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2023-12-27 16:27:02 各类稿件 打开翻译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x秋xx班的桂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粮节粮,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周易》曰:“君子以俭德辟难。”《左传》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唐朝时期的魏征也曾言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古至今,崇尚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反之,当浪费成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旨在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粮食问题更加凸显。当前世界局势不稳定,关乎天下苍生的粮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而且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近几年餐饮业快速发展,餐饮浪费现象开始回潮,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显示,在我们生活中,婚宴、寿宴等宴席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学校食堂也是粮食浪费的一大源头,通过相关调查了解到城市中小学生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餐130克,浪费率高达22%。

学校一直倡导我们要节约粮食,但是在我们学校餐厅仍有浪费现象,有些同学就餐时因为自己的口味与饭菜不合,常常把自己不爱吃的饭菜倒掉,白花花的米饭、剩菜赫然可见,同学们,当你们倒掉剩菜剩饭时,可曾想过世界上还有上亿人在遭受饥饿。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节俭始于心,“光盘”践于行。

在此我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树立崇尚节俭、科学饮食、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珍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吃饭时吃多少打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在外就餐适量点餐,若有剩余的带回家;提醒身边同学,主动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积极成为传播者,向身边的人传递节约粮食观念;积极参加“光盘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牵动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滴水成河,粒米成箩”。节约粮食是个人美德,更是一种社会文明;节约粮食是善意是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同学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粒粮食,与文明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2

老师们、同学们:来源 wwW.ZUowEnbA.nET

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节约粮食》。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大家知道上周五是什么日子吗?上周五,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大家是否又知道上周六是什么日子呢?10月17日,是国际灭贫日。就10月份而言,我再补充一个,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这三个日子都与资源有关。我们应该明白,地球上的资源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勤俭节约需要我们一以贯之。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日益严重。餐厅里,一些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没吃多少,就倒掉了,造成粮食浪费。洗手池边,洗好手,水龙头不拧紧就走了,造成水资源流失。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明朝末年朱柏庐《朱子家训》里的名句,应当永远镌刻于每个人的脑际。因为历史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己。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一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生活贫困时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时更要勤俭节约。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做到节约。

今天,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内涵更加丰富。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块橡皮做起,让勤俭节约的内涵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吧!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4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舌尖上的珍贵》。

秋风飒爽,送给我们一个丰收的季节;稻海茫茫,让我们享受一种丰收的喜悦。沐浴在这金黄色的阳光下,我不禁想到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年幼时读,只觉朗朗上口,未知其深意。今日再品,忽然体会到舌尖上的美味是如此的珍贵。所以,当我看到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时,内心十分复杂。

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目前我国食物浪费现象仍然存在。2023年,中科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披露,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而且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群体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之一。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还不足以令我们反思的话,现在请同学们将目光聚到我们学校食堂:泔水缸中总是堆满了剩饭剩菜,其中不乏雪白的米饭和几乎没动过的蔬菜;食堂的餐桌甚至地面上都能看到洒落的米粒……同学们,我们随意浪费的,是农民伯伯在烈日的烘烤下用一滴滴汗水滴灌的庄稼,是一双双被锄头磨成厚茧的粗糙大手所精心侍弄的粮食;我们任性辜负的,是食堂叔叔阿姨起早贪黑的奉献的无私奉献,更是他们勤恳劳作的不染微尘。我们不加思索就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却是父母血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优秀的育华学生,我们应当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反对铺张浪费,将“光盘行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杜绝浪费行为,适量打饭,做到不剩饭,不挑食;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争做小宣传员,呼吁亲人朋友参与……点滴之举汇汪洋,汪洋掀起惊天浪。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将受益终身。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因此,我们更要牢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拒舌尖上的浪费,惜舌尖上的珍贵!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5

前几天路过学生食堂,看见食堂工作人员在处理剩饭剩菜,而另一边,是同学们往推车里倒饭,这使我突然意识到——浪费似乎成为大家的习惯,我们可以没有道德包袱,淡定地浪费。

可能有同学会说,我花自己的钱,浪费自己的东西,干嘛要人管?诚然,钱是你自己的,饭菜是你花钱买的,它的去留也掌握在你手里。但同学们,我们有资格用自己的钱挥霍世界的资源吗?

