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中学关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

2023-09-04 23:00:34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中学关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 篇1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__]__号)文件精神,让课外阅读活动起到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推动读书活动持续扎实地开展,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形成我校独特的文化景观,推动特色学校的建设,特制定相关制度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达到从“阅读”到“善读”、“悦读”的境界,引导学生书香相伴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望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严把课外读物质量关

课外阅读进校园前需经过学校严格审查,审查课外读物是否符合以下特征:

(一)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重点宣传____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二)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wWw.zUowENba.NET )

(三)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四)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二、有以下情形的读物严禁进入校园

(一)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二)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四)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五)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六)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七)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八)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九)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十一)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十二)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三、对学校现有图书类目进行一次大梳理,对违反第二条情形的书目及时清理出校园。

(一)各班进行一次问题书籍大排查。对所借阅过的问题图书及时上报处理。

(二)要求图书管理员对学校现存图书进行一次细致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图书。

(三)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收缴替为保管,并做好台账记录,以消除不良影响。

(四)严禁学生带非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课外读物进入校园,如需带进校园的图书,要求班主任作好审查。

(五)若发现学生私自带入问题图书的,要及时收缴上报。并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教育。

四、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课外读物进行一次推荐。

(一)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二)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兼顾兴趣,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

(三)对推荐书目进行校园内公示,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中学关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 篇2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五项管理”的相关规定,规范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特制定我校关于加强读物管理的实施方案。

一、成立读物管理的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____(教学校长)

副组长:____(七年教务主任)

____(八年教务主任)

____(九年教务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学校读物管理的实施方案,并对学生读物管理进行全程的督导。

(二)工作小组

七年工作小组组长:____

八年工作小组组长:____

九年工作小组组长:____

副组长:年段班主任

成员:图书管理员、全体语文教师

主要职责:负责对读物和阅读进行全程的检查、指导和管理。

二、实施读物管理的具体办法

(一)加强排查,确保读物质量

1、学校管理:(主要负责人:图书管理员)

教务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要求,认真排査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年级管理:(主要负责人:学年教务主任)

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严禁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未经同意,严禁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

3、班级管理:(主要负责人:学年班主任)

班主任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二)强化管理,共建书香校园(主要负责人:语文教师)

学校要成立推荐读物专家小组,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园,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选取与更换。语文备课组负责每周一节阅读课的内容,组织每月开展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每学年的上学期开展“润心杯”朗读大赛,下学期开展“诗韵杯”中华古诗文大赛。

中学关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 篇3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学校强化校园图书馆利用率,提升书籍质量,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校要提高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届__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加大名著等课外读物阅读量,降低漫画等“享乐”阅读。

2、开展校园阅读节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提倡“读进去,想开来,写出来”,在读书时联系生活实际,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最后提笔记录阅读感想。

3、学校应指导家长开展与孩子定时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营造“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工作措施

学校应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明确推荐程序、审核、公示、报备等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一审核到位,规范课外读物推荐使用。

1、成立“审读专家库”。

学校成立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教务处、党员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课外读物“审读专家库”。

2、加强选书环节

(1)清单预审。学校选购课外读物需制定详细的清单明细,对课外读物的内容、适用年龄段、推荐指数、质量、出版社等信息进行详细的预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推荐。

(2)联合推荐制。学校课外读物需由3名以上“审读专家库”成员联合推荐方能上报选购计划。

(3)确认审核制。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荐的课外读物进行逐一审核,全员通过方可进行采购。

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务处牵头,期初、期中、期未对读物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班级图书角进行全面摸底清查。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学校《关于学生课外读物管理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学校应加大书籍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2、注重宣传,严格管理。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教师要增强责任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猜你喜欢