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2023-09-05 23:21:20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1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简称通知),该通知指出,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

为做实做好“五项管理”相关政策规定,确保“五项管理”落地,我校首先召开行政办公会,在会上讨论并布置“五项管理”相关工作,要求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将“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面向全体教师召开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规定宣传教育会,全面学习“五项管理”的主要内容——手机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健康管理五个方面相关政策及要求。最后,各部门就“五项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各班主任

二、主要分工

“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切实提高认识,细化管理措施,综合施策,重在执行与监督。

1、朱__:健康管理

2、卢__:作业管理

3、徐__:睡眠管理

4、徐__:手机管理

5、王__:读物管理

三、具体措施与方案

一作业管理

依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有关要求,切实加强作业管理。认真落实《__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和教研常规,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大力倡导因材施教,积极建构针对不同学生实际、不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减负提质各项工作。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

1、严控作业总量。

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分别协调统筹学校、年级、班级各学科教师科学布置作业,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

2、坚持作业公示

为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特制定《__中学学生作业公示制度》,并严格执行。

(1)每天放学前,由班主任教师在班内QQ群或微信上公示学生当天家庭作业,接受家长与社会的监督。

(2)由班主任调控各科作业总量,对超负担的作业,班主任有权对学科教师说“不”。

(3)年级组长每天调控各班各学科作业公示情况,督促并提醒各班及时、规范地进行QQ群上公示。

3、严格作业设计。

学校教师要从教与学的时间思考作业的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注重实际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以适应不同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

4、严把作业难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

5、严肃作业批改。

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提倡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学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应付性批改。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检查任务,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更不许找学生代批代改作业。

6、严禁教师使用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

作业应当堂布置,严禁使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审核的教育类APP布置作业。学校统一规范使用微信群、QQ群,不得在群里发布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批评表扬、拉票评比、抢红包等内容。

二睡眠管理

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中午半个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1、家校配合,保障学生睡眠时长。

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学校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微信公众号及班级家长群向家长广泛宣传保证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指导家长督促学生每天保证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如,家长全面检查一次孩子的睡眠环境,如亮度、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2、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学校重新制定了作息时间表,早起床为6:00-6:30,上午上课时间调整为8:00,明确教师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午12:40-13:40为午休时间,学生午睡时间保证至少40分钟,晚上21:00为学生就寝时间。

3、教师每天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及时与家长沟通。

并定期对孩子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就寝不熬夜,避免出现因玩网络游戏等原因导致的晚睡现象,督促孩子按时就寝,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切实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外读物管理

根据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通知要求,学校将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1、科学推荐读物

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推荐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

2、严格图书管理

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制度,及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4、营造书香氛围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学校对学生带入校园的读物进行管理,消除不良影响。学校给每个班配备书柜,开放图书室、读书吧等,并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绘本课、阅读指导课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5、严控教辅种类

坚持一科一辅的原则,禁止教师、家委会推荐或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其它种类的教辅资料。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严查各班乱征订购买教辅资料和强制或推荐暗示学生在特定地方购买图书情况,一经学校发现将取消教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

四手机管理

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文件要求。

1、丰富家校联系渠道。

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班主任老师将手机号码向家长公开,家长如有紧急特殊情况需要联系学生,可直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由老师转告。建立班级微信群,有事,家长可以发群里让老师转告。

2、严禁“手机作业”

明确禁止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布置需要学生借助手机完成的作业,并通过公众号、家长群、家长会告知家长,以得到家长支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在学生面前玩手机。

3、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科学使用手机的教育与指导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和电话手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通过家校连接,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家长应以身作则,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与学校一起对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形成育人合力。

5、采取疏导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家长如需与孩子联系,可通过班主任进行沟通。如果确有带手机入校的需求,须经家长同意、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收起,班主任及时交到学生德育处统一保管,放学后归还。电话手表的使用规则与手机相同。

6、严格手机管理

教学部和学生部将不定期抽查各班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相关情况,做到有监督、有落实。午休巡查中发现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交于德育处统一保管,放学后有家长来领走并签字归还。

五体质健康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我校属于初中,按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初中体育课每周3课时;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活动,并科学设计内容,从而保障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来源 WwW.ZUOWENba.neT )

