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四下基层研讨发言材料 篇1
“四下基层”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走的是群众路线,收获的是民情民意民心,当前正值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四下基层”重要抓手,充分运用“四下基层”来解决实际问题,把身子“沉下去”,把成效“带上来”,通过“讲土话”“动真情”“保耐心”“下实功”为主题教育增光添彩。
用土话做宣讲,促政策领悟“深”一层,把民心“聚”上来。对基层群众而言,通俗易懂的“土话”宣讲往往超过预期的效果。少数机关党员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习惯于讲“官话”“套话”,缺乏与群众的互动,容易滋生生疏感和距离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隔阂,导致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效果打折扣。巧用“土话”的前提一定是充分理解吃透,要自觉充当“转换器”“翻译机”,用活“土话”“方言”,把深邃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理论趣味化,建立起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群众在政策理解上更深一层,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做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动真情去调研,促调查研究“细”一层,把对策“找”上来。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调研时要用好真诚“敲门砖”,用好“放大镜”“显微镜”,摒弃“一阵风”“走过场”的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察实情、研对策、解难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既要“身到”也要“心到”,既“听真话”又“察实情”,刨根问底为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要带着感情开展“拉网过筛”式调研,摸清底数,把准需求,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唯一目标,“小切口”询问群众的想法、“高频次”倾听群众的诉求,深入浅出后得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让先调研后决策成为常态,形成调查研究完整“闭环”。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保耐心搞接访,促问题解决“实”一层,把效率“提”上来。习近平同志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信访工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党员干部在处置信访工作时要摆正态度、端正心态,变“坐诊”为“巡诊”,与群众“同划一条船”,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将信访工作的落脚点归结于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上来。要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变“单刀匹马”为“群策群力”,常思自己能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不能只停在答应了、调度了、询问了,要达到推动了、解决了、满意了,让信访问题解决有进展、有结果,在解决一个问题中找到类似问题的“最优解”,实现治理增效与群众满意的“双向奔赴”。
下实功奔现场,促服务群众“近”一层,把满意“升”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只在办公室里成长的温室花朵,必定经不起一线工作的风吹雨打。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缺乏深入基层一线办公的经历和经验,导致在面对群众时心存畏难情绪,在如何处理一线事务上手足无措,这不但背离了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也必然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党员干部要敢于善于在现场办公时下实功,把群众反响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晴雨表”,汇集民情民意民智剖析问题、寻找良策,对能立即办理的拿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态度,对不能立即解决的要持续跟踪,限时办结,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态度寻求群众满意的“最大公约数”。
信访四下基层研讨发言材料 篇2
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要坚持落实好“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放下架子触碰矛盾、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在“四下基层”中答好为民服务“最优解”。
瞄准“四下基层”之靶心,在“听民所呼、答民所应”中办实事、解难事。为民之心,贵在以心换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讲:“酸菜里面出政治”。俗语中也有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酸菜也好、红薯也罢,柴米油盐的事也就是千家万户的事,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实在的事。当干部的不能只在机关衙门里弄“摆设”,更要深入基层中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群众身边听取民间疾苦声、解决百姓愁盼事,把“米袋子”“钱袋子”的问题向群众讲清楚、道明白。要学会“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真正拿出“公仆”该有的样子,虚心向群众求教、耐心为群众求解,当好党的“小喇叭”与群众“知心人”,使党的政策“声”入人心,把群众关切事落在实处,以“无我”之态赢得群众之“赞”。
号准“四下基层”之心脉,在“为民请命、为民分担”中走在前、干在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只有身先士卒领着干、以身作则当模范,才能“唤醒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党员干部要做一马当先的“领跑者”、公而忘私的“奉献者”,在为人民服务中夙夜在公、鞠躬尽瘁,把群众的冷暖视作自己的安危,把群众的幸福当作自己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打成一片”。要坚持调查研究和现场办公下基层,敢于接“烫手山芋”、巡“第一线索”,不做隔岸观火、坐而论道的“空谈客”,而做俯身干事、以身作则的“实干家”,于细微处见真章,在“解剖麻雀”中理出工作头绪、发展思路、解题良方,盯住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一件一件办、一任一任干,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的质量和成效。
立准“四下基层”之坐标,在“与民同舟、与民同甘”中破难题、攻难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基层治理“上接天线、下通地气”,无论是振兴乡村、还是治理城市,无论是规划管理、还是文明创建,方方面面都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有意见是正常的,群众中有矛盾和利益诉求,恰恰正是党和政府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党员干部要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利用“板凳议事”“小院座谈”多与群众交心、多听群众意见,通过信访接待下基层熟悉群众、亲近群众,在百姓家长里短、乡言俚语中蹲点问诊、跟踪把脉,把矛盾化解在群众身边,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理顺群众利益诉求中找到完善基层治理“金钥匙”。
信访四下基层研讨发言材料 篇3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基层开展,与群众联系更直接,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青年干部要带上“三字锦囊”深入基层、走近群众、破解难题,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抓出质量、取得实效。
带上“心”字锦囊,一心为民下基层。自古以来,多少志士都以天下为己任,常怀赤子之心,为民谋福祉,保国安民。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都充分展现了爱民心声。青年干部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打交道,通过聊天式、谈心式的方法打开群众心扉,让群众讲出心里话,用赤诚之心换取百姓真心。人民至上,执政为民。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坚持从小事做起,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到心坎上。青年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对待基层的每一个问题、真心对待每一名群众、用心对待每一项基层工作,竭尽全力为民办实事、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
带上“勤”字锦囊,勤学苦练在基层。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保持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情况最复杂、矛盾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干部的技能是不断磨砺出来的,本领是不断锤炼出来的。青年干部要担大任、干大事、成大业,就需要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能吃苦、敢吃苦、想吃苦,涵养出“自找苦吃”的精神,保持平和心态,苦中作乐。要加强实践锻炼,提升服务意识,沉到基层一线去,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经风雨、练筋骨。要在实践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要将压力化作动力、把苦干变为巧干、难点干成亮点,努力成长为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干部、能干部、真干部。
