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2024-01-26 19:35:28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1

《“官油子”现形记》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群众所厌恶的“官油子”形象,具象化的表现了出来,视频中的方雄、杨小平、段文泉等将“仕途钻刺要精工”和“一味圆通、一味谦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群不守原则、不但责任、不干“实事”却很会“来事”的“官油子”被惩治,充分展现了国家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同时也为广大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让敢于担当作为、善于干事创业的“老实官”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标杆。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2

警示片中,“官油子”们致力于“逐名利”“拉关系”“养圈子”,在“油圈”中混得“油光水亮”,看似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实则是一步一步迈入深渊。他们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自己牟利的工具,对纪法无知无畏,谋人不谋事,污染破坏了政治生态,打击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信心。“官油子”的产生有权力监督不到位的原因,但本质是自身出了问题。作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刚步入公务员队伍的年青人,我将以此为鉴,扣好“第一粒扣子”,守住初心,牢记使命,慎独慎微,清醒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监督,在监督中不放松小节、小事,以小见严,及时提醒,避免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ZuOwEnBa.nET )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3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看了《“官油子”现形记》,内心深处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要为谁所用,严守党纪国法,守好底线,不越红线。作为纪委书记,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全乡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建设,严查各类“官油子”,在全乡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4

“片中人”追名逐利,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官迷心窍,财迷心窍,把为官和干事主次颠倒,信仰失守,抄近路、走捷径,最终都逃不掉法律的制裁。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守住小节,守住内心,做到知责、担责、尽责,清清白白做人,健健康康生活。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5

“典型案例是生动的纪律课堂,案中人是鲜活的纪律教材,围观者只有杜绝‘局外人’‘旁观者’的错误麻痹思想,牢记反面典型的惨痛教训,真正扑下身子干工作,静下心思强党性,多思考多学习,杜绝细节里的‘魔鬼’,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景东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黄勇表示,将以强有力的监督加速净化腐败滋生的土壤,护航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警示教育片中,罗应光夫妻从齐头并进到双双落马,教训深刻,令人警醒。”江城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俊表示,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家教绝非个人小事、家庭私事。纪律教育的渗透力必须更加强劲,融入各级党员干部的家风家教中。下一步将在全县选树一批清廉家庭、最美家庭榜样典型,以润物无声的榜样力量注入每一个家庭,真正将“清廉润家”的“家力量”释放出来,让良好家风净化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

景谷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王丽松认为,“‘官油子’们之所以在油路上反复挣扎,有的是自知已经走得太远,难以回头;有的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有的早已背离群众、背离初心。因此,要打赢反腐败持久战攻坚战,必须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综合治理,对早已腐烂的要坚决清除,绝不手软;对思想动摇,即将陷入泥潭的要大喝一声,伸出援手;对年轻干部要持续警示,加固拒腐防变堤坝,教育引导他们走好人生路。”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6

观看了《问“剑”破局》系列片,教训发人深省,我感到震撼,深受警醒、深受教育。通过深刻反思,深知违规吃喝不是小事,而是关系作风是否清廉的大事,稍有不慎就会由风变腐。作为党员干部,我将以身作则抓好作风建设,以“小”见“大”,以“小”见严,坚决不受“酒桌文化”和“圈子文化”的影响,严守纪律,教育好家人、身边人,不能心存侥幸,要紧绷纪律之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守牢拒腐防变底线。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7

党员干部本应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没有真才实学、不肯踏实苦干,擅长油腔滑调吹嘘拍马的“官油子”却把领导岗位当成“干一行、吃一行”的捷径,归根结底是政绩观的扭曲,角色定位不准,严重缺乏纪法意识,没有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根植于心。党员干部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岗位,热爱工作,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8

“‘官油子’三个字本身是对工作中空喊口号、热衷于作秀造势官员的极大讽刺。这类官员最大的特征就是做人做事‘两张皮’,人前人后、表里不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根本在于价值取向和宗旨意识出了问题,抛弃了做人做官做事的底线。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抓落实,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9