2、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大课间时间。

保障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课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活动。每年按时完成体质测试,建立完善体质健康档案。保护学生视力健康,每日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3、创新体育特色课

开设篮球、羽毛球、排球、花样跳绳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育技能。每天利用大课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投入一天的学习生活。

在课后服务中增加艺体课程,学校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类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锻炼资源。

4、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比赛月开展篮球、排球、跳绳(长绳、短绳)、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每学年组织开展“田径运动会”、“班级足球赛”、“班级篮球赛”、“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锻炼。

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5、做好体质检测

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6、家校配合,增强学生体质

周末要求家长督促孩子每天在家坚持体育活动,营造亲子锻炼的氛围,保障居家锻炼时间,增强体质。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选择1-2项适合孩子身体和年龄特点的运动项目,让孩子每天在家坚持锻炼,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负担,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环境,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此,本学校制定了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管理目标

(一)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各项指标,坚持效果导向,及时整改弊端。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扎实做好“五项管理”实施工作,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在本学期“五项管理”要真正实际落地,形成落实“五项管理”的浓厚氛围,年底要取得明显成效。

二、健全组织,明确分工

成立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成员全体参与,分别成立五项管理工作组,把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压实责任链条,做到人人有责,各司其职。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全体班主任

三、自查明责,有的放矢

“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要切实提高认识,细化管理措施,综合施策,重在执行,监督。

宣传: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传达相关文件内容,做到人人知晓。并通过班主任群转发相关文件给学生家长。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家长群、致家长一封信等不同形式积极教育引导。吃透文件精神。让人人都了解“五项管理”规定的内容。

明责: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具体措施。

自查:“五项管理”工作,要做一次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将“五项管理”统筹考虑,综合施策,细化各项管理措施。

坚持:“五项管理”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学校要坚持常抓不懈。

四、细化措施,注重实效。

(一)作业管理(教务处负责)

1、优化作业设计。学校分学段、分学科指导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

2、强化作业统筹。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3、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QQ、钉钉等班级交流群布置家庭作业。

4、严肃作业批改。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

5、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6、作业布置自查。各科教师要认真开展本学科作业情况自查,除家庭作业外,不允许布置其他形式的家庭作业。布置作业要避免难题、怪题,注重学生基础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避免因作业过多,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学生睡眠时间,甚至引发学生厌学心理和心理疾病。

7、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课堂上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8、对标依规,确保落实。教务处制定作业布置、批阅、检查的具体细则,并作为考核指标。学校将面向家长、学生、教师开展不定期地随访或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作业布置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二)手机管理(德育处主要负责)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板报、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的活动,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校园,并形成长效机制。

2、严禁手机进课堂。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为方便与家长联系,学生可以带电话手表。德育处制定《__中学学生电话手表使用细则》,指导和考核各班课堂上使用电话手表情况。

3、严格手机管理。德育处将不定期抽查各班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相关情况,做到有监督、有落实。值周教师巡查中发现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交于班主任统一保管。

4、做好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__中学关于执行“五项管理”规定》,号召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电子产品,减少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德育处详细将“五项管理”的各种要求告知家长,指导家长协同学校共同完成,得到家长的支持。

(三)睡眠管理(教务处、政教处协同负责)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队会课、科学课加强学生关于睡眠方面的知识科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向家长宣传睡眠对小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家长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参加课外培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2、注重细节,关爱督促。各班级要严格按照课表上课,避免占用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要保证学生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充足。要积极指导家长督促学生早睡早起,教育学生少看电视、少玩手机,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在8至10小时。对个别上课无精打采、精神萎靡的学生要询问原因,关心了解学生的睡眠情况。

3、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4、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中午半个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建议每天21:00之前上床休息。

5、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四)课外读物管理(教研室主要负责)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积极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

1、优化环境,激发阅读兴趣。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2、推荐优秀读物。教务处和教研室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原则、程序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执行。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要广泛开展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以语文教研组为主体成立专家组,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

3、加强图书建设。学校图书馆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制度,及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

4、严格读物管理。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资料,净化中小学的用书环境。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

5、强化督导落实。学校严查各班乱征订购买教辅资料和强制或推荐暗示学生在特定地方购买图书情况,一经学校发现将取消教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

(五)体质健康管理(教务处、政教处主要负责)