正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像我和你们这一辈基本没有挨过饿,但我们的祖辈,他们尝够了饥饿的滋味。一顿白萝卜煮水可以吃上三天,而逢年过节最快乐的时刻——是能吃上一点鱼肉。

这可能离我们较远,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是3。5亿人一年的口粮。

但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掉几粒米是小事,可当千千万万的人,人人都丢上几粒米,这个数字就变得非常可观了。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浪费粮食不仅白白丢弃了他人的劳动成果,无端地牺牲了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也会使人类自身受害。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丟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一种精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永不过时的真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毕竟,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我国现在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富裕,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实现了的梦想。全世界还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大家更要未雨绸缪,为节约粮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怎么办?加入“光盘”行动吧!及时点餐,适度、适量,吃饱为好。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全社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办校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校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旨在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存在许多浪费的现象:如食堂的泔水桶总能浮出混杂的剩菜剩饭,饮水机旁的垃圾桶塞满了没吃完的外卖,甚至连很少人食用的古龙也无法避免浪费的现象,学校还存在着浪费的现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国家现在虽然已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但是还有一些贫困山区的人们,他们还在为衣食无着而忧虑着。可惜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损失浪费粮食的现象也十分惊人,有数字显示中国一年内在餐桌上浪费的饭菜,能养活2-3亿贫困人口,这样惊人的浪费何时才能停止,我们又怎能浪费粮食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从种到收,加上中间的加工环节,到吃到我们嘴里,需要多少人的辛勤劳动。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劳动的尊重。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节俭的态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深化“光盘行动”,节约每一粒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每一餐做起。在此,我向同学们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

1、自觉树立节粮光荣的观念,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2、在食堂购买饭菜时,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3、按自己食量适量点餐,吃完所有饭菜,不浪费。

4、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身体好。

5、就餐时保持桌面地板卫生,餐后主动送还餐具。

6、注意就餐时语言和举止文明,不喧哗打闹。

7、对周围浪费粮食的行为及时进行劝导制止。

8、自觉服从食堂文明就餐劝导志愿者的劝导。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7

请问:谁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对,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就在今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位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人走了,举国同悲!他不仅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也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要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袁隆平使我们的粮食增产了,我们离吃不饱的时代已经很远了。现在粮食那么多,还有谁在乎被丢弃的粮食?谈节约粮食,未免小题大作。然而事实上,现实却令人担忧:一方面,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更何况世界上因为新冠疫情爆发,还有很多地方人民生活水平极低,连最根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那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肉了!同学们,知道吗?饥荒已经成为地球上头号杀手,平均每年夺走1000万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我们学校为例。每餐过后,都会留下几大桶的垃圾。里面除了正常的餐余垃圾外,更多的是吃了一半的米饭和一点都未动的蔬菜,造成极大的浪费。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我们临武是40万人,大家算算可以吃多少年?(125年)多么惊人的数据!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交了钱,浪费粮食是我的事,其实粮食作为公共资源,需要我们共同珍惜,每个人的食量有大有小,食堂为了保证同学吃饱,让同学自觉打饭,吃多少打多少,以免造成浪费,如果吃不了那么多,可以打少一点,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但是这绝不能成为我们浪费粮食的借口。

我也经常听到同学说,饭菜不可口,吃不进。不可否认,现在学校有近1400多的就餐生,每个人的口味需求不同,有的喜欢吃酸辣的,有的喜欢吃清淡的,可谓是众口难调。怎么办?我们在取菜时跟食堂阿姨交流,不喜欢的少打,把它留给喜欢的同学吃,这样就避免了浪费,当然,因为食堂在做菜时,尽量考虑了荤素搭配、咸淡结合。以保证同学们的营养均衡。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挑食,尤其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同学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可根据情况,科谱一下菜青虫本身是无毒的,它的基本成分就是蛋白质和脂肪,消除同学心理恐惧)

大家知道今年的9月23日是什么节吗?(秋分。也是我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庆祝粮食增产丰收。)还有,每年的10月16日是什么日?(第二十届粮农组织大会决议决定每年的10月16日都作为“世界粮食日”,目的是唤起全世界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开展的高度重视。)

国家和世界对粮食如此高度重视,做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学生,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菜,不随意倾倒粮食。

