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大兴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报告

2023-11-25 21:23:23 工作报告 打开翻译

大兴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报告 篇1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战略支撑,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__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以县党代会提出的“一城引领、两化驱动、六片示范”重要战略部署为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出了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文明乡风创建的一套“组合拳”,建设成果日益凸显。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坚持“规划”与“行动”并重。一是加强规划。以问题、目标、需求为导向,立足社区实际,明确工作重点。通过湾组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直面群众呼声,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将群众期盼纳入重点考量范畴,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稳步推动建设。二是狠抓落实。将责任划分明确到人,将进度安排细化到月,将项目建设分化到湾组,按照“每天有进度、每天有变化”工作目标,社区上下迅速行动,实行村干部包片模式,以“周例会、月总结”推进落实。

坚持“整治”与“预防”同行。一是突出“治”。重拳出击“脏、乱、差”现象,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舒适生活环境,以“小成效”推动“大提升”;重点推进农村旱厕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完善等民生工程,以“小改造”驱动“大变革”。二是注重“防”。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村规民约约束、发放倡议书,结合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倡导居民践行绿色环保、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严厉禁止乱扔乱丢、乱砍乱伐、焚烧秸秆杂草等现象发生,全面推进清洁家园、植树绿化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环境意识。

坚持“面子”与“里子”兼修。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外修环境美家园、内修人文强精神的目标导向,一手抓“颜值”,一手抓“内涵”。一是凝聚合力提升容貌。融入“共同缔造”理念,党员带头示范、干群齐心协力,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方位清理辖区卫生,提升环境面貌。二是文明倡导树立新风。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镇文化站,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建、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推动“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多美融合。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初步成效

社区基层治理开创了“新局面”。__社区于20__年12月9日正式挂牌成立,下设3个居民小组及7个网格,是全镇唯一一个“年轻”的社区。20__年,经换届选举,社区迎来新的两委班子。在新一届班子带领下,__社区逐渐从一个全镇排名落后的“差生”转变为积极的“进步生”,打好了“翻身仗”。一是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依托“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借助党员微信群,抓好抓实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党风廉政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党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党组织实现了从过去的“软弱涣散”到如今“凝心聚力”的蜕变。二是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健全由党员代表、乡贤等组成的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居务监督会等群众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四会”在移风易俗、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良好制度保障。

人居环境卫生交出了“好答卷”。坚持以提升社区容貌、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着力改善辖区环境卫生。一是生态环境持续转优。围绕清理生活生产垃圾、清理沟渠坑塘、清理卫生死角,拆除乱搭乱建、拆除危旧废弃,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百日攻坚等工程。当前,辖区实现厕所革命、污水管网铺设全覆盖,完成李家湾刘家窄塘、花园岗组洪家院墙塘清淤整治工程,不断打造绿色宜居家园。二是生活环境持续改善。配齐配足公共卫生配套设施,新建垃圾分类亭3座、公共厕所1座,在李家湾新建文化广场1处,新建池塘2座;充分发动社区“两委”干部、党员、“五员”、村民等各方力量,分片区对李家湾、花园岗、宋塘巷、车站巷等区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辖区街道路面、居民房前屋后、沟渠杂草、白色垃圾等进行清理,有效避免了辖区环境“脏、乱、差”现象,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是生产环境持续向好。完成辖区所有流出耕地整改,对李家湾组道路进行硬化,在李家湾、花园岗组修建疏通灌溉水渠及污水排放沟渠380米,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通过有威望、口碑好的“五老”、在外乡贤助力上门调解,__社区完成迁坟52座,共计征地114。283亩,为全镇招商引资做好了供地保障,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了“新风貌”。以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居民道德素养,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尚。一是移风易俗涵养了正气。充分利用广播、手机群、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以及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的危害,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破陋习、尚新风。二是文明创建引领了风气。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团风好人”等评选活动,以典型示范带动群众,潜移默化加强群众思想道德观念,营造家风优良、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三是文化惠民增进了福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体活动广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阵地,__社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惠民、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两癌”防治、免费体检、“送温暖”、红色教育、清洁家园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赞誉,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三、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__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村干部面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烫手山芋”,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想要放弃;部分村干部存在观望心态,“等、靠、要”思想突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将美丽乡村建设看作政府的功绩,并没有将其视为一项惠民工作,当涉及个人利益时,部分群众爱算“经济账”,没有形成自愿参与、自觉行动的共建共享良好局面。

