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2024-02-27 23:08:01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1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XX号)、XX市XX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XX教普〔20XX〕XX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体质健康,是指人体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能动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良好状态。

1、学校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保证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确保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学校根据病残、体弱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保健活动和康复锻炼。

2、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制度,制定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每天分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根据学校现状,研究小场地体育课如何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4、学校每年召开运动会,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每年召开一次冬季小三项比赛活动。

5、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宣传,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健康营养的膳食,督促或带领学生每日在家坚持体育锻炼半小时。

6、学校制定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的管理维护制度,并由专人负贵管理。学校根据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体育由专职体育教师授课、组织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及体育竞赛等活动。

7、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练习,并以室外活动为主。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8、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确保测试成绩真实和准确,力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

9、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测试时,落实安全保护措施。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2

学校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1-5年级每周安排5课时体育课。

2、学校认真制定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方案,按要求安排每天9:56——10:26学生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且根据天气情况体育组落实好室内和室外活动的内容。

3、如若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在下午课后或在回家体育作业内组织、安排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4、卫生室落实监测机制每学期定期和随机的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随时监控全体学生的视力状况。

5、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与下午第二节课下课,学生各做一次眼保健操,任课老师要做好管理、提醒和纠错,确保学生眼保健操的质量。

6、课间休息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或放松,并提醒学生在窗外和室外眺望远方。

7、学校每年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确保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达到95%以上的合格率和50%左右的优良率,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认真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五项管理中的学生体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的通知》(X教督函〔20XX〕XX号)》要求,确保学校学生有效达到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班利用朝会、午会、班队会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技、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四课时;3—6年级每周四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学生大课间安排分区域分散活动,负责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校外4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中午12:20—12:50,1:30—1:55是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锻炼质量。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校组织开展田径运动会、班级足球联赛、趣味游戏比赛等,达到以学定教、以赛促练。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技、健康知识、体质监测相结合的考察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技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并完善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制度。作文 WwW.ZuOwENbA.NeT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强化家校联系。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畅通家长反应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校通过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课。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体育教师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学校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五、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六、健全责任机制。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5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X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晨跑、大课间绳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我校的晨跑制度,每天早晨15分钟晨跑大课间15分钟绳操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QQ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开设篮球、足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

评价考核体系,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中小学部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6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XX]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望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加强课程管理

1、开足开齐课程。1—2年级每周安排4课时,3—6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严禁随意挤占和取消体育课,体育教师因故请假,原则上以调课为主。

2、配足体育教师。确保每个班级的体育课由专职教师担任,保证课程落实到位。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照教学计划正常、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管理到位,不做“放羊式”教学,确保教学质量。正常教学日要求在户外上课,雨天可在室内体育馆,也可在教室内,但教学内容不能偏离。

4、重视教师考核。教导处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五认真”进行考核;对有问题的教师进行谈话,情节严重的,学校要进行相应处罚。

二、确保体育活动时间

1、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上午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下午第三节课后安排室外足球韵律操,确保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雨天在教室内做肩颈眼部室内操,分低段和中高段。

2、丰富大课间操内容。上午的大课间操安排做操+活动,即学生做一套广播操,然后各班根据体育办安排的阳光活动分段项目分地点分项目进行活动,有正副班主任管理。每个班级每天的项目都不同,有跳绳、踢毽子、足球运球、足球绕杆、踏实过河等。冬季改为做一套广播操和长跑。下午第三节课后的足球韵律操,是为了全力打造足球特色学校,让学生们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吸引全体学生投身到足球运动中来。

3、珍惜课间十分钟。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适量活动或放松。

4、落实巡视制度。值周教师、值日行政要加强巡视力度,同时发挥值周班的小海豚志愿者共同都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确保时间段的体育活动落实到位。

三、重视近视眼防控

1、落实眼保健操时间。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由值周班级和大队部成员检查落实情况。

2、建立视力状况监测机制。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近视率下降指标要求1%。

3、严格控制作业量,落实学校睡眠管理制度、手机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关爱学生,关心学生健康。

