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 篇1
党的xx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所肩负新的历史任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全面从严治党迫在眉睫。党性修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梳理xx大以来其发展历程,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很有现实意义。
以解决“四风”问题为起点,强化作风修养和理论修养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体现着党风,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稳固,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党的xx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转变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认真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把加强党员、干部作风修养作为反腐倡廉的突破口。在此前后,中共中央政治局进一步审议通过了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为党内预防腐败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修养提供了遵循。
党员干部提升作风修养必然要在实践中锻炼,其质量如何要让群众来检验。为此,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让党的领导干部为全体党员作好示范:在活动中锻炼作风修养,在活动中走向人民群众,在群众的监督下改进作风问题,在实践锻炼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打破阻隔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不良作风“围墙”,针对存在的问题洗洗澡,治治病。
加强党性修养还必须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修养统一起来。x20xx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到,党员干部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才能用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制度与思想同时发力,增强纪律修养和道德修养
党的制度集中体现了党的建设经验教训及优良传统作风。而党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党章,作为党的总章程和总规矩,它是党员正确认识和行使权利,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其他法规制度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守党章是其他党内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其效果体现在能否守好纪律和规矩上。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对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强化制度的生命力,党员、干部的纪律修养必须要跟得上。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党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做到“五个必须”;在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自觉加强纪律修养,首先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开始,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党员增进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各种反科学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党员道德的最高准绳,对于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增强道德修养必须重视家风建设。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就专门要求党员自觉作良好家风的表率、提升道德修养境界。
强化党内监督,净化政治生态,确保党性修养成效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最终还是要落在对政治生态的治理上。这是因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相反,不严肃、不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也是党内存在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出现问题的根源。因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可以说是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道德底线,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最为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党的xx届六中全会结束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等相继出台,对党员、干部如何带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加强政治、组织纪律修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清正廉洁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指明了党性修养的日常路径,为规范党内生活提供了依据,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质量。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 篇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整整40年了。这4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成功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40年,是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跨越的40年。40年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40年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就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验和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强大推动力。40年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
40年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就是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没有先例,只能在实践中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许多重大成果,也不可避免走了一些弯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之前“左”的错误,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部分地区和领域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对于当今世界的重大意义,可以说出很多很多。归结到一点就是: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WWw.ZuowEnBA.neT >
(一)40年改革开放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至关重要,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前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走过这样那样的弯路,关键就在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二大迄今,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代会政治报告的主题词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深化,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和全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结构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到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如此等等,都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条道路,接续了历史的选择,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走向和趋势,是经过实践检验完全正确的道路。
(二)40年改革开放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的极为宏大的社会实践,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4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又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思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思想提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这一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毫无疑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40年改革开放健全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优秀制度文明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0年改革开放,既是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这一制度独特优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优势、高效运转的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等等,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充分体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实践基础上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管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四)40年改革开放发展和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国家的精神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体现的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坚守,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连续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就在于它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就在于它是以中华文化为精神标识和身份标签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是包括文化复兴在内的全面复兴;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0年改革开放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展和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舞台,吸收借鉴人类文化优秀成果,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进,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走我们自己的路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强大前进动力。改革开放40年,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巩固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构筑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起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天地。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坚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越来越繁荣兴盛。这是极具重大意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是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以下仅从几个方面谈一些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是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被一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完全正确的宝贵经验。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能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能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吗?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好局面吗?这4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最根本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苏联解体后,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对比中国的情况后尖锐地指出:“为什么我国的所谓改革导致一个世界大国解体,使千百万人民陷于贫困,处于无权地位,把我们俄罗斯抛到了资本主义一边;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把国家引导到建设、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上,使中国进入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呢?”他认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真是一语中的,说到了根子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贡献。