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3-12-29 22:21:16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中国国力逐步增强的背景下,英语课程的学习重要性日趋增加。即便在今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科的课时总占比仅6-8%,与道德与法治一同位列课时总数的倒数第三名,但英语科目的学习及考试要求并未因此降低,试题的考察方式愈加灵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变得愈加重要。以下是本人通过观看程晓堂、梅德明等学者在新课标公布之始的讲座得出的一些感悟。

一、以生为本,力求体现素质教育。

相比与2011年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今年新修订的版本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及素质教育的培养。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标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故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坚持人本位,以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备课时虑学生的经历、情感、思想和认识,激活他们的这些实践经验,从而让他们以浓烈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最终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旧课堂的“要我学”变为新课堂的“我要学”。

二、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新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语言学习要从机械式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及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以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结构由割裂走向有机融合。

对比2011版本,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由割裂走向有机融合。其中,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语篇承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语言知识为语篇的构成和意义的表达提供语言要素;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语言技能为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提供途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提供具体方式方法。

四、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新课标最核心的理念是改变传统课程中以考试定终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以及评价目标多层次的特点。同时新课标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与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语言学习的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2

最近教育界最重磅的事,莫过于4月21日教育部出台的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了。课程标准不会轻易改变,上次出台课程标准就是2011年。这意味着这次出台的新课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10年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线老师,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科组认真地研读了2022新课程标准有关英语的内容。

在各科的占比方便,外语的比例为6%-8%,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分三级呈现,建议3-4年级学习一级内容,5-6年级学习二级内容,7-9年级学习三级内容,兼顾小学英语开设其实年级区域差异,设置预备级和三个“级别+”。

预备级主要满足1-2年级教学需要,以视听说为主。“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因此一二年级成为了启发孩子外语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一二年级,作为一线老师,应该将重心放在“自然拼读”方面,让学生通过歌曲、歌谣、游戏等有趣的方式,掌握自然拼读的技巧,达到看词能读,听词能辨的目标,为三四年级的英语“写”目标,做好铺垫,同时也为高年级的阅读课程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新课程标准中,外语学习的难度有所增加,凸显在灵活度、词汇量和实际运用能力上。在词汇量上,9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需要学的总词汇量从1600增加到了1900。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英语课会越来越像语文课,越来越体现学科融合,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讨论各种主题:人文的,科技的,文学的……英语课会越来越有“争论”的味道。这对英语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未来的英语课堂,需要英语老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思辨的思维,学习用外语的思维方式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达,真正实现英语语言“交际性”的作用。

另外在未来的考试中,单纯的语法题目会越来越少,阅读理解比重会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阅读,养成持续默读、掌握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教书人不读书。不要埋头做教书匠,要学会抬头学习新理念,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3

2022年的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新课标的方向已经产生了新的改变,在本次的教研当中,雷老师带领南昌县的小学英语教师一起观看了来自程晓堂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方向的讲座,程晓堂教授从核心素养的演变和内涵以及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英语课程的六要素,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等六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本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英语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强调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向。程教授特别指出思维品质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所以要加强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中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时,不宜过度广泛,问题的设计要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观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记忆到分析再到应用和创造,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识的识别和理解的阶段都是为了在生活当中应用评价并进行创造,打下基础。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设置真实语境和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和语言在生活中运用,学习知识之后还要进行情感的升华,深化其每一个单元情境的主题意义。

程教授特别在考试与评价改革这一方面提出了今后的英语英语考试的方向,以核心素养立意为主,加大听力和口语考试,加强口测和听力的比例,所以“哑巴英语”将逐步被取代,实用性英语将占据主体地位。

听完陈教授的讲座之后,雷老师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的占比虽然在整个学科当中越来越低,排名为倒数第三,但是考试难度却在加大,从课程标准当中的三级目标的转变可以看出,在小学课程标准当中,已经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分阶段布置相应的作业与任务,这也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课时量少难度增加,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把握好每个环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吃得饱。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4