4、通过会议宣讲统一思想,使教师思想上重视近视眼防控。通过国旗下讲话、小主人广播、课堂教学渗透等方式,教育学生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教给学生正确卫生的用眼方法。通过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钉钉群等加强近视眼防控的宣传,使家长与学校在学生近视眼防控上形成全力。

四、落实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1、建立并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学校每年11月份组织体质达标运动会。体育教师平时做好任教班级学生的体质达标项目的指导和训练,并记录在册。

2、建立并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由教导处牵头,对学生记录在册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抽测复核,对差异较大的要求立即整改,并接受教育局的督查。

3、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并建档。

4、建立奖励机制。班级:对合格率达97%及以上班级奖励100元,优秀率达50%及以上班级奖励100元。学生个人:成绩达到优秀者发喜报。

五、建立监督机制

1、公示体育活动安排时间。学校在宣传窗公示体育活动安排情况,公示市教育局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2、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定期召开学校家校理事会会议,接受家长的监督;每学期期末学校组织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了解体质管理落实情况。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7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生体质管理制度》如下:

一、学校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建设学校体育场地,配备体育设备、器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每年召开学“校长杯”足球赛、篮球赛等,利用“快乐星期五”适时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

三、积极组织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及体育竞赛等活动,组建各种学生体育社团,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培养体育竞技人才。

四、每天保证学生体育锻炼1小时时间。争取让学生能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尽量减少近视率和肥胖率的发生比率。

五、适时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家长有义务监督孩子在家好好锻炼,保证质量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学校定期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六、学校严格按照课时计划开足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学校无特殊情况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

七、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八、抓好体育工作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实践操作,现场展示、现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耐力、体能方面的监测,结果作为评价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同时将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情况告知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学生视力监测机制。

九、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建立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急机制,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体质健康,是指人体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能动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良好状态。

第三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

第四条:对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由学校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体育活动

第五条:按照国家或规定的标准,建设体育场地,配备体育设备、器材。制定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的管理维护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将体育场地挪作他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

第六条: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向学生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七条:学校每年召开运动会,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

第八条:学校在核定的教师编制数量内,根据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应当由专职体育教师授课。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及体育竞赛等活动的,计入教学工作量。

第九条: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应当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练习,并以室外活动为主。

第十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保证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确保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学校根据病残、体弱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保健活动和康复锻炼。

第十一条: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鼓励开展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制定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

第十二条: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制定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每天上午安排一次不少于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执行国家体育教学标准,保证体育活动质量,确保每个学生有足够活动时间。

第十三条: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确保测试成绩真实和准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

第十四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测试时,应当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急机制,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按规定办理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鼓励学生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9

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素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和广大的学生以及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及各班主任

(三)测试项目

一、二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三、四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50米x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

(四)主要工作

1、首先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以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其次,向班主任和学生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介绍体质测试的内容、方法。

3、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大力推选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4、最后,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师的有效指导,学校的高度重视,安排学生集中进行分组测试,并进行成绩的统计和上报。

(五)测试办法

1、测试安排:测试老师提早15分钟签到并布置好测试场地。学生按时到指定场地详见测试时间安排表。

2、数据登入:各班老师和测试引领员将学生按表格上的顺序排好队伍后带领学生到各项测试处,班主任和辅导员分工:一人负责带领本班同学按测试时间顺序安排参加测试,一人协助测试员填写成绩。在测试的空隙时间里,班主任和辅导员将本班数据及时交给负责老师输入到本班的测试表内。

3、具体项目场地安排

坐位体前屈:操场

肺活量:各班教室

身高体重:各班教室

1分钟仰卧起坐:操场雨天:各班走廊及过道

50米、50米x8往返跑:操场雨天暂停

1分钟跳绳场地:篮球场雨天:各班走廊及过道

4、请严格遵守测试时间表。

(六)实施步骤

1、九月初向学生介绍体质测试的内容、标准以及测试的方法。布置增强体质的辅助练习手段,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我锻炼。

2、从九月中下旬开始,利用体育课上的素质练习时间,加强此方面内容的练习,为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奠定基础。

