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2023-09-05 23:19:59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1

睡眠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为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01、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管理和治理,使学生自觉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就寝,足量高质量睡眠,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02、工作措施

(1)严格作息时间管理,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充足。严格执行__区教体局统一作息时间,进一步规范学生上下学时间。班主任要指导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晚休作息时间,明确要求晚上就寝时间不晚于22:00,确保学生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以上。教务处要严格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作业教学管理和改革的通知》要求,严控学生作业,确保每天学生完成作业平均用时控制在90分钟以内。执行夏季作息时间期间,各级部要安排好午休值班,使学生在校午休安全、睡眠质量高。冬春季节,鼓励各级部各班合理安排学生午休,补充学生睡眠。

(2)指导学生科学睡眠,提高睡眠质量。通过组织开展“科学睡眠”主题班会、专家知识讲座、“健康睡眠”手抄报、“我的睡眠”经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睡眠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适合自身的睡眠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每位学生的睡眠质量,确保所有学生身心健康。

(3)家校联手,加强学生睡眠管理。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信、家访等形式提高广大家长对学生睡眠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家长在学生睡眠管理中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学校、级部、班主任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工作,保证孩子睡眠时间和质量。班主任要加强教育、家长要强化管理,做到学生睡眠后“人机分离”(即孩子睡觉前要把手机交给家长管理),避免学生沉溺手机而影响睡眠。任课教师(特别是上午第一节课)要关注学生的课上学习状况,发现精神不振、打磕睡的学生要问明原因并报班主任。对于睡眠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联系家长,查明原因,督促、指导家长改进教育管理方法,保证孩子睡眠质量。

03、工作要求

(1)落实责任,强化担当。广大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对学生睡眠的教育、指导和管理。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由学校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各级部、各班要在办公室领导下落实好本方案,做好有关工作。

(2)加强督查,注重实效。办公室要通过调查学生、询问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督查各级部、各班对学生睡眠管理的落实情况。发现好的做法表扬并推广;对于落实不力,造成不良后果者给予批评。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睡眠管理小组:

组长:____(校长室)

副组长:____(德育处)

成员:各中队辅导员

职责: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具体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

3、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 作文吧 ZuoWenbA.neT )

5、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6、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7、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8、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9、明确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1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将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

三、管理监督

1、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

2、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四、有关要求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3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在校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良好的睡眠质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好学生睡眠,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睡眠管理方案。望各班各家长认真遵照执行。

一、入校管理

严格学校作息制度,加强对学生上学、放学校门口安全的管理,避免学生长时间在校门口逗留。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不要提早到校,早上学校的开门时间7:40,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为:8:20。下午学校开门时间2:00(执行夏季作息时间后,开门时间为2:30)下午上课时间为2:10(执行夏季作息时间后,上课时间为2:50)冬季下午上课时间为2:00。晚上睡觉时间:春秋晚上9:30——次日早上7:00。夏季晚上9:30——次日6:30。冬季晚上9:00——次日早上7:00。春秋在家午休1个小时,夏季午休2个小时。保证学生全年睡眠时间满足10小时以上。

二、午休管理

1、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就寝。放学后,不准在教室,校园内逗留。

2、爱护学校公物,不准在室内外墙面、床边沿及其他地方涂抹乱画。

3、中午午休时不准在教室内打乱蹦跳做危害别人或自己的活动。

4、不准要求学生在午休期间写作业等其他活动。

5、午休时不准随意出入别人教室,未经允许不准用别人物品、偷拿别人物品者一经发现。轻者通报批评、重者给予开除处分。

6、午休时到教室内按时休息,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别人休息。吃过的零食袋应放入垃圾桶内。

7、午休不准在教室内以大欺小,倚强凌弱。

8、午休时入厕时漫步轻声,大小便入池,不准在教室或厕所内抽烟。入厕后立即回教室午休。

9、晚上在家熄灯铃响后,不准在楼梯内乱跑,不得有在床上玩手机、看书等影响休息的活动。

10、学生在午休时应听从班主任与生活老师的安排,服从管理,不能公然顶撞生活教师。有问题应积极向值班领导反映。

11、学生在休息期间严禁私自外出。一经发现给予除名处分。

班主任查午休时与生活教师做好沟通,交接,并排查安全隐患。

三、作业管理

为严格执行教育局有关作业规范的精神,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寨里河镇中心小学领导组研究决定,对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后作业情况进行整体监控,学校特制定《作业备案监测和问责制度》,希望各年级组、备课组认真贯彻执行。

作业备案:

