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条据书信内容页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01-05 16:24:11 条据书信 打开翻译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进人秋冬季,是校园传染病的高发时段。学校人群密集,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下,稍有疏忽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xx镇xx初级中学就秋冬季预防孩子传染病告知如下:

新冠病毒

感染症状

新冠肺炎一般无明显的前兆,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疾病初期,部分患者也可能无任何明显症状,其他多数患者常见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但除此之外,因存在个体差异,患者还可出现肌肉疼痛、胸闷、咽痒、咽痛、鼻塞、流鼻涕、腹泻、味觉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见于众多疾病,并非新冠所独有,因此患者其实很难自行通过症状鉴别是否感染新冠。当出现前述表现,且认为自己既往有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可能性,应尽早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预防措施

近期疫情形势严峻,请全体家长及学生,不要出市,不要聚餐,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出门佩戴口罩。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不聚会、不参与聚集性活动,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如有收到隔离信息或者“黄码”、“红码”等特殊情况,必须告知学校和所在村组社区,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瞒报、谎报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出血热

感染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情重、病死率高,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为流行高峰,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出血热疫苗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接种时间与第二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请确保至少完成基础针次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若完成基础免疫后超过一年,可随时对第三针进行补种。

2、防鼠、灭鼠是防止感染该病的关键。住宅区周围定期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粮食储存应防止被老鼠污染。

3、管理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老鼠的食物、隐藏场所等。

流感

感染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普通性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腮腺炎

感染症状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人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铡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口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

只要做好腮腺炎的预防,警听医生的嘱咐,怎么预防腮腺炎都是有效果的。另外在这里提醒广大腮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是漫长的,千万不能好几天就不治疗了,要坚持治疗直至痊愈。

传染病预防建议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勤晒衣服、被褥。

2、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3、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随地乱扔。

4、勤洗手,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多做室外活动,增强体质。

2、减少聚集,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打喷嚏的人接触,外出时应佩戴好口罩,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3、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热熟食品以及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4、秋冬季温差较大,学生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保暖。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家校携手、重视预防,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一定能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泉中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冷,昼夜温差较大,也是秋冬季传染病的高发期。

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十分迫切,学校师生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为预防和控制今年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诺如病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

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愈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

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流感病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与流感患者在同一密闭空间时,应打开窗户,保持通风。

水痘特征及预防措施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

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以及他们身上的疹子里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人吸入了这些飞沫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都可能会被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水痘?

水痘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在学校易引起多发甚至暴发。

得了水痘后会有哪些症状?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一次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

如何预防水痘?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关键。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接种水痘疫苗。

(4)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特征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得了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少数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传播。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个人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

特别要注意的是:玩具要经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流腮特征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2)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3)及时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腺病毒感染特征及预防措施

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

腺病毒感染会出现哪些症状?

腺病毒感染在临床很常见,大多数都是无症状的,有症状的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及表现各异,大多数以侵袭呼吸道为主。腺病毒血清型分类较多,而且腺病毒的血清型与临床表现相关。

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家长和孩子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1)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毒、物品专用。

(2)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共同努力,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进入秋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气温逐渐下降,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对病毒说再见吧!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该病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整体控制形势呈现较好的局面,但全球疫情形势严峻,随着境外人员入境增多,现在仍存在因输入而引起散发的风险。同学们千万不能松懈,一定做好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出行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外出回家后请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洁手部;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3。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垃圾桶内。

4、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有流感样症状的人。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症状及时咨询和就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主动配合测量体温、扫码。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4天有无重点地区旅行或居住史以及与有症状病例的接触史。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多数在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侵入。

2、定时通透室内空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3、补充营养。增加水分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

4、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做好个人卫生。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

7、免疫预防。疾病流行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预防作用的中药汤剂。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以4-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

预防措施

1、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易感者应避免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

3、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4、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四)常见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2、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4、平时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进入秋冬季,是校园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高发时段。学校人群密集,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下,稍有疏忽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提醒各位家长:在疫情常态化下,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孩子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疾病。由于秋冬季寒冷,人们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人们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这样,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人在屋子里呆的时间长,空气又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普通性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措施:

1、减少接触,防止感染,水痘高发时期,尽量少去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以防感染水痘。

2、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

3、经常开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教室、活动室、卧室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4、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手足口病

患者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措施: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

2、增强免疫力,可注射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又名诺沃克病毒,源于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的一所学校引起的一次胃肠炎暴发,之后被改名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

目前,诺如病毒感染的治疗暂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大多数人一周内可以康复,易脱水人群如幼儿、老人需格外关注。

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铡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口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一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临床多呈慢性病程,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咯血、低热、胸痛、疲倦、盗汗、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向外界环境排菌的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以空气传播为主。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

预防措施: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多可痊愈。

预防小贴士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勤晒衣服、被褥。

2、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3、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随地乱扔。

4、勤洗手,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多做室外活动,增强体质。

2、减少聚集,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打喷嚏的人接触,外出时应佩戴好口罩,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3、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热熟食品以及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4、秋冬换季温差较大,学生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保暖,家长要根据天气情况提醒学生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按时作息,保证睡眠。

