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2023-12-30 00:02:32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1

爱,是点到为止

爱,是你我。

从小唐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后,我们这个小家庭就完整了,有爸爸、妈妈和小唐。小唐的到来给我们原本就幸福的小家带来了另一种快乐和欢笑。在我们家,爸爸支持妈妈,妈妈鼓励小唐,小唐表扬爸爸。此循环无规则转动,大家相互打气,携手走过了8个春秋。非常感谢小唐选择我们做他的爸爸和妈妈,让我们有机会和他一起成长,收获更多的美好。

爱,是尊重。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几岁的小唐也是。不管我们谁遇到事情了,都可以在家庭饭桌上说一说。可以是自己工作上学习上的事,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一直秉承着,有话大家说的原则,各抒己见。一人发言,另外两个人会给与一些看法和引导,但是结果肯定是尊重发言者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偶尔也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那就给大家半个小时的冷静时间,然后再坐在一起讨论。有了这个习惯,小唐最喜欢在饭桌上和我们一起聊天了。因为这个时候,是全家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刻,也是最开心的时刻。

爱,是陪伴。

小唐爸爸是一位警察,特别是近几年的疫情,经常不着家。虽然如此,但是爸爸也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诠释父亲的角色。大到休息日的父子羽毛球赛,小到睡前的视频英语绘本秀,爸爸都是全心全力享受和小唐在一起的每一刻。用爸爸的话说:再不陪伴孩子就长大了。妈妈除了一日生活的物质照料,也很在意小唐的心理发展。妈妈是小唐最安静的倾听者,听他讲述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偶尔不和谐的心情。偶尔也会在小唐的邀请下,说几句作为大人的看法。更多的是接收来自小唐的信息,陪伴他去度过每一个他在意的瞬间。

爱,是支持。

小唐是一位思想活跃,天马行空的孩子,每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身为幼儿园老师的妈妈,肯定是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想法的。怎么鼓励呢?当然是陪他去探索去尝试。小唐问:妈妈,大米是怎么来的?我们是直接种大米的吗?爸爸妈妈带着小唐去乡下看播种插秧,看施肥收割,请小唐来翻拨稻谷,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经历了这些,小唐知道了大米是怎么来的,认识了水稻和小麦,学会了挖野菜,做野果。小唐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原来,生活也是一本书,里面有很多我们不会的知识。

爱,是鼓励。

无论是小唐,还是爸爸妈妈,都会遇到自己胆怯的那一面。也许这一面是不够自信,不敢尝试,或者是怕犯错。怎么办呢?强行推着向前肯定不行,那就一起呗。小唐要去唱歌展示了,那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歌,全家一起唱。爸爸要去参加考试了,那全家都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一起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妈妈要上公开课了,那就家里小板凳摆好,观摩课先上起来。我们会一起打气一起加油,结果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享受到了美好的过程。

爱,是榜样。

言传不如身教,有时候,行动比语言更加有效。小唐爸爸爱看书,一有空就会坐在书桌前享受书本带来的快乐。从小,小唐就和爸爸一样,也喜欢坐在书桌前摆弄自己的玩具。随着识字量的增加,也开始走入到书海无法自拔。妈妈爱整理屋子,收拾家里的物品。每到这个时候,爸爸就会放下手中的事,和妈妈一起做。两个人有说有笑,这样的氛围会感染到小唐。惹得小唐也来跃跃欲试,感受做家务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爸爸妈妈用行动告诉了小唐,家是每个人的,我们都应该付出努力,我们都应该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爱,是理解。

妈妈的工作幼儿园老师,每天处理很多的琐事,难免会唠叨费嗓子一些。爸爸和小唐是贴心的倾听者,会给妈妈端上一杯水,听妈妈讲述孩子间的故事,陪妈妈享受家里的安静时光。爸爸经常为自己不能在家而深感遗憾,妈妈会给爸爸发语音表示理解支持,小唐也会给爸爸留言讲好玩的学校趣事。就像小唐有时候发脾气,爸爸妈妈陪在他身边,听他哭完闹完一样,给彼此一个安静的时刻,给心灵一个放松的机会。