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多年来争论不清的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需变化、体现竞争原则,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重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以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尊重和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决定了势必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与选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开“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二者的统一,就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五位一体”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全面进步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文化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法治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无序、生态恶劣同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任务,党的xx大正式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党的xx大增加社会建设变为“四位一体”,党的xx大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正式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全民族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目标。在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方向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共享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追求。毛泽东在1955年曾讲过:“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其他群众,最终达到全国各地区的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中长期坚持的一个大政策。它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经济上的重要体现。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和艰巨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党的xx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讲:“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虽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努力去做、不断推进。”这个宣示,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定向。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道路、不同制度的较量将长期存在,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矛盾冲突不会停止。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对中国进行政治诋毁、战略遏制、全面施压等也不会停止。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不是韬光养晦的权宜之计,不是麻痹世界的策略选择,更不是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要同各国人民一道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是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的统一。从文化基因看,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文化中没有霸权主义的元素。从历史传统看,中国没有称霸世界的传统,中国雄踞世界之巅逾千年,带给世界的是和平安宁,而不是烽火连天。从外交方针和国际战略看,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是一以贯之的。从现实境遇看,中国没有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冲动,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这里作一个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改革开放4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这个伟大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启示。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成果和贡献,就是作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判断,据此创立和贯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定和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和贯彻“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理论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基本路线是指导全党活动的总方针总政策;基本方略是指导全党实践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这“三基本”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得来的,是党和人民须臾不可或缺的政治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不渝坚持。只有坚持“三基本”,才能排除这样那样的干扰,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和颠覆性错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坚持“三基本”毫不动摇,核心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做到这一条,各级领导层是关键。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掌握“三基本”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把握政治大局和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基本保证。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不发达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改革开放前我们一个很大失误,就是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新时期进行拨乱反正,最根本的就是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40年,正是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和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要心无旁骛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也就是指出的:“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20xx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说到底首先是解放人,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的精神世界。回想4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像一场强劲的春风荡漾神州大地,极大解放了亿万人民的思想,也极大解放了社会活力,为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当年如果不解放思想,怎么可能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怎么可能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壮大?又怎么可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一点说,这40年改革开放的哪一个突破,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不是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层出不穷,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同样会层出不穷。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使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成为影响继续前进的包袱。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鼓励解放思想、创新创造,鼓励讲真话、讲实话,着力营造放开手脚干事业、甩开膀子勇作为的更好环境。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希望所在。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回望40年改革开放历程,“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丰富智慧,从人民的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使全体人民满腔热情地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改革发展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改革开放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没有一种力量比人民更强大,没有一种根基比人心更坚实。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改革开放的成功,归根到底在于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过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在新时代,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无论外部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沟坎。
(五)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40年改革开放,破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道路,释放了中国活力,凝聚了中国力量,推动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由此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改革的任务越艰巨,开放的挑战越严峻,改革开放的劲头越不能松、力度越不能减,改革开放的旗帜越要举得更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把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就一定能不断闯关夺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六)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能不能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中国15世纪前经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5世纪后之所以逐渐落后,最根本的就在于丧失了一些重要的发展机遇。40年前,我们抓住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终于大踏步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古今中外历史一再证明:抓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超越式发展,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反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发展经过长期量的积累进入质的提升阶段,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上规模巨大、开放度高的国内市场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中国发展的主动权更加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当今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滋长蔓延,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步伐加快。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中国仍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如何继续抓住和用好这个历史机遇期,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战略、策略和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各种风险和挑战一定不少。重要的是,要登高望远,着眼大局,始终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决不能迟滞更不能中断这个最高利益,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这正是党的xx大以来带领全党一直在做的事情。
(七)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一定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给党的肌体注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也使党面临新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这场社会革命,自身必须过硬,必须敢于进行自我革命。40年来,党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自我革命的举措,包括进行整党和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内集中教育,取得了预期效果。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实现了党自身面貌的深度重塑和自身战斗力的大幅提升,实现了党心军心民心的有力凝聚,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如同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一样,党的自我革命也永远在路上。特别要看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严峻的,防止跌入“历史周期率”、始终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党在整个执政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今年1月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得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的重要论断。这“四个不容易”高深精辟,警示我们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只有把从严从紧从实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到党的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长期支持和拥护,才能确保始终拥有执政地位。这是整个党的建设长期的根本性任务。
