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1
为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XX年11月15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以“家校共育,再启美愿”家庭教育讲座活动。
讲座中,一年级X老师就《怎样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进行了讲座,把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通俗易懂的介绍给家长;二年级李老师就《让孩子在好习惯中健康成长》进行了讲座,并利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帮助家长分析,如何鼓励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爱上学习、学会学习等;三年级X老师就《帮助孩子学会学习》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把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通俗易懂的介绍给家长,家长们个个聚精会神,不住点头。讲到精彩时家长们还报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X老师指导方法的认可。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老师们不仅有理论方法指导,还有接地气的案例交流,给家长朋友传送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
同时在高年级的讲座中,四年级XXX老师就《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案例分析、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引领家长深刻领会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情趣盎然;五年级XXX老师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进行讲解,张老师讲课严谨有序,层次分明,让家长了解到敏感期的重要性;六年级XXX老师就《如何让孩子拥有感恩之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要做一名真正的观察者和欣赏者,培养良好习惯受益一生。家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科学的家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在期中测试分析环节,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就试卷、答题情况等方面做了简单分析,介绍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如何注意安全等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们积极发言,他们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真实地交流学习、家教方面的经验,使与会的家长收益良多。最后,各班进行了教师与家长互动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会议中途,还从每班家长中抽选10人参加“家长评教”活动,让家长如实、公正地填写“家长测评表”评定学校教育和本次家长会的有效性。
本次活动不仅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而且融洽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今后学校会搭建更多的平台,做好传播的纽带,为家长们服务,为孩子们的明天共同努力!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2
这几年来,市教体局把体教融合、家校共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几项工作摆在非常突出和重要的位置,高位推动,科学指导,精准发力,使我市中小学体教融合、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工作快速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全市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我校家校共育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我们把家长委员会当成学校的“政协委员会”来重视,通过把好三个关口来保证家委会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精心遴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家长作为家委会成员,把好入口关;二是要求每个家委会成员每学期必须提一条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或建议,把好履职关;三是适时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有关会议,把好民主关。我们这些做法让家长代表“参政”有平台、发声有渠道、监督有抓手,实现了“学校的工作家长知、家长的心声学校懂”,使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最大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使教师与家长双向沟通顺畅,我们组建了“家校共育微信群”和“家庭教育钉钉群”,要求各级各班召开线上家长会,发布家庭教育视频,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交流家庭教育话题,并邀请学校优秀班主任和上级专家参与线上家长培训,指导家庭教育实践,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家校共育工作两不误。( wWw.zUowENba.NET )
(二)创建家长学校,让家长也来当“学生”
从我们的经验可知,一个优秀学生的背后一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反之亦然。为了实现家长教育和学生教育一起抓,我校于2018年秋精心组建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为家长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授智慧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措施,帮助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学校创建以来,我们坚持对全体家长进行轮训,现已开展培训活动30多场次,受训家长超过1万人次,效果良好。有一大批“简单粗暴型”家长实现了向“智慧温和型”家长的转变。
(三)建立“名师工作室”,搭建家校共育大舞台
家校共育是个大课题,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探索。2019年,我们精心挑选8位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和班主任,由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杨荣县牵头负责,创建了“杨荣县工作室”,作为我校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平台。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家长培训,开办百家讲坛、心理咨询、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家长欢迎。工作室成员每周都会进入不同班级,了解班情学情,获取帮扶信息,指导班主任工作,帮助青年班主任成长。
(四)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增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
活动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既能提升班级活力,又能拉近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积极辅助作用。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家长沙龙会议”、“家长主题班会”、“亲子劳动实践”、“亲子水果拼盘比赛”、“红色研学”、“亲子阅读分享汇报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系列班级活动。活动过程中,家长们放下身段,忘记代沟,与孩子们一道尽情娱乐,开心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其乐融融的温情,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得到很好的改善。
我校还积极借助传统节日的机会,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项家务、和父母谈一次心、写一篇感恩家信,与父母平等交流,增进感情。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学生周末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促进亲子关系融洽。
通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家校共育是提高教育幸福指数的有益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良好依托,是帮助教师转变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今后,我们将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总结,持续探索和研究家校共育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让孩子们的“双翼”锤炼得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的天空。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3