爱,是点到为止。

在这个家里,我们相亲相爱,我们携手并进。但是我们知道,所有的爱都要有尺寸,所有的支持都应该有长度。我们尝试着去爱每一个人,但是尽量做到不打扰,不添乱。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这个家带给他们的是后盾的力量,是避风港。往前冲的,是来自我们自发的信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让我们的爱,点到为止。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2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从家庭国家社会多维度进行约束、规范及建议,引导全社会重视关注家庭本身推动未成年人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综合能力培养;家长不仅要在平时做到言传身教,而且在学习上也要帮助他,鼓励他,和他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孩子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师的教导,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与个性,更有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在帮助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己。另外,在学习生活上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坏毛病,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不仅仅有遗传的因素,还有就是父母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就是这个道理。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国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家长,该如何紧跟国家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和学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来的栋梁之材,经过认真的学习,我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1、在孩子生活、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我觉得贵在坚持;所有好的行为,还有学习文化知识都是靠日积月累积攒起来的。

2、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轻松有趣的家庭教育氛围;要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让他们的童年充满童真和乐趣;

3、尊重孩子选择,同时积极地引导,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教育模式,多聆听和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做一些主,发挥他们的主观意识,不要把父母的一些固化思维强压给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培养,碰到问题会犹豫不决,无法自我做出判断和选择,孩子也会越发的不自信,要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4、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同样的问题,不要要求孩子这个不能,那个不能,然后父母一转身自己又以身试法,这样不仅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时间久了,也会让你在你的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就是在原则方面父母要严格要求,但要注意尺度,不能一味的责骂或者体罚,让孩子产生叛逆和厌学的情绪,要给与孩子鼓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首先父母是要能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小朋友中的水平的,因为每个孩子从来接受的教育不同,还有身心成长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造成了孩子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即使自己的孩子在同班同学里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家长也要保持心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迎难而上。

7、要能舍得让孩子吃苦,不要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帮忙操办了,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爱劳动的孩子能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爱劳动的孩子也比一般的孩子聪明,动手能力强,更不要过渡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要让孩子懂得目前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有感恩精神,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被培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别说知道感恩了;

8、适当培养孩子一些竞争意识,让孩子主要很多事情,都得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在学习生活中要形成良性竞争,和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另外我觉得,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这件事情上,平等和尊重是最重要的,我们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交流时不应主观地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的认可引导孩子的观点。然后,当孩子在生活或社交中遇到困难和不自信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效地给予孩子引导和启发,并多多鼓励,积极表扬进步,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交流。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老师,同时也是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体现着家长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祖国、爱社会、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使孩子潜移默化拥有关爱他人、相互谦让、奉公守法的好品德。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3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家庭教育促进法》全文,可以概括为“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读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家庭责任”中提出的“亲育亲养,高质量陪伴”;“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互促进,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学习家庭教育法中,我还读懂了一些信息:

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拔苗助长,理解我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很正常,不过分比较。)

二,尊重未成年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不要求孩子百分百听话,充分尊重理解孩子。)

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要学习要改变,与时俱进不“鸡娃”。)

家庭责任: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从法律角度明确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任重道远。)

第十六条(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唯成绩论已经不符合当代的要求,体育和美育会越来越重要,不追求全才,有特长很好,有健康的审美,能坚持。)

(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吃好喝好睡好,养成良好习惯。)

(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孩子关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

(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劳动。)

以上是家庭教育法里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些观点,通过学习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哥哥是五年的小学生,性格温和善良、有些腼腆,喜欢帮助别人;妹妹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性格活泼、大方勇敢、善于发现总结。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亲育亲养,不断学习,从新手妈妈那时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基本有了一些清晰的育儿理念。

学习家庭教育法后主要的心得用“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几个字来表达比较符合当下的状态。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陪伴孩子,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为重要。把高质量的陪伴作为每晚必修功课,陪同孩子一起吃晚饭,一起阅读,分享生活学习中有趣的事。

二、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引导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提高自身素质。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一起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培养时间观念,早睡早起,保障睡眠,规定每次的学习、休息以及运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

四、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不做焦虑妈妈,稳定自身情绪,不忽略孩子的个性,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多才多艺的新型人才,同时还要教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每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说教,要积极引导。坚持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最重要的家庭文化,让孩子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

在“双减”之后,孩子的作业压力小了,在学校更专心地学习了,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真正做到了“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让家长倍感温暖,对教育未来有期待有希望!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4