1、各年级备课组组长是学生课后作业的直接责任人,对学生当天作业负责。要严格执行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作业量,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2、任课教师布置,需经本年级学科组统一协商,统一内容,经教导处主任审批后统一布置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年级査看,审核学生的作业量及作业内抽查学生的作业,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作业监测:

为有效控制课后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实行以下作业监测制度:

一作业量规定

1、每天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三、四、五、六年级只布置语文、数学、英语作业。作业进行ABC分层设置,定期进行检测学生适时调整学生分层档位。

2、不允许私自订购课外资料、试卷等。

3、课后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

(二)监控措施

学校将采取随机抽査和集中监测两种方式,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一是不定期抽取学生。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问等形式,对学生课后作业监测情况进行监测。

二是定期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集中检查。各年级每学期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和日常抽查,作为评定教师作业布置情况的依据。同时各级部每次监测结束后,要对监测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将检査情况进行总结上交学校。学校对常规情况进行工作督查。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睡眠的布置与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早8点上第一课,建议晚9点睡,早6点起,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3、教师对于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4、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睡眠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以关心、关爱、关注、关切之心出台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重视,更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圆学生一个好梦!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5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文件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小学上学时间,保证小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校特制定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方案。

一、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及班主任

二、作息时间及课程安排

1、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中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分,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每天达到8小时。我校上午第一节上课时间为8:10分,下晚自习20:30,早上起床6:35,每天睡眠达到10小时零5分钟。

2、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午四节课,下午二节课,课后服务3节课。未参加延时服务,学校为寄宿制学校管理,有效减轻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的压力。

三、早到学生管理及活动安排

1、作息时间实行以后,要求学生周一无特殊情况不允许提前到校。

2、周一上课前安排值周教师和班主任提前到岗,避免因无人管护出现安全事故。

3、对早到学生在校内活动的管护,必须做到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零空隙”。

四、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学生睡眠

1、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合理调控各学科书面作业的总量。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尽量完成书面作业。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帮助、辅导,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坚决不挤占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

2、周一教师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发现睡眠不足的,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劳逸结合,指导家长营造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五、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睡眠的布置与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为10小时。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3、教师对于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4、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三、睡眠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四、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晚睡的危害知多少?

01晚睡影响孩子身高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基因,30%取决于后天。在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排名第一,超出运动和饮食。这是因为在睡眠中会分泌出生长激素。

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进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生长。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5:00—7:00。不过并不是一到晚上9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所以,如果9点的时候,孩子还没上床,或者已经上床但还没睡着,又或者已经睡着但还没进入深睡眠状态,那么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爱护自己的身高。

02晚睡伤害孩子的心脏

睡眠不足的孩子会产生过度压力反应,他们会因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现得易怒、暴躁,很难平静,甚至表现出无法入睡的过度压力反应,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们的情绪就越亢奋。

情绪一亢奋,血压、呼吸、心跳都会加速,如果经年累月处在过度亢奋的状态下,就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像是心脏瓣膜脱垂。所以如果放任孩子晚睡或睡眠习惯不良,相当于给孩子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种子。

03晚睡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一般我们吃得足够多时,我们的脂肪细胞会产生瘦素,它能向大脑发出停止饮食的信号。

当睡眠不足时,哪怕只是一晚上,人体内的胃饥饿素就会增加,并抑制瘦素的分泌。因此,那些得不到睡眠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另外,孩子休息不足,精神不济,就更倾向于坐着不动,缺少运动,只会让身体更加不健康。

04晚睡容易伤了孩子的肝

中医学说”肝主谋略”,意思是说肝的运作是否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思考力,以及解决事情的能力。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之间,必须达到熟睡阶段,才能有好的休息效果。如果是孩子的话,入睡时间可能还要提前一些。孩子如果睡得不好,或者经常晚睡的话,变得虚弱,进而使孩子的身体软弱无力,没有精神头。

总之,孩子到了睡觉时间,家里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睡眠的环境,如果想让孩子早睡觉,那父母最好到了睡觉时间,就可以放下手里的事情,给孩子讲个晚安故事,让孩子安心地睡着。

学校以关心、关爱、关注、关切之心出台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希望能引起各位家长们的共鸣、重视,更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共同呵护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圆孩子一个好梦!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7

一、总体思想

为进一步做好__市__中心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督导检查

1、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家校社共育,共同保障学生的良好睡眠。

2、将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并及时督促监测学生睡眠时间,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学生睡眠管理落实情况。

3、对于落实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各项措施要求不到位、问题较多的班级,学校要对其班主任进行约谈,并形成规范的书面记录,以此作为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保障学生睡眠时长,合理安排就寝时间

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学校和班主任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1、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2、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3、宣传并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三)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加强学生作业管理

