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2024-01-26 13:46:37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

2022新课标将“音乐”归类于艺术课程,相较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音乐学科课程内容从以往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改为了“欣赏”、“表现”、“创造”、“联系”4类艺术实践,新课标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要求,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多方面落实“双减”要求,涵盖作业设计和考试评价等方面,更加强化学科的实践性,推荐情境表演、创编展示、小型歌舞剧表演等形式来呈现教学效果。新课标内容丰富,后续会结合实际的音乐教学不断体会和运用。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2

在音乐新课标解读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加强了艺术学科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融合性和联系性。明确了艺术综合并非综合艺术,要始终把育人目标摆在首位,将育人价值最大化。

2、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了戏曲、曲艺的分量,不仅要育人,还要培育综合性人才,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3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2022年新课标作出说明,并且确定将在今年秋季学期实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认真仔细研读新课标是自己的责任所在,对(2022版)音乐新课标解读如下:

1、坚持以美育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重视艺术体验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木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木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3、突出课程综合

以各艺木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木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4

本次暑期培训活动有幸聆听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继红老师题为《依托学习任务,培育核心素养》和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孙娟老师题为《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研读》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的是两位前辈都强调新课标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相较于之前,更加强化育人导向,对于学生要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新课标给所有音乐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教学行为上、教学角色与新课标同行,深入学习、体会精神,并落实到音乐课堂中,使音乐课真正成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平台。

卢晓进老师的《合唱排练法及实操》干货满满,从挑选学生、合唱培养训练、声音训练技巧到多种方式保护嗓子等内容的分享,让我仿佛拿到了“武功秘籍”,在面对童声合唱训练时多了几分从容。吴迪老师、叶海燕老师关于多媒体音频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的分享,打开了我多媒体教学的新思路。

以上便是我在此次活动中的所获所得所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在践行艺术课程标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次学习,针对音乐教育理念,我要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成为新课标的执行者和建设者。作为一线音乐老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外,更应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次线上讲座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深入学习。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位老师要进行角色互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合作者。义务教育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并注重个性发展。应把学生普遍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是为了培养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生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一节课中怎样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怎样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怎样让学生享受情感审美,这还得靠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我们的专业基本功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要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才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7

暑期教研时间,我与组内老师共同观摩了《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专家讲座,感受颇深。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位老师要进行角色互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合作者。老师要做到把课堂教给学生,其实之前我也尝试过把课堂教给学生,但是会出现很多课堂问题,比如学生纪律不好,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氛围也不太好带动,但是我也在反省,这跟我没有做好引导者有很大关系,我也在改变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一,以“审美”为核心,培养“欣赏力”。通过“欣赏”,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表现形式,感知、理解音乐的体裁与风格等,发展音乐听觉与感知能力,丰富音乐审美体验,深化音乐情感体验,提升美感知识和文化理解素养。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让良好的音乐欣赏力体现在生活中。

第二,以“激趣”为核心,培养“表现力”。兴趣是学习的基石,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小学生是天真烂漫、极富表现欲的,但他们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尽可能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掌握声乐器乐、综合性艺术表演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表现音乐中表达思想和情感,丰富音乐活动经验,提升艺术表现力。第三,以“实践”为核心,培养“创造力”。新课标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将音乐知识和音乐实践相结合,在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学会创造美。学生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即兴表演和音乐编创活动,表达个人想法和创意,提升创意实践素养。第四,以“融合”为核心,培养“理解力”。音乐教学要打破学科壁垒,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姐妹艺术及其他学科加以关联和融合,并在欣赏、表现和创造等实践中结合相关文化,理解音乐的人文

内涵和社会功能,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

与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相比,2022版新课标更重视综合,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艺术课程标准”,新课标以美术与音乐为主线,增加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形成了更加综合的学校美育课程框架。突显了“加强融合、注重关联、协同育人”的功能导向。这种变化与2018年提出的“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将是未来每一位教师的必备技能。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不仅要认清艺术课程多元融合、学生美育均衡发展的大趋势,还应当顺应时势加强学习,积极迎接这一新的挑战。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2022版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能够看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教育方针,国家都在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之于孩子,不仅是个体与家庭的选择,更是国家教育和发展层面的战略!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8

2022年4月2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颁布,7月18日在工作室的组织下我们跟随邱怡老师展开了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本次聆听了邱怡老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教学方法》,让我又有了新的体会:新课标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音乐教学目标重在关注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聚焦课程核心素养,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思索如何利用听、唱、动、演的结合,给孩子提供空间和资源,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讲座中,邱怡老师重点为我们阐述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教学方法,明确音乐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旋律感,并且指导我们可以从音高感、节奏感、结构感来培养学生的旋律感。邱老师引用大量课堂实例:如利用《小动物联欢会》这首歌谣以唱歌词、打拍子等方式进行节奏感培养;而《小花雀》一课,授课老师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吹奏长笛与学生一唱一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我今天上学啦》课堂上,教师通过音乐律动和肢体动作的变化,初步培育学生对歌曲结构的感知。一系列课堂实例的展示,让我们直观明了,对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迹可循。