2022年英语新课标出台以来,备受关注,关于新课标的解读也是百家争鸣,各执己见,网上一搜都是散播焦虑的观点,诸如新课标里英语总课时比例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和2001和2011版中的课时比例是一样的,都是6%~8%。我觉得新课标里的指导性更强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教学提示”,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下面我将根据新课标里的教学提示,结合我目前所教一级(三年级)学习者的经验,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对于语言能力为一级的英语学习者,也就是3~4年级学段的学生,新课标在教学提示中,给出了4个方面的指导,分别是:课堂生态、听说模仿、创设语境以及语篇活动。

一、课堂生态。关键词:积极。

在低年段,想要营造积极的课堂生态,最重要有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思考,二是给与学生正向的反馈。首先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知识点。比如在讲授in+月份,on+具体日期这一知识点是,我先让孩子们观察找出不同之处,再跟孩子们一起总结规律,最后一起来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语法要求,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举手发言,不管对错,老师都会給予正面反馈,诸如“你的答案已经很接近了哦,再加把劲想想”,孩子们便会更加积极的去思考,老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对错,更是思考的过程。最后在积极互动的氛围中一起找到了该语法点背后的原因。相比死记硬背,孩子们自己探索出的答案,更易铭记于心。

二、听说模仿。关键词:多渠道。

语言学习,听觉输入永远走在前面,但是单纯的课文音频,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低年段的孩子需要从各种各样的语言载体中吸收信息。在课前我会播放英文歌曲,课中利用英文Chant来进行教学,配音或者角色扮演来进行操练,课后布置App上的绘本跟读作业,进一步加大孩子们的听觉输入。同时强调跟读习惯,要求孩子们太严格按照步骤来练习跟读,第一步用手指着听,第二步听完按暂停跟读,严禁边听边读。第二步重复到熟练程度之后,再开始自行朗读。平时也会举办绘本表演比赛,看谁模仿得最像。多渠道的倾听和模仿,可以帮孩子们在语言学习初期建立好敏锐的语感,为未来的学习做铺垫。

三、创设语境。关键词:理解。

创设语境的教学,其实主要是为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功。创设语境一般用于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我在词汇教学中,常常会强调,英文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语境就像一个会魔法的巫师,会给每个单词在不同的地方换上不同的衣服,但是单词还是那个单词。比如在教授have时,have的意思常常变化,Ihaveabook。是拥有,Wehavedinnerat6o’clock。又可以理解为享用了。其实本质的意思还是有,但是按照汉语的搭配习惯,在汉语的思维里意思是变了,但在英语的思维里是不变的。我认为这才是创设语境的目的,让孩子们理解知识点,英文多义词背后的语言思维差别。

四、语篇活动。关键词:实践。

这一部分我的理解是关乎作业设计,其实与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是不谋而合的,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每次学完一个单元主题,我们总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比如疫情网课期间,学习完自我介绍的内容,布置给朋友打电话问候的作业,学完服装类的单元,布置给自己的模特设计衣服并介绍的作业,还有几个单元的整合作业,比如这次五一假期,就制作绘本作业,用每个单元所学的句子,来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假期生活。我的理解的课后语篇活动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让作业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新课标对于教师而言,与其说是标准,更像是宝藏,仔细研读,定能给老师们带来新的思考和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生而不息,学而不止。美好的一天在共读新课标,同研新方向中展开。4月21日上午,教育部颁布了2022年小学英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上一次课标更新是在2011年,每一次的更新,都决定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所有老师和家长来说,这都是顶天的大事儿。

在雷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南昌县的全体小学英语教师开展了一次线上学习活动,观看了程晓堂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新方向的讲座。程教授从核心素养的演变、内涵与构成,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核心理念,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英语教学途径与方法,以及英语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六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英语课程教学的新方向。

程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读写能力,计算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个人及社会交往能力,伦理道德和跨文化理想等几个方面。核心素养可以在学科课程中得到发展和运用,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要渗透核心素养,增加学科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素养,培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英语教师需要建立英语学习的活动观,培养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迁移中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中要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问题去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讲座过后,雷诗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分享与总结,指出了英语课程的发展趋势。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咱们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新课标以后,英语课时量减少,但是考试难度增加了。不管是校内校外,还是国内国外,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实课堂”的思路在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全体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更新、更鲜活的知识带入到课堂当中。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6

