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2024-01-15 13:19:03 各类稿件 打开翻译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1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这是中华儿女悲痛的日子,是吾辈需要永远刻骨铭记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这座繁华的六朝古都,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页。这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是中华民族难忘的耻辱。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虽已过去,但绝不能被遗忘。纪念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追忆灾难,是为了远离灾难。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更应认识到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矢志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向全世界呼吁:反对侵略,捍卫人民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让我们痛定思痛,重新出发。几十年来,中国人卧薪尝胆,披星戴月,砥砺前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于拼搏。

在此,让我们以中华儿女的名义,悼念日本侵华战争中死去的中国同胞。在此,请允许我倡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强大而努力。让我们在铭记历史中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矢志复兴中弘扬立德、求知、报国、荣校的校训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谢谢大家!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十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悼国家公祭,肃民族之风”。正所谓昭昭前事,惕励后人。为了致以哀悼,缅以深怀,于此赋《七律·记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而感示:

扬子翻滔欲垂泪,钟山肃穆致哀思。

数万怨魂铭骨恨,十千悲士诵风诗。

腊梅含愤花开早,雨石镌仇血凝迟。

不忘金陵鸣笛处,长江南北国仪师。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2021年12月13日,即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为了深切缅怀遇难同胞,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珍视,2014年2月27日,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文网 zUOwEnBa.Net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纪念活动。二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去的同胞,增强现代人对国家处于战争灾难历史阶段的记忆。有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纪念馆,以及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等等。

以国之名,悼死扶伤。民畅其意,国聚其力。设立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识和尊严。其意义不仅在于铭耻勿忘国恨,更在于激扬“岂有我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民族精神。

今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又新增了26人;今年,已有20位幸存者永远离开,他们没能见证第五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时光无情流逝,“哭墙”不断延长,幸存者不断离去……一增一减,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关于那场悲剧从未消失的民族记忆。历史,也应该被这样铭记。

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可否认的真相。身为青少年,须当着眼于未来,铭以为记,奋发图强,责任担当,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3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可是为什么要把这一天作为国家公祭日呢?这是因为84年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战争,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对南京同胞展开血腥屠杀的日子。

当时,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后对城内手无寸铁的同胞展开了长达42天惨无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像你们一样的儿童、学生都被无情地杀害,城里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严重毁坏,大量财物遭到任意掠夺。

然而,值得称颂的是中华民族历来是不畏强暴、敢于抵抗一切敌人的伟大民族。经过8年艰苦抗日,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侵略者也于1945年9月2日与我国正式签订投降书,那些没有人性的日军有的被赶出中国,逃回日本,有的则被国际法庭判以重刑,受到严厉惩处。

同学们,作为中国公民一分子,你们现在或许还不具备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和平的能力,但是我相信: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你们一定能够做到、而且能够做好。希望同学们在这温馨和谐美丽的校园里不仅学好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一个与人为善、分清是非、有正义感的好人。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23届致远一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铭记历史,勇于担当,珍视和平,发奋图强》。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无辜的死难同胞。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入侵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

令人感动的是,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相互支持、守望相助,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没有退缩,勇往直前,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篇。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这段悲痛的历史,更不能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我们之所以将这段沉痛的历史,融入血液里、灵魂里,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不仅是为了寄托哀思,更是为了清醒地前行。

多少年风雨沧桑,山河巨变,如今,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苦难和贫困。中华儿女终于站起来了,她挺直腰板,昂首前行。今天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84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这是由于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能在这阳光下的操场自由奔跑,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然读书,能跟父母在饭桌上一起幸福的谈天说地……校园如此美丽可爱,家庭如此幸福温馨,国家如此繁荣稳定,我们是何等的快乐自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感恩呢?

正因为心存感恩,心生珍惜,我们更要秉承先辈的遗志,继往开来,使祖国更加强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不受蹂躏,免遭耻辱。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要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同时,我们必须具备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切实掌握过硬的学习本领,认真学好知识,早日成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我们还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笃守礼、义、仁、智、信,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辜负先烈无畏的牺牲,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希望!

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这些少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努力完善自己,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锻炼健康的体魄,磨炼坚强的意志,陶冶高尚的情操,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矢志不渝,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顽强拼搏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13日。

从日历上看,这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可是1937年的12月13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让人的心会痛、会恨、会流血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侵占了我们中国的南京城,并在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活靶子、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这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这屈辱的历史我们又怎能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天,南京城都会拉响警报,以此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阵阵撕人心肺的警报声是在提醒每一位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中国人一定要铭记历史、一定要勿忘国耻、一定要振兴中华,一定要捍卫和平!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中国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经过了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扬眉吐气了!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列强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中国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航天技术也一次次地征服太空,从世界航天大国迈向了航天强国;一批批的高精尖武器装备以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中国解放军,都让世人再次认识了一个生机勃勃、一个繁荣富强,一个不可欺侮的中国!

