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2023-10-24 15:44:27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1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约10公里,距离黄河约3公里。这里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当你来到这里游玩后会有一种感觉,这里不像是大西北,更像是在江南的某处,银川不愧是塞上江南。

公园内里湖水清澈,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景。夏天你来到这里,可以沿着水边漫步,钓钓鱼,近处是垂柳,远处是芦苇。你还可以在湖中荡舟,近距离的欣赏荷花。景区为年轻游客准备众多娱乐项目,比如:水上梅花桩、水上S桥、水上云梯等水上娱乐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刺激的拓展运动可供游客选择。

如果你是冬天来到景区,也不会让你失望,可以在景区内的滑雪场玩玩雪上运动。如果你是个鸟类爱好者,那么你在春夏时节,能在宫内内观赏到成千上万的珍贵鸟类,其中不乏有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等国家保护鸟类。

湿地公园可以分南北两部分,几乎所有的人工景点和娱乐项目都在公园的北部,公园的南部是非常自然状态的生态保护区。公园有四个入口,几乎都位于北部区域,西南部的入口位于南北两部分的分界处。

位于银川东郊的鸣翠湖湿地生态旅游区,距市区9公里,邻黄河2公里,规划面积10000余亩,是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会议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

到鸣翠湖湿地观鸟,静闻百鸟齐鸣的天籁之音,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鸣翠湖有鸟类97种,其中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园区内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构建了“水车苑”、“芦苇迷宫”、“野生垂钓”、“观鸟赏花”等旅游项目,是一处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5篇有关宁夏鸣翠湖的导游词范文(二)

银川鸣翠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9公里,距黄河3公里。是我国继江苏溱湖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的美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鸣翠湖、阅海分别位于银川的东侧和北侧,被称之为银川的“前厅”和“后花园”。来自国内林学、地学、生态等领域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一致认为,鸣翠湖和阅海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文明的特色;既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作为干旱地区存在的湿地景观,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奠定了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同时,专家建议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适度利用与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设立绝对生态保护区、鸟类繁殖期禁游区等。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2

1、中国原生藏獒文化园

獒犬世界级珍稀犬种之一,根据地域分布不同,中国獒犬分为西藏獒、青海獒、西夏獒、蒙古獒、甘肃獒,獒的寿命一般为15—20_年,是杂食性动物。

獒主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寻觅,将正濒临灭绝的原生獒犬汇集至宁夏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景区,建成了千亩地域的中国原生獒展示基地,供人们了解观赏原生獒,使中国獒犬的珍贵品种得到保护。

2、康熙渡黄河

黄沙古渡自古以来是宁夏水运的重要港口。清代康熙皇帝于1697年亲征葛尔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龙在宁夏调运军粮,征集船只103艘,康熙及随从从陆路来宁夏,返京时则从黄沙古渡走水路,共用船只101艘,其中还有一艘“楼船”,康熙途中作诗《渡黄河》:

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

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

以此描述黄沙古渡的繁忙景象以及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3、黄河渔村

黄河渔村是黄河边上最古老的一处民居,已存在了上千年。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庆靖王朱栴镇守宁夏期间,清朝康熙皇帝来宁夏渡黄河时曾在此小憩。景区现存的黄河渔村是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20_年重建。

4、黄沙古渡黄河楼

黄沙古渡黄河楼位于景区黄河边,是黄河边上一处古老的建筑。相传明朝朱元璋第十六子庆靖王朱栴镇守宁夏时期,清朝康熙皇帝来宁夏在此渡黄河时都曾经登楼品茶观黄河。

5、黄河祭台

明末清初,由于黄河堤防失修,决溢频繁,运河航运也常受阻塞。康熙皇帝除加紧治河外,他自己也亲自钻研水利理论,并从事广泛的实地调查。为了掌握黄河的第一手情况,他曾几次亲赴现场考察。他乘船调查过下游的孟津、徐州、宿迁、邳州、桃源和清口等地,又亲自到中游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视察。还从黄沙古渡扬帆黄河中游,历时二十二天,航程数千里。“所至之处,无不详视”。后人将他的治水言论汇编成书,定名为《康熙帝治河方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 二月, 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时来到宁夏黄沙古渡,举行了大型的祭祀黄河仪式。传说这里就是康熙帝当年祭祀黄河时的祭台所在地。