二是资金保障不足。因基础薄弱,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缺少支柱性、主导性产业依托,收增渠道不多,社区集体收入相对较低,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支持和部分项目资金,宣传推介,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办法不多,资金获取渠道单一,市场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对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形成障碍。

三是后期管理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持续性,“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一方面,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认为建完了就万事大吉,对于后期的维护和补充改进没有明确规划。另一方面,居民“主人翁”意识薄弱,没有自觉维护、爱护建设成果的意识,导致成果不保。

四、对策与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措施、及时纠偏,稳扎稳打推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抓好群众宣传引导,通过召开湾组会、发放倡议书、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力度,让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并理解国家的政策措施,引导群众支持、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抓好党员干部培养教育,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强大内生动力。

2、整合多方资源,确保资金投入。一是发展壮大产业。将美丽环境变身美丽经济,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互联互动,通过盘活村级闲置资源资产、集体建设用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创造的生产便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食宿、康养等产业,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拓宽资金渠道。调动多方力量,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多元投入机制,一方面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县等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乡贤力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带动在外乡贤能人“返故乡、建家乡”,通过社会融资、捐资等方式,破解美丽乡村建设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

3、完善管理制度,巩固建设成果。一方面,建立长效管护考评督查制度,细化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做好路面清理、亮化绿化、基础设施、文化场地的日常维护工作,制定长期管护制度和保障措施,按照“谁受益、谁管护”原则,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清洁户”等长效管理宣传教育活动,以典型示范带动全民参与,不断提高居民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同时定期曝光脏乱差反弹和不文明行为,逐步形成长效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整治成效。

大兴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报告 篇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发展的历史重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继20__年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之后,近年来,国家部委和地方就村庄清洁、厕所革命、村庄规划等方面出台多个指导性意见。20__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三年行动成果,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促进乡村面貌改善。基于此,结合当前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对__县__镇__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展开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战略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民生活品质。通过补齐供水、道路、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实现农民生活现代化;开展人居环境政治能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乡村精神文明。以提“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提升农民综合文明素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能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增“颜值”提“气质”。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筑巢引凤,延伸产业链,全方位改变乡村产业体系。一是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使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农业农村发展效率不断提升;二是优化乡村产业要素配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了农村资源的开发,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拓展产业资本链条在农村纵深发展的空间;三是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提升乡村就业创业环境,激发农民就业技能提升,提高了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固本之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治理,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化生态治理,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守住农村生态利用红线,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一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专项整治,切实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土壤和水体生态安全。二是坚持发展生态农业。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从重产量转变为重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残留,奠定绿色生产基础,返璞乡村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芬芳沃土、洁净空气。

二、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农村青年劳动力大多数都在外地打工,多为思想比较落后的老年人留在村里,垃圾不入桶、超市买东西多拿塑料袋和农药超量使用等问题比较突出。即使部分村民主观上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客观上,由于处于“我学你,你学他”的环境之下,久而久之,这种危害环境的“恶习”弥散开来,也很难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现象还是由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长期认识不足导致的。为了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__村也开展过一些“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举办大多并没有设置现金或其他实质性的奖励,最终结果只是给获选的家庭颁发了一个“荣誉称号”,甚至有些年迈的村民由于不识字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导致环境整治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