邱怡老师的讲座使我获益,结合近期录制的微课《瑶山乐》,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在教学《瑶山乐》一课时,我聚焦本节课所涉及的民族风俗及特色,去深入发现本节课的育人价值,并以此进行教学设计:我先用律动:“XXX|XXX|”导入,并顺势观看一段瑶族舞蹈,根据音乐用“XXX|XXX|”试着为这段舞蹈加上声势律动,之后介绍表演者手持的乐器是瑶族特有的长鼓,他们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的日子表演,而且长鼓舞也在2008年6月7日被列入世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为祖国骄傲,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爱国教育,增强学生中华民族自信心与光荣感,怀着倍感喜悦的心情进入歌曲《瑶山乐》的学习。在学会歌唱《瑶山乐》后我请学生们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根据“1。铃鼓:X0|X0|2。三角铁:X—|X—|3。双响筒:XXX|XXX|”随音乐一起敲击伴奏。本节课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也是实施新课标中强化实践性,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要求。

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自身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强化素养育人的意识,提升新课标的转化能力,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为打造有质量的音乐课而不懈努力!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9

作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特长,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更深层的去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读了《2022年音乐课程标准》,我感受颇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我觉得这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轻松、民主、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乐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继而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后,结合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谈几点感想:

一、教学目的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鼓动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基本理念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化。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

三、学习过程

新课标十分强调学习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学生,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究,从而使他们充分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因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应该更至地关注人的更本质的东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情境、创造氛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探究,要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提倡学科综合

教学的综合包括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舞蹈、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的综合:“综合”相对应的是“单一”,而单一其实对人格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所以,综合其实最终解决的是人格方面的完整,就是不要使人格片断化。如果大家能把握好音乐学科内的综合、学习领域内的综合,以及音乐跟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社会生活的综合四个方面,我想综合就能够做得非常好。

总之,通过学习,我对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理念,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0

聆听了浙江省音乐教研员杜宏斌老师的专题讲座《聚焦核心素养,凸显美育功能——艺术课程标准“音乐”学科标准解读》,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是何其的幸运,能第一时间听到杜老师这么干货满满的讲座,体悟到新课标中一字一句的斟酌过程,是如何严谨得当。

作为一线音乐老师,我们将作何改变和调整呢?首先,我认为要把自己定义成为一个“学习者”。因为与2011年的音乐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是把音乐和姊妹艺术统一归类于艺术课程,由此可见,新课标更为重视综合性。我们音乐老师要走进新课标,必须要有先进的、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在掌握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上,还要积极学习和实际运用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要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我们不能再比喻自己为“一桶水”,而应当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其次,音乐学科课程内容从以往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改为了“欣赏”、“表现”、“创造”、“联系”4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杜老师指出,新课标就是以任务式形式来整合,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这就对我们一线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要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注重的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应该是学生学到了多少。通过一系列整合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来达成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和育人目标。

最后,我认为不论是2011的课标,还是2022年的新课标;不论是单一的学习内容,还是多维的学习内容整合,音乐课堂上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始终不会改变。在小学高段学生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他们下载过许多的音乐歌曲,买过许多的音乐书籍,随口就能哼唱几首流行歌曲,但有不少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因为我们的音乐教育离生活太远了。而新课标就有一种更开放的态势,强调应用和生活,在学习任务中设置“发现身边的音乐”“探究生活中的音乐”,这就是以生为本,把音乐教学内容向生活真实化转换。

总之,新课标还有很多的转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且努力实践,但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让我们与新课标一路同行……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非常荣幸学习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杜宏斌老师的专题讲座:《聚焦核心素养凸显美育功能》——2022艺术课程标准音乐学科标准解读。从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到2022版新课标的编写与解析,杜老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着老师们深入思考新课标编写背后的内在深意,让我们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找到了更好的方向和目标。

在今天的讲座中,让我最有触动的是2022版新课标中对音乐学段设置的重新构建。在杜老师生动有趣的解读中,我们发现,2022版音乐新课标强化了音乐学段之间的衔接,更关注学生发展的真实需求。从低阶至高阶,认知规律、情感需求、社会交往等方面,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其学段内容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持续性发展”,表述更为具体,并在“课程实施”模块附以“学业质量描述”,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较强,使得音乐教学更有规范性。

新课标的“学段”改革,再次更新了教育的方向,凸显了教育的本质。“学上→学好→学优→学精”阶梯式地见证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它更像无形的钥匙重新开启了我们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培养怎么样的人”的思考。教育是没有终点的,而我们最终要带学生到达的“彼岸”又是哪里呢?是某一节音乐课?是某个知识要点?或是某个音乐作品?在杜老师耐心的解读中,让我们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思考……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思维逻辑“从点,到面,再整体”,而这种逻辑用辩证的方法来看或许只是一种相对的思考模式。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具有瞻高远嘱的眼光,尝试倒着“规划”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应该非常明确“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也就是先找到那个“整体”,再到“面,我们怎么去实施”,最后具体到“点,课堂中我该如何操作”。“没有目标的努力,就象在黑暗中远征”,将音乐课堂上有限的音乐“感悟”内化为自生对音乐的理解,有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反思和批判音乐的能力,才是我们育人最终的目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主动“吸收与生成”,架构起他们与音乐之间的通感联系;明确学段目标,优化课程,将音乐学习内容合理整合;以主题式,阶梯式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丰富、健康审美的情趣的养成。

2022版新课标的重启与更新将是艺术教育的一次重要蜕变,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思考模式,为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2

小学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