近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下文简称新课标)的出台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在英语教师中炸开了锅。这份长达201页的新课标是将影响今后教学、教材、教法的变化。所以,身为英语老师,我们一定要摸透《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关于英语的课时量备受争议,但其实看回之前的新课标,英语的课时量一直如此,因此英语主科地位依然存在,并没有被削弱。但是在课程难度等级上出现了变化,这意味着英语不再有明确的年级限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满足“+”部分的能力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用时间,堆分数”的思想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关注课堂的有效性。

本次新课标提出“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和学习理解”三大能力的要求,再次说明了英语学科的考查方向将更加多元化、世界化,这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再是简单靠时间堆积,而是在有限时间内怎样去获得更大的效果。否则,老师们花了太多时间,最后的成绩不理想,学生和老师都会出现疲态的同时,也会影响信心。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还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这既要求我们要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也要了解世界广博的文明,发挥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功用。

新课标的发布,给我们阐述了现在的大趋势:从考察知识变为考察能力,因此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取到好成绩,老师也要有选择性地提供多种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7

新课标“千呼万唤始出来”

近些年,忙碌于教育一线的我深感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变化发展之快,如“双减”、“大单元”等教育新政策、新理念层出不穷,甚至已触及旧版课标(2011版)天花板,新版课程标准呼之欲出。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正式颁布。

新课标“窥一斑不知全豹”

课标(2022版)中课标理念的第4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正与我们目前实际英语教学十分贴切,既有共鸣,又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指导,将课标(2022版)与时俱进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提到,“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对此,我深感认同,的确在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的今天,“怎样培养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现结合实例《新魔法英语3AUnit3Let’sgotothepark》来谈谈个人对课标(2022版)这部分的解读。本单元的重点短语是climbthetrees,rideabicycle,picktheflowers,takephotos,feedthefish,walkonthegrass,playballgames。重点句型是MayI……?Yes,youmay。/No,youmaynot。Youmay/Donot……

单元学习的第一步:学习理解。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学完这些短语和句型等理解类知识后,在不提前出现标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对话是发生在哪个场景的,除了公园,还有其它地方吗?在公园里,除了这些活动之外,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在这些活动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答,逐步将学生从理解类知识的学习中引到梳理和思考相关知识上来,从横向学习往纵向学习上延伸。

课后可以布置相关口语作业:自选某一个特定地点,和爸爸妈妈一起运用重点短语和句型MayI……?Yes,youmay。/No,youmaynot。练习对话,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why?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做到学思结合。

单元学习的第二步:应用实践。要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重点短语和句型等理解类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完成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表达。通过课堂教师的引导与示范,课后布置相关口语作业:自选一个特定的场景,用主句型Youmay/Donot……描述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事,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

如上面的视频所示,学生能运用主句型简单地描述公园的规则,做到学用结合。一直以为本单元的学习到此已画上完美的句号,在学习了课标(2022版)后,发现自己欠缺了这个单元学习中最重要、最升华的一步,那就是单元学习的第三步。

单元学习的第三步:迁移创新。应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本单元学习的第二步只停留在联系了生活实际,但未能做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对其表明态度和判断,发表自己的观点,即有迁移,未有创新。如何实现这一步,还得回到本单元最原始的短语和句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单词和句型,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它们呢?我们要用它们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如何上升到立德树人这一终极育人目标?比如说现在仍然有些人不爱护公园环境,不爱护动植物,我们可以争当一名小小环境志愿者,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小公民等等,不仅能运用本单元所学,还能将知识和语言运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做到学创结合。

新课标“犹抱琵琶半遮面”

反复翻阅新课标,仔细研读字行间,屡次聆听专家解读,总感觉新课标如同一位楚楚可怜的美人,怎么看也看不够,每次都能品出新的东西来,有滋有味,回味无穷……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8

龚老师提出了他对于课程改革的新的理解,给我们深刻诠释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带来了实操性强的教学建议,让我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核心素养这四个字的内涵。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什么超前沿的教学理念,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任务,而应该是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真正落实的核心。我们在教学中应落实好语言教学设计,优化语言教学过程,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我们更应用超越学科的高度战位思想来引领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以全面育人为本,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