(二)农村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待提高

村各家各户的污水管道基本都是自家自建,大多数都是任其随意排放,村民日常洗衣水、洗澡水及厨房废水等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是经过自家修建的管道任意流向自家房屋不远处的沟、塘中。这种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影响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如果自家的管道和其他村民的地离得很近,也会对邻居家的地造成影响,还极大地影响村民邻里关系间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此外,有的村民还反映,每逢下大雨,村子积水排不掉,影响村民的通行,有时个别地方还会漂上来垃圾等。

(三)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有待完善

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跟不上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仍未实现垃圾的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故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__村之前缺少固定的垃圾堆放设施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垃圾没有得到分类收集和统一处理。目前大部分处理方式主要是简单转移填埋,虽设有固定垃圾收集点,但垃圾清运和处理设施较为简易,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部分群众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一些村民习惯随地乱倒垃圾,没有养成垃圾集中堆放在固定位置的好习惯,生产、生活垃圾堆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及沟渠里,导致垃圾收集困难,造成环境污染。

三、__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做法

针对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借鉴各地区的优秀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__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配合镇委、镇政府“打造全域美丽乡镇”的总目标实现,紧紧扭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建立美丽乡村奠定基础。

(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自20__年9月以来顺利完成行政村布局调整,__村由原__村、__村合并,达到了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目的,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干部学历年龄等要求全面达标,换届以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__村深入推动湾组党建和红星之家建设,消薄攻坚战和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__村党总支部书记杜圣亲自抓,召开支委会8次和党员会议5次,成立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明确整治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率先行动,“自扫门前雪”,积极动员志愿者及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党员公约”和“村规民约”,聚焦“房前屋后、院落屋内”两个薄弱环节,依托“四会”平台,点对点帮助农户搞好家庭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定期组织对各家进行评比,营造“争着干、比着干、抢着干”“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引导广大党员和农村中的优秀积极分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树立带头整改、带动改善的标杆,带头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鼓励党员群众建言献策、先行先试,进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压实“村组户”责任,充分发挥“五员”作用,划分责任路段,包组包片搞好屋前房后卫生。村党员干部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针对村域内房前屋后杂物堆放、主次干道路面和沟渠内白色垃圾等卫生死角,建立“办实事”台账,做到底子清、任务明。

(二)坚持统一组织领导

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推进下,多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共同参与,共同发力,共同推进。镇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实现党委委员包片、国家干部包村的模式,由镇党委副书记、驻村国家干部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导,全面推进,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督办的工作机制,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于村级环境卫生建立领导机构,组长由村总支部书记、主任担任,主要负责对村级环境卫生的牵头,村民门前卫生包干、“五员”负责公共环境卫生的格局,各小组的组长主要对小组环境卫生负责,主要对本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村里威望较高的7位党员,成立了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完善了理事会权利和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考核奖励办法等制度。理事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巡查督办,实行每月公开通报制,并按制度落实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使__村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变化。除此之外,通过“清三堆、治三乱、美三口”活动初步实现垃圾统一分类回收,充分践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治理专班积极组织发动,筹措落实经费,配置保洁员或管理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垃圾收运等日常保洁工作。同时接受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考核,镇检查小组针对村内环境卫生的落实情况实行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评、一季一通报。通过这种方式鞭策广大群众将环境卫生抓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截至目前,__村出动机械设备3台,动员村动员党员、志愿者、群众113余人,清理湾落24处、卫生死角16处,清除牛皮癣、广告单等33余处,清理房前屋后乱摆乱放柴火堆、草堆、杂物堆共计60余处,一辐“路洁、地净、村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三)加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治理者和受益者,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深度参与。__村加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注重对村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宣传教育方面,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多种多样的环保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的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组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车,通过村里大喇叭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通过走村入户宣传卫生知识、讲解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村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风气,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发动引导群众围绕环境整治动脑筋、谋思路、出点子,营造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采取张贴标语、挂横幅、树立典型和宣传先进等各种形式,并且在各种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对于获选的家庭,不仅在荣誉上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在物质上也设置了一些实质性奖励,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村民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记在心,达到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了人居环境的治理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其明确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积极主动地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上来,引导广大群众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激发全民共创美好家园的热情,让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__村村民的“家务事”,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扎实推进“厕所革命”