带上“实”字锦囊,真抓实干利基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四下基层”,推行“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让干部在基层一线干中学、学中干。“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利民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基层工作体现在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中。青年干部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学习,要做到学以致用,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业务工作的“活字典”,以己之力为民服务。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办实事、说实话,从实事中为民谋利益,从实干中彰显青春魅力。在基层工作眼睛要看向群众、身子要扑近群众,真心诚意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富口袋”又“富脑袋”,努力确保每一项利民惠民政策都能落到实处,努力成长成才助力基层发展。
信访四下基层研讨发言材料 篇4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四下基层”蕴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彰显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思想内涵,解锁蕴含其中的“为民密码”,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书写一腔热血下基层的“为民实践”。
学好政策理论,以“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智慧,当好宣传方针“传话筒”。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要与时俱进,把准时代脉搏,可以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大党员干部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将习得的政策理论内化于心,转化为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之时,不妨少说一点“书面语言”,多聊一点“大白话”“土话”,“一条板凳上和群众坐在一起”,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广阔的基层大地上“润物无声”。
踏入田间地头,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作风,增添调查研究“泥土香”。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得到最直观的印象,获得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不能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也不能高高在上,如“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要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不耻下问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下基层”作为谋划发展、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先手棋”,主动走出办公室,踏进基层第一线,不打招呼、扑下身子、摸实情、找问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
聆听基层声音,坚守“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架起信访接待“连心桥”。信访工作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更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信访接待下基层”,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着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围绕群众反映的诉求要认真倾听,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确保所有的信访案件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守为民初心,放下“架子”,卸掉“官气”,主动上门,敞开心扉回应诉求,要把自己看成群众身边的“贴心人”“知心人”“守护人”,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
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敞开现场办公“民意窗”。“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求实效、多办实事,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党员干部必须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及时协调解决。作为“四下基层”的重要方法,“现场办公下基层”不能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听”的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在一线解题“暖民心”。广大党员干部要现场“集中会诊”,查找“问题症结”,“精准把脉”“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开出解决“良方”,下大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信访四下基层研讨发言材料 篇5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也是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四下基层”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下到县乡,更要下到村镇最基层的场域,下到院坝内、灶台旁、街巷中、田垄上,用脚步丈量基层的每一寸泥土,用真诚结识基层的每一户群众,用本领化解基层的每一处难点,打通“四下基层”的“最后一毫厘”。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要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自然,下到院坝内同百姓说土话、拉家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政策需要好表达,要主动下到百姓家中,多“串串门”“走走亲”,说土话、讲方言、聊家常,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语言。通过村头板凳会、院坝会、围炉夜话等方式,拉进与群众的距离,让党的理论政策润物无声般“飞入寻常百姓家”。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讲明“大道理”,讲清宏观政策和微观细节,讲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种植补贴等关乎老百姓“米袋子、菜盘子”的惠农利民政策,以小见大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调查研究下基层,要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执着,下到灶台旁与百姓摸实情、算细账。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每到群众家里特别是农村和困难群众的家里,都习惯性地走进厨房看一看、掀起锅盖瞧一瞧,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调查研究不能只是“上车下车”、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要挨家挨户、走访入户、刨根问底。要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多到村民家中开冰箱、揭锅盖、掀铺盖、拧龙头,多看一看灶台上的“烟火气”,多尝一尝“梨子的滋味”,算好群众需求的精细账,摸清柴米油盐的小日子。
信访接待下基层,要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下到街巷中替百姓传呼声、纳民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他人眼中的“小事”恰恰可能是群众心中的“大事”。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到福建宁德工作后,他又在霞浦县主持第一个“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当面锣对面鼓”地为群众解决切身的问题。要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坐访”为“走访”,变被动为主动,多到街头巷尾倾听群众意见与建议,做群众熟悉的“狗不叫”式干部。基层群众诉求多样,往往涉及复杂的历史问题,要在就事论事的同时注意情感交流,“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解决问题,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啃几次“硬骨头”,多拿几次“烫手山芋”,多做群众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
现场办公下基层,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下到田垄上为百姓解难题、谋出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下基层最终的落脚点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要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将专业优势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下沉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基层最前沿,多到田垄上看一看作物生长,多到工地看一看项目进展,多到广场听一听群众诉求,现场记录、沟通、协调,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及时排列“问题台账”协调解决。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群众所想,排解“小问题”,改善“大民生”,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