另外,在就餐打饭请按顺序排队,吃饭时候尽可能的轻声,不高谈阔论;吃饭后及时主动地清理干净自己的桌面;将饭盒的饭菜残渣轻轻倒进回收桶里;最后,切记不要忘了,轻声地把你用过的饭盒和筷子放进回收处。你做到了优雅,你就赢得了尊敬,你选择了优雅的行为,就选择了灵魂的高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的心声:节约粮食、文明用餐、我最美!以美为德、以雅为魂,我最棒!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智慧。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节约粮食做起!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8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在这个大好的形势,大好的季节,大好的时光下,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却始终要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今天,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我向全体师生发出一份倡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新风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去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带动全校师生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传承勤俭美德,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积极倡导者。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事关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传承,意义重大。全体师生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努力争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

坚持身体力行,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积极践行者。

全体师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粒粮,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在食堂就餐,要做到合理点餐、科学饮食,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努力做到按需就餐,争做“光盘一族”,让节俭成为常态,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树立良好榜样,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积极引领者。

党员教师和团员学生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厉行节约,人人有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勤俭节约之风在东海舰队子女学校蔚然成风。

文明贵在细节,节俭重在养成。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弃微末、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中来,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文明理念的传播者,让全社会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成为风尚。

谢谢大家!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9

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经久不衰;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至今仍绚烂不已;颗颗优质稻谷,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可谓千里飘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治国的尧,受万民敬仰,被称颂万世;出生农家的毛泽东主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埋首田间的袁隆平毕生奋斗,造福人类,颗颗金黄而饱满的谷粒,是父辈们辛勤的耕耘,是父辈们劳累的汗水,是父辈们凝结的奉献。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去挥霍呢!我们没有理由,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你看到农民伯伯在顶着烈日流下忙碌的滴滴汗珠时,你是否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当你听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读书声时,你是否在为自己的浪费感到羞愧,当你看到饭桌上残留下的粒粒米饭时,你是否感觉到那异样的眼光。

同学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继承优良美德的中国人。中国虽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但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向世人展示着,一个以农业为基础而翱翔的龙的传奇。所以我们没有资格为我们的祖国涂上一个句点,我们应该让她更加繁荣昌盛。为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粒粮食,共享幸福明天。

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珍惜每一天幸福的生活;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传承每一份关爱。

碗中的米是汗水,碗中的汤是心血。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从此刻起,我们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位优秀的旗手,传承爱惜粮食,不多盛,不乱倒的美德;传承杜绝浪费,不乱丢,不乱弃的美德。

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约粮食落到实处,我倡议:

1、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2、珍惜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坚持杜绝浪费行为。

3、不偏食,不挑食。

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让我们高举时代的旗帜,让美德之风传遍校园,传遍每一处中华大地。

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0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以俭养德,光盘‘再’行动!”

历览前贤,成由勤俭、败在于奢。在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当下,我们更应珍惜资源,厉行节约,以俭养德!珍视每一份幸福,就从珍惜每一口粮食开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全球目前近7亿人遭受饥饿,新冠肺炎疫情更威胁到1。32亿人的食物及营养安全。虽然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每年有整整8亿人在挨饿,这可占到了全球人口的近1/10!他们或是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忍受着一天又一天难耐的饥饿。或是用瘦弱的身躯艰难撑起了一个个穷困的家庭,独自面对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或是在资源缺乏的地区里,无时无刻不为一滴水、一口饭祈祷着……而他们每时每刻想着、念着的粮食,却被我们浪费挥霍着。大家不觉得可惜吗?省思之余,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忆苦思甜,警惕“舌尖上的浪费”!

顿顿光盘,不仅能节约粮食,更能让粮食惠及所需之人。而吃好每一顿饭,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更是强身健体的第一步。

学校的饭菜严格按照中学生生长发育配置营养。吃好中饭,不仅能补充能量、饱满精神,更能助于我们均衡吸收、健康成长。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吃好饭,学习运动才更有冲劲!

光盘事虽小,而品德养成,正源于日常的一言一行。诸葛亮临终前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殷殷教诲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在幸福生活中,我们更应崇尚节俭!一起光盘饮食、科学消费、健康生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行动!不仅仅为了夺得这枚光盘勋章,更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献一己之力。

从现在开始,在校我们互相监督,认真对待每一餐饭,不盲目加餐!到家后继续保持,吃光饭菜,不挑食不浪费!在外吃饭,更要适度点餐,拒绝“剩”宴!让我们一起为了光盘行动而努力,不负“粮”心,俭以养德,传承美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