视死如归。最后,在面对敌人枪口时,他喊出了人生的最强音:“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然成功万岁!”一环扣一环、高潮迭起的剧情让我热泪盈眶,场内的掌声也经久不息!
紧密的剧情依然在流淌。下一幕以略显轻松的棋局开始,“二马盘营”“十八学士”……在充斥着惨叫声、镣铐声的陆军监狱中,这断断续续背诵棋谱的声音似乎有一点点不协调。第六任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伪装成商人李安德,在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无论身在何地,他始终把党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和狱友们下起了一盘“特殊”的棋。由于叛徒的出卖,卓书记的身份被敌人识破,但是党的工作依然坚持了下去,这种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令我无比敬佩。
紧接着,王家谟、夏曦、龙大道、李硕勋、徐英、罗学瓒、刘英,这些在书中熟悉的名字先后展现。
剧幕落下,我的思绪依然被紧紧牵动。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九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代理书记为革命牺牲,像璀璨的流星在浙江革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可磨灭的一瞬。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28岁。
书桌前的我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耳边似乎回荡着那首激昂的《囚徒歌》。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岁月静好,但不应忘记历史上的血雨腥风。当年那些年轻的省委书记们,用他们的热血洒满了革命这条路。这群年轻而赤诚的共产党人,一路走到了底,为后人点亮一座前行的灯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秉承革命先烈遗志,奋发向前!
致敬——时代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