减负从防止学生近视做起

2021年10月,国家颁发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多次研读该法,感受深切,想从预防学生近视、减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努力做到给小朋友一双明亮的眼睛。

先来看看当前学生近视的一个概况,目前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很高,而且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根据国家教育部消息,2018年至2020年,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率大概是14%左右;2020年底,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这个数字估计是“世界第一”,这个“世界第一”的残酷数字背后我们需要反思。

减轻学业负担是预防近视的特效药。《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发,进一步让减负落到实处,学校和家庭应步伐一致,形成合力。学校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家长不应有焦虑的情绪,学校在减负,但是家庭在增负,给孩子增加各种网络课程,手机线上教程,导致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加长,户外运动的时间减少,用眼过度,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家长的榜样与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本人一位同事,夫妻俩都毕业于985名校,现在孩子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他们一家三口视力都很好。我就问她有什么教育秘籍吗?她说没有什么窍门,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也放下你手中的手机,拿起一本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良好的读书氛围比上十节网课都要强。

导致学生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缺乏对近视危害性的重视。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认知:认为孩子眼睛近视了,戴个眼镜就可以,但是如果成绩差,考不上好学校,就耽误了前途。事实上在航空航天、航海、军事、铁路交通等领域的人员,对视力的要求都很高,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视力实际上也拓宽了孩子们今后的就业道路。就我家来说,孩子爸爸和我都是高度近视,我们已经深感近视所带来的诸多不便,随着年纪增长,视力越来越差,为我们当初不好好爱护眼睛而懊悔。在我们家里不安装电视,不随意给孩子看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做好以身作则。而且告诉孩子父母没有保护好眼睛的反面教材。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给他睡前听故事、听少儿广播。多带他运动,特别是他喜欢的足球和武术,在保护视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孩子近视了,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佩带眼镜。物理的近视还有治疗,心灵的近视才是最大的“疾病”。“不输在起跑线”不知道扼杀了多少小朋友的美好童年。一些家长,以学生学习成绩为第一要务,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怎么样都行。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完全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健康个性人格的养成。小学生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如何做一个有爱心孝心的人,如何做一个热爱祖国、志高存远的人。

所以本人非常赞成国家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小朋友是祖国的未来,给小朋友一双明亮的眼睛,人人有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透过厚厚的近视镜面去认识。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5

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这句话是我们每一个初为人父母时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有了孩子的生活是全新的,也是茫然和无助的。生活和“家庭教育”相比,更能让年轻的父母忽略而没有从小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现在国家开始减负,进行了教育制度的充分改革,正是从根本上调整教育的方式和结构,让“家庭教育”承担更重要的作用,以补充这些年国人的教育缺失,让我们的孩子以后可以更优秀,更自信。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家长,经历了自己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大背景,又经历了自己大娃的教育,现在又开启了全新的二娃家庭教育模式。全新的教育结构,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改变了社会对于教育的认知。疫情的到来,彻底让社会和政府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资本贩卖的焦虑和全社会缺失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强大的矛盾。是选择不断升级的内卷,还是直接选择躺平?内卷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疲于应对,失去了学习的乐趣,缺乏对未知邻域的探索精神,更没有了拼搏精神。而选择躺平又无法应付将来残酷的社会竞争。长远来看这些和我们综合国力的上升都是背道而驰的。目前,确实需要将教育结构和教育理念做重大的调整,减负只是一个方式,而非目标,教育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培养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足够自信的孩子,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国家的减负政策,确实让很多家长回归到了家庭教育,也是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一课。让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来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我认为,这非常必要,这并不是简单的“给孩子减负了,却给家长增加负担”。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一种责任的传承,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责任,是我们对于国家的责任。有了正确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更有爱,更能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家大娃的家庭教育也是部分缺失的,由于工作原因和社会压力,我家大娃从小就托管给了各类培训机构,早早的放弃了各种兴趣爱好(只坚持了一种乐器)。和鸡娃培养大军一起,在各个培训机构中转场,孩子的压力很大,其实我也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无助和抵触。但是没有选择躺平的我们,还是坚持和其他鸡娃一起内卷,其中的滋味想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现在减负了,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养成的“或好或坏“的习惯也已经很难改变。这就是以前留下来的后遗症,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改变自己,把家庭教育这一块补上去,努力合适社会大环境。

