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我于5月3日赴六合区xx街道挂职锻炼。经过2个月的跟班学习、实践锻炼和深入调研,受益匪浅。
近年来,xx街道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中山科技园、科创中心和街道经济三驾马车快速高效运转,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xx市唯一一家省级新型示范镇,在xx市街道考核中名列前茅。xx街道思想解放程度之深、管理理念之新、发展速度之快令人耳目一新,使我们真正看到了xx街道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成功经验,即“超前、负责、执着、热情”。xx街道的实践证明,只要思想解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奋发进取,就可以走出一条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发展之路。
一、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首先抓住重点、把握重心,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一招走好,全盘皆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实践证明,没有科创中心和中山科技园和(六合中山)特别社区的建立,就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要打造安徽一流名镇,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开发区和湾、碧桂园三大重点,加速路网、电力等公共设施建设,拉开新城建设框架,实现突破的“牛鼻子”,带动物流、汽配、建材、房产、休闲旅游五大重点产业,快速形成产业的集聚,形成经济增长的级数效应。
二、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创新思路,突破思维定势,把优势找准、把特色做活。发挥地处、高校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极为优惠的人才和科技项目扶持发展政策,建立科技项目孵化器,吸引国内外领军科技人才入驻,抢占人才、科技等发展的制高点,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与xx区位相邻、地域相近,虽然发展暂时落后,但我们有后发优势,要充分发挥地价、政策、服务等优势,找准定位,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发挥特色实现从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同时要超前谋划,分步实施人才、科技战略,抢占制高点,带动镇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使经济保持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打破常规的发展方式,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主动接受中心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后发优势。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规划先行,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建设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深度融入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主动承接长三角特别是xx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大区域经济分工,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自身经济的跨越发展。
四、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美好幸福新家园。以建设美好乡村建设为目标,加速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重点打造小李庄、黄牌新村等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村容美化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用建设省最佳旅游乡镇的定位,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品牌产业。在关系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关键项目上,要制定鼓励、扶持政策,优先发展。对重大项目、牵动力大的项目,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引进一个大项目,形成一大产业,带动一方致富。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上,可以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升农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的转变,增强产业化的原动力,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五、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规划先行,创新体制,打造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以建设新城为契机,高水平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大幅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建设江北新家园——新城再上新台阶。一是高标准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对过去规划中存在的缺陷要在建设中及时弥补,不留后遗症;对正在编制的规划要进行专业化策划,创造鲜明的生态水乡特色,彰显城市文化魅力。二是要创新机制体制,用市场化的理念经营建设城镇,既依靠政策和项目,又依靠市场融资,走市场化发展道路。规范城镇广告经营、公共设施冠名经营等,加大招商开发建设力度,对基础设施探索实行bt、bot建设模式,拓展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实现资源向资产的转变。借鉴xx街道和欣乐等社区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经验,注重社区产业的培植,提升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发展问题。三是以碧桂园、湾等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按照“生态前哨、品位水乡”定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打造新的城市风景线。四是创新城镇管理方式,加大城镇管理力度。积极争取城镇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两违”清理查处力度,以新城为平台,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尽快实现镇容镇貌有明显变化,把建设成全省最佳旅游乡镇。五是要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建设完善停车场、公厕、市场等公共设施,改造道路及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城市配套和服务功能。
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0月9日至13日,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有幸成为苏州市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员,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学习和考察,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学习和考察的感受
在短短五天的培训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倾听了多位专家及领导的授课,参观了农业示范村、社区,开发建设现代化园区、新农村、新社区示范点等,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指导意义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学习感受:
一是学习内容新鲜前卫。此次来苏州学习,接触了大量新鲜的知识、观点和举措,感到十分"解渴"。例如"转型升级理论与苏州实践"、"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博弈思维"、"苏州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专题,是目前"苏南"地区最前沿、最有实践意义的转型升级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理论,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二是课堂教学精彩生动。来自苏州农干院、农办、苏州大学的孙坚峰、卢水生、陈建荣、沈健等专家,多年来潜心研究农村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他们把研究的成果浓缩成精华,通过精巧的设计、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传授给我们,精彩纷呈,印象深刻;