1、我校作息时间如下表,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引导学生延后到校时间。

2、对于个别学生因家庭特殊情况偶尔需要提前到校的学生,需由家长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并由家长签字提交安全承诺书,学校方可酌情考虑并安排学生入校学习。

3、学校在确保不取消阳光体育大课间和不压缩学生午休时间的前提下,按照省办课程标准,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授课,保证开足开齐所有学科。每天上午安排3节课,下午安排3节课,保证总体课时量的合理安排,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4、加强学生作业的统筹管理,指导学生利用好自习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的家庭作业应控制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五六年级家庭作业应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三、落实具体责任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施并落实__市__中心小学学生睡眠管理方案,特成立学校领导工作小组,实行“加强中小学睡眠管理工作”工作领导责任制,分工到位,各司其职,做到“三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四、本方案自制订起开始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有发现任何问题将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善。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学生的睡眠情况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关键。因此,要积极宣传睡眠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达成家校共识,从而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睡眠管理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各班主任

职责: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具体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中学生睡眠达到九小时。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2、学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到校。

4、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5、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大部分作业,避免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7、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学习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8、初中生一般不晚于十点就寝。个别学生经努力,到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将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策略。

四、监督管理

1、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督,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

2、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9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健的体魄、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这些都与充足睡眠密切相关。为保证我校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____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教师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30——60分钟内,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应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2、教师应分层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帮助学困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三)指导学生科学睡眠

1、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

2、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3、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4、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四)家长帮助学生积极睡眠

1、固定作息,养成习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督促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培养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固定作息的好习惯。

2、营造氛围,提高质量。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家长一定要做好陪伴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睡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开始为睡眠做准备,避免噪音,调整亮度,可以静静地看书,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孩子的情绪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

3、严把时间,合理安排。为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确保每个孩子吃好早餐,学生不早于8:00到校,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8:35。

4、减负提质,保障睡眠。家长不能额外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5、孩子睡觉时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玩手机或电子产品。躺在床上玩手机或电子产品不仅会使孩子的视力下降,还会让孩子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使入睡时间延后。

6、睡前不吃零食。因为睡前吃零食的习惯不但会造成孩子肥胖,更会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另外睡觉前大量吃零食还容易让孩子体重超标导致肥胖症。

7、睡前避免不关灯。如果孩子睡觉总是不关灯的话,可能导致孩子发生矮小症和生长缓慢。

8、家长为孩子做好榜样,作息规律。

四、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宣传,组织管理等工作。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____、各班主任、家委会成员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制定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积极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睡眠管理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科学睡眠的宣传与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早晨学生可以7:20到校,7:30上课,中午1点午休,1:40上课,下午大课间有30分钟的睡眠时间。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晚上10:00前睡觉,早上6:30起床,中午休息30分钟,下午休息30分钟,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睡眠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对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睡眠方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四、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11

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文件要求,现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各班主任老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根据作息时间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五、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

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七、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导处要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进行合理评价。学校设置举报电话________,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12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要求,学校高度重视睡眠管理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措施,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____(校长)

副组长:____(教导主任)、____(教导副主任)

组员:____、全体教师

二、总体要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通过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切实通过规范学校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三、具体措施

1、全面动员部署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及时落实睡眠管理工作精神,切实保障小学生睡眠时间达10小时。

2、规范作息时间

严格贯彻落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指导学生有序、适当活动,充分休息。加强中午在校就餐学生管理,严禁集体上课。

3、严格控制作业量

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合理调控学生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4、家校合力育人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睡眠指导,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教育家长不过度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习负担,保障孩子睡眠时间。

5、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13

为保证全校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制定学校方案如下: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学校将通过积极建立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努力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规范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和作息时间的规定。上课时间8:00,周末返校时间16:00,各年级各班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会安排门卫提前开门,并联系班主任。学校根据县局要求,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开展作息宣传指导。

学生在校住宿期间,学校合理安排学生寝室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要求。学生居家期间,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工作,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合理确定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2:00。学校将多途径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指导家长提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意识和能力,赋能家长学会处理孩子电子产品和网络使用等问题,引导家长为学生健康睡眠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因电子产品或网络使用影响孩子睡眠。

五、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学校应多途径教育引导家长应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任何教师不得通过手机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之沟通,分析原因。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七、实施睡眠监测与干预。

探索建立学校睡眠监测机制,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学生睡眠监测,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形成针对性举措。针对长期失眠、睡眠质量不良、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学校引导家长积极进行个性化诊断评估和睡眠指导;对于个别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学生,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前提下,可转介至相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学校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指导方案 篇14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睡眠管理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效率至关重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及各班主任

职责: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时间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四、具体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9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5、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7、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8、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将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

五、管理监督:

1、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

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2、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