现在对于我家二娃来说,刚刚好赶上时候,正是树立正确教育观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也在努力学习,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这方面要全面跟上。家庭教育,需要从陪伴开始,安静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如何给孩子规划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内容,如何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培养。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给了我们自己再次提升的机会。可以和孩子独处,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学习中各类事情,是对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蒙。让孩子更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也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孩子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的教导,每一次的“争辩”,都会感受到自己和孩子在一起成长,有了我们的陪伴,孩子更有自信,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更能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家长带给孩子教导和帮助,又何尝不是孩子对家长的启发和激励。孩子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孩子天真的性格,努力不服输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爱运动,爱阅读这些好习惯可能也是我们所没有的,孩子给我们做着很好的榜样,这也是孩子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要陪伴孩子,就需要静下心,我们静下来了,自然就可以做好孩子的心里建设,让孩子也可以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父母本身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作家尹建莉创作的家庭教育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就提到了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方式方法。

对于我来说,家庭教育没有更多的捷径和花俏的方式方法,仅仅只是和孩子成为朋友。静下来,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言传身教,可以是使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收获。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6

每一次努力都算数

每天傍晚的口算训练时间都是考验母女感情的微妙时刻。一年级的女儿不是东张西望地盼着奶奶喊“开饭”,就是可怜巴巴地请求“能不能别计时?”实在磨不过,她会弱弱地来一句“努力真的有用吗?”我深知她害怕的不是做题,而是速度不能达到新要求,便每次都耐着性子回应“你可以的,每一次努力都算数!”次数多了,我也思忖为什么曾经自信的女儿变得如此小心。直到某天练习时她突然说“妈妈,我做题时你能不能别突然叹气,或者把眉毛拱成那样,你别急,我在努力的。”看着孩子努力演示我皱眉的模样,老母亲不禁失笑,却又暗自心惊:原来无形之中我还是把焦虑下移给了她!

曾经我也会因她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而欣喜,现在却已要求她做题必须又快又好。毕竟大多同龄人能做到的,她没理由不能。答题好是应该的,若然不能更快便是不够好。并且,一旦她有进步,下次就应更快更好。对口算的要求如此,对其他学习生活的方面的要求亦然。当她日复一日的努力未达到“应有的”进步,我表面虽无微词,却因叹气、蹙眉或欲言又止泄露了内心的失落和焦虑。女儿看懂了,努力着彷徨着。

我也反思过:为什么不能真诚地致敬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无论进步与否,都给予正面的肯定。当我说“每一次努力都算数”时,难道实际想的是只有体现成长的努力才算数?开学前不是和孩子约定当她学习成长的啦啦队长吗?但当我发现她的阅读量、答题速度、书写能力、课堂学习经验甚至大运动能力比同龄人欠缺时,担心孩子落后的焦虑还是悄然而至。“双减”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课外帮助孩子补习追赶的任务就该落到了家长身上。自以为不搞题海战术,激励孩子做得“润物细无声”的我,却发现孩子由前期的欣然接受变成现在的勉为其难。到底哪出了问题呢?为破解困惑,我首先认真倾听女儿对我课外学习安排的心声,征询她的意见。接着,我又去细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纲领性文件,想从教育理论的维度寻求指导。同时,我还向身边的教育人士,孩子的老师和同学家长展开了积极经验求索。最后,对于如何有效激励孩子的课外成长,我整理出以下心得。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尽管家长和学校一直在全程给与关怀、引导和辅助,孩子的个人发展并非众人期待的一路高歌向前,而是迂回反复的螺旋式上升。故而,我需关注的是女儿每一个阶段性的进步,而应对日常学习和训练的表现报以平常心。认可女儿的努力,不以还需继续努力为由无限制延迟满足,更不能因努力结果不尽人意而强行追加机械、重复的惩罚作业,因为无论孩子消极接受抑或积极反抗都无益于自身树立自信,进而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再者就个体差异而言,我一直把女儿口算时书写慢,欠整齐的问题简单归咎于态度敷衍,忽略她多次有关写字手酸的抱怨。现在想来问题的根源更可能在于她手部小肌肉群发育的不平衡,因为手眼协调、握笔姿势及坐姿都影响书写的速度和质量。当我真正触及问题的本源,才能给女儿更多的理解、辅导和鼓励。

