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播音练声稿

2023-12-29 17:58:24 各类稿件 打开翻译

播音练声稿 篇1

练声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都认为早晨练声比较好,实际上练声时间的选择和练声效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能把它作为正常作息安排的一部分,天天去练,不间断就可以了。如果早晨刚睡醒,先别急于练声,更不要做完剧烈运动后练声,这两种情况对于声带有损害。对于初学者来说,练声时间尽量短一些,比如说每次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次数可以多几次,每天练上2到3次为好,逐渐地随着嗓子承受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加强时间和减少次数。

地点选择在较为安静的地方,初学者可以找个有墙面的地方,面对墙面练习。天气不好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应该选择在适当的室内场地练声。

播音练声稿 篇2

1月19日,在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指出,我将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同埃及和阿拉伯朋友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发展,期待此访成为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共赢之旅。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追溯久远。近代以来,中埃两国人民在反殖民、反霸权的斗争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一个甲子的岁月里,中埃关系历经国际和地区风云变幻考验,始终健康稳步发展。20xx年双方共同决定把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埃关系步入发展快车道。中方将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对埃关系,我愿同塞西总统携手努力,全面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使中埃关系这一南南合作的典范进一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Www.zuOwEnBa.NET >

指出,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中埃关系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起点,代表了中阿关系的高度和温度。60年来,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硕果累累,呈现蓬勃生机。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努力促进对话交流、文明互鉴。我们在长期交往和合作中始终坚持互信、互助、互利、互荣的原则,成为彼此信赖和依靠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强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阶段,共同的发展使命和理想追求,将中阿双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让中阿传统友谊薪火相传,让中阿合作惠及双方更多普通民众。中阿要做自主发展道路的实践者,要做地区和平的捍卫者,要做互利合作的推动者,要做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埃友谊、中阿友好一定会像尼罗河水般奔涌向前,助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播音练声稿 篇3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