20XX年我校不断完善“双成”(家长成长,学生成才)家校合育机制,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
一、完善育人机制,密切家校合作。
学校将家庭教育培训纳入了学校整体校本培训计划,同时任课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各级各类家长委员会,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职责,让家长委员会充分参与到学校的决策、管理、监督、评价中来。各级家委会成员和家长积极参加学校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推进了学校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建设进程。
二、规范组织线上线下“双线”家长课程和家长会活动。
开好家长课程,课程教学计划、教材、教案、教研活动,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性。开展家长课程培训,每年授课不少于4次8课时。家长课程创新组织形式,做到教师授课、专家讲座、家长论坛、专题课堂、线上答疑等形式互为补充,提高了家长课程的实效。在家校合育课程等方面发挥好家长志愿服务、监督、评价的职能。
三、创新沟通形式,落实家访制度。
线上线下家访活动结合,齐心凝结育人合力。开展了网络家访活动,运用互联网,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密切家校联系。探索云上家访形式,通过“倾听”、“点对点+小组”、“24小时+”等,多形式、全覆盖、全天候服务于学生和家长,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与班主任、老师网上视频面对面。每学期定期集中家访,以倾听家长的感受,接受好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家长反映出的问题,家访教师立即反馈给学校,并及时做相应处理。不断深化家校合作,共育理想硕果。
四、抓牢各类家校活动,提高家校合育的质量。
抓住上级组织的各类家校活动契机,组织全校家长积极参加“爱家”系列活动、“书香家庭”、“智慧家长”、三级家长委员会竞聘等活动,提高家长合育质量。学校被评为第五届“爱家”系列优秀组织单位。规范建立“家长接送区”,家庭教育专题活动形式多样,家长学习形式丰富,家长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五、认真组织好每学期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为展示我校家长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树立家教榜样,表彰先进,开展学期末“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以优秀带动更多的优秀,发挥优秀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调动更多的家长积极性,参与到家校共育的大集体中,促进家校共育,共建和谐校园。
六、发挥好家长志愿者的协同作用。
不论严寒还是酷暑,不论上学还是放学,家长志愿者们坚守在学校门口协助值班老师和保安共同维护校门口的交通秩序。他们坚守岗位,守护学生上学路队安全。他们坚定的身影,成为校门口最动人的风景。
七、开展父母“夜校”公益大讲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密切家校联系,理想小学开展家长“夜校”公益课堂。学校以学部为单位进行了12次夜间公益课堂,开展“面对面”家校系列主题活动,与家长倾心交谈、科学指导学生,真正形成教育合力。
八、成立社区家长学校,开启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成立社区家长学校,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开创了新天地。社区家长学校作为家校合育的桥梁,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家长的教育理念,沟通家校联系,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
九、凝聚惠民工作持续新动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延时服务+社团”模式,破解四点半难题。结合家校实际,完善将社团活动融入延时服务的经验做法,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丰富学校校园生活同时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助力学校资助工作。精准解决学生困难,帮扶贫困生减免校服费用。精选书籍1000余本,建立爱心图书角,提供安静、温馨、快乐的读书环境。定制“运动装、跑步鞋”等私人礼物,发放爱心卡片,助力贫困学生健康成长,春节临近,学校教师到贫困家庭走访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感受来自学校的牵挂和温暖。
3、定期开展校长开放日活动、建立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和收集家长教育诉求和建议意见。学校设置“谏言日”,定期征集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建立48小时问题反馈机制,搭建好家校之间线下、线上沟通的桥梁。
4、规范建立“家长接送区”,有美观的遮阳棚、有固定的坐凳和弘扬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宣传栏。实行学校干部轮岗值班制度,现场接受家长咨询,解决家长的教育诉求,为家长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
这一年里,在上级领导和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家校社三方共同努力下,家校合育工作中有精彩的瞬间,有感人的记忆,也取得了一点成绩。然而,家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打开校门、多方协同,家校合力。不断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家校同心,共建共育,形成强大的“教育统一战线”,为孩子营造出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成长环境,逐步形成“家长成长,学生成才”的家校合育良好格局。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4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同心协作,才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闽江路小学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从开放家长入校沟通交流、参与学校管理,到创建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双向互动,到开设家长课堂、开发“家长课堂”课程,再到基于学生社区生活的校社合作,构建了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建立互信、打好地基
只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
首先,学校和教师始终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家校共育机制。学校把家长当做“合作伙伴”,注重家校的双向沟通和反馈。组织开好“四会”,即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在对家庭表达关怀、给予支持的过程中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其次,激活家长委员会活力。学校通过赋予地位、完善职能,激活家长委员会活力。家委会设4个部门,分别是活动组织部、家庭教育部、志愿服务部、联络宣传部,实现管理、监督、协调和指导职能。
再次,提升教师团队协同素养。学校围绕家校共育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会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引导和帮助教师明确理念、任务,提升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能力。
二、多元互动、深度合作
一是完善家长学校工作机制。为适应家长学校办学特点,方便学员学习,学校采用了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学员以集中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授课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开大会听讲座为辅;并结合上门家访指导的形式,多种形式互相弥补,共同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是开发“家长课堂”课程。学校以新教育实验为指导,积极探索“爸爸智慧课堂”和“妈妈巧手课堂”家庭育人模式,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给孩子们上课,唤醒和点燃学生们学习知识、探知世界的热情,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任重道远、行则将至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将迎来“大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学校在课堂改革、课后服务等方面亟需社会资源的参与和支持。如何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效地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教学任务,是学校必须直面的课题。闽江路小学将进一步转变思维,积极与学生家庭、社会组织合作,为协同育人做出应有的教育贡献。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5