3、九月下旬对学生进行测试。

4、十一月份对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测试数据。

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统计与分析监测数据;公布监测结果,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

(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应坚持科学、统一、系统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取样客观、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三)教导处负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学校总务处协同体育组、共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四)我校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五)体质健康测试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规定。

(六)我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实行统一公布制度。

(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由教导处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布后,各班级可以公布本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八)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属保密资料。学校各科室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经学校同意,不得向任何个人提供监测数据和资料。

(九)经学校批准,有关科室在遵守保管、保密制度的情况下,可无偿使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和资料。

(十)学校学生可以通过监测结果公告和监测报告等获取有关信息。

三、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加强对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

(二)学校卫生档案有卫生保健老师负责管理、保存,并不断改善保管条件,使之完整、准确、及时。

(三)对于上报的报表,认真填写,规范正确,并留底存档,以便随时查阅和总结分析。

(四)认真填写学生健康卡和预防健康卡,做到一人一卡,一年一卡,并将学生体质告知家长。

(五)认真记录学校预防和控制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便于进一步进行健康指导。

(六)要积累各种体育卫生档案,如基础工作资料、健康监测资料、学生疾病防治资料、学校卫生监督资料、学校健康教育资料、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学校卫生保健专题资料等。

(七)各种体质健康资料要统一装订成册,整洁美观。

四、学生体质提升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结合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扎实做好我校体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生体质提升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XXX、校长为组长第一责任人,分管主任XXX、主任为副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各班级分别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课任老师为副组长,班干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

(二)活动时间

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逐步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三)活动场地

操场:跑道东边是一年级;西边是四年级;北边是五、六年级;南边是二、三年级。

(四)训练项目

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要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如坐位体前屈、跳绳、50米跑、仰卧起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选项课和训练队),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学会一项体育技能;坚持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意识培养与健康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原则。

(五)训练量

仰卧起坐每人不低于50次

一、二年级每天跳绳300次以上。

三、四年级每天跳绳400次以上。

五、六年级每天跳绳500次以上。

必练项目练完以后,各班根据训练情况,可自选下列项目练习。如:踢毽子、25米*8折返跑、投沙包、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具体组织班级活动,体育教师指导,体育委员具体负责落实。

2、每个班级根据学生数多少,分成若干组每组不超过10人,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落实登记。

3、每一位小学生必备一根跳绳。

4、保障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按要求完成训练任务,对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训练的学生要登记造册如事假、病假、女生例假、天气情况等原因。

5、建设“一生一档”系统。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七)安全措施

1、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或残疾的学生,不要求参加活动,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活动或休息。

2、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从小到大,合理按排。

3、每次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放松练习,以便能更好地恢复体能。

4、各班在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管理,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八)奖惩办法

学校将对工作实施进行督导评估,对达到指标要求的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典型引导,带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全面展开。

1、学校体育组每月定期进行各班训练情况。

2、每学期学校组织分年级跳绳比赛、立定跳远高年级组等比赛。

3、学校每年9—10月组织一次全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检测,以此成绩上报国家体质检测平台。

五、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管理制度

广播操、眼保健操、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特做如下要求:

1、坚持每天两次绳操,两次眼保健操制度。

2、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坚持晴天室外操,雨天室内操。班主任老师跟班,负责班级管理。

3、要求课间操各班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准确、优美,姿态正确规范,态度认真严肃,并组织学生检查,教师抽查。

4、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器材、经费、教师五保证,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5、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判素质的全面提高。

6、学校坚持每月组织一次体育比赛项目,参与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90%。

7、成立校级跳绳队、田径队、足球队、排球队、美术队、合唱队等课外文体活动小组,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

8、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9、学校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落实此项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学期末与教师奖惩挂钩,与教师学年度考评挂钩,与教师评优选先挂钩。

10、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落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浓厚的体育活动氛围。让这种氛围同时辐射到每一个家庭,让每个家庭都来关注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意识到体育健康的重要性而更加支持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大课间检查评比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为了进一步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我校大课间活动质量,展现良好的师生风貌,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特此对学校各年级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