6、宁河台

宁河台是明代为了保护这个渡口(黄沙古渡)畅通无阻而修筑的戍台。台高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厢房。台外有一道城墙,周长90余丈,高2.4丈,城墙四面各有重门。管理渡口的官员和保卫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宁河台上。当时宁夏地处边防前沿,属明代“九边”之一,《中路宁河台记》指出:“横城之津危,则灵州之道梗。灵州之道梗,则内郡之输挽不得方轨而北上,而宁夏急矣!”这说明了黄沙古渡在军事、交通上的重要性。前人曾对黄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东下自昆仑,浊流排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闲身。”黄沙古渡周围的黄沙与绿野,烽火台与万里长城,黄河与渡船,滩渚与芳草,戍卒与渡客,构成了一幅独特景色的塞外风光。朱元漳第16子,庆靖王朱栴,曾作《黄沙古渡》描述这里的塞外景色:

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

万里边夷朝帝阙,一方冠盖接咸秦。

风生滩渚波光渺,雨打汀洲草色新。

西望河源天际远,浊流滚滚自昆仑。

诗中“帝阙”指明都北京;“咸秦”即咸阳、秦中,也是陕西的关中。这首诗不仅描绘黄沙古渡的壮丽景色,而且还阐述了黄沙古渡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7、月牙湖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和亲,在黄沙古渡,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心中不胜凄凉。渡过黄河,感觉离长安更远了。临行前,昭君下定决心,一路上绝不回头,可刚一渡过黄河,心中对远方父母的思念猛然涌上心头。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回头望着家乡的方向痴痴发呆,不知不觉泪水滑过脸宠,滴落在河岸的沙地上。昭君走后,她的泪水化作一汪湖水,形似月牙,人们称之为“月牙湖”。宁夏月牙湖乡的地名便由此而来。月牙湖不仅孕育了昭君留下的树种茁壮成长,还为周边的动物提供了饮用水源,由于风沙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月牙湖边昭君种下的树也被砍伐一空,月牙湖水已接近枯竭,只剩下一片月牙状的轮廓和两棵相依为命的枯树,为了纪念这两棵枯树在恶劣环境下还能长相思守的坚强精神,我们把这两棵树称之为“爱情树”。以警示后人,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是多么重要!大家看到月牙湖旁边还有烽火台、昭君出塞和亲雕塑和昭君纪念馆、塞外浑怀障、情人廊等景观供大家参观游览。

8、浑怀障

公元前220_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大军北逐匈奴,占领"河南地",并以黄河为国防线,"因菏为塞",修长城、筑亭障,以防匈奴南犯。其间在今黄沙古渡筑有一座城障,名为浑怀障。

9、老河滩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河滩是黄河改道所形成的千年河滩,景区现在将此处已经打造成为供游客游憩的生态休闲体验区。

10、古渡口

黄沙古渡地处宁蒙交界之处,这一带在秦汉时期是边关重镇,曾建有秦长城和汉峰火台,是明代宁夏八景之一。是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官渡,西夏时期叫顺化渡口,所以它已是千年古渡了。相传,秦蒙恬北击凶奴,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和亲,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清康熙微服私访及亲征噶尔丹,皆由此渡河。建国初期,宁夏黄河水运一度鼎盛,黄沙古渡商贸、军旅往返不绝,是宁夏最繁忙的渡口之一。青铜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没有设计船闸,宁夏水运逐步衰落,黄沙古渡也逐渐失去了昔日马嘶人语夕阳残的繁荣景象,成了千古遗憾,不过有些历史遗迹还依然可见。

11、宁夏民俗博物馆

黄沙古渡民俗博物馆是以抢救、保护、收藏、展示西北地区以及黄河流域具有代表性民间民俗物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博物馆。坐落在黄沙古渡旅游景区内,占地面积120_㎡,其中展厅面积2300㎡,共计26个展厅。馆内共分幸福年代、生产、生活、农具、石器、铜器、灯具、木雕、工匠制造、皮影、年画、剪纸、绣品、泥塑、毛文化等展厅。馆内藏品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3