成功的教育是家校、社会和谐一致的教育。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结合。学校紧紧围绕“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这一主题,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开展了系列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本年度,我校根据教育局要求,成立了家委会,制定了举行各类教学开放活动的计划,请家长参与教育教学,聆听家长的意见,构筑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沟通交流的良好关系,为家校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一:开展了收集家庭教育案例活动。我们在家长中树立典型,请家庭教育有成效的家长和家庭教育比较失败的家长为家长们上课,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怎样教育子女如何学做人、如何对待分数、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经验。并整理成案例下发给各位家长代表。活生生的经验介绍,比任何事实都有说服力,家长们受益匪浅。
活动二:积极探索“新模式”学生家长会,首先由班主任组织所有任课教师,逐个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差异,研究对策,制定方案,然后分年级召开家长会,以保证教师与家长间一对一地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家长会实效。学校还以此为契机,安排部分教师精心备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学习,做到有的放矢,争取让每一位到会的家长都有所收获。
活动三:开设了“家长开放日”。邀请学生家长随堂听课,家长们走进语文、数学课堂,近距离感受孩子在课堂上绽放的生命活力,观察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并且和其他家长分享了自己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与方法,与老师们交流了自己的教子困惑。
活动四:邀请家长参加班级主题中队活动。活动中,家长和老师共同感悟了孩子们的成长心声,为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活动五:积极开展了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我们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邀请家长到校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取一种或多种才艺进行展示,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活动六: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本年度,我们分别邀请北京感恩励志教育演讲团最年轻的讲师、教育专家王丰老师和我国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专家余永红教授全校师生、家长带来了题为“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和“培养孩子成才成功”的讲座。专家们的讲座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活动七:开展问卷调查
结合学校党支部“走基层”活动,我们在全校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以倾听家长心声,了解家长诉求。各班主任将问卷收齐后,认真对问卷进行了分析,撰写了分析报告。
活动效果:
1、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特色、管理要求、育人氛围,使家长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促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取得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3、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家长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6
今年开学初我中心校就安排部署了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结合教育和体育局实施方案和中心校实施方案,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健全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中心校成立以刘晓芹校长为组长的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了第一届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把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进行了细致地分工,使工作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地开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给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保驾护航,我们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委员会工作职责、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等等,并依据工作意见制订了本学期的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方案。
二、强化责任,落实培训
1、教师培训
我中心校一直特别重视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但对于这项工作的有关事宜,教师不是很熟悉,也没有专业的引领,因而我们分别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了培训,讲解了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家校联系的方法和途径等专业知识,让全体教师学会方法,以便于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家长的培训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可能是某行业的精英人物,但不可能都是教育子女的行家里手,并且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引领,他们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方法多是简单粗暴。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校于5月16日下午,召开了家校共育启动仪式暨家长培训会议。在会议上,刘晓芹校长介绍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对全体家长进行了动员,然后,又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对所有家长做了有关如何落实好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引领家长认同教育是为了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学会科学教子的方法。
三、深入调查,完善包保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最有效形式,为了让家校沟通的桥梁更牢固,我校一直坚持家访制度。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要轮访一次。我们要求教师家访时要做到“三不”和“三要”。“三不”是指:不告状、不苛求家长、不指责学生。“三要”是指:要主动家访、要有针对性、要与家长携手解决问题。做到“七个必访”:生病学生必访,学习、生活有困难学生必访,问题学生必访,思想波动的学生必访,新转入的学生必访,家庭有裂痕的学生必访。重点家访“两类学生”:“学困生”和“留守生”。家访前,老师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方面要全面了解,做到了如指掌。
今年4月末到5月初我中心校组织了学生大家访工作,让班主任、科任教师走到学生家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并筛选出了重点关注学生30人,其中包括学习困难生、生活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除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重点关注这些孩子以外,学校还建立了领导包保体系,每个领导包保5个学生,要保证这些孩子不能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要保证这些孩子学习上有进步,要保证这些孩子思想上有修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这些受到重点关注的学生思想上乐观向上,学习上自信满满,已初见成效。
四、创新途径,建立网络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会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机遇、新挑战,为把家校共育的工作做好、做实,我们不断探索家校沟通的新途径。
一是通过“校讯通”与家长沟通。学校借助中国移动“校讯通”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操行评语、各种活动信息以短信形式通知家长,家长可给老师留言,实现家长、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是利用QQ、微信或电话加强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都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每周最少要在QQ或微信上和全班家长联系一次。