二。相信榜样的力量,鸡娃不如自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父母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需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当我渴望女儿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自律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还能精神饱满地参与文体活动时,我是否能成为女儿渴望的温柔聪慧,开明能干的“别人家的妈妈”。拥有同理心是家长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基础,没有倾听孩子的需求而一味要求努力只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所以,我想激励女儿奋发向上,最有说服力的做法还是以身作则,而非粗暴的下移焦虑。往浅了说,我和女儿挑战同一件事(比如家庭硬笔书法大赛,读书会,运动会)增加了趣味,减缓了压力,即使失败我也能和娃相视一笑,培养我们重头再来的勇气和遇挫不馁的毅力;往深了说,她看到父母专于一事,经过不懈努力收获进步的美好也会心向往之,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所以孩子,现在如果你再问我是不是每一次努力都算数,我会整理好情绪,平和而郑重地告诉你:“是的,每一次努力都算数!它不一定都体现进步,却会为你铺好通向成长之路每一块砖。我和爸爸会伴你同行,一起努力吧!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7

相机而教潜移默化——

依法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和施行,体现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立法层面开始把家庭教育放在未成年人教育、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已经从“家事”变成“国事”,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需要科学教导、养育孩子,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

依法养育孩子是我们家长的责任,也是我们家长应尽的义务。作为家长要强化责任认识,更新教育理念,用爱养育,用心陪伴,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护航者、引路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机而教——为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

心理学上把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产生强大的意志力量的现象称为目标效应。当孩子树立了梦想,明确了目标,就会被激发出主动性和勇往直前的毅力。在孩子四岁时,我们带着她去北京,让她了解北大和清华,也请清华的姐姐给她分享学习的经验,在她心里播下一个北大清华梦的种子。记得有次她主动问老师,如果要考上北大清华,我除了要好好学习,还需要做什么呢?在她的好奇中,我们能感觉到,播下的种子在她的心里已经开始慢慢发芽。

尊重选择——培植孩子的心灵之花

我经常翻阅《儿童积极心理学》《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等心理学书籍,从中我了解到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自尊是自信的基础,孩子先拥有自尊,然后才能建立起自信。孩子的自尊最初来自父母给予他的尊重。作为家长,我会把孩子当“小大人”一样尊重,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将她看成完整独立的个体,尊重她的人格,尊重她的选择,平等对话。

家里的一些决定我们都会让孩子参加,她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和玩乐的时间、她的零花钱等,我们给她选择和做主的权利,让她有属于自己的发言权、决策权和主导权,有意识克制自己替孩子决定的欲望,给她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从而让她产生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

孩子也会有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有的时候会着急,会哭闹,在孩子哭的时候,我就抱着她听她说为什么哭。当孩子情绪平稳后,还是和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让孩子明白,哭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要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温柔坚定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不管如何我都是爱你的,但是当你做得不对的时候,我是要说“不”的。当我着急的时候,孩子就会郑重其事教导我,不要着急,着急没有用。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共同成长,成就更好的自我。

赞美欣赏——珍视孩子人生赛道的硕果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父母就是孩子赛道上的啦啦队,在孩子迷茫无助时加油呐喊,通过正向强化,奋勇向前。

由于孩子在童年时期还没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做出自我评价,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关注孩子的优点,鼓励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正向自我评价,建立稳定的自信。

记得一次带孩子去郊外游玩,看到高处的攀岩设施,孩子想尝试但是又担心不能按到最高处的按钮,有些犹豫。我就鼓励孩子我们试一试,让她享受过程,敢于尝试。

孩子第一次尝试,攀登到中间坚持不住就下来了,下来后我就鼓励她,第一次尝试就这么厉害,并和她一起分析最优路线。孩子有了信心以后,主动提出还要再次尝试冲击顶点,成功登顶后孩子很开心。

晚上我们复盘的时候,让孩子自己说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3个优点,让孩子从“你觉得”变成“我觉得”,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方面,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要强敏感,对于孩子的成绩,我和爸爸不给孩子加压,反而给孩子减压。当孩子考试考了96分,认为自己没有考100分不开心时,我们会跟她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要享受这个过程,在这次考试中,吸取经验,我们相信你的实力。

对孩子的勇气和努力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挖掘孩子的潜力,注重过程中的收获和自我实现,强化孩子的内驱力。