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县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0xx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

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奇特。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中国奇特女子风情录 直通财富,一键直达 旅途权益,携手关注 旅途安全应急小手册 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庙里供奉不仅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济济一堂。

高庙前有保安寺,山门朝南,两侧建有厢房,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高庙,有24级台阶,拾级而上,经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它们层层相因,逐步增高,气势雄伟。在高庙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钟楼、鼓楼、文楼、武楼、灵官殿,地藏殿等配殿。

在仅20xx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的殿宇。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精湛的艺术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上高庙的最高层,又是一番景象。古人咏颂此景:“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檬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那简直是一幅壮丽而又清淡的巨幅国画。极目云天,泼黛浮蓝;大漠绿洲、黄河、长城尽收眼底。近处,云蒸霞蔚,似乎赤城霞、峨媚雪、巫山云、潇湘雨、钱塘潮。庐山瀑布均生于此,催人遐思,感慨万千。这时,从远处飘来的瀚海驼铃又那么深沉悦耳,游人犹如沉浸在诗中画内。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4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塞上明珠”宁夏。

刚一下火车,我便被宁夏的美丽景色、清新的空气、浓厚的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不禁忘却了旅途中的疲惫与辛苦。

在宁夏,我先后游览了美不胜收的沙湖、神秘的西夏王陵、古老的水洞沟、记载着人类文明起源的贺兰山岩画……在这些景点中,最令我难忘的当数中卫的沙坡头了。

沙坡头的美名我早有耳闻,果不其然,刚一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色便深深地震撼了我——大自然用他的鬼斧神工将四种毫不相干的地貌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腾格里沙漠、湍急的黄河水、成片的绿洲和连绵起伏的贺兰山交相辉映,相生相依,如同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地展现在我眼前,这画卷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有江南景色之秀美,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玩沙坡头骑骆驼是不可错过的。当我骑上骆驼,徜徉在连绵的沙海之中时,悠扬的驼铃声伴着狂野、夕阳、长河、孤烟,一种豪情四溢的感觉便迅速在胸中蔓延开来,难怪唐代大诗人王维在游览了沙坡头后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佳句。

下了骆驼我们又换乘游艇穿越黄河,来到了沙坡头的腹地。在这儿,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沙子竟然非常的细,颗粒大约只有海沙的十分之一,随手抓起一把,不用刻意去扬,张开手来,顷刻间便会随风飞扬的无影无踪了。微风中你若能静下心来,便会听到一种奇怪的嗡嗡声,细究下来,原来这就是沙坡头的一绝——金沙鸣钟。怪不得宁夏当地流传着“宁夏归来不看沙”的呢。

在沙漠中,最让我感动刺激的要数“沙漠冲凉”了,乘坐着沙漠越野车,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肆意的奔驰着,不停的飞跃着,不时还会划过一个个极陡沙坡,所到之处,总会一起一阵阵惊叫声,让人感觉仿佛是在沙漠中乘坐过山车一般刺激。