1、开足体育课程。学校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并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的要求开展好体育教学工作,不挤占或挪用体育课。严格执行“两操”制度,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并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同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能进行体育锻炼1小时。

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督促体育教师上好体育常态课,做好体育艺术2+1项目,让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1项艺术技能。创新体育特色课,上好体育“课课练”活动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设计个性化体育作业。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个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训练量,学生根据自身素质选择完成当日训练任务。

5、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比赛月开展足球、篮球、长跑、跳绳、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组织全员运动会,趣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五、认真落实方案,形成长效机制。

学校“五项管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督导和检查,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一)__月__日至__月__日为宣传动员阶段。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开展宣传动员,通过学习文件精神,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发展,关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成长,必须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__月__日至__月__日为自查自纠阶段。各班级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认真对照工作要求开展自查工作。通过发放自查表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教师课程作业的密度和难度,了解学生课程作业完成的数量和时间。同时开展整改工作,对违反“五项”管理的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__月__日——__月__日为巩固提高阶段。全体教师要巩固整改成果,避免工作反弹。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进行提醒和督促整改,让五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推到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加强工作督导,进行责任追究。

(一)全体教职工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落实好“五项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工作安排不上心、走过场的,对工作蜻蜓点水、不认真落实的,学校将进行追责问责。

(二)加强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认真落实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结合实际高效授课、课后反思检查效果,确保课堂教学高质量,从课堂教学效益上体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四)加强制度建设和督查力度,确保学校管理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五)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教职员工出现违规行为,首次发现,年度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经警示后仍不改正者,取消各种先进个人或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取消接受教育部门表彰奖励资格。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__〕__号文件精神,深刻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完善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明晰职责分工,讲究工作方法,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学生手机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2、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由家长书面提出申请,并经学校同意,进校后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3、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4、学生在家期间,禁止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玩网络游戏和看视频及网络小说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二)具体措施

1、在校内保安室和学生公寓共安装13部公用电话,供学生联系家长使用;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便捷家长联系学生;学生如遇到特殊情况,学校教职工为学生联系家长提供方便。(由政教处和总务处负责)

2、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利用发放家长信等途径,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规定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督促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制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并请家长学习具体内容后签字。(由政教处和年段负责)

3、充分发挥校团委和学生会干部的带头作用,以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名义向全校学生发出不带手机进校园的倡议。(由校团委负责

4、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宣讲国家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讲清校园内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危害性。由政教处负责

5、利用召开班团队会、宣传板报、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由政教处、心理教师、班主任负责

6、每位教师在校园内任何场合,见到学生使用手机都应给予制止,并收回手机交班主任处理,同时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由政教处和班主任负责

7、建立巡查机制,组织专项负责团队对各班级学生是否带手机进校园进行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巡查,各班要将学生手机管理的内容写进班级管理公约。由政教处、年段长和班主任负责

8、加强对寄宿生管理,生管老师每天在宿舍区内要对学生进行检查,对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按《__第十一中学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由生管组、年段长和班主任负责

9、考试期间使用手机一律按作弊处理,单科成绩零分,并按学校有关制度给予纪律处分。由政教处负责

10、学生因在校园内携带和使用手机上报到政教处的,取消该生当年所有评优评先资格,并且不能作为贫困生资助对象;每学期班级有5人次在校园内违规使用手机并报送政教处的,取消当年各项先进班集体评比资格。由政教处负责

11、学生在校园内携带和使用手机,一律按违纪处理。具体处理办法如下:

⑴学生第一次违纪,进行书面检讨,班主任联系家长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育并管控学生不再将手机带进学校,并且代管手机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前由其家长领回。由年段长和班主任负责

⑵学生第二次违纪,班主任可移交政教处处理。学校对二次违纪学生在全校予以通报批评。政教处代管至学期末,学期结束前由其家长领回手机。由政教处负责

⑶学生第三次违纪及以上次数违纪,由政教处报送学校行政会对违纪学生视情节轻重进行不同等级的处分,政教处代管手机至中考、高考结束后由其家长领回手机。由政教处负责

二、学生睡眠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学校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每天达到9小时,高中生每天达到8小时,学生每天上课时间不早于8点。

(二)具体措施

1、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学校每学期要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班校会课对学生进行科学睡眠知识的宣传,并将科学睡眠知识列入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由教务处、政教处和教研室负责

