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2024-01-11 07:58:52 工作报告 打开翻译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1

随着“双减”的落实,对“增效提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保证学业质量,其矛盾的主要统一者是教师,主要阵地在“课堂”。

“双减”下,如何“增效提质”实现教育的“最优值”?作为数学老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其中,整合资源、自编讲义是我实现教育“最优值”的探索之一,下面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简单的阐述一下。

一、理论

(一)老师先深入教材、钻进题海。首先,老师要深入各年级各册教材的内在天地,对于单元内部,要左顾右盼;对于单元之间,要瞻前顾后。总之,要纵观全局,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网络。其次,教师应跳进题海,跳进题海的目的是把各种题归纳分类总结,形成“解题模块”,通过一道或几道典型的题让学生做到会一类通一片,从而避免学生搞题海战术。

(二)老师后跳出教材、跃出题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得乎其法,深入教材还需跳出教材,高屋建瓴、敢于取舍、善于重组,形成大教材观。

跃出题海,形成“解题模块”,“解题模块”符合心理学中的“图式”,利于“模式识别”,正如认知心理学家西蒙所说:“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大多数是通过模式识别来解决的。首先要识别眼前的问题属于哪一类,然后以此为引索在记忆存储中提取相应的知识,这就是模式识别。”张景中院士在他提出的“中巧说”中这样说“练武功的上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但武功仍要从一招一式入门。解题也是如此……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就是‘大巧’吧!但是小巧固不足取,大巧也确实太难。对于大多数学子,还要重视有章可循的招式……大巧法无定法,小巧法一题一法,中巧呢,则希望用一个方法解出一类题目。也就是把数学问题分门别类,一类一类地寻求方法……”。

二、实践

具体实施时,我们把课分为前后相关联的两类侧重点不同的课——广识课和深通课。

(一)第一类课叫广识课。本节课侧重于知识的生成、整合、系统化,同时配以相对应的简易题的练习。

本节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相关联的多个课时放在一起学习,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知识相关联的多个课时可能是相邻的、也可能是分散在不同单元甚至不同的教材中,教师要善于提取重组。

所选习题要简易,应是所学的对应知识的直接考查,此时少出中档题,不出高档题,更不能出偏题怪题。

本节课以广度优先,就是让学生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快速高效的跨越式学习知识。

(二)第二类课叫深通课

本节侧重于知识的扩充、完备、网络化,同时配以相对应的中高档题的练习并且习题类化。

本节课可以把教材的多个相关联课时的习题放在一起练习,当然这些练习要经过适当的取舍、调整、改编、补充。

本节课要深度跟入,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提升,向大海那样,汇纳众流,成其渊博。

“减负增效提质”教师责任重大,“减负增效提质”要落实到课堂上。静水流深、返璞归真,让我们静下心来,探索如何实现教育的“最优值”。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2

我认为教育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上的,课堂是学生的“正餐”,正餐吃好了,才有营养。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只有英语课堂的“有度”,课堂活动才能取得成效。把握英语课堂活动的“度”是减负增效的利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我觉得课堂的“度”是由教学活动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

首先,课前热身,提高兴趣。

英语的课节通常都在上午第一二节,学生很可能没有从早上的混沌中醒来,又或者思维还没有完全兴奋起来,再或者是由于刚上完其它课,加上课间休息,处于兴奋状态,很难一下子安静下来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在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导入新课,未免有所不妥。课前需要热身唤醒身体和思维,因此课前热身活动必不可少。课堂的warming-up有利于为学生学习英语做铺垫,我通常课前为了创造英语氛国,利用英语歌曲,小动画,视频,或学生的对话,以及3分钟英语演讲等作为课堂热身活动的开始,这种活动会使得课前气氛热烈,点燃学生的兴奋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需要做到适可而止,同时一定要注意,课前活动是为上课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热身活动应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为了纯粹的娱乐而逗乐,浪费宝贵的40分钟。我觉得教师应该巧妙地在这时应用教学活动,使学生思维中不该兴奋的区域逐步得到抑制,使该兴奋的区域逐渐兴奋起来。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与英语搭不上边,我通常情况下不会立刻马上开始讲课,我会采取一些形式各异的小活动来激发课堂。例如说出“Let'splayagame。”振奋人心的语言,话语一旦说出,那么离成功的课堂就不远了。当学生们猛然听到“Let’splayagame。”时,他们就会立即投来质疑的目光,我在此时会进行因势利导,引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时间的把握,这个游戏只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联系,而并不是重难点,作为热身它不能用太长时间,引出气氛就要停止,不能影响占用学新内容的时间。