在那之后,我们又乘兴品味了沙坡头另一绝——羊皮筏子。十六张从满气体的浸过桐油的完整的羊皮被分成四组前后排扎在一起,上面安装上木架,游客们直接坐在木架上面,延黄河水流漂浮,欣赏沿岸美景,那回归自然原生态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宁夏景点导游词4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朴实,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单,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少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仰有关。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立人的轮廓,双臂弯曲,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中心的造型形象,这种独特的崇拜和敬仰,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伪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姿秀逸,楚楚动人,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人民在欢庆狩猎丰收时跳舞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跑的鹿,有双较突出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走兽,各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据考证,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延续时间可能达20_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相继,共同完成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信仰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贺兰口岩画的镌刻,有些是先凿后磨,线条光滑;有些是先勾轮廓,在加深线条。艺术表现手法古朴稚拙,向儿童笔下的形象。即刻画其所见,有直抒其所想,流露出自然与粗犷的神秘魅力。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行,想必大家一定受益匪浅。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5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景区是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该影视城地处银川市城区西北,原为两座古代城堡遗址,也是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华夏西部影视城所在地。镇北堡历经数百年沧桑,以其雄浑、古朴的风格,成为贺兰山东麓风景旅游景观;并以它那特有的神秘韵味,引起了中国许多著名电影艺术家的浓厚兴趣,被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谢晋导演,丛姗、朱时茂主演的影片《牧马人》在镇北堡拍摄成功,荣获“百花奖”后,影视奇才张艺谋又在这里执导影片《红高粱》,该片首次登上了“柏林金熊奖”的领奖台。巩俐、姜文也幸运地从这片古堡废墟中崛起,成为著名影星。滕文骥导演的影片《黄河谣》,又以古堡神秘魅力捧回了国际大奖——“蒙特利尔金奖”。此后,中国著名作家张贤亮在古堡开创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先后有西影、中国台湾合拍的《五魁》《五个女人与一根绳子》;北影、香港合拍的《方世玉之英雄出少年》《东邪西毒》;谢晋导演,谢添、斯琴高娃主演的《老人与狗》及《荒原女神》《征服者》等40部影片相继在此拍摄成功,轰动了国内外影坛。著名导演黄建新,著名演员王玉梅、王馥荔、周里京和中国台湾金马奖得主张世,都在中国一绝的“西部影视城”展示过风采。由此给影视城带来众多荣誉:中国最佳旅游景区、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亚洲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风景名胜区。20_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大家请看前面的“知之门”,进人此门后就是明清一条街。镇北堡主要由明城和清城组成,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族人侵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当地群众习惯称其为“老堡”和“新堡”。据方志记载,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_年),新堡始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两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东。紧邻沿山公路东侧的老堡已被风蚀殆尽,仅存残垣断垣,形制尚存;城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0米;向北穿过城中黄土路,是老堡瓮城遗址。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较完整,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墙体用黄土夯筑而成,高10余米。东面辟有半圆形瓮城,城门南侧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墙。城墙宽5米,墙上筑砌有1.8米高的堞墙垛口。城墙四角原建有角楼,角楼基址依稀可见。在老堡明城里现已开发了聚宝盆、牧马人、_大院、月亮门、关中城门、柴草店、盘丝洞、定州总管府、酒作坊、九儿居室、铁匠营、遗址廊、招亲台、龙门客栈、盘丝洞等景点。在老堡清城里开发了瓮城、幸运之门、神秘山洞、百花堂、影视一条街、古堡龟卦、都督府、牛魔王宫、观音阁、展厅、明星犬舍、告子亭等景点,过会儿大家可以去自由游览。

各位游客朋友,镇北堡西部影城是一处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它保留和复制了在此拍摄过的著名电影电视的场景140多处,有内容丰富的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展厅、古代家具陈列室、艺术摄影展览厅、个性化海报展厅,有集茶艺、点心、足浴、客房、网吧、棋牌服务于一体的马缨花休闲中心、宁夏特色风味的食神府餐厅、旅游纪念品商店、古装摄影、骑射等多种娱乐活动,以及捏面人、皮影、拉洋片、糖画、草编、泥塑、剪纸、活字印刷、烫画、布艺、刺绣、魔术表演、杂耍等民间艺术表演,同时配有全程免费讲解服务,使游客在游乐中增长历史知识、在玩耍中领略古人生活。影城还利用影视剧组留下的场景道具、服装,制作MTV、影视短片、模仿秀表演,随团拍摄旅游录像片,录制成DVD光盘,在个人的家庭影院中欣赏,让每一位游客轻轻松松来旅游,快快乐乐当明星。

各位游客朋友,说起西部影视城,就不得不提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1936—20_年)。张贤亮出生于江苏南京,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灵与肉》《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小说作品,曾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名噪一时。他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有9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搬上银幕(《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河的子孙》)。20世纪80年代,他将镇北堡介绍给电影界后,影视剧组陆续来此取景拍摄,已成废墟的镇北堡开始引人注目。1992年,他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从此以后影视城名声大振。20_年9月27日,张贤亮因重病医治无效在宁夏银川去世,享年78岁。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_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作势头工艺品的名贵原材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游览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可以从中尽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风韵之美,一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有“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7

大家好!