2、加强充足睡眠管理。学校每学期要利用家长学校授课时间向学生家长普及科学睡眠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孩子的睡眠管理。由政教处负责

3、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

(1)通学生作息时间

学校要指导家长履行监管职责,结合学生个体午间和晚上睡眠状况,在家阶段晚上睡眠时间初中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做到:

初中晚上22:00分准时就寝,早上7:00分按时起床;

高中晚上22:30分准时就寝,早上6:30分按时起床;

夏秋季:每天中午12:40—14:10为学生午休时间(90分钟)。冬春季:每天中午12:40—13:50为学生午休时间(70分钟)。学校和家庭要做到沟通协作,及时了解学生睡眠情况,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由教务处和政教处负责)

(2)住宿生作息时间

住宿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不懒床;准时就寝,不熬夜,晚上熄灯后保持安静,不随意讲话,不使用其他照明工具,不做妨碍他人休息的事,不违规使用智能手机。(由政教处、生管组负责)

4、合理控制学生作业时间

⑴学校要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班主任要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由教务处负责)

⑵指导学生对完成当天各科作业做好安排,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作业,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其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同时向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说明情况(可以手写小条、微信留言等方式)。(由教务处负责)

⑶教师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由教务处负责)

5、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⑴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学生,要做到及时提醒,指导学生统筹安排好在家的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由教务处负责)

⑵教师要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睡眠情况,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提高睡眠质量。(由教务处负责)

三、学生作业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初中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要科学合理调控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放松身心时间。

3、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各教研组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和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教研室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5、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6、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鼓励教师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7、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随意要求家长协助打印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8、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教研室要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在校内公示。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做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9、严格规范教辅管理。进校教辅材料严格按照“一科一辅”要求,订购使用坚持学生自愿原则,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家长不随意为学生增加购买教辅材料。

(二)具体措施

1、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育人功能,认识作业的价值,提高作业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由教务处负责)

2、加强作业统筹调控监督,积极的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点,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各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保证作业难易适度,配置有坡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教研室负责)

3、教师要规范作业布置与书写,要求学生作业书写重视格式和规范,统一使用碳素笔或圆珠笔,做到字迹清楚,书写工整。班级任课教师要经常性举办优秀作业展示,表扬优秀作业,公开讲评作文。(由教务处负责)

4、班主任要协调好各学科教师布置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数学作业要一天一练,语文作业要一课一练,大作文每学期6篇。其它学科按照本学科的学期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原则上作业次数与所上课时数等同。(由教务处负责)

5、教师要高度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提倡学生作业面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正,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由教务处负责)

6、教师要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A、B、C、D等级别。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由教务处负责)

7、加强作业讲评的精准性,提倡个体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给予个别辅导。(由教务处负责)

8、教务处要定期进行作业检查,统计和分析各年段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并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推广,对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由教务处负责)

四、学生读物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学校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⑴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⑵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⑶适宜性。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⑷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⑸适度性。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2、进入校园课外读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⑴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重点宣传____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⑵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社会形象。

⑶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⑷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3、明确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

⑴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⑵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⑶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⑷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⑸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⑹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⑺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⑻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⑼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⑽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⑾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⑿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4、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5、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6、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8、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有关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教务处、图书馆负责)

2、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读书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读书交流会、撰写读后感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由图书馆和语文教研组负责)

3、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由政教处负责)

4、建立阅读激励机制,每天中午和下午图书馆面向学生开发放,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对建设书香校园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采用适当的形式给予表彰鼓励。(由图书馆负责)

五、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和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和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的体育竞赛体系。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学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主题活动。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体育锻炼方面的专题培训,班主任要利用班团队课的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由教研室和政教处负责)

2、提高测试成绩。利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测试项目的成绩。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由体育组负责)

3、加强素质训练。按课程规定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见课表),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午9:40分——10:10分,主要以中学生集体跑操和身体素质训练项目为主。坚持每天下午第四节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体育游戏、立定跳远、接力跑、中长跑等为主,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选课走班,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监督与指导。每学期都开展全体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比赛活动,对学生测两次,根据班级平均分给予奖励(详见竞赛方案)。(由教务处和体育组负责)