养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播种、培育到收获,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家长的精心照料和陪伴。作为家长,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守护他们的梦想,倾听他们的声音,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相机而教,潜移默化,才能使他们将来成长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能经得起挑战,绽放出最美的青春花朵,追逐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8

学好家庭教育,争做时代父母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长要做好自我教育。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是太可怕了。”这句话是一位日本作家写在小说里的,当我第一次听到时,有种被雷劈了的感觉。是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

家长如何开展自我教育?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名家长,我认真学习之后,收获颇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长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的一生都在受家庭的影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都要做些什么,家庭的责任是什么,还贴心指明哪些方式是最好的。我相信依法带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地自己。结合我的家庭教育经历,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注重家教家风建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品格,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新时代下,面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孩子是基于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所产生的,未必是未来所需。面对不确定,家庭首先应该教孩子确定的、可传承的文化。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全社会注重家教家风的建设,我认为好的家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也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使命。

鲍鹏山教授说过:“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教育”。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孩子对于“真、善、美”的理解、追求,美德的传承,把家国情怀、崇德向善融入家教家风建设中。帮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有情怀,有观察力,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精神富裕,成为一个健康、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无论何时,内心依旧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和动力。

二、做到亲自养育,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特别明确地指出要“亲自养育”,而不是祖辈代替,要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而不是完全交给父亲或者母亲一方。我坚信这一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

如今社会,生活与工作的节奏非常快,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很多祖辈都会来帮忙照顾孩子。在一定程度的帮忙是可以缓解年轻父母的压力,但千万不能做“缺位”的父母,完全让祖辈管教。年轻的父母尚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这些精力旺盛、想法奇特的孩子。祖辈往往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精力上也根不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无论您的工作或生产岗位多么重要、复杂或需要创造性,请您记住,家里还有一项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去做,这就是育人。您的工作可以找人替代,无论您从事什么职业——从畜牧场的看门人到部长,而真正的父亲是无可替代。”在如今职场妈妈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认为这里的父亲是一个借代,包括母亲。父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不是爷爷奶奶、保姆可以替代的。

三、加强亲子陪伴,随时自然而然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创建民主融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需要情感支持,注重个人培养,是一种个性化的培育,亲子陪伴变得特别重要。作为父母,应该用心创造有质量的亲子陪伴时光,有质量的陪伴。

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来保证亲子陪伴的时间和质量。首先,做到尽可能少加班,推掉不必要的聚会。如果真的很忙,那就先想办法提高自己工作效率,保证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其次,与孩子保持一致的生活规律,比如,尽可能保证一起吃早餐与晚餐,在餐桌上可以一起谈谈最近的学习、生活,遇到有趣的事与人。最后,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中,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孩子的朋友是谁,把孩子一些重要的事情放进自己的日程表。孩子的一次家长会,一次演讲,一次春游,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时刻。

随时自然而然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是一起上学、放学的路上,也可以是餐桌上,可以是一起做家务时。当然,如果有必要,可以是一次正式的谈话。爱孩子,要用孩子需要的方式,那就要做到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地懂孩子。敞开心扉是相互的,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我也会告诉孩子,我心里的一些想法,对于某些事件的观点,甚至是我的焦虑。孩子总能在不经意间带给我惊喜。

四、尊重孩子,发现孩子的特点,将特点变为优势,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尊重孩子,去尊重孩子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差异。要帮助每个孩子找到他独特的天赋、才能。孩子身上没有优缺点,只有特点,父母要做的是发现特点,正确引导,逐渐变成孩子身上的优势。例如,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乐观。可如果一个孩子钢琴弹得很好,却总是不愿意表演,父母本能反应是这孩子不够自信,往往忽视了其实孩子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对自己高要求是特点,是追求更高技能的起点。作为父母,我们要避免受潜意识支配,多做一些思考,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天赋,勤加练习后变成优势。家庭促进法中也强调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孩子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坚强的人,最终找到自己的路。

五、和孩子平等相处,建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新型的家庭学习模式、新型亲子关系。

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知识、技术的传授,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试错,成长。而科学的养育孩子,同样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与孩子一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态。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强调“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爱学习,怀有开放的心态,做一个终生学习者。那么,言传身教何不从“学习”这件事开始呢。