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____五”时期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厕所脏乱差臭的问题,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__村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共组织召开支委会10次,村组干部实地查看,摸清了面上旱厕底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旱厕改造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针对刚开始时大多数群众对旱厕改造工作持观望态度而不愿意配合的情况,__村精心挑选部分党群代表,深入群众中广为宣传改厕的政策和好处,并建议村“两委”成员及其亲属户先行改造,为群众做好榜样、带好头;建议各村居选派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去指导农户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合理选择户厕建设位置,树立“不改则已、改就改好”的思想,切切实实地把旱厕改造工作这一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同时通过党员大会重新认识和理解“厕所革命”的深刻意义和内涵,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高度重视户厕改造工作,把农村旱厕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充分利用广播、村公开栏、张贴标语、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防害知识和旱厕改造及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截至目前,全村新建公厕2座,改造户厕20余户,拆除旱厕5座,基本实现在家住户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推进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当家塘清淤有序开展

20__年天气干旱,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__村两委抓住机会,积极改善水利条件,保民生,保生产,开展当家塘兴修,清淤等工作。村部分塘口长期无人管理,蒲草丛生,塘埂杂树茅草覆盖,淤泥堆积,部分塘口紧邻自然村庄,村民日常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倾倒、落叶树枝漂浮,一到夏季水体发臭,严重影响了村庄环境卫生。十四组一口当家塘,兴修前淤泥较深,施工期间动用大型挖掘设备1,渣土车2辆,清理淤泥杂木杂草近10余车。兴修后的塘口面貌焕然一新,塘堰岸线顺畅平整,活水正源源不断地向“当家塘”注入,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为美丽乡村建设巩固了基础,也为14组农业生产,抗旱防涝打下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__村共整治当家塘10口,整治后的当家塘安排专人进行管护管理,真正让当家塘又发挥当家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__村人居环境整治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思想过于保守。村干部在“厕所革命”等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影响到村庄整治工作效果。

二是是建设资金不充足。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20__年__村有上级项目支持,但在以后的时间可能主要依靠镇、村投入。但镇、村两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建设投入的持续性,影响工作进展。

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重整治、轻管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在一定时间段内可能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白色垃圾”回潮现象。

四是群众参与度不高。部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群众没有亲身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过程中,就很难切身感受到村庄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富的过程,人居环境提升的外在成果也就无法切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正在开展的百日攻坚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村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打造全镇示范点。

一是积极召开湾组会议协商。开展“党旗下的湾组恳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行动,共同商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发动村民主动参与,自主开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和日常保洁;推动党员带头人自主创业,带头拆除老旧危房、猪圈牛栏、破旧旱厕等。

二是继续打好清洁攻坚战。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沟渠道边、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为重点。

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根据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要求,先易后难,总结推广新模式、新技术,按时完成的厕所改造任务。

四是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全域无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文明习惯养成相结合,突出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完善建设管护机制,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二是共建共管机制。三是督查考核机制。

大兴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报告 篇3

香菇作为一种优质农副产品,具有营养丰富、投资少、见效快、土地生产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发展香菇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期到__县__镇__村就香菇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调研走访,与相关企业负责人及镇村干部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香菇产业优势前景

01、总体消费需求较大

当前,我国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尤其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丰富群众“菜篮子”,香菇正以一种“土特产”的身份摆上货架、丰富菜品。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__年,我国香菇产量达1043。2万吨,占全球香菇总产量的90%以上,产值超过1000亿元,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是我国生产区域最广、总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产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香菇消费文化已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20__年我国香菇出口达到15。4万吨,出口金额2。3亿美元。现阶段,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国内香菇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