4、管控训练时间。坚持每天统计学生运动时间,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大课间活动+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30分钟,体育课常规45分钟或课外体育活动40分钟。组织开好春秋两季体育运动会,开展班级篮球和足球联赛。(由教务处、政教处和体育组负责)

5、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体育中心,抓好体育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工作,如: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运动队。(由教务处和体育教研组负责)

6、加大设施投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配齐测试器材。因地制宜做好体育场地的建设工作,为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条件。(由总务处负责)

7、做好健康监测。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有政教处、医务室和体育组负责)

8、完善责任机制。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促进学生健康工作校长和班主任负责制,每学年认真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教务处、政教处负责)

9、强化督导检查。学校要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由政教处负责)

10、关注特殊群体。对因病或残疾学生,确实不能参加锻炼的学生,应持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等证明材料,向学校提交免予参加体育锻炼的申请。学校领导小组签署意见后,将材料存入学生档案。对确实丧失运动能力,按相关要求上报教育行政部门。(由教务处负责)

11、确保安全保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在实施体育锻炼时,要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提出具体要求。锻炼前要检查和了解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坚决杜绝平时不锻炼,避免出现突击体育测试的现象,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由政教处负责)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4

现根据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工作相关要求制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内容

(一)、作业管理(责任部门:教务处)

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作业相关要求,对各学科作业明确具体要求,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学科作业不超纲,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

1、严控书面作业总量。除语数英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家庭作业,语数英各学科家庭作业合计不超90分钟。

2、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3、坚决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学校原则上组织2次统一考试,不得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4、规范作业批改。教师批改作业要工整规范,讲评要准确详实,反馈要靶向精准,全面分析学情,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探索课堂作业互评互改,指导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5、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引导家长不额外安排书面作业。

6、规范作业布置方式,严禁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作业应当堂布置,严禁使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审核的教育类APP布置作业。学校要规范使用微信群、QQ群,不得在群里发布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批评表扬、拉票评比等。

7、落实教师主体责任,严禁要求家长参与作业批改。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将家长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8、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

9、强化作业反馈,严禁只留不改或不认真批改。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并认真分析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教师不得在作业本上只批注日期或“阅”。对于个别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要坚持面批面改。

10、强化家校合作,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各学科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科学适度进行课外兴趣拓展、能力培养。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做好日常宣传工作。

11、严格执行“一科一辅”,严禁以套题、练习册代替作业的现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提供的教辅目录选择教辅资料,教师不得将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二)、睡眠管理(责任部门:政教处)

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边界,科学、细化学校的管理方式,提出学校配合家长的具体方式,开展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睡眠情况。

1、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要求,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学生提早到校,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造成学生休息时间不足,无法保障,影响和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按保证睡眠要求,调整学校作息时间表,上午上课不早于8:00,寄宿生夜自修不超9:00。

2、家校配合,提高学习效率,提倡中午休息半小时,晚上不迟于十点上床休息。

3、引导孩子健康生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上健康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用手机刷屏,规律学习生活,按时作息、不熬夜,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个小时。

三、手机管理(责任部门:政教处)

坚持疏堵结合、对症下药,直面差异、分类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静土,营造学校安静的学习氛围。

1、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和引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压实“一把手”责任。建立健全班主任抓负总责、各课堂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对有沉溺手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学习成绩异常下降等情况的学生,加强重点关注,通过实施“1+N”全员育人导师制等方式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

3、加强常态化宣传教育,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绿色上网承诺等活动,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

4、凝聚家校合力。各班级要将“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进校园”纳入家校合力育人工作范畴,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引导。

5、规范办学行为。各班级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信息化和“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和个人智能终端”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电子白板代替传统黑板,在作业安排上不能以电子作业代替纸质作业,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以电子阅读代替纸质阅读。

6、增设两处固定电话,方便学生联络家长。

四、读物管理(责任部门:教务处)

把阅读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参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的成长书单,并鼓励教师多将经典引入课堂,作为教育素材,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激发阅读兴趣。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推荐优秀读物。教务处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原则、程序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执行。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要广泛开展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以语文教研组为主体成立指导组,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

3、加强图书建设。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4、严格读物管理。将上级推荐目录内的教辅和读物目录转发至家长,作为家长学生选购依据。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资料,净化用书环境。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