其次,课中活动,“质”“量”共存。

我觉得课堂有度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要求课堂节奏有松有弛,不能让学生一根弦绷到底,弦容易断,学生容易产生厌学,也不能让课堂松散无序,盲目高兴,活动的数量要适宜,活动太多,课堂就成了一个实验基地,纯粹为活动服务,脱离了教学的本质,活动太少,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做不到松弛有度,通常情况下我通过新旧知识衔接,讲练结合,口头与书面转化,自主发言与课堂提问,团队合作与个人创新等不同方式去进行不同活动的设计,在课堂上既能体现学生个人魅力,也能体现小组团队精神。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

最后,课后升华,情感归属。

英语新课标强调“拓展学习渠道,是为了更好地“拓展”语言能力,通过用多种形式和活动的设计的方式,在以“反思”为起点,以“提炼”为依据的基础上,确保英语课堂活动的进一步后延、升华这一重要环节。做到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和对应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达到共情。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3

当学生主动学习之时,减负增效就已经发生了。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呢?这是一个大难题,但并非无解。尊重、理解、信任、激趣、及时鼓励、给学生愿意学的内容(不限书本)、给学生自主的时间……我这里只谈让学生走上讲台这一招。

讲台,是传播知识的圣地。三尺讲台,早已成为老师工作场所的代称。让学生走上讲台,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学生除了上黑板写练习题,就都是在讲台下了;又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几十公分的高度嘛。我从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让学生走上讲台,远非就这么多。

第一、让学生走上讲台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前一节课临近结束,我与学生共同阅读了综合性学习“何时铸剑为犁”一课,并分男女两组布置当天的作业为:男生查阅有关武器、现在战争、英雄故事、女生查找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战争诗词、战争名言等,男女生都能够从深层分析抗日战争,下一节课请同学们到讲台上讲。第二节上课时,我只作了简短的要求,就把讲台交给了学生。一个平时较活跃的男生走上讲台并打开了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并讲解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台下的学生认真的听着,并小声的议论。接着,一位女生上台给大家背诵了两首关于战争的古诗,有些同学在台下应和着。又一位男生使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并讲解冷兵器时代的各种兵器……如此反复,学生们都显得无比兴奋,生怕挨不上自己讲解,有时也会发出怎么与我准备的一样感叹。每次布置让学生走上讲台的作业,学生们都能充分准备,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让学生走上讲台能提高学生的自信。

有些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学生,讲解时有些慌张,手足无措,两腿颤抖,或者把头埋下,读准备好的材料。但是多次参与后,学生们就能自如的走上讲台讲解。当学生在讲台上得到同学们的掌声时,心中充满着自豪。每个单元学习之后我都要组织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这是同学们所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时候,学生们就会有序且自信的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探究成果。真正由“要他学”变为了“他要学”,其效果自然不错。而且孩子们在讲台上完全变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大人。稚嫩的声音下,讲出的是成熟的观点。

第三、让学生走上讲台还能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思想。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久远封建历史的国度,各种规矩、礼仪给人们带来和谐的同时,也必然造成思想的禁锢。让学生走上讲台,无疑是对“师道尊长”、“讲台神圣”内容的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使学生们少受一些禁锢。课堂上,老师是尊贵的,学生也是不可或缺的,二者没有必然的界限,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学生也无所谓老师。讲台不仅属于老师,也属于学生,老师不过是课堂中的首席。况且,我们祖宗本来就给我们留下了“教学相长”的遗训,老师在传授知识的的同时也是学习者,可以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身上学到好多。教师能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会使教师不把自己当成是权威,在我们这样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中,我们在课堂上不需要再加重教师的权威。让孩子们少一些束缚更有利于增进民族的民主进程,促进将来社会的民主。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减负增效”成为教育人士的共同心声。作为一线化学教师,近年来,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自己的思路与做法简单总结如下:

一。多方激趣,令学生“爱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而只有好学、乐学,才会从思想上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这是“减负”之根,否则,让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整天面对那一堆陌生的化学符号,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介绍化学历史,激发学习欲望。在与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就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的本意是什么吗?”有知识丰富的学生立即回答“瓷器”,就势引导:“是的,在欧洲人眼里,“瓷器”就是“中国”的代称,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国古代化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这很好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接下来,为学生放映了一系列我国在化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资料图片,在学生兴致正浓,为我国化学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之时,话锋一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神秘的化学殿堂,来领略一下化学世界的无限风光呢?