大家不远千里来到我们美丽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对我们宁夏真正的了解多少呢?不了解没关系、这里就有我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简称‘宁’、东临陕西、北接内蒙、南于甘肃相连、土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被称为是‘穆斯林之乡’、人口600多万、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3、多民族在这里团结友爱、安居乐业、这里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历史、美丽的塞上明珠、雄浑的大漠风光、在西部大开发后慢慢的被世人所了解、走向世界、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宁夏397公里、黄河从甘肃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水流平缓、水面宽广、为宁夏创造了富饶的黄河河套灌区、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已有20_多年、历代皇帝都比较关心水利工程、秦、汉就有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等渠道、由于黄水中带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宁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宁夏的农副产品也是独占鳌头、更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我国的山脉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而在我们宁夏就有两座南北走向的山脉、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和六盘山、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的交界处、东西长50-250公里、南北长456公里、贺兰在蒙语里是‘骏马’的意思、宁夏的气候早晚温差大就要归功于贺兰山、因为贺兰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也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成为了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宁夏的大氧吧、贺兰山内有绿色植被1.9万公顷、稀有动物和国家保护动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就是产自贺兰山上、在宁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红军长征最后翻越的一座山脉、六盘山、因盘山古道要经六盘才能到达山顶、故名六盘山、伟大的领袖毛爷爷在这里还留下了千古的词篇、《清平乐、六盘山》被称为是南部的‘油盆’现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现在正在开发建设当中、但其秀美的景色还是让人着迷、这两座宝山就像俩个英勇的战士、为宁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门、

‘穆斯林之乡’宁夏、由于回族人口密集、居住习惯、‘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宁夏全区人口的1/3、占全国人口的2/5、灿烂的回族文化和风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现在宁夏的每个角落、身穿回族服饰的穆斯林人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金灿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让人为之心动、而独特的生活习俗定会让你流连忘返、位于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却又在诉说着曾经的兴衰荣辱、早在1038到1220_年、党项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现在的银川建立了大夏政权、由于位于黄河以西、又在我国的西北、被称为西夏、西夏在历史的舞台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历史、就算有的史书中有记载、也是几笔带过而已、《24史》中又唯独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学家称为‘绝学’、全世界认识西夏文字的人没有几个、这个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西夏、因为发生了什么变动、就这样悄然退出了世人们的视线、就让我们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谜一样的国家、

由于宁夏地处西北、被三个沙漠所包围、所以宁夏的风沙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位于石嘴山市的首批5A级生态旅游景区沙湖却有别样的塞上风光、沙湖、顾名思义、有沙有湖、金沙怀抱翠湖、翠湖围绕金沙、俩种风格迥异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书记的题字、沙湖名声大震、吸引着中外游客到此观光游览、并为宁夏创造可观经济效益、沙山、翠湖、飞鸟、游鱼、芦苇、每个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却又逃脱不了游人每每的赞叹、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级全球五百家环保单位沙坡头也在这片热土上撒下她的妖娆和柔情、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麦草方格沙障’阻挡了4.3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的脚步、使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在这里穿过、随着沙坡头的开发建设、这里又被誉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无际的沙海、骑着沙漠之舟、听着驼铃叮当、展望黄河那性感的曲线、此时的心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与河相依、也许、这样的塞上江南、就是梦中追寻过多次的地方!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8

旅游朋友们:

看完了弹筝峡前峡的景观,我们走过泾水河的独木小桥,沿南山的一条曲径小道,就要进入茂密的森林。“曲径通幽”,这条穿林而过的幽径足有10里路长,弯弯曲曲,上上下下,虽然没有城市柏油路平坦,没有混凝土台阶省力,但是,走在松软的腐质物小道,真有一种回归自然、亲近土地的感觉。弹筝峡是你健康旅游、毅力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亲近自然旅游的理想景区。沿途我们可以看到龙女峰、悬空百米瀑布、骆驼石、鸡头山、人祖石、古溜套、望驾台、龙嘴峰等好多有文化意义的景点。