我在客厅放上三张书桌,每个晚上孩子学习的时间,也是父母学习的时候,我们共同学习又互相独立。是一种陪伴,又是一种自由时间。我告诉过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但我发现每次孩子来找我,都是真的需要我帮助的时候,而且非常有礼貌的说:“妈妈,我打扰你一下。”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除了独立的学习时间,有时候我也喜欢看看孩子的书籍,有时候我也和她一起学习英语,一起练习写字。我们在尝试创建一种属于自己的家庭学习模式,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

伴随着孩子每天的成长,再来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受。我呼吁新父母常读常学家庭教育促进法,我们一起学法懂法,营造一个好的家庭,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找对父母阶段角色,适时发挥不同的作用。

用心呵护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大树顶天立地,是小草茁壮成长。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9

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不做船长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这是我概念里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一直想到努力去实现的。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安宁,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

但是我们日常与孩子的互动中,有多少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了火药味?孩子起床磨蹭,东西丢三落四?吼!孩子做作业不专心,边做边画画?骂!孩子屡教不改,还发脾气破坏东西?打!

在一档综艺节目上,袁咏仪说,她和儿子的关系非常紧张,孩子不仅不愿意和她多说话,手机还设置了密码。在学校,孩子易燥易怒,上课也不专心听课,甚至影响他人,她不得已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才发现问题竟出在妈妈身上。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七条就提到,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要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选择权,而不是事事包办。但是,很多父母都在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船长”,却忘了父母的职责应该是引领他前进的”灯塔”。

“船长型父母”会将孩子行为视为“不当”或“不好”,会反应激烈,习惯用愤怒来试图控制或改变孩子的行为,可结果并不会完全让父母满意。

想起在我们家发生的一幕,为了帮女儿巩固学过的拼音,让她拼读故事书。孩子分不清b和d,拼错了好几次,我都耐心地提醒孩子。后来,孩子终于拼对了,我很开心,觉得辛苦得值。下一分钟,她又把“b”拼成了“d”。当时,我觉得她是不认真,又想到自己为了陪她拼读都耽搁了自己的事情,她却不用心,忍不住吼了他。当天晚上,孩子拼读时认真多了。第二天晚上,当我再拿出书要孩子拼读,她嘟着嘴巴,很不情愿。后来,她对拼读还出现了抵触情绪,称“不爱读书”了。却捧着其他故事书自个儿看到饭点都不愿放,原来她不是不爱读书,而是不想在我面前再犯拼读的错。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变成了电视剧里的那种“船长型妈妈”,想象着孩子和我渐行渐远的场景,就后悔不已。当晚我就及时地和孩子作了沟通,也向孩子道歉不应该吼她,有困难妈妈会陪着一起克服,她心满意足地拥抱了我,重拾起她开心的笑脸。后来拼读我也不再纠结她的问题,彻底放开了让她自己去读,她反而很轻松自如地读下来了,也没有再犯之前的错误。

“船长型父母”只关注将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小孩”,却很少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或情绪。孩子出错后,只受到批评,再次碰到错的地方,他会害怕再次受到指责,便学会逃避,不再与父母说真话,亲子关系越行越远。在我意识到的那一刻我坚决不要做那样的父母,我及时止损,但是又有多少父母仍然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在自己的控制中越走越远了?

“船长型父母”不会思考孩子有哪里“不对劲”,因为孩子不需要被‘纠正’,需要的是成长。而成长取决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恐惧和局限性。所以,如果觉得孩子有什么不对劲,也许是看待他的方式不对。

看到孩子无缘无故在地上哭,如果认为他无理取闹,可能会生气地吼他;如果猜想他有心事,便会担心他,拉他起来,给他安抚。

问题是生命的常态,不管遇到哪样的亲子问题与挑战,都是有意义的,它帮你实现情绪上的成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成为智慧、有爱、高效的父母。孩子需要遇到问题,如何应对问题带来的痛苦难过,将决定他们如何成长。

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设想成孩子,由己及人,想想她的难处,就不会那么抓狂。女儿在学钢琴,A老师很严格,每次展示的时候,在旁总是挑错,那时候我也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一起去教育孩子,后来我发现她对钢琴越来越没有兴趣,练琴也不愿意练。我反思,要是我自己去学琴,老师总是批评我,否定我,我还会有信心吗?后来我和孩子沟通,给她换了B老师,B老师很有耐心,充满鼓励,用平和而坚定的态度予以智慧且思路清晰的指导。女儿现在每次去上钢琴,总是满心欢喜,一扫之前的阴霾。我庆幸,帮孩子调整了适合她的方式。

做父母是一门艺术,我们虽然无法做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认真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传达的“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相机而教,潜移默化,严慈相济,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相互促进”八大方法。我们要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不做船长!