三是鼓励每一位教师建自己的博客(空间),与家长进行网上互动。教师通过博客既可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专业知识,了解外地教学信息,开阔视野,把教师从闲聊、打牌,钓鱼等娱乐活动中吸引过来,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很好的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我们的老师经常在网上与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家长)联系,现在我们中心校大部分教师都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除学习外、更多的是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四是定期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让合作更真心。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常用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这种集体交流,会激发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意识。我们每班都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有的班级举行专题讲座;有的班级让家教有方的家长作经验介绍;有的班级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谈自己的成长历程;有的班级让学生干部评点班级管理工作。家长开放日都也常常邀请学生一块儿参加,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解读父母的心愿。
五、关爱有家,关注成长
结合局关爱+活动,我中心校以“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暧、多一份感恩”为主题,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机制,多措并举,温暖一颗童心,感动一个家庭,成就一个梦想,实施“一对一”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学生行动,并在学校里建立起了“关爱之家”,设立了专门的屋子,里面安装了爱心电话、爱心电脑,放置了爱心图书、爱心读物,给那些特殊群体的孩子提供一个慰藉心灵的港湾,在这里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六、亲子共读,携手同行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结合宽城满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建党百年,读红色经典”和“校园关爱+”相关活动要求,孟子岭乡中心校倡导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5月24日部分学生家长、各校园班主任老师、中心校班子成员齐聚孟子岭中心小学,共同组织了“快乐阅读,幸福成长”亲子阅读启动仪式。后续的读书活动各校园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书香也伴随着孩子和家长一同成长。
七、校企联谊,共筑成长
社会和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在刘晓芹校长的积极协调下,承德市山东商会爱心企业家代表十余人,带着满满的关爱,来我中心校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爱心企业家详细了解了贫困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和家庭状况,鼓励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做生活的强者,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小立志,长大后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学生们表示要认真学习,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长大后,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我们在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中还组织了“我为自己找优点”、“毕业班誓师大会”、“毕业班专业辅导”等活动,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跟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差距,离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差距更大。我们会继续努力,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家校共建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好家校共建共育共享的相关活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7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排除消极影响,促进学生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重视管理。学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行政和专业两个层面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行政管理层级为:校长、主任、各班班主任。加强组织管理,全面、稳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适当加大投入。学校现有心理辅导专用室一间,配备了电脑、拳击沙袋、沙盘等心理调节的装备。为了营造心理辅导室舒适、宽松的氛围,安装了美丽的风景窗帘,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心理辅导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培养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中必须遵循原则,应用一些专业技能,学校本学期选派张洋老师参加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阶培训,其他教师还积极参加2022年5月25日的省教育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宣传活动。
2、建立班主任例会学习制度。在班主任例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学习任务,组织班主任讨论如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小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等,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重视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平台,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专题班会。我校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的特点,积极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根据一些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班会课。
四、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给予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
2、进行个体咨询。采取多种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要求。开辟了心灵屋、心语信箱,周一—周五每天中午12:00准时开放心灵屋,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心语信箱每天定时打开,及时回信,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和学生个案地收集整理工作,对辅导的学生和个案做好记录,并正式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档案。校长田万超经常深入六年级,为学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学生谈心,及时解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深受学生欢迎,课余,总会有三五成群的学生主动找校长汇报思想,倾诉内心。一年来,六年级学生思想稳定,学习积极,遵守纪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我们针对不同的团体的性质进行辅导与训练,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4、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五个一”活动,举办了主题手抄报评比、主题讲座、团体辅导、观看心理电影《青苹果乐园》、心理培训等活动。通过活动,使全体师生学会关爱自我,保持一份阳光的心态。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奋斗意识,学校利用大屏幕,播放军事节目,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军事武器和我党优良的革命传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充分利用电话、“家校路路通”、集体家访等形式,有效促进家校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经过努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更新完善工作,不断开拓和创造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使它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一个教师学生的心中内化生根。让心理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024年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篇8