1、时间

每周随机抽取两天的时间

2、评比成员组

学生组:(三、四、五、六年级体育委员)

3、评比内容及设奖

①出退操、站队;②跑操;③绳操;④队列队形;⑤班主任参与情况(如当天该班教师因个人事由不能参与,须评比前向评比组请假,当次考评结束均以打分为准,请各位老师知悉)每天评验1-6年级,用打分表打分,一周一公布。

4、课间操评比要求

①快:下课铃响后,要迅速离开教室,并有秩序地走下楼梯,不要拥挤、推搡,以免发生踩踏事故。离开教学楼后,站队跑步来到大操场,按指定地点站好,耐心等待音乐响起。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②静:从教室到操场的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到操场后,要保持安静,不做追跑打闹、扎堆聊天等与大课间无关的事。从课间操开始到宣布解散,要按照要求进行,不得随便讲话。

③齐:按时出勤,不无故不参加课间操,人数要到齐。按要求排队,队列要整齐。按要求着装,服装要整齐。做操时,不东张西望,动作要整齐。

④准:要听从领操音乐和老师的口令,准确领会、动作到位。做操时,动作要有力、合拍,姿势准确。

5、课间操扣评分细则下列5项,各项2分

①出操:要求快、静、齐:对出操超出出操时间的班级、以及出操人数不齐,出操没有教师带的班级,扣除分数0。1分。退操:没有按先后顺序退场,没有教师随同等的扣0。1分,没有按照要求原地踏步走热身的扣0。1分/人。(大面积扣完2分)

②跑操:要求跑操流畅无停顿,队形整齐一致:跑操前没有按照音乐进行原地踏步走的、跑步过程中队形不整齐推挤、打闹、聊天的、跑完圈数停下来没有进行原地小跑的扣0。1分/人。(大面积扣完2分)

③队列:要求队伍整齐,横、纵看一条线;出退操、跑操完集合等要求两人一排,两路纵队整齐一致,违者扣0。1分/人(大面积扣完2分)

④做操:要求动作规范整齐、体现精气神、刚柔得当:做绳操动作不正确,没有根据音乐节奏做操、动作不规范,扣0。1分/人,师生不做操的扣0。2分/人。(大面积扣完2分)

⑤纪律:要求班级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标准:跑操过程中前后必须有教师随跑,且教师按要求在队伍正中位置带跑、位置不正确或缺教师扣0。1分/人,做操时,师生须同时做操。讲话,嬉闹及做其它与课间操无关的事情扣0。1分/人。(大面积扣完2分)

六、眼保健操制度

眼保健操可以有效缓解眼疾疲劳、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同时也是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发生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保证眼保健操质量,我校制定了眼保健操制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眼保健操制度与考核细则。切实将近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一)科学安排眼保健操时间,每天保证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时间:上午:10:50——10:55,下午:4:50——4:55;

(二)眼保健操的音乐设置自动播放。禁止以任何理由占用眼保健操时间。

(三)在做眼保健操前,学生要将手洗干净,或用湿巾将手擦净,以免手上的细菌病毒污染眼睛,造成结膜炎或角膜炎。

(四)为保证眼保健操质量,学生做眼保健操时,班主任必须负责监督管理,并在眼操开始前到达班级维持纪律,眼保健操期间,随时纠正不正确姿势。

(五)眼保健操时间任课教师不得拖堂讲课,以免影响学生做眼保健操。集中上课、体育课及实验课的班级,学生可在当时堂课所在的教室、体育课集合地点做眼保健操,其眼保健操的监督管理工作均由该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眼保健操的伴奏音乐响起后,要保持安静,不得在教室说笑、打闹、走动、做作业及外出教室。保证坐姿正确,按压穴位准确有力度。若发现有人不做操则视为旷操,按班级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并纳入班主任考核。

(六)建立眼保健操检查评比制度。政教处每天检查各班眼保健操质量,每周公布一次检查评比结果。

(七)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眼保健操,确实保证眼保健操质量。下课时间督促学生多运动,多向远处眺望,多转动眼球,来缓解睫状肌疲劳,防止近视发生。