2。利用学科特点,灵活设计教法。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学中,注意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股激情,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在一堂课的开端,通常先演示几个化学小“魔术”,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例如,“烧不着的手帕”,“清水变牛奶”,“美丽的喷泉”等等,当学生观察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时,便因势利导,说明这些“魔术”都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就会了解其中的奥秘。为了保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在教学中还不失时机地加以巩固,根据各章节的特点,穿插一些身边的化学知识或有趣的化学现象,使学生始终如一,兴趣不减。例如,用“自燃”现象解释“鬼火”;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奇观,象“屠狗洞”,“溶洞的形成”。又如,在《拒绝烟草、远离毒品》教学中,除介绍吸烟的危害,还顺便介绍酗酒的危害、甲醇的毒性和毒品的危害等知识,既增进了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3。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高超的授课艺术,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化学课堂上,永远以最佳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同时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调节课堂的气氛,不时“眉目传情”,做到严而有格、生动活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当个别同学稍微走神时,通常不直接点名批评,而是变化声调,便可引起该同学的注意。学生比较疲倦时,便适时地给他们讲个小笑话,这一点常可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难也能及时帮他们解决,课上做他们的良师,课后做他们的益友。

二。培养能力,使学生“会学”。“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浩瀚的化学知识海洋,仅靠老师的硬性灌输,学生是接受不了几滴水的,只有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才能避免无谓的“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消极做法,从时间上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是“减负”之本。

1。让学生会观察。任何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例如,点燃镁条时,除介绍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外,还指导学生着重观察用坩埚钳的夹持方法,镁条点燃前、燃烧时、燃烧后的变化,使学生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在演示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状态,及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液体颜色、状态的变化,使学生知道怎样观察。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观察什么,不要光顾凑热闹,实验结束了什么也不知道,分不清主次。

2。教学生会实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实验能力是化学的特殊能力,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练习实验基本功”时,当学生坐到实验桌前时,都很激动,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些仪器到底有什么用,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呢?让我们动手试试吧。我适时加以引导,只有掌握了实验基本功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各种化学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等途径,使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得到发展。实验前,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探究所需的药品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在分组实验中,全员参与,由小组长安排两到三名同学负责具体操作,一名同学观察,一名同学记录,使每个同学都有事干,都乐于参与。同时注意对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操作及时予以纠正,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讨论,分析不正确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3。令学生会思维。授课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为学生设疑,尔后解决问题。例如,往长期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气泡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设计NaOH的贮存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效果。

4。使学生会自学。课前,通常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教材,培养他们认真读书、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还注意训练学生正确运用参考资料、工具书或图表的方法,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信息

坚持这样做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又愉快,效果一定非常好,让我们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吧!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5

20__年__月,“双减”政策的推行,让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地位更加凸显,教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的课堂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以减促增,考验着每一位教师。对于历史课堂而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以课标为依托,优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各学科发展的规律制定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课程标准就是在减轻学生的负担。但课程标准不单是给学生减负,更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进而能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遵循历史逻辑,系统梳理知识。历史学科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繁杂,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既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又极大地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历史课堂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九年级的历史是复习课,在历史课复习的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梳理重大历史事件。如以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社会形态、两大历史任务和四条基本线索。其次,按照年代尺帮助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一单元的复习。

三、控制练习总量,选练典型题目。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借助历史规律梳理重大历史事件之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习题作为巩固提升。历史的学习离不开习题的演练,但又要走出题海怪圈,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负。所以,习题的设计应适度,如果一下子过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另外习题的难易情况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选择习题时自己要明确,我想通过这个题目告诉学生什么,达到什么效果。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是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基于此,在复习中结合新课标和中考要求给学生精选一些典型试题,为学生提供练习提升的机会。

在规范教学行为,有效地贯彻“双减”的大背景下,“减负增效”关键是教师。作为教师应该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我将会继续努力!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6

初中阶段科目繁多,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予以积极地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一)精心备课、找起点、抓本质

教师要精心备课,以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增效的目的。教师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案例引入,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展开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更喜欢思考问题,更喜欢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数学方法学习,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逻辑思维,建立知识框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和学习,如可以将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将其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如:方程学习、平面几何学习、数的分类等几大模块,这种具体的分类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吸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达到巩固和复习的目的,如:在学习方程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等相关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优化课堂、找重点、抓落实

要实现减负增效,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意思的题目或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章时知识点比较碎且多,因此我们举办了一次《数学知识竞答大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数学课堂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也需要学生的反馈,对于重要的题目类型,要求学生当堂书写,面对面批改,比如:对于中考必考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做中考真题并且保留演草纸,我一对一检查批改,找到问题真正所在。狄更斯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对函数再认识》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学生出错率很高,因此,用一个星期时间课前快速提问10个小题目,前三天题目不变,之后变换题目,从周清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已掌握。对课堂重点题目以每日一练的形式落实,题目精选,大课间15分钟内完成,全收全改及时反馈。

(三)精心设计作业、重选题、快反馈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大量的题目联系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在作业练习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题目。在作业练习中,如果有大量重复的题目,学生在反复练习时,会增大其作业量,也会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可对题目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以帮助学生精简作业量,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策划作业内容,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每日一练一道题,当天作业教师先试做,精选题目,不搞题海战术、重复练习。

