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白山黑水铸英魂第一集观后心得体会

2024-01-15 14:25:52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白山黑水铸英魂第一集观后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观看《白山黑水铸英魂》的第一集,我被罗登贤烈士的事迹深深打动,为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既深感惋惜又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感恩之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铸就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让我的思想、灵魂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1916年,因生活贫困罗登贤选择当一名船厂工人,在此期间他饱受了英国殖民者的欺凌和资本家的剥削压迫,在这时反抗意识开始在罗登贤心中悄然萌发。1922年,罗登贤参加了香港海员大罢工,这也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三年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此时东北形势日益严峻富饶美丽的黑土地已成为日本法西斯攫取的目标,罗登贤被中共中央派往东北工作并化名“达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对日不抵抗的方针,日本迅速占领了全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在东三省已经沦陷后,罗登贤任命到达哈尔滨,当时很多共产党人对前途局势都有些彷徨,甚至有些惊慌失措但罗登贤很坚决,他说“尽管我们只有2300多名党员,但我们是革命的种子,我们要和日本人磕到底、斗争到底,我们在这坚持,我们总有胜利的那一天。”·面对日本的侵略,罗登贤清楚地认识到武装抵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也是为东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径。1933年3月底,罗登贤在上海公共租界山西路五福弄9号出席全国海员工人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被逮捕入狱。8月29日,罗登贤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当局枪杀。赴刑场前,敌人问罗登贤有何遗言,罗登贤从容地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我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未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遗憾!”

罗登贤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自己崇高的信仰和无限的忠诚,正如在被捕时为自己取的化名“永生”,他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人民抗战救国的斗争中得到了永生。而我们在疫情防控的时代只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能让疫情得到控制恢复正常的生活,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如他一般投身到抗疫战线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山黑水铸英魂第一集观后心得体会 篇2

追忆百年党史,弘扬抗联精神。《白山黑水铸英魂》是一本关于东北抗联的“家庭档案相册”。今天我观看了第一集,令我非常感动,引人深思。

第一位是直接领导建立抗日武装、早期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罗登贤。1931年夏天,罗登贤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走进位于沈阳的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开启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战斗生涯,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并参与创建东北抗联。1933年3月28日,因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先后被关押在上海,南京等地监狱。狱中,遭敌人酷刑折磨,两个腿骨折被铁杠压断,但他宁死不屈,领导狱中难友与敌人作斗争。“我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未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遗憾。”罗登贤将28岁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在孩子不满三个月时就忍痛把孩子交给姑姑家抚养,挥手之间,竟成诀别,自此父子天各一方,再也无缘重逢,而罗登贤在他生命最后一刻还心系全民族的解放。

透过纪录片让我们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领悟到其中的意义与真谛——东北抗联精神的意义在于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一份爱国主义情怀,也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世界和平而前仆后继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更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一种国际主义精神。e今天的盛世中国,已如先烈们所愿,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也成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养料,让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从作品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再将这种精神世代传播出去、接续下去,这也是对先烈最好的铭记和追忆。

我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倍感骄傲、自豪。在和平建设年代,或许先烈们的书信会泛黄,影像会模糊,但凝结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滚烫,力透纸背、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更好地珍惜今天、迈向明天。这样的精神也足以引领当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遗产为路标,看清前行方向,激荡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欣逢盛世,定当不负盛世!

白山黑水铸英魂第一集观后心得体会 篇3

我观看了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雄》第一集,罗登贤是本期的主人公,纪录片讲解了中国共产党人鲜为人知的东北抗联事迹,记录了他们在东北这片热土上做出的卓绝贡献与牺牲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风雨,砥砺前行的高尚气节,更是为我们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且推动了青少年的政治教育。我们民族先烈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英勇的牺牲精神。看后,令人动容,激荡灵魂,坚定信仰,倍增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实干创业的精神动力。

第二集《张甲洲》采用悬念引领式开头,最终通过深入探访,挖掘出了这位革命家传奇的求学历程。后来被党组织调回东北抗联,张甲洲在离别时对妻子说,祖国一定会解放,那时我们再家庭团聚。确实听到我牺牲了,是你的光荣,也是你的苦难。你还年轻,就另找可心人。本集至此,观众眼中的张甲洲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武装进行抗日的将领,他还是一位清华和北大的“双料学霸”和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英雄人物的悲欢离合、英雄事迹背后的传奇人生,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因为他们的慷慨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逸。在祖国的强大臂膀下,我们华夏儿女带着对理想的坚定、对工作的细心、对党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同仇敌忾,用生命守卫家园,切实把红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灵魂,保持和发扬先烈的优良传统。

第三集《杨靖宇》这部纪录片。看完纪录片的我,也陷入了沉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唯一不变的是刻在骨里的中国魂和家国情怀。在祖国强大的臂膀下,我们华夏儿女带着对理想的坚定,对祖国的热爱把属于中国人的“魂”刻在了骨子里。为了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请宇县。看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杨靖宇等八路军战士们殊死搏斗的景象经常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抗战将士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不断地感动着我,我深刻地意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高举先烈的旗帜,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长大后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第四集《赵尚志》初秋的赵尚志烈士陵园,松柏掩映,庄重肃穆。阳光照耀下,纪念碑上的“赵尚志烈士永垂不朽”9个大字熠熠生辉。纪念堂的墓室内,安葬着赵尚志将军的颅骨。13年前,在赵尚志将军100周年诞辰时,失踪了60多年的将军颅骨才得以安葬于此,魂归故里。在尚志乡,提起赵尚志将军的英雄事迹,乡亲们无不感到自豪:“他是我们这个村子我们整个家族的荣耀。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1932年赵尚志第一排正中手拿马鞭子和巴彦游击队骨干合影。赵尚志纪念馆供图。赵尚志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兄弟姊妹+一人中,他排行第六,男孩中排行第三。父亲为他取名“尚志”是取自《庄子·刻意》中的“贤人尚志”,寄希望他有鸿鹄之志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1926年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难以想象的艰苦战斗。

第五集《李兆麟》李兆麟是一名忠实于党、祖国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模范的领导干部。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在与凶恶敌人的斗争中,他坚毅刚强,积极进取。这位民族英雄,没有牺牲在饥寒交迫的林海雪原和兴安峻岭,也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松花江两岸和辽阔的黑嫩平原,却倒在了抗战胜利后,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工作岗位上。英雄牺牲,山河已夺回;英雄不死,精神永留存。以李兆麟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壮丽史诗中最惨烈、最艰苦、最令人动容的重要篇章,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这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第六集《周保中》“玉洱银苍俊万里,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时尽驱倭寇去,挥剑遥指渡瀛洲。”九一八事变后,正在前苏联学习的周保中毅然回国投身抗战。在归国的列车上,他写下这首诗。辗转来到上海后,周恩来代表中央交给他在东北敌后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重任。抗联英烈,名垂青史。“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牵制和打击了几十万日伪军。抗联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大多壮烈牺牲,其中军以上指挥员就有40位。”陈列馆解说员运辰介绍,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联战斗在白山黑水,战斗在茫茫林海,孤悬敌后,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不朽传奇。

白山黑水铸英魂第一集观后心得体会 篇4

我观看了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雄》第一集,罗登贤是本期的主人公,纪录片讲解了中国共产党人鲜为人知的东北抗联事迹,记录了他们在东北这片热土上做出的卓绝贡献与牺牲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风雨,砥砺前行的高尚气节,更是为我们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且推动了青少年的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