02、食用营养价值较高

香菇种植不用施肥,仅需注水,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随着国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消费者更加追求健康、绿色的营养食品。据科研机构研究表明,香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和多种有效药用成分,蛋白高、脂肪低,具有一定的抗癌、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血栓、健胃保肝、预防佝偻病和贫血的功效。香菇的多种营养价值使其在内销市场备受青睐。2006年至20__年,我国人均年香菇消费量由1。8公斤增加到7。4公斤,超过日本和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03、运储加工保值较好

香菇的仓储保鲜周期与其他果蔬相比较长,成品鲜香菇采摘后可以选择冷藏保存或晒干保存,冷藏保存的保鲜周期大概在10天左右,晒干保存的保鲜周期可达到1年左右。较长的保鲜周期不仅能大大减少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加工销售时也能更大程度保留其食用价值,进而保障经济价值。另一方面香菇通过深加工,如开发香菇零食、调料、饮料、食用油等,或经过水醇酶提取-精细加工成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可以让香菇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__模式”的做法成效

__县__镇__村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在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值得总结和推广。

01、凸显现代设施农业优势

__村香菇产业推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培育种植上采用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相关流程基本在大棚内完成,这样可以人为控制温度、光照和水分,减少了许多来自外界环境的污染,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机率,有力提升了产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实行订单制培育销售,按天采摘鲜菇包装发货,不过量生产造成滞销,并陆续开发生产香菇酱、香菇脆片、香菇面等产品提升附加值,最大程度防范降低市场风险。20__年__村香菇种植基地共投放40万袋菌棒,产出80万斤香菇,实现产值450万元。

02、高效利用农村闲置土地

__村香菇种植基地建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乱泥湖”组,这里原有近300亩耕地处于半闲置状态,农户对土地流转容易接受,便于集中统一流转,且租赁成本不高,香菇基地就直接流转了200余亩,修建高标准大棚120多个。香菇种植的菌棒是采用立体叠加式的摆放模式,充分实现了土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与其他果蔬相比收益更大。香菇种植对土壤几乎无破坏性,是对烟草、百合等农作物替代种植的最佳选择。

03、发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__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村支“两委”、能人大户力量,广泛发动宣传,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村民参与香菇产业发展。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村支两委主导下,种植大户、技术能人联合出资,成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菌业公司,同时建立了技术团队以及专门的培训场所,积极对外提供技术培训,解决部分村民不敢种、不会种的问题,村民参与劳动生产,除了领取工资报酬外,还享受村集体经济收益福利。20__年__村香菇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带动用工500余人,7位村民通过参加培训,建立了自己的基地,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问题。

相关工作建议

01、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

鼓励将香菇生产加工专用机械设备纳入农业机械补贴目录,将香菇菌种纳入主产区良种补贴,降低经营成本。建立香菇种植收购保险制度,开辟香菇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邀请香菇行业内知名专家,对企业经营者、合作社负责人和参与种植农户进行授课培训,提高香菇种植认知水平和业务水平。

02、注重品牌培育,提升产品价值

各级政府与合作社、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要注重品牌的培育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带来的市场影响力。鼓励发展香菇深加工产业,强化技术创新、熟化工艺和制定标准等环节,研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香菇快消品。鼓励发展以香菇为载体的创意农业,推进饮食文化的深入交流。

03、搭建服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构建香菇社会化服务平台,整合基层政府农技推广站、农资销售企业和技术能手,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开辟销售新渠道,寻求新的利润点,充分利用线上电商平台,通过淘宝、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频、快手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网络+实体”等形式,部分香菇生产主体采取“在线下单”、“无接触配送”等销售模式,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直供直销活动,提高香菇产品销量。

大兴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报告 篇4

近年来,在镇政府的指导下,__村村党支部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但成效不够明显,与预期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更好的壮大集体经济,结合近期调研汇总如下:

一、__村基本状况

__村位于__镇镇中心,全村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2亩,山林面积110亩,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8户,总人口892人,党员62人,近年来__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截止20__年,__村种植油茶30亩,种植辣椒35亩,计划20__年增种植黑芝麻90余亩,村中每年仅水产养殖一项收入达1。5万元以上。