五、体质管理(责任部门:教务处)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具体做法如: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校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每周3节体育课,并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的要求开展好体育教学工作,不挤占或挪用体育课。严格执行“两操”制度,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并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同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能进行体育锻炼1小时。

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4、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学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5、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3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二、工作思路

1、全体教职工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落实好“五项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工作安排不上心、走过场的,对工作蜻蜓点水、不认真落实的,学校将进行追责问责。

3、加强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常规管理。

4、认真落实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结合实际高效授课、课后反思检查效果,确保课堂教学高质量,从课堂教学效益上体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5、加强制度建设和督查力度,确保学校管理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6、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教职员工出现违规行为,首次发现,年度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经警示后仍不改正者,取消各种先进个人或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取消接受教育部门表彰奖励资格。

7、继续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未能及时整改的,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研究方法,力争早日整改到位。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建立健全学校“五项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我校加强学生“五项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教育部、省、市、区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作业管理

1、严格作业设计。学校要分年级、分学科指导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

2、严把作业难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

3、严控作业总量。由教学副校长和级部主任做好各年级课后作业量总体平衡工作,各科教师需提前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拟定作业量,班主任需掌握本班作业总量,形成作业清单,做好不同学科课后作业的具体平衡工作。

4、规范班级交流。学校制定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规范使用规定,班级群只能用作学校教师家长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沟通和相关紧急事项的通知,除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有特殊要求外,严禁老师在班级群布置家庭作业。

5、严肃作业批改。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提倡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学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应付性批改。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检查任务,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8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生作息时间。中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

5、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提前开门、妥善管理。

6、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上下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7、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在学校教室内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8、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就寝时间高中生不晚于23:00。

9、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将有针对性分层布置作业,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0、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三)加强手机管理

1、携带规定。原则上学生一律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凡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手机的,须由家长填写《学生携带手机申请书》,经班主任同意后汇报学生处批准。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后统一存放到班主任老师处保管。

2、使用规定。工作日期间原则上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特殊情况下学生使用手机(如紧急情况与家长联系、使用手机进行教学等活动)时,由学生本人向班主任提出申请,说明使用原因、使用时间、送还时间,经班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

3、处罚规定。在学校期间发现有以下情形即可收缴手机:未经班主任同意擅自使用手机;超过送还时间仍未交还;周末自习课时间和熄灯后仍使用手机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

4、用手机编辑、传播不健康网页、内容是违法行为,如有发现立即收缴手机,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5、用手机发送考试内容进行作弊等行为立即收缴手机,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6、各班统一规定手机充电时间。严禁午休、晚休息灯后在教室和其他公共场所充电,一经发现,没收手机、电池或充电器。如因充电引发火灾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7、学校不提倡在校学生使用手机,如学生丢失手机,由学生个人负责,并对当事人进行相应纪律处分。

(四)加强读物管理

1、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教务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级部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2、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3、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级部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4、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教务处要做好学校“阅读课程”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阅读课程建设委员会定年度计划、定工作方案、定阅读内容、定考核办法,强化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使阅读课程尽早在本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书香校园建设。教务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级部各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5、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加强体质管理

1、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全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总量,每周2课时,当天无体育课的班级下午第四节安排体育活动。为保证各学科教学质量,学校领导每周对学科老师听随堂课,定期进行教研组学习与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上午课间操和下午课间操均安排了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以确保两操质量。教师不得拖堂,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各班在当天没有体育课或文体课的班级,利用晨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每学年,学校都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秋季运动会和春季体育节,平时,各班结合班会等活动,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研组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各年级教学计划,按体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做好教学工作。在教学设计上,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运动体育节等全员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体育竞赛体系。体育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4、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我校制定实验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方案。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体质测试的内容、标准以及测试的方法。布置增强体质的辅助练习手段,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我锻炼。利用体育课上的素质练习时间加强练习,为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奠定基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测试数据、并公告检测结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五项管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对教育治理和学校管理提升的鲜明导向,导向素质教育、导向规范办学、导向提高质量。“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五项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小组,组长:李__,副组长:王__、季__、于__,成员:崔__、丁__、刘__、丁__、刘__、丁__、封__、孙__、彭__、各班主任。工作小组成员将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的日常督导检查。