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不论我们走向何方,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我们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和我们是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祖国光荣,则我们光荣,祖国耻辱,则我们耻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为了自己、为了国家、更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请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三文科班的——,我是——,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回望至暗时刻继续为国前行》。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国上下以多种形式缅怀83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传递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同学们,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又是否知道为什么会把这个特别的日子定在每年的12月13日。我想要你记住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

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总计死亡人数超过30万。

这是南京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生命如草芥被践踏,人性如敝屣被丢弃,让人不敢回望、不忍回望却不得不回望。

而今,80载物换星移,我们看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80载时光流转,我们看到,当年从尸山血海中站起来的中国人,将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化作披荆斩棘的磅礴力量。80载冬去春来,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不仅具备捍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我们将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攻克贫中之贫、深度贫困的堡垒,进入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涉险滩、啃硬骨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越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葆有一往无前的决心,焕发善作善成的意志。

惨遭屠戮的悲怆、饱经离乱的凄苦,让我们强烈地体会到独立自由的来之不易,和平安宁当倍加珍惜、国家强盛须不断巩固。同学们,只有让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深入人心,才能让和平与爱如阳光般照到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这也是中国每一个青少年当仁不让的责任。

昭昭前事,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直到永远!

谢谢大家!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了解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振兴国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这是一段血泪史,是一段苦难史,更是一段屈辱史!

2021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南京全市各个警报器一起响起,警报提醒每一位中国人,绝不能忘记国家和南京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耻辱!同学们,请记住一一血,不能白流,历史不能忘却!

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的宣泄仇恨。今天,当我们站在这里,眼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时,相信我们心中都涌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骄傲、也无比神圣的感情。不论我们在何时何地,只要看到它高高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是和我们血与肉相连,荣与辱相通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身为金湖学子,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记住“耻辱”,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奋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谢谢大家!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8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今天是12月13日,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日子,那就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的这一天,日本侵略军占领我国南京,并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据载,日军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六周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甚至连未满月的孩童都不放过!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一桩滔天罪行,这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血的教训,也为我们敲醒了警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如今,80多年过去了,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彻底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以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巨人”形象,巍然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也要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奋发图强,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中坚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亲爱的队员们,就让我们时刻牢记习爷爷“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希望与要求,从小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听党的话跟党走,以积极上进的态度不断开拓创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刻苦钻研,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乃至国家理想之中去,发挥出人生最大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9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3)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4周年,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悲痛的历史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举国祭奠提醒着我们和平的珍贵;今日的幸福鼓励着我们,吾辈当自强。

从1840年到1945年,百余年间,中国战火频仍、兵燹不断,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苦难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从鸦片战争以来的备受凌辱,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及至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国力衰微就容易引起外敌窥探,实力不够很难获得别人尊重,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当年12月13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

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惨痛历史事件,而成为了中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一部分内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一民族共同记忆必定会成为凝聚中国民族的强大力量。

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南京上空响彻凌厉的防空警报,行人停步默哀,汽车驻车按响喇叭,航道上的轮船长鸣汽笛……一座城市沉浸在为死难同胞默哀的悲痛之中,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然而铭记和怀念,绝不是简单的追思告慰,需要勇于从耻辱的历史中体悟使命、激发担当。只有读懂并始终扛起重若千钧的使命担当,我们前行的步伐才会更加铿锵有力,我们奋进的姿态才会更加斗志昂扬。在昭昭历史的告诫下,吾辈只有自强不息,才有今日迈着坚定步伐走向复兴之中国。

对历史苦难反思,是为了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昨日的屈辱和苦难,是为了凝聚此刻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情怀上路,追求未来的和平与安康。

谢谢大家!

2024年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二9班的学生XX,我今天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铭记历史,迎时代浪潮”。

1937年12月13日是刻骨铭心的一天,是每个中国人都忘不了的一天。84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各种血腥暴行。大量中国军民被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三十万。“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戒价值。”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是立足当下,重新反思、审视历史,而不是一味记住仇恨。就像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所说的那样:“铭记历史并不是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一味记住仇恨,以情感作为驱动力而抛弃了自己的理性,只会让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在仇恨的延续中消解,使历史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让悲剧不断重演。

铭记历史是维护和平的最佳途径。通过历史,我们得以窥见战争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海明威的小说《在异乡》描绘了一位在一战中幸存的意大利少校,他的双手因战争而残疾,多年的军旅生活使他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在他拼死作战以保护的意大利民众中,他只感到一种无法破除的异乡感。由此可见,战争对人的打击并不只是身体上的,它也给一个人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只有当我们以史为鉴,了解到战争残酷的本质时,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如今的和平是多么珍贵,我们才能去热爱并维护和平。

铭记历史,需要我们吸取历史的教训。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难以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这让我们认识到,一味闭塞会导致发展停滞不前,想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秉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其他各国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

铭记历史最终是帮助我们迎接现实的挑战。揆诸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时涌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如此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吾侪青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应将家国大义置于心间,将人生投入与祖国的建设之中,让生命染上中国红,并在不断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