(八)眼保健操考核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范畴,并与班级评先选优、教师考核挂钩。

(九)督促检查措施:

采用班级体育委员自查、政教处检查、学校领导抽查的三级检查制度。

1。体育委员自查:体育委员是班级眼保健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负责将本班眼保健操旷操学生和未做操的学生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2。政教处检查:学校要制定《眼保健操检查登记表》,眼保健操检查员按此表登记旷操学生和未做操的学生人数以及姿势是否准确到位等。

3。学校领导抽查:按《眼保健操检查登记表》登记旷操学生和未做操的学生人数,姿势是否准确到位,教室内有无任课教师等,抽查结果交政教处存档核查。

(十)学校每学期要对负责组织眼保健操的体育委员进行培训,体育委员要对本班学生进行培训,保证眼保健操质量。

七、学生视力检测

(一)制度

学生视力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保护和提高学生的视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落实教育部颁发的“防近视”工作方案,切实控制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为使视力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学校、家庭三结合,共同预防近视的目的,特制定制度如下:

1、由班主任组织,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进行视力测试。要求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维持秩序,并及时填写每个学生的测试结果。

2、测试时,每测完一个学生就要及时把该生的测试结果填写在视力测试情况记录表上,做为学校健康教育的存档资料。期末学校进行检查。

3、每次测试后要与上次的测试结果做一次对比,对视力下降的学生,发给该生家长反馈信息表,由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近视的发展,逐步提高视力。

(二)学生近视干预方案

通过一年来四次学生的近视测试,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学生的近视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生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比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太久,做眼睛保健操的手法不正确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根据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的安排,确定“预防小学生近视”为我校本学年度小学生常见病防治中的工作重点,特制定干预方案:

1、工作目标

改善学校环境和管理方式,增强学生用眼健康意识和眼保健行为,通过家校联合,一年后我校学生有关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家长和教师有关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100%以上;抽查学生坐姿正确率达到100%以上,学生眼保健操正确操作率达到100%以上,学生视力低下新发率控制在5%以下。

2、实施时间20XX年7月至2022年6月。

3、干预措施

(1)改善教学设施,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①保证每个教室内光线充足,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三次检查日光照明灯的照明情况,对坏的及时更换。

②每个教室采用不反光的黑板,要求老师的书写板书要有条理,字迹工整,字体大小要合适。

③检查桌椅板凳高度,检测前排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度。

④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方式为两边与中间对换。

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一个视力表,并划出标准5米线,以方便学生随时检查自己的视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保证学生眼睛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①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②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

③对家庭作业进行适当调整,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到6年级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从而可以减轻学生的用眼负担。

(3)定期向学生讲解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意义,并且做好监督工作。

(4)继续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搞好一学期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对查出视力下降的学生,通知家长的同时,要及时和该学生进行谈话,共同找出视力下降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纠正。

(5)新学期为增加班主任和学生对预防近视的积极性,规定开展无近视班级竞赛活动,对做的好的班级给予奖励。

(6)教育孩子看电视距离和时间要适当,根据调查发现由于过度看电视和电脑导致的近视其发展速度和近视程度比学习引发的近视还要严重。

(7)各种形式宣传小学生预防近视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有一尺远。

②看书、写字四十分钟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

③每天做眼保健操时找准穴位。

④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着头或身子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三)视力筛查

1、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协助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做好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工作,视力每学期筛查两次。

2、体检中对有疑问的检查结果应进行复查,以明确诊断。

3、按照《学校卫生档案》的要求,根据形态测量指标做好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评估。

4、采用《学校体检结果通知书》的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反馈其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以及发现疾病情况的信息,有利于提高保健意识和疾病矫治。

5、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学生常见病进行在校矫治。结合学生健康状况及其主要病患,找出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环境因素,提出改正措施,给予学生针对性的保健指导。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10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学生健康发展新格局,加强对学生体质的管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学生体质管理的规定》。

一。上好体育课程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二。开展体育运动

全面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阳光运动不少于1小时。要求每个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