二、经验做法

(一)党建引领,村民一心。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党的引领,要旗帜鲜明的加强农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各项事务的领导,我村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讨论决定机制。深入开展基层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治等工作,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升组织力,团结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力量,积极投身于村集体公益性事业,参与到美丽城乡建设,自觉维护村中环境卫生。

(二)盘活资产,发展经济。近年来,__村积极谋划,对已有的门面、鱼池塘、村级荒地等固有资产做好计划,想好用途,不浪费任何一点,利用此次耕地流出整改中,将我村零散耕地收拢,集中再利用,其中村民操三元已向村集体申请承包三组荒地20余亩,种植经济产物西瓜。

(三)村民做主,发挥优势。村民才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活力源泉,村集体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主人翁,__村通过村民大会、湾组会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让村民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角。村民的智慧不可忽视,村民中也存在头脑灵活、知识丰富的优质领头人,例如,村民田水平成立平保建筑工程队,带动村民集体承包工程,以先富带后富、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发展,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创造力。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清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窄。部分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滞后,认为集体经济就是集体办企业、上项目,怕字当头,严重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没形成成熟的想法、成套的政策、成型的路子,认识模糊,思路狭窄,办法不多,一些村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守旧,仅仅着眼于向上面要项目,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掌、要的思想十分严重。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实现集体经济增长的形式单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同时部分村干部怕步子跨大了,怕搞砸了受埋怨,怕搞垮了受连累,怕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顾虑重重,存在着小富则安,小进则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精神。

二收入结构单一,农产品延展性不够。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村集体经济处于刚起步阶段,渠道、方式简单单一,仅依靠村级门面房和村集体鱼池租金。本村为传统农业村,村中有多家家庭农场,但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级农产品阶段,未向深加工方向延展。

三思想觉悟不高,未将发展当做一盘棋。村干部大多经考虑一村的得失,打小算盘多,打大算盘少,未将发展当做一盘棋,各自为战。自新318修建后,__村土地面积肉眼可见的减少,土地经济难以成行,反观周边村品牌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可将发展村作为“辐射源”,让其产业、公共设施等向__村辐射,带动__村发展。

四支出逐年增加,村级运行困难。村集体经济除担当村组织的管理运转费用外,还要担当本村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供应,各项开支居高不下;随着美丽城乡的建设,在村庄环境的整治,如河道养护、环卫保洁等费用支出不断增加;村级债务需逐年化解,历史遗留的村级债务逐渐增多,严峻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壮大。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培训助力,解放思想。村干部是“带头人”和“主力军”,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村级经济发展的广度。因此,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致富本领牛的村干部队伍,带领村民一起,村集体发展工作就能事半功倍。

要解放村干部的思想,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见识。要尽可能选取与我镇发展类似的村镇,树立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典型,让村干部感觉到发展集体经济的可行性,提高他们的信心。

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在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鼓励村干部提升学历、定期参加轮训,更新基层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村干部素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农村两委干部的特点、思想觉悟、文化程度及所在村庄经济水平等状况的差异和不同,可以多组织集体座谈会,让所有村干部围绕如何利用村集体资源,如何发展特色经济,如何打造“一村一品”等方面集思广益,多思考、多研究,启发他们的思想,探索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要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提升村干部政治觉悟。将发展当做一盘棋,自己只是棋盘中的一颗棋子,要为大局服务。要建立一套制度方法,把“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觉悟和责任感,渗透到农村干部的脑子里。