大家都读过施耐庵的《西游记》,在《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人曹官魏征梦斩处》一回里,讲了老龙潭龙王与“知凶定吉,断死言生”的神课先生袁守诚打赌,私改玉皇大帝的雨敕,把三天三夜的清风细雨,变成三天夜三的恶风暴雨,六盘山地区由大旱三年,眨眼变成_大海,泾河的石头都吹进了长安城里,灾难殃及生灵百姓。因为老龙王触犯天条,罪恶滔滔,玉皇大帝叫李世民的宰相魏征在斩龙台斩首了老龙王。血淋淋的老龙头就落在了泾水岸,前面有一个叫“龙头嘴”的地方,传说就是泾河老龙的头变的。

因为,三天三夜的暴风雨是老龙的三女儿授命布降的,父王被玉皇大帝捉拿去问罪,她知道父王必有杀身之祸,就站在前面的一处平台上,天天盼望龙父的龙驾从泾河水道归来,望啊望,望了三天三夜,结果望来了龙父白花花的龙头和血淋淋的死身子,她心里十分愧疚和悲伤,就在“望驾台”哭了七七四十九天,眼泪像水一样淌个不停,从百米高的山顶流下来,变成了瀑布。龙女最后哭死了,身子变成了山峰,人们就叫它“龙女峰”。龙女平时十分喜欢骆驼,父亲生前请人雕琢的玉骆驼,她经常抱在怀里,龙女死后变成了山峰,玉骆驼也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已经有一千多年时间了。

站在望驾台远眺,但见左右泾水滚滚,奇峰异石,怪崖古穴,天光云彩,山色树影,壮观美景尽收眼中。恍然间就像到了桂林山水之间的错觉。

当你沿着软绵绵的小路,龙女眼泪变成的瀑布从百米高的山巅飞流而下,如白练垂挂,似银河倾泻,更像广袤的蓝天上偶然跌落的一片云彩,给弹筝峡幽谷挂上了一幅彩帘。明媚的阳光照在迷蒙瑰丽的水雾上,幻化出一道绚丽无比的彩虹,蔚为壮观。你站在百米瀑布下,临空俯瞰,听着龙女悲壮的故事,大有超凡脱俗之感。

在这茂密的森林里,有许多浅浅的沟道,这就是“古溜套”。“古溜套”是古人用来运输木头、烧柴的溜套,从山顶一直通到河岸。据有关史料记载,六盘山林区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至民国时期,采伐的林木都从溜套溜到泾水或泾水支流的河岸,然后扎成木排从泾河水道运出去。汉武帝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木料,大都是采伐六盘山区的林木,从泾水运到长安去的。宋张仲彦是固原张易堡人,初仕宋为泾原路副将,知德顺军。《金史·张仲彦传》里就有记载:“正隆时,金于汴京营造新宫,仲彦采运关中材木……,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到了元代,蒙古人在六盘山建造辟暑宫,大量的木料也都采伐于六盘山林区之中。

到了清末民初,山林里大树基本上采伐光了,林区周边居住的山民上山将山林里的树枝、灌木砍回家当柴火烧。他们把砍好的树枝、灌木后扎成捆,也从古溜套溜下去背回家中。

古溜套是六盘山区山民运输砍伐树木、柴火的古老生产方式,一直保留了几千年。古溜套是古代山民劳动的智慧,是山民们用一滴一滴汗水冲刷出来的,它是六盘山区一种古老的民俗事像,从保存完整的古溜套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山民们劳动的艰辛与智慧。

各位游客朋友,通过松软漫长的幽林小道,现在,我们来到了鸡头山下的龙头嘴。我们就要从龙鼻梁下山,淌过泾水,去弹筝峡北岸的景点去看神奇的三乳峰,听龟山、听筝台、蛤蟆石的故事,寻访鸡头古道。

秦始皇为了征服陇右的戎族,统一中国,开辟了鸡头道,建造回中宫。传说他在此登临鸡头山,聆听泾水筝声。《史记》、《资治通鉴》等许多史书和地方志都记载“始皇巡陇西、北地、至鸡头山,过回中”的史实。