5、室内每天要坚持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每次通风不能低于30分钟。天气允许的情况下长时间通风。

复课要求:

①患流感康复后满2天隔离期持复课证明可复课;

②患诺如病毒康复后满3天隔离期持复课证明可复课;

③手足口病康复后满7天隔离期持复课证明可复课;

④患水痘的同学康复后需满14天隔离期持复课证明可复课。

若学生患病,必须按照以上复课要求的时间隔离,及时就医并告知老师,必须开具治愈证明或复课证明方可进入班级。

学校是集体生活场所,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开放的,所以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家校合力,共同努力。

守护学生健康从点滴做起,学校会不断通过公众号、微信、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望您与家人共同关注,共同学习。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秋冬季节,天气日渐寒冷,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主要有: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诺如病毒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

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等途径传播,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

5、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6、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工作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卫生保障工作,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贝壳类海产食物。

2、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3、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交校医审核同意后方可返校。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6、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随着转季及近期气候变化异常,孩子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防范意识,提高预防能力,现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常识科普如下,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守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1、新冠肺炎:主要是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2、流行性感冒:主要是高热,头痛,咽痛,鼻塞,全身乏力等。

3、水痘:以发热和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伴有皮肤发痒。

4、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轻微发烧,口腔咽部,手足上出现水泡。

5、流行性腮腺炎:症状为食欲不振,低热,头痛,腮腺肿大等症状。

6、诺如病毒:腹泻、呕吐、恶心和胃痛,可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健康千万条,预防第一条”。以上传染病的预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孩子的手卫生,在入校后、进食前、便前、便后、从户外进入室内、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打喷嚏用手遮掩口鼻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採搓双手。教育孩子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二、每天早晚对孩子进行自检,如发现孩子有发热、流涕、红斑、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疑似症状的,应停止送孩子上学,同时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并将诊治结果如实告知班主任。

三、身体不适的孩子应在家休息治疗。病愈后需严格按照卫生部门文件要求执行治愈返校标准,经校医检验无传染性方可返校。

四、注意随气温变化为孩子选择衣物。注意休息,做到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五、注意居家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六、监督孩子多喝温水,多吃水果,少吃零食,不吃生冷热气的食物

七、尽量避免孩子出入公共场所。可适当增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力。

孩子的健康是你我最大的心愿,为了孩子的健康,请您认真仔细阅读以上内容。谢谢。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冷,昼夜温差较大,也是秋冬季传染病的高发期。

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十分迫切,学校师生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为预防和控制今年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通告如下:

01、诺如病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

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愈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

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02、流感病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与流感患者在同一密闭空间时,应打开窗户,保持通风。

03、水痘特征及预防措施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

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以及他们身上的疹子里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人吸入了这些飞沫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都可能会被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水痘?

水痘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在学校易引起多发甚至暴发。

得了水痘后会有哪些症状?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一次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

如何预防水痘?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关键。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接种水痘疫苗。

(4)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04、手足口病特征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得了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少数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传播。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个人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

特别要注意的是:玩具要经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05、流腮特征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2)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3)及时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06、腺病毒感染特征及预防措施: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

腺病毒感染会出现哪些症状?

腺病毒感染在临床很常见,大多数都是无症状的,有症状的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及表现各异,大多数以侵袭呼吸道为主。腺病毒血清型分类较多,而且腺病毒的血清型与临床表现相关。

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家长和孩子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1)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毒、物品专用。

(2)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07、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特征与预防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亲密接触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怎样判定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2)具有上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怎样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

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临床确诊病例分型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三)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气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1、大于65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至重度哮喘)、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新冠肺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虽然我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进入秋冬季节本来就是传染病高发时期,因此仍不能放松警惕,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需牢记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

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做好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新冠肺炎病人如何治疗呢?

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是:早期心理干预;全面实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有病及时就医;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鼓励患者适量运动;加强营养;加强氧疗的管理;加强病人每天出入量的管理;加强中医中药治疗。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努力做好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健康平安一起出力,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杜绝传染病发生!

中学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家长朋友:

大家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隔离期为:7日。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隔离期:为不少于病后14日。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隔离期:为发病后21天。

4、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合并肺炎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5、诺如:又称冬季呕吐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潜伏期一般是12到48小时,二十四小时内可呕吐两次以上,二十四小时以内腹泻三次。隔离期为:症状消失后三天。

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各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在家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以上、或有咳嗽、流涕、乏力、鼻塞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带病上学!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咳嗽、皮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请严格按照传染病隔离期进行隔离,返校时须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若不是传染性疾病,病症状消失并按照规定时间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等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以后方可返校。

3、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落实多病共防的重要措施之一。秋季是流行性病毒感冒的高发季节,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到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疫情已成常态化,外出至人口密集等地方做好日常防护戴好口罩。

5、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人员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

如您的孩子有任何不适

请及时告知学校

让我们一起携手

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