三是培训形式务实多样。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培训还安排了参观考察活动,参观了xx区墅里"社区支持农业"、旺山村"休闲农业"、苏州园区建设、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泰元社区等示范基地,实地感受苏州农村的发展变化,感受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高质量,倍受震憾,深受启发。
二、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
几天的学习、考察,使我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早、思路新、措施实、力度大、成效好,他们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前期资金投入、投资公司运作、配套组织、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金融、运作、组织、政策"四个平台";采取工业向园区、农业向规模经营、农民居住向社区"三个集中"措施优化城乡布局;通过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权向土地股份制股权、农民土地承包权向土地股份制股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向城镇商品房或货币和股权的"三个置换",加快农民转为市民速度;通过社区股份、土地股份、富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农户)的"五大合作",富民强村;逐步形成城乡发展规划、统筹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成物业、年年有分红"的目标。注重规划引领,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注重制度建设,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注重产业融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注重富民优先,在农民持续增收上求突破;注重社区建设,在城乡管理体制上求突破。他们敢于正视和破解农村发展中的问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发展方式好、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好、生活质量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路子,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三、结全城南转型发展实际的几点思考
1.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确立大有可为的精神状态。经过近10年的发展,城南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区位、产业、人口和民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区位上,随着城市中心南移,城南与主城区基础设施加快衔接,城市功能加速融合,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兴业路、城西大道等纵向主干道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提升土地资源价值,促进商贸物流、商业地产的发展;区内拥有2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南出入口拓宽改造工程已经完成,苏州主出入口综合改造工程业已全面启动,高速公路道口经济圈正加快形成。在产业上,现有企业近400家,其中规模骨干企业74家,市百优企业31家,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汽车配件为主导的轻型制造业基地。在人口上,新建了大型商住区、安置区10个,集聚了拆迁户、产业工人、小区住户近5万人,为发展商贸服务业提供了市场消费基础。在民生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障,拆迁安置基本实现"零过渡",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以上四大优势构筑了城南园区加快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好开发区人不畏艰难、负重奋进的拼搏精神,就一定能抢抓机遇、扬己之优、乘势而为,推进城南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
2.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确立敢于担当的魄力胆识。城南园区作为我市成立最早的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主阵地,有义务、有责任率先转型、率先发展,为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勇挑重担、多做贡献。要在城市建设上彰显特色。按照"策应老城区,有别新城区,衔接园区"的思路,加快与老城区的融合,主动接受老城区要素外溢,着力打造苏州市区西南商贸集聚区;坚持"不比档次比品位",与新城区错位发展,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加强与苏州园区的规划衔接,实施"跨港发展,挥师西进"战略,向六圩港以西拓展发展空间。要在产业发展上彰显实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能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的工业集中区,招引成熟项目和企业,着力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毗邻城区、交通便捷的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大市场、大物流等商贸流通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批规模市场龙头企业。要在民生改善上彰显底蕴。坚持民生优先,扎实推进富民工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配置公共资源,积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建设人民群众认可的"幸福城南"。
3.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确立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自我革命就是要辩证分析原有的开发建设理念、路径和方式,客观地看待成绩、看待问题、看待机遇,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发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于负责的精神,奋力闯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要确立城市意识。顺应园区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向产城一体的城市组团发展的趋势,要用城市的眼光规划新区,用城市的标准建设新区,用城市的要求管理新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快塑造城南新区现代城市的新形象。确立集约意识。当前,资金、土地等要素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我们必须切实增强集约意识,在着力破解要素制约的同时,坚持"惜地如金、优地优用",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坚持"轻重缓急、有保有压",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要确立经营意识。敢于负债,更要善于经营,遵循经济规律,强化核算意识,突出投入产出效率,着力培植税源经济,不断提高土地收益、资产收益、税源收益。
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篇3
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挂职期间我对xx镇进行了学习考察,发现其以旅助农、以农兴旅,对我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凝思想,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找准发展定位,树立“全域”、“生态”概念。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及各村实际,分类施策统筹布局,通过整村搬迁或村内分区分片,将村民零散户予以集中,一方面使其享受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达到生态宜居的目的;一方面腾出更多的稀缺建设空间搞组团式发展,促经济、聚人气。树立“生态在前、造福后人”的前瞻意识,遵循土壤结构、土地因素等生态红线,避免一味引进项目、监督缺位、规划不当等导致的生态破坏。比如,20xx年xx镇通过招投标方式敲定了由保洁公司进行整村保洁清淤,就近聘用300名村民为驻村保洁员,在充分消化闲散劳动力的基础上,确保景区生态环境卫生,切实做到“蓄宝于山、藏富于民”。
二、建渠道,搭建互通有无的专业平台