《“官油子”现形记》中的领导干部,当官不是想群众之所想,而是想领导之所想,费尽心思迎合领导的“胃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江湖义气型、有随波逐流型、有“芳香”型、“快餐”型等,为的是在“官场”混得更好。他们的种种行为,断送的不仅是自己的前程,更重要的是愧对党的培养,耽误社会发展,辜负群众的期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10

“官油子”挫伤担当敢为的干部锐气,损伤奋发创业的政治风气,作为要素保障部门干部,决不能做不敢扛事、不愿做事、不能干事的“官油子”。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严格落实“保需求、快审批、提效能、守底线”目标任务,在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工作中,既要敢为、更要善为,既要主动担当,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也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服务大局的同时,坚决守好底线,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11

“片中人”罗应光迷恋开会,上班开会,下班回家也要组织家族成员开会。官员迷恋开会的根源何在?一是特权思想作祟。仿佛不组织一堆人聆听自己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就不认识自己,觉得自己就没有“官威”;二是懒政思想作怪。会已开、任务已安排,做不做、做得好不好那是下级的事情。开会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良好途径和方法,但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会议太多不仅让人疲惫,更是耽误干事的时间。希望我们都能少些会议,多些落实。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12

纵观案中人腐化蜕变的过程,丧失理想信念的“虚无心”、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贪婪心”、口号震天响行动轻飘飘的“作秀心”、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慵懒心”、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狂妄心”是他们走入歧途的思想症结和犯罪根源。扎紧制度的笼子,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治疗腐败现象的重拳猛药,但廉洁从政贵在自觉、重在自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修养更是治本良方。作为刚入职的公职人员,要及时补钙壮骨,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敬畏纪法,敬畏权力,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避免滑入泥潭、走向反面。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13

“先后收受85人贿送的‘小红包’350万元。”“两万元以下红包可以收,大额现金要慎收。”这是警示教育专题片《“官油子”现形记》中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副厅长方雄、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原行长杨小平两名“主角”“捞油”时的“思想理念”及所作所为。

“从小处着手”,自以为“小”便会没事,自以为“小”便没问题。这些,都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先不说量变到质变的问题,“片中人”作为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并非不知道对错,不知晓纪法,在诱惑和利益面前,所谓的“我以为”只不过是自我掩饰、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或是心存侥幸的托辞与借口罢了。正如杨小平自己所说:不能收受红包,心里其实是明白的,但心里也是复杂的、纠结的,但内心的贪欲占了上风,收了也就不怕了,也就没有了对制度和纪法的敬畏,慢慢的就成了习惯。试想,当收受好处、为己谋利、为个人捞取油水成了一名党员干部的习惯,我们还指望他为党和人民做什么呢?!

“贪欲的尽头是毁灭。”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诱惑,党员干部当强化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和纪法意识,慎始慎终慎独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不因为红包“小”而放弃应有的警惕,不因数额小而轻易“笑纳”。我们一定要记住“轿夫与新鞋”的典故,爱惜好自己的“新鞋”,不要踩入违纪违法的泥坑之中,然后变得无所顾忌。要记住“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道理,珍惜名节,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珍惜组织和人民给予的干事创业机会,在感恩和奉献中成就自己的一生。党员干部在敬畏纪法的同时,还要敬畏组织,杨小平“每年定期向纪检部门上缴部分红包,以为这样就可以分散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这种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做法,低估了组织、高看了自己,最终成了被组织放弃、被人民抛弃的人。

“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的一个个红包,就是埋藏在自己仕途和人生道路上的一枚枚定时炸弹,待到引爆之时,就是其仕途和人生前程的毁灭之时。这一点,每一名党员干部当谨记,切莫让“小红包”误了前程、毁了人生。

云南卫视官油子现形记心得体会 篇14

观看了《问“剑”破局》系列警示教育片,让人警醒。作为党员干部,务必要深刻汲取教训,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从严从实要求自己,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敬畏党纪法纪,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守好廉洁自律底线,维护好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