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社会革命,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在如此壮阔宏大的历史进程和时代背景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
四十不惑,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一个继往开来、成就千秋伟业的新时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指引下,在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 篇3
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在伟大成就背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这不仅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方向、立场和原则,而且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成功。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中国改革开放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在于中国的改革不是局部的、暂时的、相互孤立的改革,而是全局的、长期的、相互关联的改革,是牵涉方方面面、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由诸多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场全局性改革。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缺乏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离开顶层设计的话,就容易使改革安于小成,或导致改革相互脱节,甚至功败垂成。而顶层设计确保了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加强了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以便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发挥改革的整体效应和最大效能。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领导全党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他强调:“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没有顶层设计,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将难以设想。但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摸着石头过河的重要性。相反,顶层设计之所以能够发挥最佳效用,也在于摸着石头过河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系统性改革,对于这一场改革,如果急躁冒进,没有必要的经验支持,没有谨慎从事,就容易出问题。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有机结合正在于防范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避免出现无可挽回、无法弥补的失误和损失。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这决定了我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而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形象比喻,正说明了我们要通过实践、通过尝试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从而反过来指导实践、丰富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也在于遵循了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改革开放就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为稳步推进改革、顺利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不仅在改革开放初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新时代改革开放也依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认识的规律性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性不会过时,更何况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有机统一超越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抽象对立,体现了理论思维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我们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功运用。强调整体推进,原因在于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需要各项改革共同推进、协调配合的全面改革。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强调整体推进并没有否定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并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有所侧重、有所攻关的整体推进。根据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整体推进是有重点突破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也是在整体推进前提下的重点突破。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我们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会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初期,生存发展、温饱问题是我们当时亟须解决的头等大事,改革侧重物质生产领域的全面推进,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其他原先并非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逐渐变成制约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比如,生态环境、社会治理能力等,越来越成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新时代改革开放应将重点放在那些制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关涉人民美好生活的教育、卫生、生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全面推进,这合乎当今时代的中国实际和社会之需。
简言之,我们要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开放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统一
胆子要大,是因为改革开放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开拓创新;不是治标,而是标本兼治;不是局部改革,而是整体推进;不是不温不火,而是触及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没有胆量,没有魄力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国的改革开放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等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面貌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另一方面,前进道路上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总体上看,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在这关键时刻,更需要有敢于改革的豪迈勇气、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与意志。
当然,胆子大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来自对方向的确信,对前途的信心,是基于战略高度的自信。全面深化改革要有策略和方法,要善于因时因地制宜,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善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的同时做好基层工作、基础工作。可见,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是辩证统一的。胆子要大,才敢于使改革的航船驶入深水区,才有到达胜利彼岸的可能;步子要稳,才能使改革的航船保持正确方向、平稳向前,使到达胜利彼岸的可能变成现实。胆子要大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望穿万里平沙,知道方向所在;步子要稳,是基于对方向、信念的执着,但也知道改革路上必有荆棘地,探索的河流中也有深水区,知道要害所在,知道如何攻坚克难,实现目标。只有把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谱写实现中国梦的精彩乐章。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 篇4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也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并支撑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强有力地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波澜壮阔而昂扬开放的历史进程。今天,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展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景,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坚定文化自信,既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果与经验,也必将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至关重要的历史性支撑。
走向文化自信: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艰苦奋斗,40年波澜壮阔,中国人民不仅用自己的现代化实践成功地推动了国家和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而且用自己独到的发展方式书写了从自为到自觉再到自信的壮丽文化史诗。
改革开放初期,与解决温饱问题和跨越短缺经济这一发展阶段相适应,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个文化自为的阶段。改革开放在极大地解放思想的同时,也深刻地激发了人们的文化热情,并以喷涌而出的自发性文化思潮形式,表达出人们对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想象。这一时期的文化憧憬和文化表达,既受到了改革开放历史性启动的深刻激发,又积极地呼应了改革开放的不断展开,唤起了整个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创新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目标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逐渐从文化自为进入文化自觉的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新世纪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论证,超越了前一阶段的文化激情和文化想象,更为务实地从中国如何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并更审慎地走向全球化的角度,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考和文化把握。也正因为如此,文化自觉的提出不仅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国的文化实践,使全社会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更好地走进全球化提供了文化准备。回头去看,文化自觉立足于经济社会高速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巨大改善的实践基础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并表征了此一阶段的文化建构历程,而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因此以一种稳健的姿态朝着文化自信不断迈进。
党的xx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在理论上鲜明地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的重要论断,在实践上明确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要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进入文化自信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可以看到,在这一阶段,文化自信不仅作为全新的概念和理念被我们党在最高理论层面首次鲜明而肯定地表达出来,而且作为深厚的实践底蕴,深刻地支撑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与中国梦、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一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厚文化根基和广阔文明前景。
从文化自为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正是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历程。从文化自信的感性到文化自信的理性,最终走向文化自信的实践,正是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主叙事。
坚定文化自信: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经验
从上述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并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华民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成了一个文化自信的生动历程;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走向并不断生成文化自信,为改革开放赋予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刚健品格。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改革开放40年为我们提供的重要历史经验。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文化的领导权。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不断增强对文化建设包括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大局。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最重要的根基在于加强理论武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永恒而珍贵的精神成果,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面向未来,当代中国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推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更好构筑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精神。