(二)因地制宜,探索新路线。首先,__村紧邻318国道,交通资源便利,南来北往车辆众多,可在道路沿线,发展汽车修理,餐饮、住宿等产业。其次,__水面资源丰富,村中有多家家庭农场,可积极与村中已有的家庭农场对接,劝导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引导家庭农场由“粗犷式”生产模式向“精细化”加工模式转变,提高农产品价值。最后,农村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农业,要发展集体经济还是要在农产品上做文章,例如:今年在镇农技站支持下,__村大力推广种植黑芝麻,黑芝麻播种期在小麦和早稻收割后,补种一轮黑芝麻既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也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三)因势利导,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互帮互助。全国各地都在建设美丽乡村,要在建设的同时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首先,可以制定有代表性的发展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可积极向上对接,统筹考虑,解决项目启动资金。其次,可以推动抱团发展,找准契机,确定一个联合开发、抱团发展的思路,加大统筹力度,引导__村以村委会为主导的合作社及若干建筑企业联合发展,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承接社区服务、公路绿化养护、河道沟渠清理、路灯安装维护等生活服务项目,积极发展集垂钓、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电商发达的创意农业、悠然宜居的养生农业等新时代的高附加值农业项目。最后要加强管理机制,完善集体资金使用办法,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管理民主,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盈利发展模式。

大兴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报告 篇5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诉求日益多元、矛盾纠纷日益突出。近年来,__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基层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__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1、建强为民服务“红色引擎”。__区委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会、座谈会,研究部署基层治理工作,坚持大抓基层、强基固本的工作导向,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架构,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成立36个城市社区大党委、327个小区党支部、692个楼栋党小组,推选1519个党员中心户,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引领者、示范者、先行者。

2、构建多元共管“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组建区社会治理中心,形成集指挥调度、协调各方,排查研判、预警处置,分办督办、推动化解,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于一体的治理平台。借助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契机,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劳动、信访、卫健等资源,设立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全面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工作。成立__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以大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用大数据助力精准治理、科学决策、高效服务,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水平。

3、抓好人人尽责“基层队伍”。优化基层组织队伍,选聘社区工作者队伍,全区672名社区工作者117人取得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选配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实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配备党建专员、第一书记等党组织队伍,通过集中学习、项目调研、课题答辩等方式提升社区工作者、党组织书记、党建专员工作能力,基层队伍的素质明显提升。强化社区网格力量,精心选聘楼栋长、下沉社区党员干部,实现“网格员—楼栋长”全覆盖,激活治理体系“机能细胞”。加强社会化服务力量,招募社区志愿者达10万余人,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400余支,构建“8+N”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专题培训、小组视频、社区调研、演讲比赛等给网格员、志愿者提供全方位、全岗通培训。

4、探索一线解难“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指导协调基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落实“双报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集中下沉,帮助基层解决治理难题。落实“五访”工作机制,建立研判预警机制,按照风险程度及时发出预警,承办单位第一时间化解稳控。深化诉前调解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区诉前调解多元化解中心,统筹行业纠纷调解平台,聘请近百名专业律师、专家学者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创新“1131”矛盾纠纷预约化解机制,推动各类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有序化解。创新“警格联动”“警民联调”“警地联接”“三联共治”工作法,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第一时间、调解处置在第一现场、吸附稳控在第一属地。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全区39个社区辖353个物业小区实现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成立小区党支部327个,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132个、自管委员会221个。

5、创新实践提升“治理成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细化工作指标和任务分工,搭建实战化治理平台,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__社区创新“时间银行”、心理服务等项目,引导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茅塔乡康家村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群众身边的小事为切入点,建设“三边四小园”,成为省级共同缔造活动试点。20__年__区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矛盾纠纷“1131”预约化解机制被中央政法委列为全国100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弱项

1、物业管理矛盾突出。小区物业管理涉及的群体广、事项多、部门多,对加强物业管理还缺乏针对性措施。物业公司的综合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序退出和强制降级机制,物业公司按照相关资质应该提供的服务与物业公司实际提供的服务有差距。部分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较为松散,物业公司与业主沟通不够通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缺失等,造成物业与业主矛盾纠纷逐渐增多。

2、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突出、交织叠加,因琐事累积易引发矛盾升级。随着各种新的利益诉求不断涌现,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等问题不断增多,加剧了社会稳定的压力。