鸡头山鸡头高耸,如雄鸡报晓之状。鸡头山松青柏翠,如雄鸡美丽的羽毛。北面绝壁下有一条羊肠小道,绵延百里,这就是古“鸡头道”。各代都在这里设关建卡,古有“鸡头览胜亭”。

我们从龙头嘴走下去,淌水而过,再沿着北岸蜿蜒的小路逶迤而下,循着轰鸣的水声,遥遥望去,水和天连在了一起,水声狂澜怒吼,惊心动魄,令人却步不前。再往下,就是漂流探险区了。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xx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作势头工艺品的名贵原材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游览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可以从中尽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风韵之美,一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有“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朴实,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单,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少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仰有关。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立人的轮廓,双臂弯曲,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中心的造型形象,这种独特的崇拜和敬仰,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伪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姿秀逸,楚楚动人,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人民在欢庆狩猎丰收时跳舞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跑的鹿,有双较突出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走兽,各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据考证,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延续时间可能达20xx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相继,共同完成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信仰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贺兰口岩画的镌刻,有些是先凿后磨,线条光滑;有些是先勾轮廓,在加深线条。艺术表现手法古朴稚拙,向儿童笔下的形象。即刻画其所见,有直抒其所想,流露出自然与粗犷的神秘魅力。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行,想必大家一定受益匪浅。

关于宁夏景点导游词 篇10

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在西夏时,就是“西夏古名胜地”。当时,李元昊曾于山沟北部建造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避暑宫苑。现在在这片参差错落的20多处建筑遗址上,散落的砖、瓦、器物残片遗物,还俯拾即是。明清时,这里也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楼阁,修建了贺兰庙、老君堂、大悲阁、斗母宫、小洞天、关帝庙、兴隆寺、晚翠阁、观音庙等14处庙庵台阁,这些建筑依山临险,随势自然,错落有致。山内的三座山峰之上,还建有三座造型优美、小巧别致的白色喇嘛式塔。

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贺兰庙,庙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台院,三座殿宇连成一体。主殿泥塑彩像,两侧绘有滚钟口全景图和贺兰庙全景图,殿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据史料载:明清时期,每年六月,城镇村堡的善男信女多进香山寺,轮骑络绎不绝,名曰“朝山”,亦借以游览涤暑。景区南侧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门的马克伦丁·本·欧斯曼长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纪末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银川等地传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传统节日,远近穆斯林纷纷前来念经朝拜,以示纪念。

小滚钟口经过历代修葺建设,成为一处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春夏之际,小滚钟口内满谷高杉,一片葱绿。来到景区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棵苍劲葱茏的古槐和勃勃生机的长青松柏。进入景区,漫步于山道上,只见满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杨绿阴遮盖沟坡,郁郁葱葱。沟间坡地的山果树上挂满了晶莹欲滴的红山果和红酸枣。山涧里一缕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绿树、红花争相辉映,绚丽多彩。

南望群山,有三峰峭立,形似笔架,人们称它为“笔架山”。山下有人采佳石为砚,因而又称曰“砚石笔架山”。若拾级而上,登临山颠“望海亭”,可凭高四览,向西远眺,但见峰峦起伏,势若奔浪;极目东望,又见千里平畴,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天地相间处,云烟浩渺浑然融为一体。在这里还可观赏到“日出笔架”、“月光别钟铃”、“石嶂穿白云”等自然景观。如逢朝晖夕映时,又可观赏到“贺兰佛光”之景,堪与“峨眉宝光”争妍。六月暑日,在景区西边沟尽头的青羊溜山巅上,蓝天晴空,白雪盖顶,这就是古宁夏八景之首的“贺兰晴雪”。

在景区北部一条宽窄变异、蜿蜒曲折的深沟内,多有寺庙遗址,故称“大寺沟”。沟内树木苍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狮吼”、“卧虎”、“顽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涧”等奇石,神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顺沟向西而下,有巨石立于沟间,上刻“西爽亭”三个大字,这里山势开阔,泉水叮咚,绿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静的休息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