第四,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更好构筑中国价值。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和重要稳定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和深刻展现“中国特色”的文化精髓,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始终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任务。
第五,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落实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创造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文化成果,努力在传播“悠久文明”与“多彩文化”中加强文化认同,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和文明感召力。
第六,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文化尊重为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文明尊重为格局,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倡导和践行人类共同价值观,不断为21世纪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第七,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以坚定“四个自信”为关键,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实践文化自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支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历程也历史性地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这样的一个历史起点,既是我们今天能够科学地总结和把握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建构在理论上的制高点,也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实践上的制高点。因此,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我们还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深化和实践文化自信,从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历史性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活力、创造力和稳定性、开放性、包容性。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磨洗、充实、厚实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已经成长为一种越来越充实和自主的现实的实践形态,迎来了一个新的更加旺盛的成长期。这样一个文化自信的新的实践状态,既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承续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血与火的奋斗担当中打造而成的革命传统,更奔流着改革开放以来经由整个中华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真实的生产生活和创新发展实践塑造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生命。可以说,在新时代,我们的文化自信拥有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前进的脚步将更加坚实稳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历程就已经定型甚至是完成。面向现实,展望未来,中国的文化自信仍然迈步在继长增高的路上。
今天,中华民族历经站起来和富起来,来到了强起来的历史新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正在书写着更新更美的大文章。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如何更好更坚定地奏响新时代的文化之音,正期待着我们在实践上把文化自信历程,更全面、更内在、更持久地落实并展现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和天下乐章。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 篇5
x日前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民营经济将在其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其中,民营经济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198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占80%以上,个体私营投资(含农村个体投资)仅占13%多;到20xx年,全社会投资中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已经占60%以上。特别是在制造业投资中,国内民营企业已经占到了77.2%,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投资大军。
民营经济是我国实现消费繁荣的重要源泉。20xx年,民营企业大约生产和销售了全国80%以上的日用消费品和60%以上的中高档消费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营经济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xx年,我国出口总额中,国企占10.2%、外资占43.2%、民企占46.6%;进口总额中,国企占23.8%、外资占46.8%、民企占29.4%。民企已经成为中国外贸顺差的最大贡献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是保持我国就业平稳的重要稳定器。20xx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018万人,私营与个体就业增加1730万人,是城镇新增就业总人数的1.7倍,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从1978年的千分之二提高到了80%以上。
民营经济是我国税收稳定的重要贡献者。20xx年,我国民营经济税收额为8.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2.6%;民营经济税收增加额为10228亿元,占全国税收增量的67.1%。由此,民营经济为国家创造了1/2以上的税收总量和2/3的税收增量,已经成为了国家财力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
民营经济是推动质量变革的重要主体。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是要通过存量产业调整和新型产业培育,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民营企业数量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了80%,在轻纺、食品、电子、机械等普通制造业及制成品等行业已占绝对优势;在重大装备、高技术等高端制造及制成品等行业,基本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有的甚至是占据半壁江山。同时,随着我国服务业各领域对民营经济准入的不断放开,民营经济在服务业中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逐步增强,截至20xx年年底,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226席。因此,未来我国不断提升供给质量,特别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民营经济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推动效率变革的积极力量。效率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核心是通过改革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改革就是促进竞争和发挥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市场竞争的“摸爬滚打”中诞生、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在经营生产效率与企业治理监督方面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家大多具有敢于创新、诚信为本和履行责任的职业精神。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起到“鲶鱼效应”,是我国市场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重要催化剂。
民营经济是推动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实现动力变革,就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进步、模式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来实现。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十分突出,目前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来自于民营企业。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业态,都是民营企业的“创世之举”。此外,近年来民营企业网罗了大量海内外高级人才,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显著夯实。因此,民营经济在我国动力转换过程中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动力变革提供极为重要的支撑。
为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创造更多机遇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为了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七大战略”,民营经济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通过参与国家战略实现自身转型。政府也应该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改进,有效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民营企业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鼓励民营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和兴办各类教育,引导民营经济服务科教兴国战略。通过税收等政策手段激励民营企业增加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推动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
强化民营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积累,引导民营经济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发挥企业家的积极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民营企业家。加大对民营企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培育和支持,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联盟,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知识和能力的系统培养。
促进民营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引导民营经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布局设立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和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民营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入推动普惠性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完善科技金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破除现有农业融资障碍和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引导民营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吸引民营企业和民间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规范有序盘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回收资金主要用于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开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区域战略,引导民营经济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优势,加快引导民营经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其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绿色环保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为民营企业跨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减少阻碍和提供便利。
推进民营企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提供,引导民营经济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民营资本依法规范参与林权流转。在严格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生态建设项目投资,允许发展生态产业。在污染治理等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环境污染治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污染减排和排污权交易以及碳配额交易。
民营企业参与军民双向协作和军民协同创新,引导民营经济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通过建立完善各类军民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民用技术参军和军用技术转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促进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鼓励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