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遵循“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推进我区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家校联合携手共育孩子成长
(一)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总校阵地建设
一是2007年4月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总校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总校的日常工作。制定完善了总校章程、办公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二是秉持“宣传正确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家庭教育方法”的理念,指导各家长学校开展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家长学校、家教教案和论文等评选活动。三是认真制定培训计划。重视培训内容的规范性、科学性,统一使用省编教材《家长必读》,组织编写并汇编区优秀教案集,供各家长学校使用。2018年被省认定为首批全市唯一的合格家长学校总校。
(二)创新活动载体,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一是积极打造家庭教育活动品牌。以市局“彭城好爸妈”成长行动计划为主线,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报告会、“千名家长进课堂”“万名教师访万家”等系列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二是开展家庭教育做到“三结合”。将家庭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提高家长的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监护人职责。三是把家长的评价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质量的标准。鼓励家长树立阳光心态,并用这种心态去教育、感染、影响孩子们。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工作发展动力
一是各校积极整合学校所有力量,发动全部教职工参与家校共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育人水平。用心构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保障家校共育同频共振。二是发掘家长、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融入家校共育工作,建起了一支由妇幼医生、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家庭教育宣讲、教育督导和教育志愿者三支队伍,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家庭教育网络。三是强化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打造区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师成员的业务能力、指导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区有9名市级家校共育指导师。四是实施双向交流。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开展家访,让家长们放开思想谈意见,真心实意提建议。同时,也深入了解到学生家长的思想态度、家庭育人的环境、经济生活等状况。五是关爱留守儿童,依托中心小学和中心中学共创办200余所“留守儿童乐园”。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系列教育,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近几年共有数千名留守儿童在节假日参加活动。
二、心育护航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教育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德育办牵头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计划之中。二是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对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整体规划,提出具体目标,作出具体安排。三是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初级防护网以一线教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和疏导;中级防护网各校以心理辅导室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个体、团体辅导;高级防护网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主,面向个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投入近百万元加强指导中心和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的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二)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指导培训
一是实现“三个关注”。关注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关注个体学生,进行差异性辅导和个性化教育;关注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二是积极开展学生讲座。各校不定期的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围绕大多数学生经常遇到的或关心的问题进行辅导。三是实施课堂渗透。让课堂教学不仅成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人格品质的潜移默化过程,更是学生感受真善美和生命成长的过程。
(三)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一是抓教师配备。拨30万元专款用于认证培训工作。培训2批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2019年共有1070多名教师取参与认证资格培训;在培养20名兼职教研员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培养范围。二是抓能力提升。对于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鼓励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近几年先后组织300多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心育培训及教研活动。11月,30多名心育骨干教师赴北京大学参加北京市心育年会培训。三是抓激励引导。理顺心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渠道;开展“区级优秀心理教师”“区级心理特色校”等评选表彰活动。目前,全区共有14所省市级心育特色学校,所有高职初中均为市级心育达标校;评选18所区级心育特色学校。
(四)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的心理辅导室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19年全区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比例达到25%、55%,力争2020年达100%。分“两步走”建设心理辅导室:第一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分年度提出了建设进度,狠抓区级心理健康教育试点校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第二步按照市局《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对心理辅导室的设施设备提出了具体标准。2019年,区政府出资600万元购买心理辅导室器材并投入使用,全区各中小学自筹资金建设心理辅导室累计投入近800万元。
(五)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是推进各校心育课程上课程表。使用省教育厅推荐教材,由专兼职心育教师任教。每天固定时间开放心理辅导室,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通过推门听课、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督查督导。力争100%的中小学校每两周上好1课时心育课。三是组织开展分年级段、分片区心育研讨课、示范课,全面提升心育课教学质量。
我区家校共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讲座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理论工作还不够深入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积极进取,进一步提高家校共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实效,促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