按照“N+2+6”的管理模式进行具体部署,即“N次跟踪排摸+内部大数据平台和旅游服务平台创建+借地借形借景借人借制借钱实现规划督导”。通过掌握最新数据和方位图,利用生态资源大数据平台进行内部数据共享,做到各部门协调一致,以实现生态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三、聚力量,打出“五指合一”的发展重拳
从中央一号文件的“乡村振兴”,到我省“一主、六双”的产业空间布局,我区正处于长吉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上,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一要充分掌握物种资源、人文资源、建设资源,做到大数据归集、更新、分析及时准确,供全区在招商引资、规划建设时参阅查询。二是要针对我区土地资源不足,且村多、小、散、穷、老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部署。可打造2条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发挥以点带面的效益。三是进行财力整合,发动社会力量优化注资环境,通过项目带动人气,通过人气带来效益。比如20xx年瓯海率先探索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强村公司,联合103个经济薄弱村入股,通过瓯海农商行和区财政确保稳定、可持续的集体经济收入,一举实现了瓯海区经济薄弱村的全面脱贫摘帽。四是鼓励多形式打造适合农旅发展的社团组织,以不同形式带动人气。
四、借经验,推出因地制宜的制度措施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二是可借鉴义乌试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践经验。通过将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在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的同时,引入一批城里有钱“闲人”,激活乡村活力,确保项目引进和生态平衡。三是拓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探索多种类型方式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化流转。比如xx镇通过村民将土地直接流转给企业或个人、委托专业机构模式等多项式流转,打造了试点民宿村、田园综合体等,收到了良好效应。
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声已经到来,扶贫路上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助力脱贫的领头羊,扶贫干部作用发挥实不实,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
做“贴心人”。始终坚持以目标导向贯彻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考虑贫困的年纪、性别、致贫原因等因素,从准备经济脱贫、思想脱贫、文化脱贫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因村施策、因人施策,满足贫困户对生产生活上的每一个合理的需求,切实做到把贫困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
做“知心人”。作为扶贫干部,要始终做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始终把群众的所思、所难、所想放在心上,把具体的责任扛在肩上,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多角度、全方位和立体化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呼声最高、最关切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
做“暖心人”。坚持落实好贫困群众的政策待遇保障是扶贫干部最基本的工作责任,做好暖心干部就是要切实把群众的各项利益放在第一追求,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做到让贫困户轻装上阵,趟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脱贫攻坚马山面临着收官,单位服务群众为群众解难题没有终点,要始终带着真情、深情、实情俯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真正让群众更加团结紧密到党的领导中来,更好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培训期间,我们听取知名教授、专家、领导官员的讲课,如卢立教授的农村土地流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成海钟教授的国外(境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经验与启示,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副院长孙坚烽副教授的解读__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破解“三农”难题,XX市建设局村镇建设处副处长陈实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同时还参观考察全国文明村蒋巷村、十佳小康村梦兰村,一路学习,一路思考;感受苏州人的新思想、新观念,感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高质量,倍受震憾,倍受启发。此次参观学习时间短,但学习内容丰富,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
洗礼:全新感受
我们受训的XX市农村干部学院是XX市政府直属的干部培训机构,负责承担XX市乡镇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女干部、团干部和苏州对口支援地县干部的培训工作。经过30年的创新培训模式,学院已形成立足苏州、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干部培训体系,其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效果得到中组部、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办等的充分肯定。
这次培训采取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精心设置“国外(境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经验与启示”、“解读__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破解“三农”难题”、“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土地流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专题讲座。主讲的苏州大学副教授沈健都经反复筛选,具有丰富的企业策划、管理、顾问经历,在企业界和学术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讲座结束后,我们组织了学员座谈、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一致评价这次培训设计精心,树好了品牌;普遍反映主讲教授授课用心,保证了效果;学院评价这个培训班学员虚心好学,树好了形象。
感触:强烈震撼
学习期间,我们还实地进行了考察全国文明村蒋巷村、十佳小康村梦兰村。都给大家一种全新的震憾。一是人才优势突出。二是发展战略高远。三是亲商氛围浓厚。苏州历来有重商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扬。开放型经济是苏州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他们充分发挥现有的县位优势、环境优势、功能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保持引进外资规模的基础上,始终如一地持续做好择商选资这篇大文章,始终不渝地使苏州发展如箭处弦上。
学习:先进观念
思想解放天地宽,观念是前提和先导,能左右生产力,在重大转折关头,解放思想非常迫切,不是简单的敢闯敢冒,更多的是同传统观念决裂:从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小农经济小生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传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理念。苏州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向世界交出了两张答卷,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改革开放看深圳,城市建设看大连,民营经济看温州,协调发展看苏州”在这里得到了印证,苏州发展的魂魄就在于“协调”二字。
启迪:奋发当时
学习苏州,感受苏州,借鉴苏州,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在竞争的大格局中分析形势,把握趋势,保持态势,真正坚持科学发展,切实营造和谐文化,才能扎实发展之根,筑牢效益之本。二是扭住党建这条“生命线”。抓好党的建设,企业才有凝聚力,才有生命力,这是企业老总念念不忘的启示。形成了“和衷共济、共创卓越”的和谐企业文化,充分印证了企业党建的极端重要性。三是必须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苏州的发展优势,追根索源在于人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