(三)强化督导问责。学校将五项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对各级部、各班级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五项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同时,将“五项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定期督导,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年级组和个人,按照学校相关制度严格追责问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学校要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并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五项管理”制度,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中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家长负担,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

作业管理工作小组:xxx、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

睡眠管理工作小组:xxx、年级主任、班主任

手机管理工作小组:xxx、年级主任、班主任

读物管理工作小组:xxx、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

体质管理工作小组:xxx、年级主任、班主任

宣传:王丽、各年级宣传员

二、提高认识,宣传学习

一组织全体行政职员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站位,从政治高度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各项通知要求及实地督查要点,充分领会“五项管理”的精神实质。“五项管理”是20xx年教育部将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虽是小事,却是国家意识,是政治任务,要落实落地,绝对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更不允许弄虚作假。

二做好政策宣传和正确解读。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家长群通知、致家长的一封信、校园公众号宣传等不同形式进行积极教育引导。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建立家校育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扎实推进,分步落实

(一)学习自查阶段(20xx年xx月xx日前)学校全面组织学习,制订学校“五项管理”工作方案,统筹考虑,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在校内认真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

(二)自纠整改阶段(20xx年xx月xx日前)科教处、学工处等处室对各年级开展督查、记录。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年级、班级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校内自纠,并形成整改报告。

(三)总结提高阶段(20xx年xx月xx日前)全面评估“五项管理”工作成效,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开展自评。组织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全面测评人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满意度。

“五项管理”工作要坚持长期抓、持续抓,做到“常态化”,及时梳理总结经验,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细化措施,综合施策

一作业管理

1、严格作业设计。

学校各学科备课组要开展作业设计教研活动,科学研制,精选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教师对作业进行“精选、先做、精析”,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趣味性,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

2、严把作业难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提倡“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3、严控作业总量。

班级各科任教师统筹规划作业量,原则上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非中考科目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4、严肃作业批改。

教师必须全批全改作业,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应付性批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教师批改作业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充分掌握学情,并通过集体讲评与个别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反馈。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检查任务,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在教学新常规管理中加强作业过程管理。

二睡眠管理

1、家校合力,宣传教育。

引导家长关注重视学生的睡眠质量。通过班会课、健康课加强学生关于睡眠方面的知识科普,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睡眠意识,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统筹规划学校作息时间。

合理确定学校作息时间。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无特殊原因,学校及教师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到班。严禁教师”拖堂”侵占学生课间休息、锻炼和活动时间。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不得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集体上课、补课和做作业。

3、调控课内外作业,确保睡眠时间。

提升校内课堂教学效率,合理调控书面作业总量。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减轻课外负担。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不拨苗助长,不给学生安排太多的课外作业。

家长保证初中生每天9小时睡眠时间。

4、加强睡眠监测,动态关注指导。

将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积极关心,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调整。

三手机管理

1、有限带入校园。

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满足学生与家长应急通话需求。

规范办学行为。正确处理好教育信息化和手机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电子白板代替传统黑板,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以电子阅读代替纸质阅读。在作业安排上不能以电子作业代替纸质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绿色上网倡议承诺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管控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并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确保健康有益的数字阅读环境。家校及时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四读物管理

1、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科教处安排图书馆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对不符合要求的书籍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各年级、各班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告知家长。及时引导教育学生,消除不良影响。

各班通过班会、家长会、家长群宣传学习等方式,使广大学生、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及时清除,禁止学生阅读。

2、强化管理,严禁问题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全体教师及各班主任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各学科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规范推荐程序,确保好书进校。

学校还要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确保健康有益的数字阅读环境。

3、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学校做好“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或以课题形式推进,指导、督促“书香校园”工作方案的落地,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

各年级、各班组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语文教研组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并承担起学生读书的主要责任,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4、树立“红线”意识,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依照教育部《办法》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的“红线”,违规者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五体质健康管理

1、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初中每周3课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2、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坚持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意识培养与健康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原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一校级联赛一选拔性竞赛“的体育竞赛体系。

3、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综合防控近视、保证改善睡眠,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做好监测。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制定相应提升计划。

4、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健全家校沟通机制。

建立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管理评价机制,并及时将学生的考查评价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五、强化管理,科学评价

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将“五项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化、常态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形成多方合力;并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确保有关要求落实到位,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应科学评价管理效果,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