学校每学年举办两次综合性运动会,并举行“校长杯”足球赛等单项运动会。

三。综合防控近视

规范落实眼保操的同时,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四。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做好健康监测

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

六。加强健康教育

有计划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11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我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我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现学校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六年级每周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我校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学生上下午平均3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上午活动为先集体口令、队列练习,然后做小学生广播体操,下午活动为先集体口令、队列练习,然后做足球操,以及按照活动按照表的活动在规定场地进行班级特色足球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校学生处督促检查。同时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我校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例如一年级学生要学会跳绳,三年级学生要学会仰卧起坐;开设多种体育社团活动,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啦啦操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体育社团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如运动会、冬季锻炼比赛、广播操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所有老师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学校每年为学生安排体检工作,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出数据上报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办法,从软硬件配备、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工作考评等各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落实数据上报工作,做到层层有人管,层层抓落实。在规定时间因故不参加测试者,体制健康指标测试当年的成绩按不及格处理,下学期进行补测,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的学生,需在规定补测时间内进行。

七、健全责任机制

学校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八、强化检查评估

学校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体育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12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我校实际,规定如下:

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观看和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等学校体育活动,从而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四五年级每周3课时,学校无特殊情况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

三、体育活动时间有保障。

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及当天没有体育课时锻炼1小时制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构建完善的竞赛体系。

五、抓好体育工作评价。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实践操作,现场展示、现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耐力、体能方面的监测,结合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作为评价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同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学生视力监测机制。

六、做好体质健康测试。

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每年组织1次健康查体,并建立真实、详细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七、重视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学校每天安排2次眼保健操,老师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姿势,经常调整学生座位,配置高标准的照明设施,不断加强近视防控宣传力度。医疗机构一年2次入校检查学生视力,学校自查2次,为每个学生建立视力档案,为全校学生提供防近视指导。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视力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合理膳食,多参加户外活动,经常到医疗机构检测视力,早发现,早治疗。

八、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在实施《标准》时,要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应急预案,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提出安全要求。测试前要检查和了解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对生病学生实行缓测或免测。坚决杜绝平时不锻炼,测试时搞突击的现象,谨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13

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让健康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

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广播体操、特色操,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二、构建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和学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会两项日常体育锻炼的技能;坚持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意识培养与健康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在某一方面形成稳定的爱好,实现“全面+特长”的发展目标。

三、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

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比赛,包括:田径、趣味运动会等为主的比赛项目。并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完善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工作,切实提高运动队建设的保障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管理,构建符合教育和体育规律的我校学生竞技体育培养体系。以循序渐进作为重要策略。逐步稳健推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制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公告制度。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任监测站负责人,配备专业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各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突出重点

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2024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篇14

为规范学校体质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

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全校教师要提高对体质健康的认识,加强宣传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等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让社会、学校、家长和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防止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条

明确体育活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与健康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时。其他学科不得挤占体育与健康课。

第三条

确保1小时大课间,精心组织“两操”。每天上午9:50—10:20

开展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共计30分钟,下午15:30—16:00开展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活动,共计30分钟,上午和下午共1小时。任何教师不得占用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确保大课间有实效,增强学生体质。

第四条

体育与健康教师要认真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第五条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涵盖全校性校运会、广播体操等大型活动。

第六条

开展体育活动兴趣班,体育组要根据学生爱好和特长开展相应的体育兴趣班,丰富学生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体质。

第七条

积极开展体质健康测试,体育组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时要有方案、有预案、有安全保障,确保测试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对请假暂时不能监测的学生给予补测,对因身体原因不能监测的,要出具医院证明或残疾证明。

测试要向家长进行反馈,积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任何人不得干预体质监测过程和结果。

第九条

要加大宣传,利用“致家长一封信”或家长会的形式加大体质管理宣传,引导家长正确认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

第十条

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等职能部门要要加

强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体育课,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教师,责令整改。有家长反映违背本制度,并造成社会舆论影响的教师取消评优评模、晋级晋岗资格。

第十一条

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