愿孩子长大后还愿意与我们交心,愿意与我们做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他最近喜欢做的事情,这才是做父母最大的成功!

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 篇10

从“抚养者”走向“教养者”的探索

随着“双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地与实施,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家长,甚感欣喜。都说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而教育则是关乎孩子命运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陪伴嘉镐成长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处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1、赏识孩子,帮助孩子提升信心

嘉镐在学龄前几乎是放养状态,我们没有给他报任何学科性的辅导班,英语、拼音、写字、数学等都是零基础。但是进入小学后,学习成了主要任务,有了作业的要求,有了横向的成绩对比,节奏完全不一样了。班级微信群也会适时出现优秀孩子手拿奖状、自信满满的画面,而里面很少有自己的孩子,隔着手机屏幕的我们还是有些难受甚至也会焦虑。但是,我们没有去寻求课外补习班或小餐桌的即时效应,而是坚持每天下班后陪伴他,跟他一起沉浸式地学习。例如,一年级学拼音阶段,嘉镐拼音是零基础,当时班里很多同学拼音都很熟练了,他回到家里自己心里也很急,作为父母,我们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轮流辅导他,帮助他每天进步,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的拼音也顺利过关了。类似这样,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查漏补缺,英语不会读英语、数学不好补数学、跳绳不快练跳绳……直到孩子渐渐有了感觉,学习上取得一定进步,也能适时出现在班级微信群优秀孩子的表扬队伍中的时候,他更加自信并能主动学习,这种通过自己努力收获的自信是任何人都给不了的。虽然过程很辛苦,毕竟孩子还小,自律性不强,三观也未建立,但是“不积跬步不以致千里”,唯有投入式地陪伴,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过分在乎眼前的成绩,养成受用一生的学习方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以身作则,成为学习型的父母

三字经中提到:“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父母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打上烙印,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努力学会与孩子交流相处的技巧,争当孩子生命中的引路人。例如,观成武林小学每年都会举办数学节,进行魔尺、魔方、华容道等数学项目比赛。嘉镐的魔尺碰到不会的时候,他很容易放弃,他想学,但苦于没人教。于是妈妈硬着头皮,通过百度视频学习各类拼法和技巧,自己先学会,再陪着他一起学。零基础的妈妈现在也成了魔尺高手,正是妈妈的学习和陪伴,让嘉镐能在短时间熟练地进行魔尺地拼接,让他在学校的比赛中自信满满,并因为魔尺,母子俩有了更多的话题。还有,嘉镐不会游泳,为了培养他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爸爸及时鼓励他,并与他一起学游泳,现在嘉镐已经能独立游行1百多米,渐渐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作为家长,我们努力根据孩子的优势为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3、懂得放手,帮助孩子管理时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且男孩子成熟晚,自制力相对较差,嘉镐做作业也经常拖拖拉拉,边玩边做,甚至边吃东西边做作业。通过向其他优秀父母取经,学习教育专家优秀的经验后,我们下定决心要培养他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起初,我们会拿孩子最想去玩的地方或者最想要的玩具、零食为诱饵,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完成,如果未完成就减少一个要求,即便是哭闹也坚持不满足,几次下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孩子渐渐有了时间的观念。现在,我们会跟他商量,然后把每天的学习任务一条条列出来,写在小卡片上,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当然,我们也履行承诺,当他把既定的事情做完之后,就不再额外给他布置新的任务,不能让他感觉事情没完没了。现在,嘉镐基本有了时间的观念和意识,自己的学习任务我们稍作提醒后,基本每天在8点半之前能够独立完成,甚至每天会主动催我们要今天的学习任务,竟然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主动学习。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我们跟嘉镐的相处更多的是亲子平等对话,尽力地营造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也希望这样的氛围能够让他感到心里踏实,从而促进他健康成长。总之,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着我们自己,我们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我们坚信,以老师、家长心血铺就的教育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