(四)注重过程性评价、有问题、早发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多交流探讨,同时可以制定过程性考核,以考察和检验学生的知识巩固程度,这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每周固定不变的周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积极解答学生在周清检测中的困惑,可以与学生展开周总结、月总结学习交流会,与学生交流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解答学生的问题,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数学学习中帮助学生减负增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以实现增效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适当调整作业量,对作业内容展开设计,合理布置作业,以达到减负的目的。教师在数学课中,也要与学生多交流,可以开展一些学习活动,积极地和学生讨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7

减负不是提倡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增大启发力度,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减负不是不布置课外作业,而是要制止繁琐重复的,对学生进行机械训川练的题海。课本上安排的作业,不但不能减,而目要按要求完成。怎样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怎样科学地、适度地运用好考试、作业这些手段,保证教学质量?这才是减负的实质内容。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教师,首先要经常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其次要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与同行进行学术与知识的的交流,汲取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

2、精准备课是向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基本保证。进行精心的备课。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0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优秀的教案设计要达到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

3、适宜的教学教法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的关键。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快乐,这难道不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吗?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

二、精心设计作业类型

1、精练在数量上。作业设计量要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就量而言,认真多做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会事倍功半。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新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做到作业布置的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复布置,有效地避免无效作业。

2、精练在内容上。作业设计内容要几经思考,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量避免烦琐的运算。作业设计可以体现十性:(1)趣味性: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诱发兴趣。(2)针对性:把握重点针对难点,有的放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重复,有梯度。(3)阶梯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4)灵活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正向、逆向思维,要求写解题计划,应用题改编。(5)对比性:加强联系比较异同,突出本质。与例题类似的基础性作业,拓展题。(6)变式性:条件变化结论发散,触类旁通,应用题改编,条件重组。(7)实际性:面向全体照顾个别,难易适中。可设计a、b、c三类作业必做,b、c选做。(8)实践性: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培养能力。此项为综合实践课作业,包括资料搜集、小组交流合作,汇报,集体评价。(9)综合性:新旧联系知识技能,综合检测。重点放在新旧单元转换,或复习课,考察对概念间的灵活运用能力。(10)创造性:激发思考启迪思维,发展智能。采用鼓励性评价,发现优点,并提出更高要求。

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教师减负增效工作总结报告 篇8

作业,是新课标颁布以后一个改革的重点,核心素养作为我们这一次义教课标颁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核心素养立意的作业改革也是我们在新课标实施以后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作业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领域,作业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途径。什么是双减?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我们要注意“有效”“过重”这两个词,20__年__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__月__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坚决杜绝地铁、公交站台等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我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就是:我们并不是不布置作业,而是怎样布置作业做到有效有价值?作业有何价值?

一、核心素养立意的作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我们教师和学生经常开展的一个学习的活动,作业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领域,会决定我们改革的成败,我们也会意识到作业对于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二、核心素养立意的作业,是我们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其实作业有它的独特性。写作业也是学生借助工具书、课本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作业对于促进我们学生学会学习,从作业的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

三、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比如说我们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再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要仔细、要认真的审题等等,我们的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内化和运用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因为很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对孩子有一些指导,那么学生在课后做作业的时候,就会把这样方法和策略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慢慢的内化。运用到相关的一些学习任务的解决上面去,所以这一块也是值得我们今后很多老师要去关注的。

四、作业有助于培养我们学生持之以恒,善于钻研的一种学习品质,我们知道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孩子有很强的意志力,然后要有坚持性,尤其我们老师可能布置一些长周期的作业,那么这个时候就都需要我们的学生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来支撑。

五、就是我们可以利用课后的一个时空来开展一些必要的有价值的综合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因为课堂教学我们可能受束缚于这样的一种时空,不太容易去开展这样的活动,而作业可以给予学生这样的一种空间去进行一些综合实践和社会调查。我们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学科的一些核心素养和大概念等等。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价值是作业独有的。比如:我在讲《少年有梦》这一框题内容时,针对部分学生亲子关系不好的情况,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根据这种学情班情。周末让学生与家长共同讨论“我的梦”“家庭梦”“班级梦”“一中梦”“濮阳梦”“中国梦”。意图是:一方面让学生与家长多交流,让家长参与共同编织孩子的梦想,让家长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健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另一方面让学生把自己的梦想与集体、与祖国的梦想联系起来,明白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至于怎么做不增加学生过重的负担?我们需要布置有效的有价值的作业,这一问题我正在探索中,没有什么灵丹妙药,笔者认为:布置作业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各科还需要有一个协调机制,避免今天的作业过多或没有作业可做。总之:核心素养立意的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