3、经济纠纷波及面较广。__区人口密集、项目集中、经济活跃,非法集资、债务纠纷时有发生,治理难度大,引发大量社会矛盾。

4、服务群众不够畅通。近年来,虽然在畅通居民联络渠道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搭建居民便捷议事平台,构建群众诉求快速反映通道,在“户户走到”、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但是离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仍有差距,群众诉求表达不够顺畅、部门处理反馈不够及时。

三、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

1、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解决“为谁治理”的问题

一是坚持以“房”定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要紧紧盯住“人”这个服务主体,把服务群体情况摸准。组织公安、民政、卫健、各乡镇、街道等单位,优化包保民辅警、物业人员、社区两委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基层工作力量,落实“脚步丈量”“敲门入户”工作法,收集“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信息,精准掌握辖区所有房、户、人情况。对采集到的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从业人员等信息进行规范细分、动态管理,做到服务对象一口清、矛盾隐患一口清。

二是坚持以“格”定事。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体系,摸清网格内小区、楼栋、商户、企业和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的基本情况。在网格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按照各社区(村)网格平均户数300户-500户标准,结合地理位置,参考商铺、单位数量等情况,对网格进行合并或拆分,进一步优化城区网格设置。按照省委政法委、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__区部门协调联动、科学规范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明确第一批纳入网格化责任清单事项,并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服务事项一口清、社会责任一口清。

2、进一步聚焦高频事项,解决“治理什么”的问题

一是聚焦一老一小。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等多功能服务场所,为老人提供休息娱乐、健康咨询等暖心服务;摸排独居、残疾老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围绕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儿童体验空间改造,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活动场所开辟儿童之家、图书馆等功能板块;加强家、校、社三方联动,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传统文化教育、义务劳动等少儿活动,凝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聚焦业教保医。建好用好“爱新驿站”,服务好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最大程度满足“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需求。优化学校布局,深化“阳光招生”和教联体改革,创建“家门口的好学校”,增强辖区学校知名度和硬实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规范管理,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

三是聚焦特殊群体。做细研判,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实时动态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活动情况,重点监管人员分层管理,鼓励和引导心理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矫正心理疏导、教育矫正、技能培训等项目,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做优帮扶,对酒驾、精神障碍等人员一对一包联,定期上门了解思想、生活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普法教育,做好兜底保障。

四是聚焦物业管理。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推动物业管理建章立制,出台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用规矩推进规范管理。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健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实事求是公开各方物权,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交房即交权、交底,开展“红黑榜”评比,加快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突出示范引领,深化红色物业创建,推广物业、社区、小区业委会(自管委员会)三方“共管账户”,培育选树一批示范物业,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物业服务质量提档升级。

五是聚焦社情民意。坚持以人为本,畅通社情民意渠道,高度关注12345等平台求助、投诉事项办理。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事实为依据,建立健全舆情“快速发现—及时处置—有效化解—反馈”工作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打造基层权威发声平台,探索构建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在遇到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能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廓清舆论谬误、引导理性互动。

3、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解决“怎么治理”的问题

一是推动三治融合。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群众的事社区(村)帮、社区(村)的事大家管”的良好自治环境。强化宣传教育,重视居民思想道德教育,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着力点,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社会正能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破除“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优化“党建+邻里中心”功能,建立集居民娱乐、邻里协商议事、日间照料于一体的党群服务公共活动阵地,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村)事务。拓展“社会治理共治圈”,引导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行业协会商会、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深化“双报到”“驻村帮扶”等工作机制,发挥单位(党员)服务群众作用。进一步发挥辖区260余家社会组织作用,支持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小区、物业,指导实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公益服务项目。

三是强化多元化解机制。深化包案化解机制,对重点复杂疑难案件实行“一个案件,一名区级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保措施,限期化解结案。巩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深化矛盾纠纷“1131”预约化解、“三联共治”、诉前调解等工作机制,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