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总结内容页

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2024-04-17 16:40:54 工作总结 打开翻译

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1

学校对新人教师的培训也就结束了,我也是此次培训的教师新人其中一员。在这次的培训中,我学到很多对教师教训的经验,也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更深厚的理解。如此就来为这次的培训做我个人的总结:

在这次的培训里,培训老师所讲的内容真的是让人受益很多。在还没有进行培训的时候,我觉得教学很简单,只要上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了。可是培训所讲的,却有大不同。他上去给我们讲了一课,让我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老师讲课是不会以自己为主的,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是教学的主体,除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甚至是他们的品德。课堂不是你学我教这样的简单,是需要有互动的,尤其是学生的参与性一定要强,不然就无法知道学生们学当场所学习的东西有多少的吸收。

再有一个就是,培训老师讲到为学生布置作业的问题。老师说一定是适当,不是过多。过多是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的,所以适当的作业就行了,既能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也能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老师这样一讲,我就想到自己做学生那会,确实如此,真是受教了。原来作业并不是多就可以的,我差点就踏上与很多老师一样的教师路了。

此次的培训,我们还有学习到注重学生心理问题。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学生会产生一些厌学情绪,那作为老师就一定要及时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异样,才不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路上迷失方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也是作为教师要去做的,也是职责所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学习才会好,也更加能促成他们成长成才。老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去交流。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和学才会更融洽。

总结这次培训,就是上课以学生为主、布置作业适量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出发,充分的为学生着想。本次培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让我对自己之后的教学提升了很大的信心,我相信自己可以适应这个职业,真正的去做一个好老师。现在虽然是个新老师,但是在慢慢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的。

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2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20xx第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在“__大”精神鼓舞下,在市教育局、市团委和德育教研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加之全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把本学期的德育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继续发扬我乡德育工作优势,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构筑我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1、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

我们要求各校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从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初中加强了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活动,通过座谈写观后感为载体,活化教育内容,深化教育主题。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寓以其中。

3、通过多种形式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学生严格恪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了使这一教育得到深入发展,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公德杯主题班会活动,在9节参赛课中,有1节获市级奖,有3节获乡级奖,有7篇课案设计被评为市级优秀。

4、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校每月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通过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乐民贾玉萃、富志韩建丽等教师的教案,无论从组织教学内容,还是版画的设计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5、抓好各校的班、团、队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好各种活动。九月份全乡开展了以《我亲爱的老师》为主题的演讲会。十月份开展了《我爱中华》的演唱会,全乡师生共同登台演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使师生的关系更近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了。

6、本学期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要以美化、香化后期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7、在课堂教学中树立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教育办要求全乡教师共同参与“新世纪我能行”的活动。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只有教师先行,学生才能行的意识”在体验教育中做好“小主人”的指导者,并结合在各项教学中,同学们从实践体验中明白了平日厌烦了的说教的道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今后设想

(1)统一认识。师对德育工作重要行的认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每一位教师必须先教学生做人,为学生做出榜样,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2)强化实践。德育工作只有通过师生主动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3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言而喻,学校德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理应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智慧的同时,愉悦地体验“内心的旅行。

一、学校德育缺乏生命力成因探源

现代学校德育应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价值,激发学生生命力的涌动,促进学生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地发展。然而,当我们静下来冷静审视学校德育的现状,却发现当前学校德育陷入尴尬的境地,探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主体异化——教师越位包办

德育的真正主体是学生。但是现实德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动体,而非生命体和道德的构建主体,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越俎代包”,使自己异化为德育的主体。如德育工作目标由教师一厢情愿制定,蜕变成完人式标准要求;德育活动的形式、过程是教师事先演练多次的“现场”表演,德育成了过场作秀,难以收到理想效果,于是,学生由德育主人边缘化为局外人,德育由生命成长的必需演变为令人生厌的强加要求。

2、内容异化——教学脱离实际

德育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生活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德育与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就决定了学生发展的结果。但是,以往的德育存在脱离人的发展、脱离现实生活等弊端,向人宣讲的只是抽象概念、空洞道理,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高要求,规定人去遵守的也是一大堆有悖身心发展的规训,以致德育内容孤立封闭,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无法达成预定目标。

3、过程异化——说教代替体验

常常听教师这样抱怨:“我苦口婆心地讲了,你怎么就不听进去?”做教师的委屈溢于言表。殊不知,完整德育过程本该是受教育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有机结合,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德育重说教,请体验;重灌输,轻交流;重认知,轻实践,才使得德育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缺少应有的活力和效果。工具理性主义使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水”,始终徘徊在效益的低谷,寻找如何创造性破解这一难题的“良药妙方”成了德育研究的新课题。

二、以教育生态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因此,以新理念为引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生命发展需要出发,创新德育的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德育大厦,让道德生活充满活力,应该成为德育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1、理念创新——建构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学校德育观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是对德育规范的记忆和德育知识的获得。引导人们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生命的境界,是更高价值德育追求。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师生获得富足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生态视角审视学校德育,就会发现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基于上述认知,形成新型的生态学校德育观,有益于德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2、内容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德育内涵

德育内容是德育的核心,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只有符合时代要求,针对学生需要,不断拓展学校德育内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为从“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德育内容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载体创新——让德育微笑浸润人心

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德育形式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只有创新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德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中,感悟德育的要求,接受思想的启迪,最终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德育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巨大引导和提升作用。

4、评价创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德育评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改革创新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制度,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具体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1)是评价要强调过程化和多元化。在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是优秀与否的唯一依据,更应注重学生成长中的收获、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发展潜力,把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品质与素养、实践与探究、科技与创新、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五方面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做出贴切的综合评价。比如,在我们实施的“学生成长档案”举措中,“成长足迹”栏帮助学生明确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学段目标,并记录各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而“收获园”栏则记录下学生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除了获奖证书,更多地是反映了学生成长的作品样本。

(2)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构筑包括学生自己、家长、教师、同伴(同学)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励、促进的作用。如开展“我眼中的自己”评价活动,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得出自我的总体评价,能体现学生对自己的德育行为拥有的自主发言权;而“心灵留声”活动则由“老师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同伴眼中的我”三部分构成,由教师、家长、同伴分别做出评价。通过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能使每个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总之,德育是一项博大精深而富有艺术的阳光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和智慧去经营,以新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凸显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张扬生命之力,焕发生命之美,快乐地生活、学习,享受成长的喜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